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周丹 《实用医技》2007,14(33):4646-4647
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们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局部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3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插管灌注化疗进行分析,着重介绍插管技术、肺癌的血供及支气管动脉解剖以及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后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支气管动脉、胸廓内动脉灌注化疗加供血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行经支气管动脉、胸廓内动脉灌注化疗加供血动脉栓塞.结果 22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线摄片、CT扫描复查示病灶明显缩小.未出现因介入治疗所致并发症.结论 介入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其毒副反应轻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丹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646-4647
<正>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们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局部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3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插管灌注化疗进行分析,着重介绍插管技术、肺癌的血供及支气管动脉解剖以及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后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供血动脉的起源及相应动脉内灌注药物在治疗中晚期肺癌中的疗效。方法:对98例患的供血动脉进行分析,同时对所有供血动脉灌注药物,间隔3-4周,每例2-4次。对动脉及静脉化疗,多血管型与少血管型肺癌的疗效作了比较。结果:有效率为95.9%。结论:肺癌供血动脉常为多支,除支气管动脉供血外,还有异常的供血动脉如内乳动脉、甲状颈干、肋间动脉参与供血,找出它们并灌注药物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有效方法。动脉化疗和多血管型肺癌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5例,均经病理诊断明确,并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2个疗程以上,每次治疗期间均观察患者支气管动脉血管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测定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并对患者进行疗效及耐受性的评价。结果:45例老年中晚期肺癌中19例治疗有效(CR±PR'),占42.2%,其中血供丰富型28例,治疗有效率为46.4%,乏血供型17例。治疗有效率为35.29%。血供丰富型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有效率较乏血供型肺癌明显提高。治疗有效患者血清VEGF浓度[(69.08±51.29)ng/L]显著低于治疗前浓度[(108.10±68.8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P=0.0038),肿瘤进展的患者血清CEGF浓度[(83.86±49.26)ng/L]与治疗前浓度[(86.49±62.28)ng/L]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P=0.7913)。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观察支气管动脉血供情况及VEGF的变化有利于评价老年性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16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BAI术中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的观察,探讨支气管动脉起源解剖变异及多支供血在原发性肺癌灌注化疗中的重要意义。1材料和方法1994年10月至1998年8月,共...  相似文献   

7.
张理平 《四川医学》2009,30(8):1322-1323
目的提高对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BAIC)临床应用价值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BAIC的临床、介入性影像资料。结果65例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均为支气管动脉供血及伴小部分肋间动脉共干供血约占16.9%(11/65例),其中多血管型50例,少血管型15例。灌注化疗近期有效率为83.1%(54/65),无效率为16.9%(11/65)。并发症为5.1%(6/118例次)。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是治疗中晚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单桂芹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48-749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肺癌患者22例,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支气管动脉造影后,明确导管位于肿瘤供血动脉缓慢注入抗癌药物。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释(CR)4例(18.1%),部分缓释(PR)12例(54.5%),稳定(SD)4例(18.1%),进展(PD)2例(9.1%),总有效率(CR+PR)72.7%。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1%、40.9%、31.8%。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栓塞微粒球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对62例中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行选择性供血动脉造影,确定为富血供肿瘤后行超选择性动脉灌注栓塞术,先行联合化疗药物灌注,再用栓塞微粒球经微导管超选择性栓塞病灶供血动脉。结果:62例患者中供血以支气管动脉为主者54例,以其它动脉为主者8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100%,无严重并发症,有效率为82.3%(51/62)。结论:栓塞微粒球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中央型支气管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晚期肺癌插管化疗8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动脉是抗癌药物进入肺部肿瘤的最佳途径。支气管肺癌接受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供血,支气管动脉以肿瘤中心为主,肺动脉以肿瘤边缘为主。我们2家医院自1993年起至今开展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灌注化疗(简称插管化疗)中晚期肺癌88例,共192次插管治疗,经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4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右肺上叶袖状切除14例,左肺上叶袖状切除24例,左肺下叶袖状切除6例,右中下肺叶袖状切除4例。同时行肺动脉侧壁切除6例,肺动脉袖状切除4例,半隆突切除2例,左心房部分切除1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22.9%(11/48),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39/46)、54%(19/36)、33%(6/18)。结论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进一步减少了全肺切除的比率,扩大了肺癌的手术适应证,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肺功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支气管动脉热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对比,分析二者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入组19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对其中102例进行选择或超选择性灌注丝裂霉素、顺铂加环磷酰胺,对其余96例进行吉西他滨加顺铂全身化疗。结果经2个周期治疗后,可以看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较全身化疗的的疗效佳(P〈0.05),而经4个周期治疗后2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较全身静脉化疗的毒副反应小(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较全身静脉化疗近期疗效佳,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及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及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对27例肺癌患者,根据支气管动脉造影情况,分析支气管动脉走行、粗细、有无肋间动脉共干及脊髓动脉显影,是否有肿瘤染色及病变部位、大小、范围,超选择插管,进行栓塞。结果本组27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按照 WHO 实体瘤疗效判断标准近期有效率为( CR + PR)19例,占70、4%,稳定(SD)8例占29、6%。其中一例病人于2004年栓塞+介入化疗至今已近8年而依然生存。随访时间最短者9个月最长者90个月。并发症:本组有一例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出现背部皮肤红斑,一例栓塞后出现右下肢麻木及肌力下降,经治疗后症状好转,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癌只要选择病人得当,严格按照造影剂低浓度、低流速、超选择插管,避开脊髓动脉等危险支,操作轻柔得当,该方法应能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毅  侯俊  廖正银  王阁  单锦露  马俊刚  余娴  王东 《重庆医学》2009,38(24):3139-3141
目的 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也寻求一个较好的动脉灌注化疗方案及安全剂量.方法 对50例明确诊断的NSCLC患者行BAI(盐酸吉西他滨1 000mg/m2,奈达铂50mg/m2);1周后开始行肺部肿瘤3DCRT,2Gy/次;第1次介入治疗1个月后行第2次BAI,灌注化疗结束后继续行放疗,放疗总剂量至60~70Gy/30~35f/6~7周.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20例,进展5例;无Ⅲ度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BAI联合3DCRT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患者耐受力良好.联合治疗具备良好的治疗前景,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晚期肺癌合并肝转移57例,均已失去外科手术治疗机会,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同时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晚期肺癌肝转移患者经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X线或CT检查肿块基本消失或大部分消失,生存期半年的12例,占21%,一年的31例,占54%,一年半的14例,占25%。结论经导管支气管灌流化疗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肝转移的一种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邓湘生  肖长江 《当代医学》2009,15(17):291-292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鸦胆子油注射液及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采用鸦胆子油注射液结合化疗药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治疗组客观疗效(CR+PR)达67.9%,对照组46%,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和骨髓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鸭胆子油注射液结合化疗药行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客观疗效,并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功能及骨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