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庄晓蕾  张秀清  于树宏  王刚 《中草药》2000,31(10):794-798
利用红豆杉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就近年来在红豆杉细胞培养及杉醇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论述,主要包括代谢机制、细胞培养条件、代谢调节等几部分,其中着重介绍了促进紫杉醇代谢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金玉  王传贵  那平  元英进 《中草药》1996,27(7):433-437
红豆杉细胞培养是解决紫杉醇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概况。分别就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悬浮培养等阶段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紫杉醇产率的各种新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红豆杉细胞培养过程中抗褐变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红豆杉细胞培养技术直接分离得到紫杉醇是解决紫杉醇供需矛盾的最佳途径之一。如何减轻和控制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生的褐变问题,又成为细胞培养法成败的关键因素。现就近几年来红豆杉细胞培养法生产紫杉醇过程中有关抗褐变剂方面的研究,从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及细胞悬浮培养3个环节分别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孙Jun  胡正海 《中草药》1997,28(A10):7-9
初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红豆杉属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情况,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及特性研究;培养方法和条件对紫杉醇产生的影响;生物反应器工艺条件的研究等,为今后利用组织、细胞培养进行紫杉醇工业化生产提供进一步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紫杉醇类化合物属二萜类生物碱,是已知疗效最好的植物源抗肿瘤药物之一。目前,工业上主要依赖半化学合成、植物提取及细胞培养等途径大规模获取紫杉醇类产物。针对主流方法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获取紫杉醇类活性产物的研发动向,探讨采用红豆杉树皮细胞培养、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的技术现状与困境,简要梳理紫杉醇的天然合成途径,讨论采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异源合成紫杉醇及其前体的可能性,为建立绿色、可持续的紫杉醇类活性产物生产路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前体饲喂东北红豆杉细胞强化紫杉醇生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元英进  许晖 《中草药》1997,28(A10):9-12
研究东北红豆杉悬浮细胞培养提高紫杉醇含量和强化紫杉醇生产的方法。结果表明,加入前体物苯丙氨酸和醋酸钠对紫杉醇的生产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在实验范围内,随前体物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7.
仇燕  王刚 《中药材》2001,24(10):766-77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概况,分别就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悬浮培养等阶段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紫杉醇产量的各种新方法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万宏  姚波  祝顺琴  廖志华 《中草药》2009,40(8):1327-1331
紫杉醇因其特殊的抗肿瘤作用成为当今天然产物研究的热门方向.综述了紫杉醇前体的生物合成途径及途径上的酶和基因;利用红豆杉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方法;前体饲喂提高细胞紫杉醇产量、通过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及红豆杉遗传转化获取优质药源等相关研究.最后提出代谢工程策略是可能解决紫杉醇药源缺乏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9.
两相法和固定化细胞培养强化紫杉醇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元英进  胡江 《中草药》1997,28(A10):12-15
研究了两相法和固定化细胞培养强化紫杉醇生产过程,结果表明,加入吸附树脂及时移走代谢产物,可以避免对细胞的反馈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合成紫杉醇,紫杉醇的产量提高了2.5倍。固定化培养细胞对紫杉醇的生产同样有促进作用,固定化后采用换液培养紫杉醇的产量有明显提高。固定化培养和两组培养的结合使用,可使紫杉醇的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紫杉醇及紫杉烷生物合成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 方法 以近年来该领域的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对紫杉醇及紫杉烷碳环骨架和侧链的生物合成过程、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酶及生物合成调控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结果 紫杉醇是用于临床癌症治疗的植物天然药物,紫杉烷是紫杉醇合成的前体或代谢支路的产物。应用红豆杉细胞培养及无细胞体系,使用同位素掺入、微粒体催化反应等手段确定了紫杉醇及紫杉烷生物合成过程的部分步骤,已克隆紫杉烷环化酶1个,羟基化酶6个,酰基转移酶5个。为提高紫杉醇及紫杉烷的产量,已开发了多种调控其生物合成的技术。结论 紫杉醇及紫杉烷生物合成途径的阐明对调控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的调控生产应综合考虑生物合成和后生物合成的关系,目标代谢途径和竞争代谢途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A number of taxol derivatives substituted at the 2' position of the side chain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determined in KB cell culture and/or the P-388 in vivo assay. The 2'-(t-butyldimethylsilyl)taxol 5 is essentially inactive, indicating the need for a free hydroxyl group at the 2' position for activity. Epimerization of the 2' position occurred on treatment of 2'-acetyltaxol derivatives with 1,5-diazabicyclo[5.4.0]undec-7-ene, but treatment of 2'-(2,2,2-trichloroethyloxycarbonyl) taxol derivatives with DBU yielded the novel cyclization products 11 and 12 and, after deprotection at the 7 position, 13. The derivative 13 is also essentially inactive in the KB test system. Two taxols with increased H2O solubility were prepared, the 2'-(beta-alanyl) derivative 15 and the 2'-succinyl derivative 16. Although both these derivatives were active in vivo and in vitro, the former was too unstable and the latter not active enough to make suitable H2O-soluble derivatives of taxo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中总黄酮、总多糖及其与紫杉醇配伍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南方红豆杉中总黄酮、总多糖及其与紫杉醇配伍对4T1、A549、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利用等效线图探讨联合用药的行为。采用均匀设计分组,培养S180肉瘤ICR小鼠,观察配伍对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情况;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体外总多糖、总黄酮能够增强紫杉醇对4T1、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总多糖能够增强紫杉醇体外对MCF-7细胞、体内对S180荷瘤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体内减轻紫杉醇抗肿瘤时的骨髓抑制毒副作用。结论:紫杉醇可以通过配伍南方红豆杉总黄酮、总多糖达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数期继代对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仇燕  王丽  刘子会  王刚 《中草药》2003,34(9):849-852
目的 解决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缓慢及代谢水平低下的问题。方法 对对数期(20d)和静止期(30d)的红豆杉细胞分别进行继代,在整个生长周期中测定了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磷酸盐的变化并分析了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的合成情况。结果 对数期继代细胞吸收碳源和硝态氮早于静止期继代的细胞,且前者的比生长速度是后者的1.5倍,紫杉醇含量提高了近4倍。结论 对数期继代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及紫杉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提高人参皂苷产量的生物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毛状根培养、冠瘿组织培养、反应器培养过程中影响人参皂苷产量的因素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生物培养技术中提高人参皂苷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丹参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丹参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包括离体培养增殖丹参试管苗、人工诱导丹参多倍体、组织培养物中有效成分产生、农杆菌介导丹参的转化等内容,力图阐述丹参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柠檬酸铵对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的诱导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未作君  苗志奇  元英进 《中草药》2001,32(3):213-215
目的:确定柠檬酸铵在紫杉醇生物代谢途径的途径位点。方法:分别在0,0.1,1,10,20μmol/L的柠檬酸铵诱导下,观察紫杉烷类物质产量的变化,并通过生物代谢途径进行定性,结果:紫杉醇的产量提高近3倍,而10-DAB(10-deactyl baccatinⅢ)与baccatinⅢ的浓度下降。结论:柠檬酸铵提高了紫杉醇合成途径中从bacatinⅢ与紫杉醇间的反应速度,即其作用位点位于baccatinⅢ与紫杉醇之间。  相似文献   

17.
康宁  周东升  李燕杰  刘尚明 《中草药》2018,49(23):5554-5560
目的制备载紫杉醇TPP-PEG-PE纳米胶束,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考察其线粒体靶向性及促A549肺癌细胞凋亡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载紫杉醇TPP-PEG-PE纳米胶束,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为考察因素,优选载紫杉醇TPP-PEG-PE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参数,再对优选工艺的纳米载药系统进行表征,采用体外释药、线粒体靶向、肺癌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实验对该载药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载紫杉醇TPP-PEG-PE纳米胶束粒径为(18.7±0.8)nm,Zeta电位为(13.4±0.5)m V,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载紫杉醇TPP-PEG-PE纳米胶束为大小较为均一的规则圆球型。线粒体靶向实验表明TPP-PEG-PE纳米胶束可以促进药物聚集在线粒体部位,肺癌细胞毒性实验显示载紫杉醇TPP-PEG-PE纳米胶束抗细胞凋亡效果良好,Hoechst染色提示凋亡肺癌细胞出现了大量形态学改变,载紫杉醇TPP-PEG-PE纳米胶束可以明显提高促凋亡Caspase-3活性以及减少抗凋亡蛋白Bcl-2和c-IAP1表达量,均显著优于载紫杉醇PEG-PE纳米胶束和紫杉醇组的实验结果(P0.01)。结论载紫杉醇TPP-PEG-PE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肺癌细胞线粒体靶向性和促肺癌细胞凋亡作用,是一种潜在高效的肺癌细胞线粒体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8.
Ten known taxoids, paclitaxel, 7-epi-taxol, taxol C, baccatin VI, taxayuntin C, taxuyunnanine C and its analogues (2-5), and yunnanxane (6), and an abietane, taxamairin A, were produced in the callus culture of Taxus cuspidata cultivated on a modified Gamborg's B5 medium in the presence of 0.5 mg/L NAA. After stimulation with 100 microM methyl jasmonate, five more taxoids, cephalomannine, 1beta-dehydroxybaccatin VI, taxinine NN-11 (1), baccatin I, and 2alpha-acetoxytaxusin, and one more abietane, taxamairin C, were found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mentioned compounds.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products increased over three times. Taxinine NN-11 (1) is a new taxane whose structure was assigned as 5alpha,13alpha-diacetoxy-9alpha-cinnamoyloxy-4(20),11-taxadien-10beta-ol by analysis of its spectral data. Taxinine NN-11 (1) exhibited significant MDR reversal activity toward 2780 AD tumor cells. The results of primary screening based on 39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suggest that 1 also belongs to a new mechanistic class.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1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callus culture of T. cuspidata.  相似文献   

19.
李春  张长平  元英进  胡宗定 《中草药》2000,31(8):617-619
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的分化、细胞团区域化及营养功能分化等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细胞团切片及淀粉颗粒染色从形态学上进行系统观察,发现悬浮培养细胞团从外向里呈明显的3个区域;表层细胞由成年细胞组成,中层细胞是由增殖能力旺盛的细胞组成,中心区域的细胞细胞核已消失,出现分化的管状分子。在电镜下可见胞间连丝。通过对细胞内淀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硒酸酯多糖与紫杉醇单独及序贯给药对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及SRB法检测药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杀伤作用,应用金氏公式判断联合用药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MTT及SRB法结果显示,药物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两者联合作用效果优于单独作用组,30mg/L的硒酸酯多糖与0.5~2nmol/L紫杉醇联合应用表现为协同作用,与4nmol/L紫杉醇联合应用表现为相加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紫杉醇作用于G1期,同时添加组及序贯给药组既可发生S期和G2/M期周期阻滞,又可诱导凋亡,但凋亡率低于Taxol单独组。结论:紫杉醇与硒酸酯多糖对乳腺癌MCF-7细胞有协同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