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娇  刘雪燕  王丽 《中外医疗》2015,(3):177-178
目的:检测脓毒血症患者血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和血乳酸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85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早期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并按临床治疗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监测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血清中PCT和乳酸水平变化及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中PCT和乳酸水平。结果严重程度不同的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及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PCT及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测定对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8-11
目的 分析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对患者血乳酸水平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11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 h、24 h、36 h 的血乳酸水平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 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 Ⅱ、SOFA 分值、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两组治疗12 h、24 h、36 h 血乳酸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APACHE Ⅱ和SOFA 分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死亡率为3.64%,均低于对照组的23.64%、1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血液净化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能降低患者血乳酸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血乳酸水平及清除率与体外循环术后患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与体外循环术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526例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508例),比较两组的乳酸监测指标,器官衰竭数目及其他反映器官功能的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与预后显著相关的指标。以乳酸指标进行量化分组,分别比较各组循环衰竭或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死亡组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乳酸峰值、器官衰竭数目高于存活组,6 h乳酸清除率、pH值低于存活组(P0.05或P0.01)。乳酸峰值、6 h乳酸清除率、器官衰竭数目和pH值与患儿的预后明显相关。乳酸峰值≥10 mmol/L,6 h乳酸清除率≤10%的患儿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乳酸峰值、6 h乳酸清除率、器官衰竭数目和pH值是评价患儿预后的良好指标。乳酸峰值≥10 mmol/L,6h乳酸清除率≤10%时应高度警惕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何喜军  石源  尹卓伟  徐佳宁  赵海 《医学综述》2012,18(23):4054-4055,4058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指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96例感染性休克伴有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2.0 mmol/L)的患者根据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46例)和存活组(50例),比较两组动脉血乳酸监测指标(动态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乳酸持续升高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死亡组入ICU后0、6、24和48 h的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达标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6、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6 h乳酸清除率≥10%时病死率明显降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6 h乳酸清除率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态动脉血乳酸水平、6 h乳酸清除率是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黄川芎汤鼻饲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80例危重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治疗组,对照组按创伤常规治疗处理后立即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完成常规处理后立即给予大黄川芎汤鼻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障碍/衰竭( GIDF)评分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率;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6h测定血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ID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D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 h后观察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h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川芎汤可较好的改善危重症患者胃肠道黏膜血氧灌注不足状况及患者胃肠道功能,降低MODS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对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意义。方法收集7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入院时和入院6 h、24 h、48 h动脉血乳酸、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并计算6 h、24 h、48 h乳酸清除率;根据患者入院24 h内最差临床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根据入院乳酸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分组,进行临床资料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其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乳酸轻度升高组较乳酸正常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空腹血糖(GLU)、肌酐(Cr)、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而清蛋白(ALB)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重度升高组较乳酸轻度升高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W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r、MODS发生率、病死率、住院天数和呼吸机使用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患者6 h乳酸清除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较严重脓毒症组患者入院时乳酸、入院6 h乳酸、入院24 h乳酸、入院48 h乳酸、APACHEⅡ评分、病死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6 h、24 h、48 h乳酸清除率、入院24 h PaO2、入院48 h PaO2、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和ALB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乳酸、入院6 h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ALB和Cr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6 h乳酸清除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76.1%。结论早期动脉乳酸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入院6 h乳酸清除率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感染性休克死亡相关的常用临床指标。方法:将接受标准化治疗的118例感染性休克的成年患者按60 d内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统计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包括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Ⅱ)、严重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以及血乳酸、24 h血乳酸清除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在年龄、收治时血乳酸水平、血小板水平、SOFA评分以及治疗后1 h的血压水平、24 h的血乳酸清除率等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高乳酸血症、低血小板症、高SOFA分值、治疗后1 h仍存在的低血压值、低的24 h血乳酸清除率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郭海杰  徐新禹  苏彩芳 《当代医学》2021,27(34):144-146
目的 探究连续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脓毒血症致急性肾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脓毒血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n=53)与B组(n=47).A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B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存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SCr、BUN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CRP水平、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CRP水平、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存活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血症致急性肾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炎症水平,避免相关器官功能进一步衰竭,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七化瘀口服液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和乳酸值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脓毒血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三七化瘀口服液治疗,7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血乳酸浓度、中医症候群积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均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乳酸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群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化瘀口服液能改善低脓毒血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并降低其血清乳酸值,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2-24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脏器功能及存活率影响。方法:将56例脓毒血症合并AKI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血液灌注疗法实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CRRT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观察治疗72h后肾脏功能、凝血功能、心脏灌注功能及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治疗72h后,两组Scr、BUN、Lac含量及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ALB含量增加(P<0.05);MAP、CVP、ScvO_2、PaO_2/FiO_2明显升高,PT明显延长(P<0.05);且观察组Scr、BUN、Lac含量及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cvO_2、PaO_2/Fi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T延长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血流动力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12、24个月内存活率分别为96.43%、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可有效改善脓毒血症合AKI患者肾功能及氧合状态,提高心脏灌注水平,器官功能改善明显,且对凝血功能影响小,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酸动态监测指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85例ICU收治的血乳酸升高的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预后、乳酸峰值、乳酸清除率的高低分为不同的组别,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与预后显著相关的指标,并分析不同的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对患者死亡、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的影响.结果 死亡组40例,存活组45例;死亡组入ICU乳酸值、乳酸峰值高于存活组,6h、12h和24 h乳酸清除率均低于存活组(P均<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酸升高患者预后的主要乳酸指标是12h乳酸清除率(OR=0.864,95% CI:0.802~0.915,P<0.05)和乳酸峰值(OR=1.526,95%CI:1.043~2.030,P<0.05).乳酸酸中毒组(28例)与高乳酸血症组(28例)比较,前者MODS发生率(64.3% vs.29.6%,P<0.05)和住院病死率(46.4% vs.18.5%,P< 0.05)均明显高于后者;严重乳酸酸中毒组(30例)与乳酸酸中毒组比较,前者的休克发生率(83.3% vs.60.7%,P<0.05)、MODS发生率(86.7% vs.64.3%,P<0.05)及住院病死率(76.7%vs.46.4%,P<0.05)较后者明显升高.12h乳酸低清除率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高清除率组(67.9% vs.40.4%,P<0.05).结论 乳酸峰值、12h乳酸清除率是评价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乳酸峰值≥10 mmol/L、12h乳酸清除率≤10%时,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黄洋峰  蒋薇  曾杰 《重庆医学》2015,(18):2485-2487
目的:比较评估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乳酸(LAC)判断老年危重急腹症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92例危重急腹症感染老年手术患者(试验组),并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4个亚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组、脓毒血症组、重度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性休克组;另选取92名健康老年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RP与LAC水平,并对比LAC水平和CRP水平与预后良好及不良患者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SISR组、脓毒血症组、重度脓毒血症组和脓毒血症性休克组CRP和LAC水平明显升高(均 P<0.05);脓毒血症组、重度脓毒血症组和脓毒血症性休克组组间两两比较,LAC水平随着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均 P<0.05),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预后不良组血清CRP和LAC浓度明显比预后良好组高(P<0.05)。结论老年危重急腹症感染患者血清CRP与LAC对感染预后的预测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CRP水平对急腹症感染早期(6 h)轻度时有较好的预测性,而LAC对急腹症感染程度较严重时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3.
张林浩 《当代医学》2021,27(13):35-37
目的探究在ICU危重症伴休克患者诊疗中应用血乳酸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危重症伴休克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常规救治,并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50)和死亡组(n=14),比较两组患者乳酸指标。根据6 h乳酸清除率分为高清除率组(>10%,n=42)和低清除率组(≤10%,n=22),比较两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情况以及APACHEⅡ评分;根据血乳酸峰值分为高乳酸血症组(<4 mmol/L,n=20)、轻度乳酸中毒组(血乳酸峰值于4~10 mmol/L,n=29)和重度乳酸中毒组(>10 mmol/L,n=15),比较3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情况以及APACHEⅡ评分。结果死亡组患者血乳酸值、乳酸峰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6 h和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清除率组APACHEⅡ评分、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高清除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血症组、轻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APACHEⅡ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危重症伴休克患者诊疗中监测血乳酸利于患者预后,血乳酸水平与休克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一种疾病早期预警的可靠指标,对指导患者接受后续治疗措施,评估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王红  姜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75-76,78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儿伴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的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实验室检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危重病患儿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水平显著高于非危重病患儿(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危重期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水平高于恢复期(P均〈O.01),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有胃肠功能障碍者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水平高于不伴有者和对照组(P均〈0.01);多器官损害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单器官损害组(P均〈0.01);危重病组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水平呈正相关(r=0.442,P〈0.05)。结论 危重病并发胃肠功能衰竭预示病情凶险,早期发现危重病并发胃肠功能衰竭患儿,是积极治疗病因和改善预后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预后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1227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实施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测定术前、ECC前、ECC 30min、ECC停止1h、术后24h及术后48h的动脉血乳酸含量.比较按年龄、存活与否、小儿恢复室(PICU)滞留时间分组后的血乳酸值.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值在ECC后最高,以后逐渐降低,两组各时点的血乳酸值比较,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滞留9天以内的各组间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滞留9天以上组术前、ECC前、术后24 h、48 h时点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新生儿组及学龄儿组从ECC后1 h到术后24 h血乳酸值明显上升,学龄儿组的高乳酸血症第二天恢复,但新生儿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测定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疾病预后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入RICU的4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测定入住RICU后0、6、24、48 h动脉血乳酸水平,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入住RICU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随治疗开始乳酸水平逐渐降低,存活组患者入院后0、6、24、48 h动脉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存活组6 h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较高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差,入院ICU后6 h乳酸清除率较低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患者乳酸清除率(LC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乳酸(Lac)水平 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 年5 月—2018 年9 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92 例 作为观察组,同期该院92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亚组46 例、 严重脓毒症亚组29 例和脓毒性休克亚组17 例。检测两组治疗前血清RDW、Lac 水平。检测观察组治疗后 血清RDW、Lac,并计算LCR。比较两组治疗前RDW、Lac 水平,比较观察组中各亚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LCR、RDW 及Lac 水平。采用Pearson 法分析LCR、RDW、Lac 与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生存曲线分析血清RDW、Lac 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RDW、Lac 水平高于 对照组(P <0.05)。严重脓毒症亚组、脓毒性休克亚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RDW、Lac 水平高于脓毒症亚组 (P <0.05);而LCR 低于脓毒症亚组(P <0.05)。各亚组患者治疗后血清RDW、Lac 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 (P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RDW、Lac 与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0.776 和0.817, P <0.05);而LCR 与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 =-0.851,P <0.05)。低Lac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 长于高Lac 患者(36 d VS 28 d)(P <0.05)。低RDW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高RDW 患者(38 d VS 30 d) (P <0.05)。结论 LCR、RDW、Lac 水平能有效反映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RDW 和Lac 水平能有 效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恶性消化系肿瘤晚期患者空腹和服糖后血糖及乳酸变化,探讨消化系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糖代谢 紊乱表现及其机理。方法 测定45例恶性消化系肿瘤晚期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正常人员空腹血糖、空腹乳酸、 服糖2h后血糖和乳酸含量,并计算服糖2h后血糖和乳酸含量与空腹血糖和乳酸含量比值。结果 恶性肿瘤晚 期患者空腹乳酸、服糖2h后血糖和乳酸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服糖2h后血糖与空腹血糖比值 以及服糖2h后乳酸与空腹乳酸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恶性消化系肿瘤晚期患者空腹血糖与正 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恶性消化系肿瘤晚期患者尽管空腹血糖正常,但仍存在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空腹高乳酸血症和服糖后高血糖和高乳酸反应。  相似文献   

19.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脓毒血症常伴有下列征象:体温高于38℃或低于36℃,白细胞增多(〉10×109/L)或减少(〈4×109/L)、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每分钟通气量异常升高,如临床上出现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症状,即可诊断脓毒血症;当伴发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0.
《右江医学》2017,(6):748-750
<正>胃肠道功能障碍是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早期表现,也是炎症反应的启动器官。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MODS)发生的中心器官往往是胃肠道。既往研究提示全麻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3.1%,而且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全麻患者术后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也非常高~([1~4])。目前预防和治疗胃肠道功能障碍大部分偏重于临床药物治疗,而轻于护理预防和治疗。对此,如何防治全麻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