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用内乳化剂二羟甲基丙酸(DM PA)对异氰酸酯进行改性,然后将其与丙烯酸酯多元醇反应制备了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n(-NCO)/n(-OH)、中和度等因素对涂膜性能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M PA改性后,增加了异氰酸酯预聚物的亲水性及其与丙烯酸酯多元醇的相容性;涂膜的拉伸强度和耐水性均有较大的提高,涂膜的外观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注射用红花提取物的纯化方法。方法以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或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 safflor yellow A,HSYA)的转移率、质量分数,杂质的清除效果和复溶性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明胶沉淀法、澄清剂法、石硫醇法、碱性醇沉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进行纯化,优选纯化条件,并对纯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红花提取物,HSYA的转移率及纯度较高,杂质清除效果较好,复溶性较好。结论通过对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大孔吸附树脂法可提高红花提取物的纯化效果,优于其他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30例房颤患者,用阻抗图(ICG)测定复律前后左心室射血功能变化。复律后较复律前每搏量(SV)平均增加62.17%,心排量(CO)平均增加39.65%,心脏指数(CI)平均增加30.03%,与文献报告相一致。提示房颤患者只要无禁忌症,应尽可能进行复律,并采取措施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4.
《医学教育探索》2004,(2):88-89
吐根由茜草科植物Cephaelis acuminata Karsten或C.ipecacuanha(Brotero)A.Richard的根茎和根组成,所含醚溶性总生物碱不应少于2.0%,其中吐根碱(emetine,C29H40N2O4)和吐根酚碱(cephaeline,C28H38N2O4)的总量不应少于醚溶性总生物碱量的90.0%。吐根酚碱的量应是吐根碱量的1~2.5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骨架片中难溶性药物释放的机理,建立数学模型,用于预测药物释放.方法:以卡马西平(CBM)为难溶性模型药物,测定药物释放量及HPMC的溶蚀量与时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处方组分的等价重均分子量(Meq),导出定量化数学模型.结果:CBM释放符合HPMC骨架溶蚀控制机理.用HPMC15M系列实验结果导出HPMC的溶蚀数学模型:MP(t)/MP(∞)=-[0.8095ln(t) 1.2775]Meq(-0.0622t-0.305),导出CBM从HPMC骨架中溶出的数学模型:Md(t)/Md(∞)=-[0.1891t-0.1294]Meq-0.9326.用以上两个数学模型分别预测HPMC K4M组分处方中HPMC溶蚀与CBM释放,理论值与实验实测值有较好的吻合度.结论:该种数学模型适用于HPMC中以骨架溶蚀机理为主的难溶性药物的释放行为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芎瘢痕涂膜的镇痛作用.方法:选用纯系昆明种小鼠70只,分为5组:丹芎瘢痕涂膜基质组、生理盐水组、丹芎瘢痕涂膜小剂量组、丹芎疲痕涂膜大剂量组、疤痕止痒软化膏组.采用2种方法:(1)热板法:测定各组疼痛反应时间阈值,评价药物的镇痛作用.(2)温浴法:测定尾部回缩反应时间(温浴反应的时间),评价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提高痛闽时间:丹芎瘢痕涂膜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在末次给药40、80 min后,小鼠出现舔后足的时间均较阴性对照组和疤痕止瘁软化膏组显著延长,作用呈量效关系.(2)延长温浴反应时间:丹芎瘢痕涂膜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在末次给药40、80 min后尾回缩时间的潜伏期均较阴性对照组疤痕止痒软化膏组显著延长.结论:丹芎瘢痕涂膜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作用优于疤痕止瘁软化膏.  相似文献   

7.
郭亚丽  刘小娥 《医学综述》2011,17(12):1868-1870
目的观察牙面使用氟化钠涂膜对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龋齿病患病的影响,探讨氟化钠涂膜对放射性龋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头颈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患者35例,用自身对照方法分为氟化钠涂膜组和涂生理盐水组。患者于放射治疗前1、3、5 d将氟化钠涂膜涂于牙面(氟化钠涂膜组),将生理盐水涂于牙面(生理盐水组),于放射治疗前和放射治疗后18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龋失补牙数(DMFT)和龋失补牙面数(DMFS)。结果患者放射治疗前,氟化钠涂膜组和生理盐水组DMFT和DMFS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放射治疗18个月后两组DMFT和DMFS均明显升高(P<0.01),但涂生理盐水组DMFT、DMFS升高更为明显(P<0.01),同时放射治疗后涂生理盐水组DMFT、DMFS明显高于氟化钠涂膜组(P<0.01)。放射治疗后随访8~12个月,35例患者中死亡1例,失访2例。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前于牙釉质表面涂布氟化钠涂膜能显著降低放射性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作者用大剂量马利兰(Myleran)间歇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缓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与常规量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简报如下。 临床资料 大剂量组(研究组)系1986年2月~1987年9月确诊住院病例,共10例,其中初治8例。复治2例。 常规量组(对照组)系1983年5月~1986年1月的慢性住院病例,亦为10例,其中初治7例,复治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损伤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使用自制的缺氧小室对ECV304进行缺氧、复氧处理。第1组:仅进行缺氧、复氧处理。第2组: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0.1、1.0、10.0μmol/L)及10.0μmol/L辛伐他汀 0.2mmol/L甲羟戊酸预处理ECV304,再行缺氧2h、复氧2h处理。RT-PCR分别检测内皮细胞eNOS、iNO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缺氧2h、复氧2hECV304eNOS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均P≤0.01);缺氧2hiNOS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复氧2、4、8hiNOS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均P<0.05);辛伐他汀(0.1、1.0、10.0μmol/L)预处理后再给予缺氧、复氧刺激则均使eNOS相对表达量增加(均P<0.05),并呈浓度依赖增加,同时iN-OS相对表达量减少;同时用辛伐他汀和甲羟戊酸预处理后则以上辛伐他汀的作用消失。结论缺氧、复氧应激下血管内皮细胞eNOS表达减少,iNOS表达增加;辛伐他汀可以阻止因缺氧、复氧刺激导致的eNOS低表达和iNOS高表达,该作用可被甲羟戊酸逆转。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用5种血吸虫抗原作ELISA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除盐水浸提成虫抗原SEW外,其余4种抗原(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尿素溶性虫卵抗原JEU,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尿素溶性成虫抗原JWU)均具较高的敏感性(88.24%~90.20%)和特异性(86.84%~94.73%),这4种抗原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制备的2种尿素溶性抗原JEU和JWU,其制备方法简便、抗原产量高、诊断效果好,使通常废弃的沉渣得到利用,为抗原来源增辟新途径,具有较好的实用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联合微量元素合剂及葡萄糖酸钙对慢性铅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小剂量依地酸二钠钙(1.0g·d-1)、葡萄糖酸钙和微量元素合剂(含硫酸锌、硫酸铜、高锰酸钾、枸橼酸铁铵),并辅以支持疗法治疗铅中毒10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在1~3个疗程(每疗程6~7d)内治愈,无1例络合综合征发生。结论小剂量依地酸二钠钙、葡萄糖酸钙及微量元素合剂联合应用,可尽早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避免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米碳酸钙的补钙效果。方法:选用3周龄离乳的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基础组(低钙组)、碳酸钙组、螯合钙组、纳米碳酸钙组,进行28d饲养实验。结果:补钙组的股骨长、股骨重、血钙均高于基础组。螯合钙组、纳米碳酸钙组的股骨长、股骨重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钙含量,补钙组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米碳酸钙是一种良好的钙源,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和补钙药物。  相似文献   

13.
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水性交联体系的流变性,考察了树脂含量、金属鳌合物含量和氨水水化对其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元共聚物水性交联体系呈非牛顿流体流变行为,具有剪切变稀特性;随树脂含量或鳌合物含量增加,体系的增稠能力得以增强;水化不仅可改善体系的增稠性能,而且可增强体系的非牛顿流变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通过预辐照接枝法首次合成了聚乙烯醇胺肟(PVAAO) 型螯合纤维,并且研究了影响接枝率和胺肟基因含量的因素。该纤维对铜(Ⅱ)离子的吸附容量最高达2.41毫克当量/克千纤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表达纯化中国HIV-1 B’亚型流行株gp120蛋白。方法:将gp120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TriEx-3 hygro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TriEx-3-gp120,转染CHO-K1细胞,96 h后收取上清,利用金属螯合层析的方法纯化该重组蛋白,并通过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ting验证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真核质粒表达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可以被His标签抗体以及HIV-1阳性血清所识别,并从细胞转染上清中成功纯化了该蛋白。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一个可用于免疫检测、疫苗设计以及其它相关研究的HIV-1免疫原。  相似文献   

16.
梁欧 《河北医学》2009,15(9):1080-1081
目的:研究孕20周补充钙对产妇及其新生儿腰椎骨密度(L1-4BMD)的影响。方法:自1999年3月开始随机选择健康孕妇160例并分为两组。实验组于孕20周口服复方氨基酸整合钙乐力,对照组不给任何补钙措施,两组进入实验时和产后1周内均检测L1-4BMD和全血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所有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检测L1-4BMD。结果:孕妇产后及其新生儿L1-4BMD实验组较对照组分别高5.33%、4.57%,对照组L1-4BMD明显降低,数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妊娠期bALP均高于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bALP≤100U/L;孕妇bALP≤150U/L),并随妊娠进展升高。数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期适当补充钙及维生素D可预防妊娠期继发骨质疏松,有利于提高新生儿腰椎骨密度。  相似文献   

17.
香兰醛改性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香兰醛改性的壳聚糖(V-CTS)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方法:测定V-CTS对金属离子的等温吸附线,并用FT-IR法研究V-CTS与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结果:V-CST对Cd^2+、Zn^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及Freundlich公式,对Pb^2+的吸附不符合上述公式。吸附剂分子中多种官能团参与了配位。结论:V-CTS对Cd^2+、Zn^2+和Pb^2+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知母皂苷涂膜剂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聚乙烯醇、1,2-丙二醇、知母皂苷酶水解产物为考察因素,以成膜时间和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对基质与药物的用量进行优化,筛选知母皂苷涂膜剂的最优处方工艺,并对制得的涂膜剂进行质量评价、含量测定和安全性评价。结果:筛选出知母皂苷涂膜剂的最佳处方为:聚乙烯醇1.5 g、丙二醇4 ml、知母皂苷酶水解产物10 mg,所制得的涂膜剂成膜时间短,成膜性好,质量稳定、符合规定,知母皂苷AⅢ含量为(0.27±0.10)mg/ml,且动物实验显示无毒、无皮肤刺激性。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成膜性好,制得的知母皂苷涂膜剂质量可控,且安全无刺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并评价薄膜托槽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直丝弓金属托槽原材料试样表面制备锐钛矿相掺氮TiO2-xNx薄膜:①将薄膜材料(薄膜托槽组)和普通托槽材料(普通托槽组)分别缝合于大鼠颊黏膜2侧,2周后肉眼观察和组织学评价薄膜的口腔黏膜刺激性;②分别用薄膜材料(薄膜托槽组)、普通托槽材料(普通托槽组)浸提液和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给小鼠灌胃1周,观察小鼠的临床毒性体征、体质量增长率和重要脏器组织学变化以评价薄膜材料的短期全身毒性作用;③薄膜材料对兔血的溶血实验评价材料的溶血性;④分组同②,各组小鼠在24 h内给予对应液灌胃2次,制备小鼠骨髓涂片评价薄膜材料可能的致畸致突变作用。结果大鼠饮食、活动如常,薄膜托槽组的口腔黏膜与普通托槽组组织学表现一致,表明薄膜托槽无明显口腔黏膜刺激作用;短期全身毒性实验中,3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动物未观察到明显的临床毒性体征,病理解剖也未观察到明显异常,表明薄膜托槽无明显短期全身毒性作用;溶血实验中,薄膜托槽组溶血率<5%,未发现红细胞破象,表明薄膜试样不引起急性溶血;微核实验中生理盐水组、薄膜托槽组和普通托槽组的微核率分别为1.48‰、2.08‰和2.16‰,均低于5‰,且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无口腔黏膜刺激性、无短期全身毒性、无溶血性以及无遗传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摄影与屏/胶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计算机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 ,CR)与屏 /胶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优缺点。 方法采用芬兰高频钼靶乳腺机、AgfaADCCR系统和屏 /胶系统对 2 0 0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同时检查 ,并对照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CR与屏 /胶系统比较 ,患者接受的辐射明显减少。乳腺肿块显示无明显差异 ,局部结构紊乱、皮肤增厚显示率明显提高 ,微钙化显示率略有减低。结论CR在乳腺疾病诊断中优于传统屏 /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