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岛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A1Ds)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为今后在高校中针对性地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体随机抽样法,2010-2012年,每年在对青岛市3所高校4个校区进行AIDS防治知识巡回宣传活动中,从每个校区抽取500名共2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0-2012年大学生AIDS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6.94%、89.49%、92.56%(P〈0.01);知识来源途径主要为网络、宣传资料分别占76.35%、69.52%;相关生活技能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1.11%、84.48%、88.18%(P〈0.01)。结论青岛市部分高校大部分大学生对AIDS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对自身如何预防AIDS认识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2.
广州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广州高校大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州市选取4所高等院校,每院校每年级随机选取20名学生,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AIDS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以及对待AIDS/HIV感染者的态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AIDS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51名大学生,AIDS知识总知晓率为88.0%,其中传播途径知识总知晓率为91.3%,预防知识知晓率为80.6%;对待AIDS/HIV感染者正确态度率为44.9%。知识分值与态度分值呈正相关(r=0.121,P<0.05)。医学院校生知识得分高于非医学院校生(Z=-2.448,P<0.05);大学3~5年级学生知识得分高于1~2级学生(Z=-2.94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专业、年级、父亲文化程度、了解AIDS等是影响对待AIDS/HIV感染者正确态度的主要因素。获得AIDS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刊或报纸(占76.6%),其次是广播或电视(占68.9%)、互联网(占51.3%)。结论广州大学生掌握AIDS知识并不全面,对待AIDS/HIV感染者正确态度率较低,应进一步改进高等院校AIDS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建议开展学校健康促进活动,共同促进与实现有效的AIDS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梁海旭  张莹  恽朝晖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1):1359-1362
目的 了解辽宁省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现况,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AIDS预防及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7年4-6月问卷调查辽宁省某医学院校1 350名在校大学生的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在校大学生AID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是否有区别等基本常识问题的知晓率达60%以上,而专业知识中HIV抗体检测呈阳性的人是否会在三年内发展成AIDS问题的知晓率仅为13.68%。就知识得分和危险行为总得分的比较上,男生知识总得分低于女生,但危险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年级学生知识总得分和态度得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知识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大学生获取AIDS知识途径主要为电视及网络76.20%、报刊杂志及书籍55.00%、社会宣传40.40%。在校大学生希望获得AIDS知识的途径中,专题讲座62.20%、设置课程52.70%、宣传材料52.20%。在校大学生希望获得AIDS性病健康教育和干预的内容中,国家防治政策66.90%、AIDS防治政策66.50%、性知识和性行为46.90%。 结论 2017年辽宁省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部分学生还有不安全性行为等危险因素暴露,存在感染HIV的风险。高校应当加强针对大学生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及专项讲座,为制定合理的防治AIDS的相应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农民工、校内青少年等4类人群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探索城乡居民艾滋病知识宣传干预重点,提高城乡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增强防范艾滋病的意识,推动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全省统一的调查问卷,对2,000多名城乡居民开展调查。结果合肥市城乡4类居民的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居民86.8%、农民工83.0%、在校学生76.2%、农村居民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居民57.7%、农民工51.8%、农村居民47.3%、在校学生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4类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报刊书籍。结论农村居民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的重点人群和受教育的重点对象,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要注意发挥电视、广播、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报刊书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大学生对丙肝及其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探究影响丙肝知识知晓率的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两所综合院校的在校大学生1429名,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河南省大学生丙型肝炎的认知情况。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大学生丙型肝炎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55%。1429名大学生的丙肝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2.32%,问卷中传播途径、预防方法、风险知识和基本知识四部分的知晓率分别为66.35%,60.94%,57.96%,和64.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学专业(t =-12.207,P<0.001),年龄较大(t=2.435,P=0.015),性别为女生(t=4.180,P<0.001),曾进行过拔牙、 补牙、洁牙等牙科治疗(t=2.103,P=0.036)的在校大学生丙肝知识得分相对更高。大学生丙肝知识最愿意接受的宣传途径为互联网宣传。结论 河南省大学生群体对丙肝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认知情况与大学生人口学特征和丙肝相关危险行为有关,可根据专业、年龄等进行丙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B)现况,探讨在大学生中实施AIDS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武汉市某高校1350名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情况,比较性别、农村或城市生源、中学健康教育、专业、年龄、获得信息途径等多因素的影响作用,建立VFP数据库、利用SPSS13.0软件包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大学生对AIDS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总体知晓率87.5%,不同性别、不同生源、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专业及不同年级的学生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有37.3%和70.7%大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男女生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大学生获得性教育和AIDS知识主要途径是报刊书籍(74.0%)、电视广播(63.3%)、互联网(51.0%);结论大学生对AIDS认知水平仍需提高,对AIDS患者和性行为的态度、行为有待改进,通过多途径针对不同情况个体化方案宣传尤其是结合专业教育是AIDS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北京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AIDS)、性病(STDs)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为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以北京市13所高校的2 173名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并由他们对大学生实施同伴教育。通过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评价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的干预效果。结果6.9%的大学生有过性交行为。干预后,大学生对生殖健康、AIDS/STDs知识的得分从(35.2±5.3)分提高到(40.9±5.1)分(P<0.05);男、女学生AIDS知识知晓率分别增加了10.0%和10.8%,STDs知识知晓率分别增加了9.8%和10.0%,对AIDS/STDs病人的态度也随AIDS/STDs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结论同伴教育适用于大学生,近期效果明显,可以在大学生中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高校1027名大学生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相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大学生对生殖健康基本知识、避孕知识、预防知识的正确认知均有所提高。大学生"宿舍留宿异性"、"多性伴"、"交易性行为"正向态度分别上升到68.6%、82.8%和86.0%(P<0.05或P<0.01),29.4%的大学生认可在校发生性行为。干预后,登陆色情网站(33.4%)、看色情书籍(36.6%)、看色情影碟(44.3%)等与性有关的行为均有所降低。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广播宣传、网络宣传、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等综合干预,是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城乡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和相关态度行为,为确定重点教育内容和宣教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济南、烟台、泰安、临沂4市城乡高、初中各1所共16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360名中学生,城市、农村高中及城市、农村初中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4.8%、57.9%、56.4%、48.0%,城乡高中之间(P<0.01)、城乡初中之间(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类学校传播途径知晓率最高(70.9%~79.8%),非预防方法知晓率最低(21.0%~43.4%),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城乡中学生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在较为严重歧视,对艾滋病流行认识不够,知识来源多为大众媒体,对艾滋病知识有强烈需求。结论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应切实加强各级学校健康教育,重点对学生掌握较差的基本知识、无偿献血知识、非预防方法、非传播途径等进行宣传,普及艾滋病知识,提高学生知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乡村医生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水平及职业暴露状况。[方法]2010年11月,对青岛市城阳区153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53人,AIDS一般知识总知晓率为92.16%,其中全科医生为95.83%,内科医生为91.67%(P>0.05)。诊疗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6.29%,其中全科医生为55.03%,内科医生为59.64%(P>0.05),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为51.40%;64.71%的人愿意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的亲朋好友交往,42.48%的人认为应该隔离HIV感染者/AIDS病人;65.36%的人诊疗过程中发生过皮肤损伤,77.12%的人在处理病人血液时戴手套。[结论]青岛市城阳区乡村医生对AIDS一般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一定程度,诊疗知识知晓率较低,防护意识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大学生志愿者性健康及AIDS防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辅助调查技术,对福州市某高校社团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105人的性健康知识知晓率71.4%(75/105)、AIDS知识知晓率81.0%(85/105);14.3%的调查对象发生过性行为,第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66.7%。结论大学生志愿者有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的行为,但其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风险意识却不高,应在高校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农民工和大学生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服务。[方法]随机对辖区内2个大型工地的农民工171名和高校大学生25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民工对AIDS相关知识普遍缺乏,AIDS知识获得途径比较单一,AIDS总知晓率为59.4%(1 015/1 710);高校大学生总知晓率为86.6%(2 200/2 540),有相当部分学生对AIDS的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缺乏正确认识。[结论]今后应从内容和形式上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和大学生进行AIDS宣传教育和干预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合肥市两所高校大学生癌症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有针对性开展癌症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法选择合肥市两所高校,每所高校随机抽取2~3个学院的736名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获取癌症防治知识途径、癌症危险因素、癌症预防知识等进行调查。结果 83.80%的调查群体通过网络途径获取癌症防治知识。癌症危险因素中,久坐不动(49.15%),超重或肥胖(56.76%),乙肝病毒感染(59.01%)的知晓较低。癌症基本知识中,癌症诊断的金标准知晓率最低(39.44%)。癌症预防知识中,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肝癌的知晓率最低(61.8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b=0.93,95%CI=0.32~1.53)和医学学校(b=0.71,95%CI=0.13~1.29)对象癌症防治知识得分较高。结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对部分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下。建议在非医学院校和男性大学生中,依托网络途径开展肿瘤防治知识健康宣教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甘肃省开展大学生乙型肝炎健康教育项目效果,为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46所高校中选取被试大学生,分别在项目实施前、后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比较实施项目前、后在校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对乙肝的态度。结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31.4%~85.1%提高到了83.1%~90.7%(P值均<0.01)。"得知身边的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后",选择"不影响两人交往"的大学生从项目实施前的18.4%增加到了40.9%(P<0.01);认为"不介意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进餐"的大学生从29.3%增加到了74.1%(P<0.01)。结论通过在校园内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校大学生乙肝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并降低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心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掌握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等情况,评价学校开展AIDS干预工作取得成效。[方法]对实施AIDS干预的龙岩某学院,整群抽取5个系1至3年段425名学生进行跟踪监测。[结果]基线、大二和大三学生掌握AIDS 3种大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7.0%、85.2%和98.5%;掌握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1.0%、80.8%和96.9%;最近一次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12%、51.5%和79.1%;对AIDS行为与态度明显改变。[结论]我市高校开展预防AIDS干预效果显著,干预工作需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以便为开设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课程和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1 1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1.04%,对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为74.34%,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8.80%的大学生希望获得更多传染病相关的知识,电视和网络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大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认知整体状况较好,但还存在部分问题,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中医高校的581名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进行匿名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对象中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知晓人数分别为455人、445人和464人,知晓率分别为78.3%,76.6%和79.9%。在艾滋病基本知识方面,大学生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外表看起来健康的人有可能携带HIV""艾滋病可以预防""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及"检测艾滋病应到正规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0.4%,89.7%,83.1%,92.6%及94.7%;但大学生对"我国目前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出现了艾滋病疫情""世界艾滋病日"和"尚无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1.7%,59.2%和66.8%。在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方面,大学生对"输入含有HIV的血液会感染艾滋病""正确使用安全套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机会""感染HIV的妇女生下的小孩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等知识的知晓率均较高,分别为94.0%,90.0%和92.9%;但大学生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和"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共用泳池、浴池和马桶不会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0.3%和55.6%。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盘锦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态度,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2月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选取盘锦市2所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538名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5.65%(407人),对只与1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降低传播风险的知晓率仅为56.13%(302人);大一年级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77.12%)低于其他年级(P0.01)。55.01%(296人)对婚前性行为持谨慎接受态度,38.85%(209人)持反对态度;91.82%(494人)虽然对感染者表示同情,但35.88%(193人)选择避而远之。结论盘锦市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特别是对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且对婚前性行为有较高的赞同率,存在较高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AIDS知识、态度、行为,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福建省某高校一至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AIDS防治知识总知晓率61.6%(527/856),男女生知晓率类似;二、三年级的知晓率较高;AIDS的3大传播途径及危害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80%~90%);对蚊虫叮咬会不会感染及"世界艾滋病日"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57.6%和44.4%);83.4%的大学生希望学校进行AIDS知识宣传教育;近半的学生不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共同学习、工作和进餐;8.4%的大学生有性生活经历。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有一定的认知局限,应加强健康教育及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非政府组织参与,大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连续2年对3所驻泰安高校大一新生共计2090名,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资料宣传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大一新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低(55.93%),干预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总知晓率明显提高(83.12%,P<0.01);知识竞赛组、专题教育组、资料宣传组健康教育前知晓率分别为55.43%、56.13%和56.23%,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后,知晓率分别为94.99%、82.38%和71.98%,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289.69、892.73和294.47,P<0.01),不同健康教育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00,P=0.00)。结论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对高校学生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发放宣传单等是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