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曾报道应用冷冻外科治疗扁平苔癣(OLP)、取得良好效果,而国内这方面的资料尚不多,现将我科应用冷冻外科对23例OLP患者的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门诊患者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诊断符合OLP者,共计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21~60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系统已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80年代初由Schuttler首先报道。在1990年由Kenny和white改进。TCI系统现已发展成为一种通过靶控输注来输送镇静催眠药、阿片类药及其他类麻醉药的标准输注系统。现今,TCI技术已经变成麻醉从业人员的一项常规麻醉技术。现将靶控输注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韩金玉 《医学综述》2011,17(18):2857-2858
目的观察血小板抗体筛检对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分为输血小板3次以上组(A组)和首次输血小板患者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抗体阳性率。输注血小板1 h和24 h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纠正校正增值计数,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血小板输注前进行交叉配型。结果 A组患者中,检出抗体阳性者30例。B组患者中,检出抗体阳性者4例,两组血小板抗体阳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型后血小板输注效果明显提高。结论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明显上升。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并进行配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喉癌喉切除术后发声和吞咽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癌喉切除术后最痛苦的是丧失发音功能,其次是吞咽功能障碍和呼吸模式的改变。非言语交流是以非言语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表情、目光、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喉癌患者手术后由于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套管,形成语言交流障碍,患者的各种需求只能通过面部表情、手势、书写等来表达,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我们于1999年1月-2003年3月在对35例喉癌手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恰当地应用非言语交流,同时进行发音训练及吞咽功能指导,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而易被人们忽视的综合征,可见于2%-4%的成年人,由于患者在睡眠时反复出现气道阻塞,导致睡眠结构紊乱,深睡眠减少或消失,睡眠质量下降.患者表现为睡眠打鼾、憋气、白天乏力、嗜睡,且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等的发病率明显升高[1],对身体健康有潜在危险.OSAS的治疗主要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2],因该类患者上呼吸道较狭窄,手术上有一定危险性,甚至有死亡的报道.故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很有必要.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10月对64例经多导睡眠仪(PSG)监测后确诊的OSAS患者进行了UPPP治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报告粘膜表面麻醉下采用光导纤维鼻咽喉镜,施行声带息肉切除术307例。其中200例在术后2周至半年左右复查,结果95%以上发声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文中介绍了光导纤维镜下手术的方法及有关体会。  相似文献   
7.
对紫杉醇的提取与纯化技术包括溶剂萃取法、色谱法、膜分离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离子交换树脂法、键合物解离法、化学反应法及药理作用靶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韩金玉  那平  元英进 《中草药》1996,27(3):190-190
紫杉醇(taxol)最早是由美国Wan等于1971年首先从短叶红豆杉的茎皮中分离出来,具有独特紫杉烷(taxane)骨架结构的二储类物质。1979年美国Horwitz等发现其良好的抗癌活性和独特的抑制微管解聚、稳定微管的作用机理。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紫杉烷尤其是紫杉醇的研究热潮。  相似文献   
9.
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金玉  王传贵  那平  元英进 《中草药》1996,27(7):433-437
红豆杉细胞培养是解决紫杉醇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概况。分别就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悬浮培养等阶段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紫杉醇产率的各种新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2870名不合格无偿献血者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偿献血是向社会奉献爱心的高尚举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个体献血者已全部被无偿献血者取代。笔者对1998年10月1日~1999年9月30日的27868名无偿献血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