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血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和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o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含量变化。探讨二者与脑血管病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集ACI、ICH患者血清标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AB,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AGEs,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CI组患者AB(1.39±0.27)mg/ml,AGEs(13.28±1.22)μg/ml,ICH组AB(1.32±0.19)mg/ml,AGEs(12.97±1.43)μg/ml,正常对照组AB(1.05±0.17)mg/ml,AGEs(10.01±1.36)μg/ml,脑血管病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AB和AGEs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40,P〈0.01)。结论AB与AGEs可能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推测两因素参与脑血管损伤导致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老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 I)逐渐增加,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漏诊、误诊。我院2002年1月~2006年6月收治80岁以上不典型AM I者32例,误诊10例,误诊率31·2%。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80~92岁,平均(83.4±2.9)岁。基础疾病:高血压病13例,脑梗死后遗症6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脑梗死各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高脂血症1例。其他伴发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各2例,右眼白内障手术后、股骨颈骨折术后、丘脑出血各1例。发病至就诊时间30分钟~1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Ed)、神经节苷酯(GW1)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一侧黑质致密部(SNC)、中脑腹侧被盖部(VTA)两点注射6-OHDA的方法 ,建立单侧PD大鼠动物模型.将老年大鼠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NS)、帕金森病模型组(PD)、PD+GM1组、PD+Ed组、PD+GM1+Ed组.14d后观察大鼠阿朴吗啡(APO)诱导的行为学改变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 正常组、NS组APO未诱导出大鼠旋行为,SNC未见细胞凋亡.PD各组APO诱导的旋转实验>7 r/min,旋转次数(次)PD+GM1+Ed组(8.0±0.3)<PD+Ed组(12.0±0.6)<PD+GM1组(17.0±1.0)<PD组(23.0±1.3)(P<0.01);6-OHDA可诱导细胞凋亡,毁损侧SNC细胞凋亡数(个)PD+GM1+Ed组(27.63±2.38)<PD+Ed组(38.42±3.54)<PD+GM1组(49.36±3.12)<PD组(62.61±4.03)(P<0.01).结论 6-OHDA可导致大鼠行为改变,诱导SNC神经细胞凋亡,GM1、依达拉奉降低了这种损害,依达拉奉作用强于GM1,联合治疗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994年 1 0月~ 2 0 0 1年 8月间住院的资料完整的确诊为X综合征的患者 1 1例 ,分析其临床特点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 1例 ,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40~ 71岁 ,平均 (53 .3± 1 1 .6)岁 ,其中劳累性心绞痛 6例 ,自发性心绞痛 2例 ,混合性心绞痛 3例 ,合并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例 ,甲亢 1例 ,肾结石 1例 ,病程 2周~ 6年 ,平均 (3 .6± 2 .3)年。1 2 诊断标准 根据心绞痛症状、运动测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确诊。1 3 临床表现  6例有明确诱因 ,主要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并观察抗凝药物对TM的影响。方法:UAP组为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30例为对照组。UAP组术后随机分两组,分别予低分子肝素(LMWH)及普通肝素(UFH)共5天。测定对照组入院后次日及UAP组介入治疗前及治疗后2、3、7天血浆中TM浓度。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血浆中TM水平与病变积分、病变支数及冠心病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用多元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UAP组血浆中TM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对象血浆中TM水平与年龄、高血压年限、总胆固醇浓度、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UAP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严重,TM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内皮损伤的范围和程度,TM水平对评价高胆固醇及高血压对内皮的损伤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血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含量变化。探讨二者与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集急性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血清标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Aβ,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CI组患者Aβ(1.39±0.27)mg/ml,CRP(7.67±2.21)mg/L;ICH组Aβ(1.32±0.19)mg/ml,CRP(8.35±2.25)mg/L;正常对照组Aβ(1.05±0.17)mg/ml,CRP(2.35±1.67)mg/L。脑血管疾病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β和CRP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40,P〈0.01)。结论Aβ与CRP可能是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推测两因素参与脑血管损伤导致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女,80岁,以“周身肌肉酸痛,乏力3天”为主诉于2011年5月25日入院。3天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全身肌肉酸痛,活动时明显加重,伴乏力、食欲减退并逐渐加重,无发热。既往患2型糖尿病13年,患高血压病、冠心病10余年,患高脂血症5年;近2年口服辛伐他汀10mg/d,皮下注射诺和灵、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靶向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建立其对GSK-3β基因沉默表达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细胞系模型。方法根据GSK-3βmRNA序列设计合成靶向目的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序列并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慢病毒重组载体与包装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纯化浓缩病毒液,侵染SH-SY5Y细胞,采用绿色荧光示踪观察细胞的转染情况,设为慢病毒干扰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Lenti-NC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靶向GSK-3β的shRNA慢病毒,重组慢病毒转染人SH-SY5Y细胞,72 h后观察转染效率达90%以上,与对照组比较,靶基因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中GSK-3β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有效建立慢病毒介导的GSK-3β基因稳定沉默表达的SH-SY5Y细胞模型,为体外评价研究GSK-3β沉默后药物或行为治疗AD提供试验工具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9.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多数患病者在65岁以上,呈渐进性发展,其中有高达5%的患者发病于40~50岁,称为早发型AD。迄今,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针对AD的治疗手段虽然涉及多种途径,但仍缺乏从发病机制角度有效根治的药物。γ分泌酶抑制剂能够减少毒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部分病例首发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我院1999年1月~12月共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塞99例,不典型表现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