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描述乌鲁木齐市18岁及以上人群心境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计算乌鲁木齐市精神卫生调查的各类心境障碍加权终生患病率及12月患病率,采用χ2检验比较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及12月患病率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分布的差异。结果:共调查1782人,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及12月患病率分别为5.54%和2.60%。抑郁障碍未特定患病率最高,其次是抑郁症,双相障碍的患病率最低。心境障碍12月患病率年龄和收入水平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及以上人群12月患病率高于35~49岁人群(9.90%vs.1.54%),高收入人群12月患病率高于低收入人群(5.19%vs.0.99%)。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年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34岁和65岁及以上人群(分别为8.36%和13.70%)的终生患病率高于35~49岁和50~64岁人群(分别为1.71%和2.48%)。结论:65岁及以上老年群体、18~34岁青年群体以及高收入群体心境障碍患病率较高,是应当重视的高危人群,社区中的抑郁障碍未特定类别的患者应予以关...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情感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昆明市情感障碍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法,应用中文版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2.1版(CIDI-2.1)对该市≥15岁的居民5033人进行访谈,调查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分析影响情感障碍的相关因素、起病年龄及共病情况。结果:情感障碍30天患病率为0.98%,12个月患病率为1.22%,终生患病率为1.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离婚/分居/丧偶人群、无业者、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易患抑郁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居农村、男性可能是情感障碍的保护因素。不同情感障碍亚型起病年龄不同,9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25岁以前起病,情感恶劣在50岁以前存在起病风险,重性抑郁的起病风险持续终生。患有焦虑障碍和疼痛障碍可以增高情感障碍的患病风险。结论:情感障碍患病率低于国外同类研究而与国内研究接近,城镇居民、女性、独身、无业,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有较高的患病风险,是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山东滨州市6~16岁少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少年(12~16岁)与学龄儿童(6~11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儿童ADHD的全面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以学校为单位从鲁北4县市抽取4263名6~16岁儿童,采用问卷调查和专科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按DSM-Ⅳ的ADH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根据症状维度分布进一步区分为3种亚型:注意缺陷型(ADHD-I)、多动冲动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结果:(1)6~16岁少儿ADHD的总患病率为6.4%,ADHD-I型是主要类型,占63.7%;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8.9%vs 4.1%,P<0.001);少年患病率低于学龄儿童(5.3% vs.7.7%, P=0.002).(2)不同年龄少儿ADHD亚型分布有差别,与学龄儿童组相比,少年组ADHD-HI和ADHD-C明显减少(9.5% vs.18.4%,9.5% vs.32.7%),ADHD-I明显增多(81.0% vs.49.0%)(P<0.001);少年ADHD患者的3项注意缺陷症状因子和6项多动-冲动症状因子患病率降低(P<0.001或0.01或0.05).结论:注意力缺陷是少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核心症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较高年龄组的少年中患病率有降低趋势,多动-冲动症状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合肥市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合肥市中小学生中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年龄、性别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1999~2000年在合肥市中小学,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与DSM-IV配套的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半定量症状诊断量表(DIS)进行他评,共调查2161例.筛出的阳性病人,经两名主治医师抽样确诊.结果:青少年焦虑障碍患病率为10.9%;儿童焦虑障碍患病率为14.4%;共病现象占23.7%,父母神经症史、孩子对父母依赖、母孕期感冒或精神创伤、学习环境等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合肥市中小学生中焦虑障碍患病率较高,应该受到教育、卫生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综合医院内科与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患病率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调查沈阳市不同级别综合医院内科和中医科门诊病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23家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7448例年龄?15岁的内科和中医科门诊病人。调查员在门诊于病人就诊前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为筛查工具,将病人分为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调查对象进行SCID诊断。结果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任何抑郁障碍的总现患率为11.01%(95%CI10.05%-12.06%),中医科抑郁障碍患病率为16.22%(95%CI13.23%-19.87%),高于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病率,RR值为0.68。结论沈阳市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于内科门诊,应该更加关注中医科就诊患者的抑郁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甲状腺B超异常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特征。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儿少科住院、年龄≤18岁行甲状腺B超共236例进行调查。结果:被试甲状腺B超异常检出率为20.8%。甲状腺异常组与非异常组的性别(χ~2=5.089,P0.05)、族别(χ~2=4.824,P0.05)、治疗情况及精神疾病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异常组的前3位疾病诊断为: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异常的患病率较高,以女性患者为主,汉族多见,抑郁发作患者更易共病甲状腺异常,治疗以心境稳定剂联合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后移居异地(日照)儿童少年的行为问题。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分别在震后4个月、12个月对日照安康家园的523名6~16岁受灾儿童少年进行调查。震后4个月收回有效问卷477份,震后12个月收回有效问卷515份。结果:震后12个月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低于震后4个月(2.5%vs.5.9%,P0.01)。按身份、年龄及性别分组调查发现,震前孤儿、震后孤儿、非孤儿在震后4个月、12个月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5.8%、4.1%、7.3%和3.5%、2.3%、1.6%;6~11岁、12~16岁年龄组在震后4个月、12个月检出率分别为6.5%、5.5%和3.3%、2.3%;男孩、女孩在震后4个月、12个月检出率分别为5.9%、5.9%和2.7%、2.3%。结论:地震后移居异地儿童少年的行为问题发生率比较低,且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本研究提示异地安康家园的教养模式是降低灾后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一种较好的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北京40家综合医院住院病人抑郁障碍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了解北京综合医院住院病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其求治情况。方法在北京地区分层随机抽40家综合医院,共调查2925例年龄≥15岁的住院病人。精神科护士使用自制抑郁筛选量表后,精神科医生根据DSM-IV标准对筛选阳性和10%筛选阴性者做出金标准诊断。结果经调整后任何抑郁障碍总的现患率、年患率和终身患病率分别为7.04%、7.47%和9.96%;其中,重性抑郁障碍分别为3.83%、4.33%和6.11%。在123例现患重性抑郁发作者中,仅有12例(9.8%)曾因此问题接受过诊治。重性抑郁发作现患率在女性显著高于男性(5.18%比3.59%,RR=1.44,95%CI1.01~2.05),在二级医院高于三级医院(6.28%比3.31%,RR=1.90,95%CI1.31~2.75),在内科高于外科(6.08%比3.60%,RR=1.69,95%CI1.15~2.49)和其它科(6.08%比3.01%,RR=2.02,95%CI1.21~3.37)。结论北京综合医院住院病人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但其接受诊治的比例很低。应尽快制定相应措施以提高综合医院病人抑郁障碍的诊治率并定期对其效果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分布。方法:用现况调查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2013年抽取乌鲁木齐市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2178名,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CIDI-3.0)进行入户访谈,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标准对焦虑障碍进行诊断。计算各类焦虑障碍12月患病率及终生患病率,采用χ2检验比较焦虑障碍患病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分布的差异。结果:共1782人完成CIDI访谈,焦虑障碍加权终生患病率和12月患病率分别为6.50%和5.23%。患病率居前3位的类别分别为强迫障碍(4.77%)、特殊恐怖症(0.46%)和社交恐怖症(0.01%)。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率和12月患病率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焦虑障碍12月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一般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情况和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以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诊断的现患抑郁症399例为研究对象,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Ⅳ AxisI Disorders-Patient Edition SCID-I/P)为诊断工具。采用大体功能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GAF)、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中国修订版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399例抑郁症患者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为48.4%,其中37.1%共病1种精神障碍,11.3%共病2种精神障碍。共病焦虑障碍占35.6%,共病未特定的焦虑障碍20.05%,共病心境恶劣障碍14.04%,共病创伤后应激障碍5.26%,共病广泛焦虑症4.26%,共病惊恐障碍3.01%。共病组患者精神运动性激越、自杀观念和行为等症状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非共病组(62.69%vs.48.06%,45.08%vs.35.44%,7.77%vs.1.94%,Ps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信仰宗教是共病心境恶劣障碍的保护性因素,60~69岁是共病未特定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20~29岁、60~69岁、低收入、独居是共病惊恐障碍的危险因素,40~59岁是共病创伤后应激障碍高风险年龄,已婚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抑郁症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现象比较常见,其中共病心境恶劣障碍和未特定焦虑障碍较多见,共病不同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北京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及物质使用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按照现况调查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选取北京市3387名16岁及以上社区居民,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计算机版进行入户访谈,按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的标准对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及物质使用障碍进行诊断.结果:接受访谈者2469人,应答率为72.9%.心境障碍30天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0.81%和0.87%,12月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3.32%和3.40%,终生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7.21%和6.55%.焦虑障碍30天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3.16%和3.08%,12月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3.93%和3.90%,终生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5.95%和6.37%.物质使用障碍30天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0.33%和0.37%,12月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1.15%和1.92%,终生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5.30%和5.58%.心境障碍、焦虑障碍以及物质使用障碍间存在共病现象;首发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8岁、15岁和28岁.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北京市9人中约有1人曾患有心境障碍、焦虑障碍或物质使用障碍中的一种,应大力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防治.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天水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天水市成年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甘肃省天水市≥18岁人群11359人为调查对象,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3组,然后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3组人群进行诊断检查。将计算出的患病率进行调整并推广至天水230万成年人口。结果:10249人完成调查,调整后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最近1个月)为17.90%(95%CI为15.72%~20.32%);患病率前三位分别是酒精使用障碍(3.16%)、重性抑郁障碍(2.73%)和未特定焦虑障碍(2.67%)。男性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为15.85%,女性为20.08%;农村为17.33%,城市为20.59%;男女、农村与城市之间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0.75(0.52~1.07)和0.81(0.57~1.15)],但酒精使用障碍男性的现患率高于女性(6.00%vs.0.14%,OR=45.59,95%CI:17.98~115.57),农村居民低于城市居民(2.43%vs.6.57%,OR=0.35,95%CI:0.15~0.85)。在有精神障碍的人群中,功能损害程度为中等到严重者占37.10%,但仅8.58%的患者曾经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并且仅5.29%曾经就诊于精神科。结论:甘肃省天水市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较高。酒精使用障碍和重性抑郁是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周岁的人群10073名,以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为筛选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为调查的诊断工具。功能状况评价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结果重性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41.90‰(95‰CI:37.77‰~46.04‰),时点患病率为26.38‰(95‰CI:23.08‰~29.69‰)。女性终生及时点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1),农村女性的终生和时点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农村男性(P〈0.01)。女性30岁以上患病率较高。重性抑郁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比率男性56.10%,女性55.95%,两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受损程度重度发生率男性为68.29%,女性48.81%,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重性抑郁障碍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的患病率高,男性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损伤程度的重度发生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精神健康联盟(WHO-WMH)提供的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CIDI3.1)为访谈工具,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7134名受访人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1)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加权终生患病率、加权12个月患病率和加权30天患病率分别为3.32%、2.39%和1.34%。男性终生患病率高于女性(3.62%vs.2.24%,OR=0.61,95%CI=0.46~0.81),非户籍人口终生患病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3.58%vs.2.30%;OR=1.58,95%CI=1.19~2.09)。(2)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5.1±7.2)岁,平均病程为(14.1±8.2)年;每年暴发次数的中位数为12次,每年因冲动行为砸毁财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中位数为950.0元。(3)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共病率为66.67%,共病的主要类型是抑郁症、强迫症和恐惧症,分别为30.48%、24.29%和23.81%。(4)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总就诊率为4.76%。(5)间歇性暴发性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有中度和重度妨碍者大约各占15%。结论:间歇性暴发性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该病发病年龄低、病程较长、共病率高及就诊率低,给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应该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4~1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市4~1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武汉市2188名4~16岁儿童进行注意及多动问题量表评分,该量表按照DSM-Ⅳ的ADHD诊断标准编写,并以DSM-Ⅳ标准对可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性访谈,将ADHD患者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量表还包括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和Conners教师量表。结果:(1)ADHD患病率13.58%,其中ADHD-C型2.63%,ADHD-I型8.27%,ADHD-HI型2.68%;男童患病率18.58%,女童患病率8.78%,男女患病率之比为2.12:1。(2)不同年龄段ADHD的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4~5岁组15.88%,6~11岁组15.85%,12~16岁组9.98%。随着年龄的增加,ADHD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ADHD-HI组患病率下降得更明显,但ADHD-I型却呈坡型上升,特别是6~11岁男性组发病比例高达12.19%:(3)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差异。(4)无论何种年龄段和性别,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评分都高于正常儿童,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因子也增加。结论:在DSM-Ⅳ定义的三个表型中ADHD-I型患病率高,尤其是6~11岁男性组患病率最高,年龄和性别对表型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浏阳市农村居民抑郁症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浏阳市≥15岁农村居民7347人,以SCID为筛查和诊断工具.诊断标准为DSM-IV.结果:抑郁症总患病率为4.0%f95%CI:3.6%~4.4%),其中目前重症抑郁发作为1.9%(95%CI:1.6%~2.2%),既往重症抑郁发作为1.3%(95%CI:1.0%~1.6%),心境恶劣障碍为0.8%(95%CI:0.6%~1.0%).女性抑郁症患病率(4.6%)高于男性(3.3%)(χ2=8.928,P=0.030),对年龄进行标化后男女患病率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χ2=6.129,P=0.013).不同年龄组患病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6,P=0.000),以40岁~70岁中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结论:浏阳市农村居民抑郁症患病率水平较高,人群分布以女性和中老年人患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共患病发生情况,探讨有共患病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及共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和回顾式调查,对门诊及住院的52例首发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少年进行调查和评定。内容包括:一般状况调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学龄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问卷(K-SADS-PL)和简明儿童少年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Kid)(父母版)中文版调查、儿童总评问卷(GA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结果:本样本精神分裂症患儿57.7%有共患病(30/52)。其中14人(26.9%)现有共患病,10人(19.2%)曾有共患病,6人(11.5%)曾有并现有共患病;24人(46.2%)患有1种共患病,4人(7.7%)患有2种共患病,2人(3.8%)患有3种共患病;共患病包括抑郁障碍19人(4人有自杀行为);惊恐障碍1人,广泛性焦虑障碍5人,强迫障碍4人,社交恐怖症2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5人;抽动障碍7人,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5人,Tourette综合征2人;广泛性发育障碍2人,均为Asperger’s综合征。曾患共患病包括抑郁障碍5人(9.6%),惊恐障碍1人(1.9%),强迫障碍2人(3.8%),社交恐怖症1人(1.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人(3.8%);抽动障碍7人(13.5%)。现患共患病包括抑郁障碍14人(26.9%),广泛性焦虑障碍5人(9.6%),强迫障碍2人(3.8%),社交恐怖症1人(1.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人(5.8%);广泛性发育障碍2人(3.8%)。伴有共患病组PANSS量表总分、阳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较无共患病组高(均P<0.05)。现患共患病组病程长于曾患共患病组(P<0.05)。结论:共患病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中较为常见,伴有共患病的患儿症状更重,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表现更突出,提示积极治疗共患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正常回、维族少年儿宽尿THP放射免疫分析(RIA)的正常值。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一)儿童:81例(男51,女30),其中汉族儿童23例;回族儿童20例;维族儿童38例。年龄7~12岁,平均9.25岁。(二)少年:回族少年40例(男女各20例),年龄13~15岁,平均14.35岁。以上均无泌尿系统疾病。 二、方法:收集被检查者课间随意尿100~150ml,当日使用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生产的RIA试剂盒进行测定。仪器为国营262厂生产的FJ2003/50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共病人格障碍的情况。方法:对127例符合DSM-IV轴I焦虑障碍的患者进行了DSM-IV轴II人格障碍的诊断评估,并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严重程度(CGI-SI)、社会功能缺陷(SDSS)等评定。结果:①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为73.2%;②共病者焦虑障碍的发病年龄更早(P<0.01),焦虑障碍病程更长(P<0.05),疾病更加严重(P<0.01),其焦虑、抑郁水平更高(P<0.05;P<0.05),社会功能更差(P<0.01)。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有较高的共病率,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我国心身疾病患者在DSM-5和ICD-11诊断标准下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和共病率的差异。方法:被试为485名亲身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心身疾病患者。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TSD Checklist for DSM-5,PCL-5)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评估抑郁和焦虑症状。结果:DSM-5和ICD-11标准下PTSD的发生率分别为49.7%和38.4%,使用DSM-5标准PTSD发生率显著高于ICD-11标准。在仅符合DSM-5 PTSD阳性个体中与抑郁和焦虑的共病率分别为88.4%和81.2%,仅符合ICD-11阳性个体中与抑郁和焦虑的共病率分别为42.9%和64.3%。ICD-11标准可显著降低与抑郁的共病率,但是不能显著降低与焦虑的共病率。结论:使用DSM-5和ICD-11不同诊断标准在发病率及与抑郁共病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