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国君 《广西医学》2000,22(2):341-342
我院自 1 985~ 1 999年共进行不同部位不同病期食管癌根治术 2 4例 ,住院期间无 1例死亡。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患者中男性 2 0例 ,女性4例 ,最大年龄 76岁 ,最小 42岁 ,平均 55.2岁。1 .2 病变部位 :颈、胸上段食管癌 2例 ,胸上、中段食管癌 5例 ,1 6例为胸下段、腹段、食管贲门癌 ,1例为胸中段食管癌延伸到贲门、胃小弯部。1 .3 手术方式 :7例行左胸左颈切口癌肿切除胃食管左颈部吻合 ,单左侧开胸胸下段、食管贲门癌切除弓下吻合 1 2例 ,5例早期手术行胸腹联合切口行食管下段癌根治左胸腔内胃食管吻合。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胸段食管破裂的诊断治疗经验,探讨手术修补或切除治疗食管破裂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4例胸段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层缝合或全层缝合行食管修补术10例,分别应用大网膜瓣、膈肌辩、胸膜瓣以及胃底包埋加固缝合.4例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结果 1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食管修补术10例中修补成功1期愈合者5例,另5例在术后首次造影发现修补口残留小漏口,经延长禁食时间及营养支持后痊愈;因合并贲门失弛缓、早期食管癌及食管异物造成食管多处损伤行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4例术后均顺利恢复,无吻合口漏.结论 尽早行食管修补是治疗食管破裂的主要措施,应用不同组织瓣加固修补有重要作用;对于合并食管远端狭窄疾患及食管多处损伤的食管破裂患者,应积极行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汪勇  吴凯 《实用全科医学》2005,3(6):504-504
本文报告自发性食管破裂2例如下。1病例介绍例1,女性,28岁。剖宫产术后3d出现左胸腹疼痛伴明显呼吸困难。查体:呼吸急促,左肺呼吸音低。X线胸片示左侧液气胸。予以左胸腔闭式引流,引流液中有食物残渣。遂在全麻下行剖胸探查术。术中见胸腔内大量污浊胸液约2000ml,混有食物残渣,食管下段见一长约4cm破口,周围污染严重。清理胸腔,切除部分食管,贲门结扎,中上段食管旷置,胃造口。1月后二期胃代食管术。病人痊愈出院。例2,女性,56岁。因“胸痛、胸闷伴发热20d”入院。查体:体温38.8℃,左肺呼吸音低。胸部CT示左侧液气胸。予以左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5 2~ 6 9岁 ,均为中晚期食管中段癌 ,肿块巨大 ,全部侵及对侧胸膜 ,均行左侧开胸食管癌切除 ,胸腔胃原位食管床径路 ,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 ,术中不同程度损伤右侧胸膜。术后 4~ 6h进食 ,进食后 2~ 10d出现胸闷、咳喘、呼吸困难及心慌 ;胸部X线片示右胸较大胃泡影 ,76 %泛影葡胺造影见胸胃扩张 ,蠕动减慢或消失 ,造影剂潴留 ;2例并发胸腔积液。治疗行有效胃肠减压 ,肠外支持治疗 ,或空肠造瘘进食。应用胃动力药物等。2 结果4例痊愈 ,1例自动出院后 5 8d死亡于胃潴留后胃破裂 ,严重胸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周荣报 《右江医学》2001,29(3):F004-F004
创伤性膈疝为下胸部、上腹部严重闭合性损伤或利器穿透伤所致膈肌破裂 ,腹腔内脏疝入胸腔而形成 ,其发病急 ,且较隐蔽 ,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漏诊、误诊。X线检查是诊断膈疝最常用且较可靠的手段 ,笔者搜集 5例 ,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5例中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9~ 5 5岁 ,平均 32 .5岁 ,病史 4小时~ 7天。左膈疝 3例 ,右膈疝 2例。受伤原因中 ,3例为高处坠落伤 ,1例为胸腹挤压伤 ,1例为胸腹利器伤。 5例病人均出现胸腹部疼痛 ,不同程度呼吸困难 ,患侧呼吸音减弱 ,伴恶心、呕吐 1例 ,胸部闻及肠鸣音 2例 ,左胸…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 999年 3月至 2 0 0 3年 2月 ,于左胸径路不切膈肌 ,不开腹 ,游离胃 ,施行食管癌手术 1 0 2例 ,临床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性 6 0例 ,女性 4 2例 ,年龄 2 9~ 73岁 ,平均年龄 5 7岁 ,食道中段癌 86例 ,食道下段癌 1 0例 ,食道上段癌 2例 ,食道颈段癌 2例 ,食道中、上段双元癌 2例。左胸径路不切膈肌游离胃 ,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食道胃主动脉弓上吻合 96例 ,左胸径路不切膈肌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食道胃左颈吻合 6例。1 .2 手术方法 :本组 1 0 2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复合全麻 ,右侧卧位 ,取左第六肋间作…  相似文献   

7.
<正> 食管癌切除术后膈疝是一种较少见的并发症。本院自1982年5月至1994年10月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45岁—62岁。均为食管中段或下段癌,经左胸切除,胸内食管—胃吻合。膈疝发生距食管切除时间最短50天,最长5年。均以反复发作性腹痛或肠梗阻出现,3例伴呼吸困难。7例体检胸部闻及肠鸣音。3例X线胸片发现左胸腔有充气肠管影,并伴有液平而确诊,另4例行钡灌肠检查,发现结肠位于左胸腔内确诊,仅1例右侧膈疝,剖腹探查中确诊。  相似文献   

8.
食管穿孔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食管穿孔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该科收治的31例食管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22例异物性穿孔(71.0%),6例医源性穿孔(19.3%),3例外伤性穿孔(9.7%)。10例颈段食管穿孔,其中7例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3例外伤性食管断裂行断端吻合术。21例胸段食管穿孔,4例行食管修补术;1例行食管切除胃代食管弓上吻合术;7例行胸腔引流、胃造瘘,术后禁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6例行可回收带膜食管支架置入封堵瘘口;3例因经济原因仅行胸腔引流后放弃治疗。结果10例颈段食管穿孔均治愈。21例胸段食管穿孔15例治愈,3例放弃治疗出院,3例死亡。3例死亡病例中1例为食管胸主动脉瘘术中大出血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严重纵膈、胸腔感染。结论食管穿孔应综合分析穿孔时闻、部位、大小、感染程度、并发痘及全身情况选择治疗方案。颈段食管穿孔大部分可以保守治疗,胸段食管穿孔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1988年9月~1999年9月,我院共完成食管癌根治术298例,其中对62例侵及主动脉弓的胸上中段食管癌采用了右颈、右胸及腹正中三切口术式,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①临床资料 本组62例中男60例,女2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岁。胸上段食管癌27例,胸中段食管癌35例;施三切口手术切除60例,2例施食管置管术,切除率96.8%。术后发生5种18例并发症,发生率29%,吻合瘘2例,无死亡。术后病理:鳞状细胞癌60例,腺癌1例,食管憩室癌变1例,其中食管多原发癌7例,食管胃双原发癌4例。切端阳性率为零.TNM分期:Ⅰ.期11例,Ⅱb期17例,Ⅲ期34例。术前均行上消化道钡透、食管CT检查判断病变与主动脉弓及气管的关系。②方法全麻,左侧卧位,经右胸第5肋床后外侧切口进胸,切断奇静脉游离食管下段,探查肿瘤可以切除后,在贲门下2 cm切断胃,两根7号线缝合胃底结扎作牵引,胃小弯作标记,游离食管肿瘤及受侵器官,清扫淋巴结。肿瘤上方切断食管,残端包一胶皮套,10号线结扎,双重团块结扎胸导管,牢靠连接食管、胃牵引线。置胸管,鼓肺,关胸,切口粘敷贴。病人改仰卧位,肩下垫高,头部稍后仰并偏向左侧,然后分颈、腹两组手术。颈组取右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经颈内静脉与甲状腺间达食管,用手将游离食管牵至颈部切口,上提胃牵引线按胃大弯侧在左的正常解剖方位将胃亦牵至颈部,同时将胃经用手指扩张过的食管裂孔和食管床向上送,完成食管胃颈部吻合。 2 讨 论 增加食管癌患者的食管切除长度是非常必要的,卫功铨1979~1983年行食管癌切除482例,发生断端癌67例(占13.9%),显然断端癌的发生与食管切除长度不够密切相关。本组62例中发现了食管多原发癌7例,食管胃双原发癌4例,均是在术中游离中、上段食管以及术后解剖标本时发现另一病灶的,如果食管切除长度不够,必然导致癌组织残留或残端癌阳性,上述资料也证明了食管癌的多点起源,因此对食管癌患者必须扩大切除范围才能减少癌的残留和降低断端癌的发生率,本组62例中,术后断端癌的发生率为零。 胸部食管中段以上偏右侧无主动脉弓及其降部遮挡,手术显露满意。右切口在直视下解剖,处理与食管粘连的组织器官方便,可以避免损伤胸主动脉、奇静脉及气管膜部,可行广泛的食管游离及切除,能提高手术切除率。本组晚期病变较多,游离病变或切除奇静脉时,易损伤胸导管,所以本组病例均进行了预防性结扎。 本组病例均采用经食管床,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我们认为本术式有以下优点:①经食管床上提胸胃,其径路最短,不必过多游离胃,可有效地保障其远端血供;②显露好,直视下能够做食管广泛切除,解剖受侵的组织器官方便;③较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解剖;④不切开膈肌,呼吸功能损伤小,对术后咳嗽、排痰有利;⑤颈部行食管胃吻合,切口表浅,暴露充分,操作方便,吻合满意,即使发生颈部瘘,绝大多数可在短期内治愈;⑥手术分两组可缩短手术时间;⑦能够彻底清扫纵隔、食管及气管旁淋巴结。 本术式的特有并发症是颈胃综合征及颈部吻合后特殊型的吻合口瘘。有效的预防方法是:①吻合部位不要过低;②吻合后的颈胃应悬吊在周围组织上,以减轻吻合口张力,使其勿掉入纵隔或胸腔;③颈部吻合口瘘依然是本术式的主要并发症,本组发生率3.2%,早期发现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0.
张丽 《医学争鸣》2007,28(13):1167-1167
1 临床资料 本组22(男16,女6)例,年龄41~74(平均60)岁.全组均在全麻下行食道、贲门癌根治性切除.其中,中段食管癌13例,经左颈、左胸、左颈部食管胃吻合11例,经右颈、右胸、腹部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吻合2例,贲门癌9例,均行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992年~ 1998年收治食管、贲门肿瘤 837例 ,并行肿瘤切除吻合术 ,术后X线检查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情况 ,对并发症诊断及处理提供依据 ,笔者结合临床 ,根据X线检查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性 579例 ,女性 2 58例 ,年龄 38~72岁 ,平均年龄 58岁 ,其中食管肿瘤 4 86例 ,贲门肿瘤351例。手术方式 :左胸径路 ,颈、胸、腹径路及腹腔径路三种。1.2 方法 拔管前均作胸透检查 ,观察有无胸腔积液 ,有无液气胸 ,肺部有无感染 ,疑有吻合口瘘口服复方泛影葡胺或稀钡造影 ,常规作胸部正侧位摄片检查。术后每隔一月行食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下咽癌侵犯食管上端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 1998年1月~2003年1月间17例侵犯食管上段的下咽癌病例(梨状窝癌13例,下咽后壁癌4例),行根治性放疗8例;手术治疗9例,其中2例行下咽、全喉、全食管切除和咽胃吻合术,7例行下咽、全喉、食管上端切除、舌瓣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术后放疗。8例并行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例行同侧颈清扫术。患者出院后全部随访。结果 9例手术加放疗患者术后1例吻合口狭窄;8例均能经口进食,日常生活自理;9例均应用电子喉可进行交流;5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29个月。8例根治性放疗者6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13个月。结论 下咽、全喉、全食管切除并胃咽吻合术,或下咽、全喉、食管上端切除、舌瓣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及上段食管,辅以术后放疗治疗下咽癌侵犯上端食管的方法可行,预后较单纯放疗好,但生活质量欠满意。  相似文献   

13.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院共施行食管癌手术 318例 ,术后并发肺不张 14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4例患者 ,男 10例 ,女 4例。年龄 4 0岁~ 70岁 ,平均年龄 6 1岁。术前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8例 ,营养不良 6例。术前均经口明视下气管内单腔插管 ,静脉复合麻醉 ,其中胸下段食管癌行左胸单切口切除加胃食管弓下吻合术 3例 ,胸中段、中下段食管癌行左侧颈胸二切口切除加胃食管颈部吻合术 9例 ,胸中上段、上段食管癌行右侧颈胸腹三切口切除加胃食管颈部吻合术 2例。肺不张发生于术后 2 d~ 5 d,均经 X线检查证实。经过…  相似文献   

14.
右膈肌创伤性慢性膈疝1例刘军(锦州市中心医院)患者、男、33岁、一年前因外伤所致多发性助骨骨折、场破裂、手术后治愈。本次以突发腹部疼痛3小时伴呕吐胃内容物入院。呼吸急促,右胸呼吸音减弱,下野呼吸音消失,可闻及肠鸣音。胸部X线片见:右膈肌高,右胸腔内见...  相似文献   

15.
王延明  臧玉林 《重庆医学》1996,25(6):381-381
我院自1985年~1995年3月共行食管癌切除术510例,术后并发胸胃纵隔疝5例,发生率为0.98%现报告如下: 一 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在42~68岁,病程1月~半年,术前均经食管镜检查明显诊断,病变范围在3.3~6.4cm,全组均经左开胸食管癌切除,左颈部食管胃吻合,并发症出现时间为3~5天,主要表现为:胸闷、气急,痰多及胃肠减压引流液增多,其中2例伴有恶心、呕吐,全部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胸胃疝入右胸腔内,经积极非手术治疗2~6天,4例自觉症状消失,1例明显缓解。X线胸片:3例疝入右侧胸胃完全复位至左胸腔,2例大部分复位,随访3月~1.5年。除1例有饱餐后轻度气急外,余无特殊不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43-65岁。X线检查7例,其中2例呈单侧性液气胸、纵隔气肿、颈部及胸部皮下气肿;4例呈右侧中等量液气胸,其中2例胸腔积液密度不均匀;另1例呈少量液气纵隔及左侧少量液气胸。CT检查2例均表现为右侧大量液气胸,且胸腔积液密度极不均匀,其内可见多发分散气影。食管碘油造影示食管裂口呈纵行,长3-4cm,位于第7、8胸椎平面,裂口位于右侧壁7例,左侧壁1例。结论:X线及CT检查是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主要手段,对剧烈呕吐后出现一侧性液气胸,纵隔气肿或颈胸皮下气肿的患,特别是CT扫描提示胸腔积液密度不均匀时,须高度警惕自发性食管破裂发生,及早行食管碘油造影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行食管下段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10例食管下段癌患者施行了电视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胸内吻合手术.经3个戳卡孔,及胸部1个8~10 cm小切口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游离胸段食管,打开膈肌游离胃,切除食管,用管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左胸内吻合,并用缝合切割器制作管状胃.结果 全组患者无中转手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乳糜胸,保守治疗后痊愈.余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8~15 d出院.随访1~44个月,患者全部生存,肿瘤无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行食管下段癌根治术具可行性,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的临床分析.方法 从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们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3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40-62岁.平均51岁.病变部位,中段癌32例,下段癌6例,病理类型38例为鳞状细胞癌.在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及清扫淋巴结,腹部操作,脐下缘作腹腔镜观察孔、腹直肌两侧脐上3cm及左锁骨中线肋缘下3cm为4个操作孔,在腹腔镜下游离胃.颈部操作,选择左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将胸段食管从颈部切口引出,同时将状胃经食管床上提至颈.胃底最高点与食管行手工吻合.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为鳞状细胞癌,淋巴结清扫1-7枚,平均3.5枚.手术时间(300±30)min.其中胸腔手术时间(85±20)min.腹腔镜手术时间(165±28)min.术中估计失血量120-200Ml.术中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均于术毕拔出气管管插管.术后48-72h内拔出胸腔引流管,拔管后能自行下床活动,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轻.术未出现呼吸衰竭、胃扭转、肺部感染、脓胸等严重并发症.出现乳糜胸及颈部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全愈.随访3-12个月,均生存良好无复发.结论 按照此设计进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小创伤及并发症,操作简单易行,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食管破裂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方法 :总结 1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临床资料 ,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结果 :全组经手术治疗 ,7例治愈 ,4例死亡。结论 :对自发性食管破裂 ,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发病较早的可采用缝合修补法 ,强调缝合后用带蒂胸壁复合软组织瓣或膈肌瓣包绕覆盖 ;对发病时间长、估计难以成功 ,而全身情况可耐受胸内手术者 ,采用食管切除胃代食管颈部食管胃吻合术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右经胸全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后胃出口梗阻是一种较少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在 1%~ 2 %左右。自 1990年至 2 0 0 1年 ,本组共行右经胸全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 1183例 ,术后发生完全性胃出口梗阻13例 (1.0 9% )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病人情况 本组术后并发胃出口梗阻 13例中 ,男 10例 ,女 3例 ,年龄 4 6~ 73岁 ,平均 5 8.5岁。术前明确诊断为食管中、上段癌 ,10例行右经胸、经腹全食管切除 +颈部吻合 ;3例行右经胸、经腹胸段食管切除+右胸顶吻合。 3例在术后第 5d拔除胃管前即出现呕吐症状 ,其余均在进流质后出现频繁呕吐。经上消化道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