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所积累的大量图片和影视资料在辅助教学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医学寄生虫学数字资源库可以有效解决寄生虫病标本匮乏、种类不全、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文章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建设寄生虫标本数字资源库、视频资源库、寄生虫病例资源库、寄生虫思政资源库等情况,并将这些资源库应用于寄生虫学教学、实验、教材编写、网络平台构建等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水平。建设寄生虫学数字资源库共享平台是解决寄生虫学标本资源缺乏的最佳途径,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医院图书馆资源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网络资源重组与优化的途径,探讨构建网络医学信息导航系统、医学相关站点指引库和网络医学信息收藏库的方法,提出了期刊、报纸、会议资料等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的措施,进而分析了如何合理组建数字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现今社会,视频资源的建设是各大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代表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是各高校评估工作的一个重点部分。目前,本院信息化建设在视频资源建设这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主要表现在数据资源匮乏,优秀作品缺少等方面,为了促进本院的视频资源建设,学院信息中心制定了开发视频资源获取模块的计划,它属于本院教学资源系统建设的一部分。本文根据学院建设网络视频资源的具体要求,结合学院现有系统平台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设学院视频资源获取模块的具体设想和实现方案,并详细阐述和了要实现的模块功能和详细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4.
随着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以及转化医学的需要,生物样本库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样本库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的论述,发现国内生物样本库仍存在生物样本库规模尚小、管理措施和法规还有待制定和完善、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资源无法共享、公共关系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并提出在完备的法规指南、监管机制以及标准的指引下,通过大规模的样本采集、处理和储存、管理,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临床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以及安全稳定的信息系统等手段建设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等对策.实现合理高效利用样本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为下一步实现商业化和集中化运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网络康复医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从信息采集、加工整理、整合几方面探讨网络康复医学信息资源的开发,指出建立康复医学资源收藏库、网页指引库和收集整合康复医学相关站点是整合利用网络康复医学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医学特藏资源是医学图书馆提供差异化服务的突破点,也是医学图书馆参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抗击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医学界和其他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复旦大学图书馆医学馆抓住机会建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史料库相关特藏资源并展出,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通过介绍这一专题特藏资源的建设经验,为同行建设医学特藏资源、促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医学教育视频资源存储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医学教育视频资源进行存储、管理,是保存和利用珍贵医学视频资源的最佳方法。笔者结合我院医学教育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探讨医学视频教学资源存储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环境下,住陪对象的文献需求呈现学科范围广、侧重诊疗的特点。临床诊疗数据库的研发及医学视频库、医学专业网站的不断完善,为医院图书馆向住陪对象提供临床医学文献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医院图书馆还应根据住陪对象的需求提供临床医学文献主题推送和检索服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医院中医疗视频管理不善、易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提出采用流式传输技术开发视频点播系统。使用FFmpeg、SDL、Live555流媒体库,并与MFC开发的医患交流平台相结合,实现医疗视频等资料的有效管理,服务于更多的用户。系统应用结果表明,医疗视频点播系统不仅使医疗视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为医生之间的技术交流、医患有效沟通架起了桥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与服务提供依据,优化数字资源,提升中医药院校数字资源利用率。方法设计图书馆数字资源调查问卷,以甘肃中医学院师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中,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华医学会期刊库的使用量居多;外文数据库资源以Medline数据库和Spring Linker数据库居前列;世界经典移动图书馆和超星数字图书馆为最常用电子图书资源,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为最常用多媒体资源;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系统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为主。结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以医学类专业数据库为主,相关外文数据库应用量日渐增多,而食品工程、生物制药、心理学相关数据资源有一定需求,非医学专业的数字资源如社科类、人文类数据库等是有益补充;常态规范化培训可提升师生对数字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医学高校图书馆微视频资源应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医学高校图书馆微视频资源建设现状,提出抓帧、切片及批注在医学高校图书馆微视频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策略,并从应用策略定位和应用场景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临床教学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教学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包含硬件设施、传输网络、用户终端和信息资源库等,该“系统”依托具有我院特色的多媒体教学局域网和手术、医学影像示教网等基础设施条件,为我院开展网络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笔者从系统和资源库的建设、教学应用、现状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医学书评关注的是医学图书中学术思想及理论知识界的最新动态,推荐最新学术成果,所评医学图书必须具有学术传承价值并能直面医学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对于医学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来说,书评可以说是医学知识积累与发展的助推器。本文梳理了中国医科院图书馆近20年医学专家书评工作,介绍了中国医科院图书馆医学书评资源建设的经验,还探索了书评网络平台发布与推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手术示教在远程医疗教学中的应用架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远程手术示教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视频通信技术,对临床诊断或手术现场的画面影像进行全程实时记录和远程传输,使之用于远程教学、远程观摩、远程诊断等的视频通信系统.系统充分整合了IP网络、视频、存储、信息等领域的技术,通过一个综合视频处理、视频交换与视频传输平台完成了医院医疗视频教学、医疗视频远程观摩、远程医疗会诊、医院视频监控等的综合应用.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开创医疗信息化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融合系统评价Meta-民族志法与7Ps营销理论,挖掘出包括7个维度和22个关键因素在内的医学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了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互动式”服务模型,提出了需求差异定位、文医融合精准推广、资源与空间科学配置、重视馆员素养培育与主动服务、技术政策正向指引等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清数码摄像、数码照像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医案数字成像转变为影像医案,存储在磁盘介质中,为网路环境下的病案信息服务提供信息源。通过数码摄像、照像和计算机技术,对老专家医案的数字化处理,达到了设计、制作、使用的要求。为实现老专家医案数字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实用,资源共享,是实现老专家医案数字化管理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网络医学学术信息资源的分类及其评价分析,提出建立网络医学学术信息资源检索导航系统的初步设想,帮助用户提高对网络医学学术信息资源的甄别与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如何将学术英语有序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在第三军医大学针对本科生开设国际学术会议英语选修课,进行个案研究。以第三军医大学50名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以模块化教学、体验式学习和多元化教学团队为特征的教学实践,通过学生档案、问卷调查、课堂教学录像及教师日志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国际学术会议英语课程对培养医学生学术英语交流能力有积极作用;课程趣味性、专业性和教师素质是课程设置中的三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继续医学教育用户需求入手,分析医学院校图书馆在"互联网+"环境下服务继续医学教育的可行性,从资源、公共学习平台、多样化信息服务几个方面,探讨图书馆对继续医学教育社会服务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强化临床实习教学管理 拓展教学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教育需要不断拓展教学资源,其中教师和病人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要注重培养合格的医学教育教师,重视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重视临床病案、临床视频、图片资料的收集和应用,重视优秀教案的整理和应用,建设试题库和网络专题学习网站,不断拓展教学资源,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