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目的 探究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并分析2015~2016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62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组较肾功能正常组,左心房增大(90.8% vs 78.0%,P=0.008),左心室增厚(50.0% vs 35.2%,P=0.018)。血肌酐水平与舒张期后壁厚度(PWT)呈正相关(r=0.007,P=0.011),与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呈正相关(r=0.007,P=0.042),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023,P=0.039),与左心房内径(LA)呈正相关(r=0.051,P<0.01)。亚组分析80岁以上和病程在1年以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其更容易发生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级别越高者肾功能越差,心脏结构改变越明显。结论 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增大及左心室增厚与肾功能降低相关,改善肾功能可望延缓或逆转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房、心室重构,从而抑制心力衰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脑钠肽前体在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心力衰竭患者272名,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其BMI、脑钠肽前体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of preserve ejection fraction,HF-pEF)组BMI与脑钠肽前体呈中度负相关(r=-0.576,P=0.000),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of reduce ejection fraction,HF-rEF)组体重指数与脑钠肽前体呈低度负相关(r=-0.389,P=0.014),HF-rEF组脑钠肽前体的诊断值较HF-pEF组高。结论 HF-pEF体重指数与脑钠肽前体相关性较HF-rEF明显,脑钠肽前体在HF-pEF与HF-rEF中的诊断截点均受BMI影响,在HF-pEF中诊断值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实验将检测不同出生体重及子宫内生长受限(IURG)新生儿脐带血中鸢尾素(Irisin)的含量,并探究Irisin与新生儿体重、胎龄和其他因素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笔者医院诞生的新生儿进行横断面研究。把新生儿按照体重分为小于胎龄儿(SGA)、大于胎龄儿(LGA)、适于胎龄儿(AGA),同时收集IUGR的新生儿。检测4组新生儿脐带血中Irisin的水平。结果 本实验一共纳入110例新生儿,其中SGA与AGA各30例,IUGR与LGA各25例。SGA组中新生儿的平均胎龄小于其他3组,SGA与IUGR组中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小于其他两组(P=0.000)。SGA与IUGR组中平均Irisin水平[54.4(45.6~66.7) ng/ml,53.7(40.3~62.4) ng/ml]显著低于LGA组[67.7(53.8~78.1) ng/ml]与AGA组[64.7(53.6~71.2) ng/ml](P=0.000)。LGA组中平均胰岛素水平[7.54(0.83~58.96) mIU/ml]显著高于AGA组[38.00(34.40~39.30) mIU/ml]与IUGR组[3.86(0.49~16.15)]及SGA组[(4.19(0.62~14.42) mIU/ml](P=0.000)。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新生儿脐带血Irisin水平与新生儿胎龄(r=0.22,P<0.01)、胎儿体重(r=0.17,P<0.01)、孕妇年龄(r=-0.12,P=0.021)呈正相关。但只有在LGA组中新生儿脐带血Irisin水平与胰岛素水平(r=0.41,P=0.042)呈正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SGA (β=-0.14,P=0.02)与胎儿体重(β=0.05,P=0.008)是新生儿脐带血Irisin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脐带血Irisin水平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SGA与IURG组新生儿的Irisin水平明显低于AGA与LGA组新生儿,但Irisin水平在SGA与IURG组间及AGA与LG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只有LGA组新生儿中Irisin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Irisin水平在患有先兆子痫的孕妇所产的新生儿中明显低于正常孕妇。  相似文献   

4.
张宝  侯丽丽  管石侠  程靖  杨乐 《安徽医学》2018,39(10):1239-1241
目的 研究颈围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合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1年4~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人群168例,其中71例NAFLD合并HUM患者为研究组,97例单纯NAFLD患者为对照组。以性别分组,分析各亚组体格测量指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的相关性;并以NC均值四分位数进行分组,比较各亚组中NAFLD合并HUM的患病率及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结果 研究组体质指数、NC、腰围、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三酰甘油较对照组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NC与IR呈正相关(r=0.362,r=0.494,P<0.05);NC下1/4位点组的NAFLD合并HUM的患病率及MS患病率低于NC上1/4位点组(P<0.05)。结论 NAFLD合并HUM患者较单纯NAFLD患者NC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加重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增高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HOCM 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BNP水平,对BNP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分为低水平BNP组(BNP<200 pg/mL)和高水平BNP组(BNP≥200 pg/mL),比较两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脏核磁等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BNP水平与最大左心室壁厚(r=0.28,P=0.00)、室间隔厚度(r=0.31,P=0.00)、中隔E/Ea (r=0.51,P=0.00),横向E/Ea (r=0.41,P=0.00)呈显著正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及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D)呈负相关(r=-0.39,P=0.00,r=-0.21,P=0.04)。在高水平BNP组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水平BNP组(87.5%和65.0%,P=0.01)。结论 BNP水平与HOCM患者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可反映左室的收缩/舒张功能。高水平的BNP与HOCM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三尖瓣收缩期位移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超声心动图证实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 45%,且NYHA心功能分级在Ⅲ~Ⅳ级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116例,入院当天收集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一般资料,第2日空腹抽血测定血电解质,尿素及肌酐等生化指标;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选用改良MDRD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入院48h内行超声心动图测定三尖瓣收缩期位移(TAPSE)、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血清钠水平将全部入选病例分为低钠血症组(血清钠 ≤ 135mmol/L,n=52)与正常血钠组(血清钠>135mmol/L,n=64)。对比两组上述一般资料、生化指标以及超声学指标差异。此外,对低钠血症组,以血钠水平分别与TAPSE、eGFR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同时将TAPSE与eGFR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低钠血症组NT-proBNP显著高于正常血钠组(P=0.032),TAPSE降低及eGFR下降与血钠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4);②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低钠血症组其血钠水平与TAPSE降低及eGFR下降均呈正相关(r=0.785;r=0.702)。同时,低钠血症组TAPSE下降与eGFR下降亦呈正相关(r=0.630)。结论 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与TAPSE下降及eGFR降低之间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识别此类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的简便而实用临床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原缺氧对平原移居高原战士运动后心功能的影响及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预处理的干预作用。方法 6名健康成年战士,从平原移居到3800m高原生活0.5~2.0年,分别检测对照组、HBO 5天组和HBO 7天组安静和负荷后的心功能指标:心肌作功指数(Tei index)、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 (cTnI)。体力负荷:节拍器控制的5min蹬阶运动,频率25次/分,台阶高30cm,负荷强度650(kg·m)/min,为中等强度的体力负荷。结果 HBO预处理7天安静时的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预处理5天、7天运动后的Tei指数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LVEF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BO预处理5天、7天运动后的血清CK-MB、cTnI水平较预处理前的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平原移居高原人在中等强度体力负荷后出现心功能下降现象,HBO预处理可明显减轻运动后心肌损伤从而增强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Tei指数联合动脉导管肺动脉端内径(PDADpa)评估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心功能。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行介入治疗的PDA患儿50例,术前根据改良ROSS评分,分为心功能正常组(32例)与心功能不全组(18例),比较两组Tei指数、PDADpa、血浆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可能影响心功能的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分析Tei指数、PDADpa及2者联合预测PDA患儿心功能的价值。结果 心功能不全组PDADpa、BNP、LVDD均高于心功能正常组,Tei指数低于心功能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PDADpa是PDA患儿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P<0.05);Tei指数联合PDADpa预测PDA患儿心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89.66%。结论 Tei指数联合PDADpa可作为预测PDA患儿心功能不全的早期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5年1~12月入院的AMI患者157例,根据血清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41)和尿酸正常组(n=11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液检测指标、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及Grace危险评分,并分析UA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BMI)、合并高血压病比例、甘油三酯(TG)、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Grace评分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尿酸正常组高(P<0.05或P<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FS)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组尿酸水平与年龄、LDL-C、NT-ProBNP、Grace评分、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AMI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更明显,院内死亡风险更高,提示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家兔心肌中的表达模式及情况,探讨galectin-3在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对心室重构影响,为心力衰竭中纤维化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家兔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采用数字表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给予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对照组仅给予开胸对照处理。于术前及术后2、4、6周采用心脏超声仪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家兔心功能。ELISA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2、4、6周血清中galectin-3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galectin-3、胶原纤维Ⅰ及胶原纤维ⅢmRNA的表达并计算胶原蛋白Ⅰ/Ⅲ比值。于术后6周取实验组及对照组心肌组织分析左心室(LV)重量并计算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值,即左心室肥厚指数;用Masson法胶原染色,分析心肌纤维化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造模术后2、4、6周EF、EDD、LVPW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6周实验组血清galectin-3浓度高于对照组及术前浓度(P<0.05)。相关性分析示,血清galectin-3浓度与EF呈负相关(r=-0.84,P=0.009),与EDD呈正相关(r=0.905,P=0.020)。实验组galectin-3、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实验组中梗死区galectin-3、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的mRNA表达皆高于梗死边缘区(P<0.01)。病理学测实验组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肥厚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光学显微镜下实验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心肌细胞坏死、水肿、肥大,心肌纤维增粗。小血管壁增厚并可见周围有大量蓝绿色胶原纤维增生并包绕分割心肌细胞,心肌间质纤维增生、胶原大量沉积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galectin-3可反映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程度,且参与心室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CHF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6例(研究组最终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片。两组持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后30 d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发作次数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30 d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CHF伴心律失常患者可增强临床疗效,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不同病因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病因将其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组(45例)、高血压心脏病组(16例)和扩张型心肌病组(28例).所有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卡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外科围手术期应用左西孟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外科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左室射血分数在40%~50%之间的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利尿剂、强心苷等传统治疗心衰的药物,治疗组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术前测定NT-ProBNP水平,并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48 h内使用左西孟旦静脉泵入,观察术后有无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并于术后5~7天复查NT-ProBNP水平及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监测两组患者心肌酶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结果 术后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为治疗组3.5%(2例)和对照组13.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术后2 h CK分别为(298.7±36.4和411.6±48.3),CKMB分别为(41.7±9.7和76.3±15.6),cTNI分别为(35.3±7.2和62.5±9.4),治疗组心肌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NT-ProBNP分别为(825±227和2217±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前与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5.3±3.8和49.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9.6±5.3和44.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累计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分别为10.7%与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心力衰竭患者术前应用左西孟旦可改善心功能,减少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提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王永生  韩婉青  张俊伟 《安徽医学》2022,43(11):1259-1263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lncRNA p2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AMI患者(AMI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病变组(n=29)、中度病变组(n=43)和重度病变组(n=20);同期选择本院体检健康者92例为对照组。A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植入术(PCI)术后随访24个月,将患者分为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组(n=22)和非MACE组(n=7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lncRNA p2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AMI患者血清lncRNA p21水平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ncRNA p21水平预测AMI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组血清lncRNA p21相对表达水平较低(P<0.05),CK-MB及cTnI水平较高(P<0.05)。与轻度病变组相比,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血清lncRNA p21相对表达水平较低(P<0.05),CK-MB、cTnI水平较高(P<0.05);与中度病变组相比,重度病变组血清lncRNA p21相对表达水平较低(P<0.05),CK-MB、cTnI水平较高(P<0.05)。AMI患者血清lncRNA p21水平与cTnI、CK-MB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lncRNA p21水平预测A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70%、89.10%;lncRNA p21联合cTnI、CK-MB预测AMI的AUC为0.956,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10%、94.60%。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治疗前血清lncRNA p21相对表达水平较低(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lncRNA p21表达水平下降,lncRNA p21对AM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加普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末端脑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3例冠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63例)、普伐他汀组(58例)和卡维地洛普伐他汀联合用药组(62例)。3组均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一定剂量的上述药物,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和血压、心率变化;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治疗前后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in walking test,6-MW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cTnI水平变化,观察3个月内患者再住院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的LVEF与LVEDD、LVESD和血压、心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血浆中NT-proBNP与cTnI分子水平均呈现明显下降(P〈0.05),6-MWT提高明显(P〈0.05)。卡维地洛加普伐他汀组治疗效果最明显,且再住院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加普伐他汀联合用药组可以降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cTnI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左卡尼汀,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血氧指标、心功能指标、肾功能相关指标和血清鸢尾素、sST2、IL-33等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PO2、PCO2、LVESD、LVEDD、LVEF、BUN、Scr、BNP,血清鸢尾素、sST2、IL-3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PO2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PCO2的差值小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LVESD、LVEDD的差值小于对照组(P <0.05),LVEF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BUN、Scr和BNP的差值小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清鸢尾素、sST2、IL-33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CRRT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同时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观察行补救PCI者术后心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方法 选择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标准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时,分为rhBNP组、常规治疗组。对于ST段降幅不足50%者转院行补救性PCI,观察心肌酶酶峰、心功能,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 观察组酶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14.89±75.35 vs 178.93±92.60,P<0.05),心功能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MACE事件低于对照组(21.1% vs 53.8%,P<0.05)。结论 对于行补救性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rhBNP可减少心肌细胞坏死、改善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减少MACE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9年9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联合米力农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清CysC和BN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4.19%)(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每博输出量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ysC和BNP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血清CysC和BNP水平,改善患者血氧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评定危重症新生儿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新生儿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有无休克分为无休克组和休克组,分别有34例和39例.另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37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各组均应用USCOM监测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