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改善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的效果。方法将61例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术后服用有疏肝健脾、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4~6周,2组均在介入治疗后第7周复查肝功能。结果中药组31例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GT)的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化瘀健脾疏肝法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减轻肝癌介入治疗所致的慢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健脾理气中药能否减轻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所致的慢性肝功能损害进行了观察。方法:30例Ⅱ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观察组在介入治疗的同时,长期服用健脾理气中药汤剂,对照组单纯行介入治疗。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分别为37.8g/L、35.3g/L,血清白蛋白虽有所下降,但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分别为39.7g/L、34.0g/L,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P<0.05)。结论:肝癌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时,配合长期服用健脾理气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介入治疗所致的慢性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研究健脾疏肝消瘤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在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60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 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疏肝消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 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红 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 者 CD3+、CD4+、CD8+、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CD3+、CD4+、 CD4+ /CD8+ 水平均升高,CD8+ 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患者 CD3+、CD4+、CD4+ /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CD8+ 水平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健脾疏肝消瘤汤治疗,可促进肝功能及免疫 功能的恢复,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4.
反应停对TACE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后血清VEGF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反应停对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后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病例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TACE配合口服健脾理气中药及反应停治疗;对照组采用TACE配合健脾理气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介入治疗后1周内血清VEGF含量下降,1周后血清VEGF含量的逐渐增高;治疗组自介入治疗后3周血清VEGF含量逐渐下降,介入后4周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TACE配合健脾理气中药及反应停治疗中晚期肝癌能降低血清中VEGF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中药联合谷胱甘肽对防治肝癌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TACE前后均服用健脾活血为主的中药,同时给予谷胱甘肽1.2g静滴.对照组给予肝泰乐和肌苷护肝.两组病例分别检查肝功能.结果:治疗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P)、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或只有轻微升高,P>0.05;对照组则有明显变化,ALT、GGTP、TB和DB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健脾活血中药联合谷胱甘肽可防治肝癌TACE后所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健脾清肝合剂防治肝癌TACE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脾清肝合剂对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肝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在行TACE治疗前1周开始服用健脾清肝合剂,对照组在TACE治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时加用凯西莱口服;服药2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及治疗后组间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第1次介入后第3d血清AST、ALT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1次介入后第14d血清ALB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第2次介入后第28d的AS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时,配合服用健脾清肝合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TACE治疗所致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和疏肝健脾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湿热中阻型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一般对症治疗和静脉滴注甘欣,门冬氨酸钾镁,肝安等;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和疏肝健脾的中药。观察治疗后两组肝功能,血清IL-6,IL-8,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法能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活动度,降低血清IL-6,IL-8,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HBeAg阳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阿德福韦酯胶囊加自拟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方,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指标为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和中医症状好转率。结果12周后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12周后,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在中医症状好转率、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方面较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慢性乙肝对抗病毒药物的早期疗效,从而有可能提高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的效果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抽样的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 5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 有效率与肝功能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2 年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采取介入化疗栓塞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的临 床症状与肝功能,提升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保肝西药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化疗、出现肝功能损伤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保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肝健脾解毒方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肝功能疗效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对谷丙转氨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功能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方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所致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1例CFS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予谷维素、ATP对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监测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CF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软肝化坚颗粒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将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予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复方制剂软肝化坚颗粒治疗,对照组100例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肝功能,并采用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Alb)升高(P<0.05)。2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具有确切的抗肝纤维化及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正秋 《河北中医》2009,31(7):980-981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在维生素类药物口服基础上,治疗组32例予补肾化瘀方水煎服,对照组32例予护肝片口服,2组均以26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HA、PCⅢ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ⅣC、LN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护肝支持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护肝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1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明显多于对照组(80%)(P<0.05);治疗组AST、ALT、GGT、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和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Al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佐治肝硬化失代偿期具有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探讨大黄蛰虫丸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hepatic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瘀血阻络型)肿瘤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其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该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将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因原发性肝癌患者(瘀血阻络型)于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79例纳入研究,纳入研究前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采用TACE术,观察组39例患者联合大黄蛰虫丸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D4+细胞、CD4+/CD8+、CD3+细胞等免疫功能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等肿瘤指标,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18%,获益率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67.50%,获益率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热、肾功能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8.72%,低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瘀血阻络型),采用大黄蛰虫丸联合TACE术治疗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保护肝功能,降低转移风险,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运用四逆散临证三则:脂肪肝,证属肝郁湿阻,气滞血瘀,治宜疏肝行气,化湿散瘀。胆汁反流性胃炎,证属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治宜疏肝和胃,理气降逆。肠易激综合征,证属肝脾失调,肝郁脾虚,治宜疏肝扶脾,调和肝脾。  相似文献   

17.
周仁义  李淑英 《中医杂志》2008,49(1):41-42,52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以舒肝解郁、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给予逍遥散加减,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共治疗8周。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SDS、HAMD、TESS、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郁活血法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药效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疏肝祛瘀法组成之中药复方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同时以5g/(kg.d)的中药复方进行干预,熊去氧胆酸[90mg/(kg.d)]为对照,于给ANIT后24、48、72h随机处死模型组及各药物干预组1/3数量的大鼠,取肝组织行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取血清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损伤及肝功能所测各项指标在应用ANIT后24h、48h及72h均明显增高,并以48h时为高峰;应用中药复方及熊去氧胆酸干预组大鼠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在应用ANIT后24h及48h时较相对应的模型组显著下降,72h时则与对应的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清热化湿疏肝祛瘀法中药可明显改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损伤及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9.
总结卢尚岭教授对四逆散功效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化裁应用经验。基于百病皆生于气的基本原理,卢尚岭教授提出肝气郁结是诸多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肝郁为诸郁之先,诸郁多与肝气郁结相关,是以气机郁滞诸疾内生,疏肝解郁可治百病。因而,临床常用疏肝解郁治法,相应方剂首选《伤寒论》四逆散。其具疏肝理气解郁之功,故为疏肝解郁之祖方。卢尚岭教授结合临证所见,不断总结经验,创制疏肝解郁之经验方疏解汤,功用:疏肝解郁、调气活血,主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之胸胁胀满或疼痛、头痛、眩晕、心悸、脘腹疼痛、情志不舒、痛经等病证。  相似文献   

20.
劳溢权 《中药材》2005,28(7):637-638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护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1999年10月至2004年6月住院的122例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TA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于TAE术后,在对照组保肝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苦参碱注射液每天150毫克,静脉滴注2周.两组病人于TAE术前、术后第7、第14天,分别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STB)和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于TAE术后1周时,ALT、AST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2周时,与术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STB、ALT、AST于术后第1周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其中ALT、AST至第2周尚未降到术前水平.结论:苦参碱注射液用于TAE术后具有保护肝功能,提高病人对TAE的耐受能力等作用,可使下一次TAE手术得以及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