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F-κB参与GSK-3β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 参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化疗药物5-FU诱导结直肠癌细胞colo320凋亡,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细胞总GSK-3β,同时分离细胞核与细胞质蛋白,分析应用GSK-3β抑制剂氯化锂前后细胞核/质GSK-3β和转录因子NF-κB水平.结果:对照组细胞GSK-3β和NF-κB主要位于胞质中,凋亡组细胞总的GSK-3β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发生了细胞质到细胞核的迁移,其选择性活性抑制剂LiCl可抑制5-FU诱导的细胞凋亡,而GSK-3β活性受抑后,细胞核中NF-κB(P65)水平升高.结论:GSK-3β以细胞质/核迁移方式参与并促进了5-FU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转录因子NF-κB可能参与了GSK-3β对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信号通路及其中重要组分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对蛋白磷酸酯酶2A(protein phosphotase 2A,PP2A)甲基化修饰的调节。方法 :用分子生物学及药物学手段改变Hep G2和HEK-293T细胞中PI3K信号通路及此通路中重要分子GSK-3β的活性,用Western blots分析PI3K信号通路及GSK-3β活性改变对PP2A的催化亚基-C亚基(catalytic subunit C,PP2A-C)甲基化修饰的影响。采用GSTpull down探讨PP2A-C特异性的亮氨酸甲基转移酶(leucine carboxyl methyltransferase-1,LCMT-1)与GSK-3β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用LY294002下调细胞的PI3K信号通路,促进PP2A-C的甲基化。用GSK-3β抑制剂AR-A014418处理细胞抑制PP2A-C的甲基化。GSK-3β的GST融合蛋白GST-GSK-3β可以pull down LCMT-1。结论 :PI3K信号通路参与PP2A催化亚基甲基化的调节,抑制GSK-3β减少PP2A-C的甲基化修饰。GSK-3β与LCMT-1存在相互作用,GSK-3β可能通过LCMT-1,调节PP2A-C的甲基化修饰,进而影响PP2A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节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来观察其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GSK-3β在肝癌细胞迁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GSK-3特异性抑制剂LiCl和SB216763抑制GSK-3β的活性,或转染GSK-3βWT、GSK-3βS9A、GID5-6质粒影响GSK-3β的活性,通过划痕实验、小室迁移实验、微管组织中心体(MTOC)实验等观察处理前后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Hep3B迁移能力的改变,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肝癌细胞迁移后磷酸化GSK-3β(pGSK-3β)的分布。结果划痕实验发现,用LiCl和SB216763处理后,SMMC-7721细胞的相对迁移率分别下降36.44%和41.78%,Hep3B细胞的相对迁移率都下降26.66%。转染GSK-3βWT后,GSK-3β和pGSK-3β表达上调,SMMC-7721细胞相对迁移率降为61.27%;转染GSK-3βS9A后,GSK-3β表达上调,pGSK-3β变化不明显,SMMC-7721细胞相对迁移率降为38.61%;转染GID5-6后,GSK-3β变化不明显,pGSK-3β表达增多,SMMC-7721细胞相对迁移率降为36.49...  相似文献   

4.
曹琦  丰有吉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1):1497-1499
糖原合酶激酶(GSK)-3β是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可磷酸化众多底物,从而发挥调节细胞增殖、凋亡等许多重要的细胞功能。前期研究表明:GSK-3β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然而其机理尚未明确。本研究拟探讨GSK-3β活性改变对卵巢癌细胞周期和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GSK-3β活性提高对卵巢癌细胞化疗增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GSK-3β参与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曲古抑菌素A(TSA)和联合GSK-3β抑制剂SB216763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SK-3β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27蛋白水平.结果:TSA以剂量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生长,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dG1期,用SB216763预处理后明显减弱了TSA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细胞周期阻滞.TSA对细胞GSK-3β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却降低了pGSK-3β蛋白水平.p27蛋白表达增加;抑制剂SB216763使pGSK-3β表达增加,下调p27蛋白水平.结论:GSK-3β参与并促进了TSA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周期阻滞效应,其机制可能与GSK-3β对p27蛋白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6.
侵袭转移是导致肝细胞癌高死亡率的关键原因之一,其机制复杂。在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miRNAs可作为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调节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对肿瘤形成、血管生成及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重点综述了以GSK-3β为靶标的miRNAs调控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具体涉及到miRNAs与肝细胞癌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及对GSK-3β的调控作用等相关性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晏强  眭维国  王保瑶 《医学综述》2011,17(9):1311-1314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是一种丝/苏氨酸激酶,GSK调节多种细胞反应,如细胞生长、分化、程序性死亡和炎性反应。目前研究发现,GSK-3β调控着促炎因子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及NF-κB介导的趋化因子的表达。近年来一些研究揭示GSK-3β参与人和实验模型中的炎症性疾病,如急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慢性移植肾肾病。因此,抑制GSK-3β的活性可作为治疗肾脏疾病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神经病理性疼痛(NP)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类型,约占慢性疼痛患者的20%,因疼痛程度重、治疗难度大,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一直是疼痛领域研究的热点。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一种,最初被视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原合成的关键蛋白激酶,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GSK-3参与调节多种细胞功能活动,能够使多种底物发生磷酸化,包括细胞结构蛋白、转录因子和细胞分裂起始因子等,在蛋白质合成、信号传递、细胞增殖与分化、神经功能和肿瘤形成等多种细胞生理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GSK-3在哺乳动物中有GSK-3α和GSK-3β2种亚型,GSK-3β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参与NP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其抑制剂可以减轻模型动物的NP症状。现对GSK-3β影响NP病理过程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GSK-3β在NP中的作用,为NP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新的靶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参与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参与调控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化疗药物5.FU诱导结直肠癌细胞株col0320凋亡,以无机离子锂抑制GSK-3β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细胞总GSK-3β,同时分离细胞核与细胞浆蛋白,分析细胞核/浆GSK-3β水平。结果 对照组细胞GSK-3β主要位于胞浆中,凋亡组细胞总的GSK-3β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发生了细胞浆到细胞核的迁移。其选择性活性抑制剂LiCl可抑制5-Fu诱导的细胞凋亡,但不能抑制GSK-3β浆/核迁移。结论 GSK-3β以细胞浆/核迁移方式参与并促进了5-FU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GSK-3β的生物学特性,在肿瘤研究中,有助于阐明肿瘤发生的机理,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GSK-3β在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诱导结直肠癌细胞colo320凋亡,应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细胞总GSK-3β,分离细胞核与细胞浆蛋白,分析细胞浆/核GSK-3β和转录因子NF—κB水平。结果Colo320细胞凋亡比例随5-Fu作用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显著提高。对照组细胞GSK-3β和NF—κB主要位于胞浆中,凋亡组细胞总GSK-3B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发生了细胞浆到细胞核的迁移。结论GSK-3β以细胞浆/核迁移方式参与并促进了5-Fu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κB向核中移位,从而阻断NF—κB的促生存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诱导结直肠癌细胞colo320凋亡,应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细胞总GSK-3β,分离细胞核与细胞浆蛋白,分析细胞浆/核GSK-3β和转录因子NF-κB水平.结果 Colo320细胞凋亡比例随5-Fu作用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显著提高.对照组细胞GSK-3β和NF-κB主要位于胞浆中,凋亡组细胞总GSK-3β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发生了细胞浆到细胞核的迁移.结论 GSK-3β以细胞浆/核迁移方式参与并促进了5-Fu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κB向核中移位,从而阻断NF-κB的促生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水平,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其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细胞中ILK阳性表达率。分别将ILK siRNA和siRNA control转染至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作为干扰组和空载组,以不作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C-1B细胞中IL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侵袭细胞数。结果:2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ILK阳性表达率为79.3%,癌旁组织中ILK阳性表达率为10.3%,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LK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干扰组HEC-1B细胞中ILK、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Akt和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干扰组HEC-1B细胞迁移距离明显缩短(P<0.05),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ILK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干扰ILK表达能够降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kt和GSK-3β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的活性调节机制.方法:利用Desmond 9.0软件对GSK-3β-轴素复合物和GSK-3β-FRATtide复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与GSK-3β-轴素复合物相比,在GSK-3β-FRATtide复合物中,Lys205同Glu211、Asn213之间的氢键作用消失,Lys205与Glu211不能形成稳定的盐键;FRATtide的Arg219与GSK-3β的Asp264,GSK-3β的Gly259与Arg220之间能形成稳定的氢键.此外,Phe67和Phe93显示出位置的偏移.这些都将导致GSK-3β活性环的构象变化进而抑制GSK-3β的催化活性.结论:GSK-3β的活性调节是通过改变其活化环构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GSK-3β功能改变对胃癌细胞生长周期和转移的影响.方法:LY294002单独或联合LiC1影响胃癌细胞株SCG-7901 GSK-3β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总GSK-3β、p-GSK-3βser9表达,MTT和FCM检测细胞增殖及周期分布,细胞免疫化学检测E-cadhefin、β-eatenin表达,细胞粘附实验观察细胞与基质的粘附力.结果:LY294002干预细胞72 h后,总GSK-3β表达无改变,P-GSK-3βser9表达下降;增殖受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E-cadherin表达增高,β-catenin表达下降;细胞与基质粘附力降低.LiC1部分拈抗LY294002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周期阻滞及对E-cadherin、β-catenin表达的改变和细胞与基质粘附力的影响.结论:GSK-3β可促进胃癌细胞G1-S期周期阻滞、抑制细胞生长并可上调E-eadherin表达抑制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HepG2中Wnt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及靶基因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
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G2,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
路信号分子β-catenin、GSK-3β和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靶基因CD44v6、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含鳖甲
煎丸药物血清可以降低肝癌细胞HepG2 中β-catenin 表达水平,下调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明显抑制CD44v6、VEGF的表
达。结论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肝癌细胞HepG2 中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
β-catenin及磷酸化GSK-3β的表达水平并有效降低靶基因CD44v6、VEGF的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这可能是鳖甲煎丸抑制肝癌
细胞HepG2的生长、黏附及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UFC1在肝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lincRNA-UFC1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肝 癌细胞株Huh7 构建lincRNA-UFC1 过表达组和对照组;应用lincRNA-UFC1 干扰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 构建 lincRNA-UFC1 干扰组和干扰对照组(scramble),通过实时定量PCR实验分析两种肝癌细胞中lincRNA-UFC1 的表达水平。 Transwell 及划痕实验检测lincRNA-UFC1 过表达组及干扰组相比对照组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lincRNAUFC1 过表达组及干扰组相比对照组中GSK-3β/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利用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阻 断后,观察Transwell 及划痕实验中lincRNA-UFC1 过表达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肝细胞癌中,过表达 lincRNA-UFC1 相较于对照组,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加(P<0.001),而沉默lincRNA-UFC1 的表达相较于scramble 组,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减弱(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lincRNA-UFC1与对照组相比较,侵袭转移相关 蛋白β-catenin和p-GSK-3β表达明显上调(P<0.001),而lincRNA-UFC1沉默表达后,结果相反。利用GSK-3β/β-Catenin信号通 路抑制剂XAV939 处理肝癌细胞可以逆转lincRNA-UFC1 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功能(P<0.001)。结论在肝细胞癌中 lincRNA-UFC1通过上调磷酸化GSK-3β及β-catenin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SK-3β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成熟和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脂多糖催熟BMDC,Western blotting
检测刺激前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利用GSK-3β的选择性抑制剂SB216763处理BMDC,检测表
型、细胞因子表达和混合淋巴反应(MLR)的变化情况;构建过表达小鼠GSK-3β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DC2.4 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GSK-3β对调控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关键调控因子鸟的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癌基因相关B(RelB)蛋
白水平的影响。结果经脂多糖处理后,GSK-3βY216磷酸化水平下调,Ser9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表明GSK-3β的活性显著下
降。抑制GSK-3β的活性能上调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和CD86的表达,削弱脂多糖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IL-6和IL-12表达
上调,而对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同时降低脂多糖诱导成熟的DC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的能力。在未成
熟的DC2.4细胞中,过表达GSK-3β能够下调RelB的水平。结论GSK-3β参与调控DC的成熟和功能,高活性的GSK-3β抑制未
成熟树突状细胞(iDC)的自发性成熟,GSK-3β失活后促进DC表型的成熟,而在脂多糖诱导DC分化的过程中GSK-3β发挥促炎
作用。GSK-3β能够下调RelB的蛋白水平,有望成为构建新型耐受性DC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地安消胶囊改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MTT实验分离出黄地安消胶囊含药血清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IRS-1、PI3 K、p-Akt、p-GSK-3β的表达情况;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IRS-1、PI3K、Akt、GSK-3β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p-IRS-1、PI3 K、p-Akt、p-GSK-3β的相对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IRS-1、PI3K、Akt表达降低(P<0.05);GSK-3β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地安消胶囊含药血清组IRS-1、PI3K、Akt升高(P<0.05),GSK-3β表达降低(P<0.05).结论:黄地安消胶囊可能通过调控IRS-1/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节蛋白活性,促进糖原合成,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与张力蛋白同源的位于第10号染色体磷酸酶基因(PTEN)、Polo样激酶1(PLK1)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RT-PCR方法检测实验组(33例初诊AML患儿的骨髓)和对照组(10例正常骨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GSK-3βmRNA、PTEN mRNA、PLK1mRNA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GSK-3β蛋白及P-GSK-3β的表达。结果实验组中GSK-3βmRNA、GSK-3β蛋白、PLK1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2;P=0.014;P=0.040);PTEN mRNA、P-GSK-3β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12;P=0.002)。GSK3β蛋白与PTE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5,P=0.016);GSK-3βmRNA、GSK3β蛋白与PLK1mRNA的表达成呈正相关(r=0.388,P=0.026;r=0.427,P=0.01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者GSK-3β蛋白表达增高;临床危险度高者GSK-3βmRNA、GSK-3β蛋白的表达增高,P-GSK-3β的表达降低。结论在儿童AML中,GSK-3β和PLK1可能起癌基因的作用,PTEN可能起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靶向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建立其对GSK-3β基因沉默表达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细胞系模型。方法根据GSK-3βmRNA序列设计合成靶向目的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序列并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慢病毒重组载体与包装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纯化浓缩病毒液,侵染SH-SY5Y细胞,采用绿色荧光示踪观察细胞的转染情况,设为慢病毒干扰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Lenti-NC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靶向GSK-3β的shRNA慢病毒,重组慢病毒转染人SH-SY5Y细胞,72 h后观察转染效率达90%以上,与对照组比较,靶基因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中GSK-3β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有效建立慢病毒介导的GSK-3β基因稳定沉默表达的SH-SY5Y细胞模型,为体外评价研究GSK-3β沉默后药物或行为治疗AD提供试验工具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