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考察温度、浓度及光照等条件对头孢噻肟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头孢噻肟钠粉针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并稀释成三种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取4份,共12份.各浓度分别取1份存放于5℃遮光、5℃光照、25℃遮光、25℃光照条件下,按一定时间间隔取样,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并以0h测得浓度为100%进行比较.结果温度对头孢噻肟钠的分解有较大影响(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头孢噻肟钠分解速率增大.结论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静脉药物的集中配制将逐渐取代各病区护士加药,本文为头孢噻肟钠配制成品的存放条件和存放期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头孢拉定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考察温度、浓度及光照等对头孢拉定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头孢拉定粉针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并稀释成3种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取4份,分别存放于5C遮光、5C光照、25C遮光、25C光照条件下,按一定时间间隔取样,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采用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头孢拉定稳定性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浓度、温度、光照。结论:溶解后的高浓度溶液存放在原装容器内待配制,不如直接配制成较低浓度的静滴液稳定。本实验结果为头孢拉定配制成品的存放条件和存放期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三种头孢类药物的输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影响因素。方法:在不同的温度(8、25、37℃)、不同光照(光照强度2500 lx、避光)及不同时间(0、0.5、1、2、3h)条件下测定三种头孢类药物输液中药物的含量、pH值和不溶性微粒等。结果: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三种药物与两种输液配伍后3h内含量基本稳定,头孢呋辛钠和头孢曲松钠在输液中的有关物质随着放置时间延长明显增加,头孢噻肟钠相对不明显。结论:三种头孢类药物与0.9%氯化钠和5%葡萄糖配伍在3h以内可以任意选择静滴时间,但最好即配即用,其中头孢呋辛钠和头孢曲松钠最好避光滴注;熟悉药物在输液中的稳定性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室内灯光室温25℃和0℃~8℃),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配置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在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性.方法 室温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配伍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0.9%氯化钠注射液(...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头孢苷酮钠和氨茶碱的含量及其在常用输液中相互配伍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室温(25±1℃)条件下,在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头孢苷酮钠的浓度为4.0mg/ml,氨茶碱的浓度为1.0mg/ml的混和液存放6h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清开灵注射液与6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孔廷  李迪等 《中国药师》2001,4(3):195-196
目的:研究在不同温度(25℃,37℃)条件下,清开灵注射液与5%碳酸氢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将清开灵注射液加入上述6种不同的输液中,模拟临床用药浓度,放置不同温度下(25℃,37℃),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混合液的吸收度和吸收曲线,同时检查配伍液PH、外观变化,结果:清开灵注射液与6种输液配伍后,在25℃和37℃条件下放置24h内,外观、性状、PH值,黄芩苷含量,吸收曲线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清开灵注射液与6种输液配伍,在24h内基本稳定,且受温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粉针剂与不同溶媒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粉针剂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在不同放置时间、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不同厂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粉针剂用以上4种溶媒分别配成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配伍液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含量,同时观察各配伍液外观、pH值变化情况。结果:20℃时,在6h内4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粉针剂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溶解后测定含量较标示量下降,并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加重。温度对含量变化有显著影响。pH值在4.5~5.5之间对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配伍液外观澄明,无色泽改变。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粉针剂在20℃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最稳定。  相似文献   

8.
刘留成  赵俊 《中国药师》2009,12(1):75-77
评价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在4种常见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临床常规剂量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在不同温度(4℃,25℃,37℃)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输液中雷贝拉唑钠含量,观察外观、不溶性微粒以及pH变化。结果:不同条件下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的颜色、不溶性微粒、pH、雷贝拉唑钠含量基本无变化;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10%葡萄糖注射液在37℃条件下8h内含量及pH差异较大,溶液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淡黄色。结论: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不宜在高温下放置,只宜现配现用。  相似文献   

9.
阿魏酸钠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阿魏酸钠注射液按临床最大使用浓度加入4种常用输液中,室温(25℃)下放置8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输液中阿魏酸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同时观察外观性状和pH。结果:各配伍液在0~8h内,25℃的条件下阿魏酸钠含量、有关物质、外观性状和pH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与以上4种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的条件下放置8h性质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10%、50%、25%葡萄糖注射液及注射用水配伍制成不同浓度静脉滴注液的稳定性。方法在20℃条件下,分别于0、0.5、1、2、4、6、8 h 检测和观察各浓度丹参酮ⅡA 磺酸钠配伍液的外观性状、pH 值,并检测各配伍液中丹参酮ⅡA 磺酸钠的含量变化。结果(1)丹参酮ⅡA 磺酸钠80 mg 与100 mL 各3个批次的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果糖注射液中经0、1、2、4、6、8 h 取样检测观察,各滴注液性状、pH 值与0小时相比均无明显变化。(2)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80 mg 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果糖注射液中经0、1、2、4、6、8 h 取样检测观察,与0 h 相比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各浓度的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配制成的静脉滴注液药学上稳定,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对临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注射用生长抑素在5种输液中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照  卢红文 《中国药师》2006,9(7):641-643
目的:考察注射用生长抑素于不同温度下在5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生长抑素与不同输液混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4℃,25℃,37℃条件下配伍前后生长抑素的含量,同时观察溶液的外观并测定pH。结果:稳定性与温度、时间以及溶媒有关,电解质影响其稳定性,4℃、25℃时,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注射用生长抑素稳定性可保持8 h以上。结论:注射用生长抑素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但不宜与含钾电解质溶液配伍。  相似文献   

12.
宗永斌  周自桂  金春  秦勇 《中国药师》2011,14(7):1010-1011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注射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为稀释剂,临床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使用方法,将硫普罗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按比例配制的待测液,分别于避光(输液瓶用铝箔包裹)与不避光条件室温(25℃)放置0,2,4,6,8h,对其进行溶液外观、pH、不溶性微粒、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查。结果:避光条件下,在0~6h内混合液各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8h时有关物质增加;在不避光条件下,O-2h内混合液各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4h时有关物质明显增加。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避光条件下6h、不避光奈件下2h内使用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3.
陈青  周萍  唐志华 《海峡药学》2010,22(6):94-95
目的研究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两种常用头孢类药物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体外稳定性与静滴时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其最佳静滴时间。方法在不同的温度(8℃、25℃、37℃)和一定光照条件下(光照2500lx、避光)于0.5、1、1.5、2、3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种头孢类药物在输液中的含量,同时观察其性状、pH值和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在8℃和25℃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光照2500lx、避光)两种头孢类药物在100mL0.9%氯化钠和5%葡萄糖中3h内稳定性较好;而在37℃时,两种头孢类药物在2h开始其含量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头孢噻肟钠与0.9%氯化钠配伍于1h开始其含量即成递减趋势。结论在8℃和25℃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光照2500lx、避光)两种头孢类药物与0.9%氯化钠和5%葡萄糖配伍在3h以内可以任意选择静滴时间,但最好即配即用;而在37℃时,两种常用头孢类药物应在2h内完成静滴;37℃光照条件下头孢噻肟钠与0.9%氯化钠配伍于1h之内完成静滴。  相似文献   

14.
郑芳  朱雪松  师娉嫔  陈莉莉 《中国药师》2010,13(9):1367-1369
目的:考察25℃与37℃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注射用加替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RP-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盐酸氨溴索与加替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8h内各时间段的含量,同时测定pH,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结果:在25℃与37℃下、8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注射用加替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8h,pH、外观、含量基本无变化,微粒检测等尚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5.
前列地尔维持给药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敏 《中国药师》2008,11(1):68-69
目的:考察注射用前列地尔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在输液泵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在0~6h内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其外观、测定pH变化。结果:配伍液在2h内稳定,pH、外观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前列地尔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在输液泵中2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磷酸肌酸钠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在0-4℃,25℃,37℃,避光和不避光条件下,考察磷酸肌酸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0.9%氯化钠注射液(0.9%NaCl)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Porasil ODS-C18柱,以0.2%磷酸缓冲液(pH3.2,含0.5%氨氧化四丁基铵)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柱温:室温。以零时磷酸肌酸钠浓度为100%,测定磷酸肌酸钠与三种输液配伍后24h内不同时间点百分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pH。结果:在上述条件下,磷酸肌酸钠与5%GS,0.9%NaCl的配伍比较稳定,但在10%GS中磷酸肌酸钠不稳定。结论:在0-4℃,25℃,37℃条件下,磷酸肌酸钠可与5%GS和0.9%NaCl配伍使用,而不能与10%GS配伍,磷酸肌酸的稳定性不受光线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头孢西丁钠在不同溶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将头孢西丁钠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12h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西丁钠的含量。结果:头孢西丁钠在50-800L/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1.1)%;日内差RSD≤1.4%(n=5),日间差RSD≤1.9%(n=5)。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12h内含量〉93%。结论: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在25℃、12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在4种不同包装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在聚氯乙烯(PVC)输液袋、聚丙烯(PP)塑料输液瓶、非聚氯乙烯(NPVC)多层共挤膜输液袋及玻璃瓶包装输液中的稳定性差异。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分别以0.9%氯化钠及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于PVC输液袋、PP塑料输液瓶、NPVC多层共挤膜输液袋及玻璃瓶中,各于4℃、25℃条件下放置,并于0、0.5、1、2、4、6h时取样,观察外观,测定pH值,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在各温度条件下于4种包装输液中各检测项目均无明显变化,4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仅25℃时在PVC输液袋装5%葡萄糖注射液中浓度下降超过10%。结论临床上应避免头孢噻肟钠在高温下于PVC输液袋装5%葡萄糖注射液中使用。  相似文献   

19.
苯唑西林钠在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景  陈方亮 《中国药师》2006,9(7):639-641
目的:考察常温下(25℃)6h内注射用苯唑西林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HPLC法测定配伍后苯唑西林钠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变化。结果:苯唑西林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在10%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性较差。结论:注射用苯唑西林钠与输液配伍时应首选0.9%氯化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可配伍,但宜在3h内滴完,与10%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尽量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不同温度下,注射用异环磷酰胺与头孢噻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环磷酰胺与头孢内配伍后24h内各时间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两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异环磷酰胺在不同温度下24h内的含量在97.48%以上。头孢噻肟钠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水解,呈一级反应规律0℃ ̄4℃,T0.9=76.85h,25℃T0.9=21.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