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阳明病》篇载有“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一般认为此句是阳明病之提纲,而有人则持不同意见,认为该条不能完全概括阳明病的病机与证候,因而不能作为阳明病之提纲。为了回答孰是孰非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以下几个概念。1有关阳明病的几个概念1.1何为阳明病从中医阴阳学说阴阳消长的理论来看,阳明表示阳气充盛;从经络学说来理解,阳明是气血充足、人体阳气旺盛的经络,它包括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从藏象学说来看,阳明指胃与大肠,是气血充盈的脏腑;从发病学说来看,阳明的病邪属于阳邪、热邪,与病邪作斗争的正…  相似文献   

2.
阳明篇一、阳明病大旨阳明为病胃家实.原文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此条乃阳明病之纲领.热实邪盛在胃肠.胃家实者,邪热实盛也,不仅指燥屎大便硬一点,惟燥屎便坚亦括在其中耳.正阳阳明乃自发.原文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  相似文献   

3.
本病多由风热邪毒袭肺,郁久结滞鼻窍,灼伤鼻窦肌膜,或由脾胃湿热上蒸清窍,或因邪热犯胆循经上蒸于脑,迫津下渗蕴积鼻窦;亦有因肺脾气虚,邪毒易于滞留,湿浊上泛困结鼻窍,浸淫鼻窦所致者。笔者运用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4.
经络传变顺序反映了病邪所在位置,通过诊察经络的状态可以判断病邪所在经络的层次,推测邪气侵袭的部位;气血具有不断变动的特质,经络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必也有特殊的运行规律,通过经脉气血流注的时间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经络气血传递至相应的脏腑组织、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反映经络功能状态,从而判断疾病的轻重以及病势的转归。通过辨识病邪在脏腑与肢体的内在关系、时间进程中的内在变化、气血流注时的空间层次,推测经络病机为经络病机体系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以六经欲解时为切入点探讨六经的实质。“六经欲解时”,是指某个时段,某经正气旺盛,抗邪更加有力,即少阳经(寅卯辰)→太阳经(巳午未)→阳明经(申酉戌)→太阴经(亥子丑)→少阴经(子丑寅)→厥阴经(丑寅卯)→少阳经,其体现的是阳气运行的时间规律。《内经》中明确论述了阳气运行的时间与脏腑部位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内经》中阳气运行规律的论述明确六经的具体位置。结果如下:太阳病病在心、肺,少阳病病在肝胆与三焦,阳明病病在肺、胃,而三阴病则主要分别病在脾、肾与肝。这个结论不同于脏腑经络的六经解释,但与《内经》中脏腑经络的概念并不矛盾,是脏腑功能的另一种拆分组合形式,相对于五行脏腑系统,是一个新的功能系统,是阳气盛衰循行的时空规律,统括外感内伤,并兼容各家学说,更适合整体的病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经典方剂,备受历代医家推崇。该方和解少阳,调理阴阳、表里、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纵观《伤寒论》有关小柴胡汤的二十多条条文中,除了少阳证1条外,其余皆分布于太阳病篇、阳明病篇、厥阴病篇、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等。不仅为外感热病、邪入少阳的专方,而且太阳病失治误治者、邪在阳明而腑实未成者、病在厥阴“呕而发热”者、伤寒瘥后更发热者、黄疸腹痛呕吐者、妇人中风热入血室者,以及妇人产后便坚而呕者等凡病属邪在半表半里、胸胁气机不利、肝胆脾胃失和者皆可辨证施用。文章以《伤寒论》条文对小柴胡汤方药、证治介绍为基础,围绕小柴胡汤病因病机、立法思想,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莎莎  沈鹰 《河北中医》2012,34(4):631-633
痹证是指由于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风、寒、湿、热及戾气等外邪侵袭肌表、经络,内外合邪,导致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肌肤、筋骨、关节痠痛、麻木、重着、屈仲不利或关节肿大、灼痛、僵直、畸形,甚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的总称.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有深刻认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气分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中最常见,波及面最广、证候最复杂、病程最长的一个病理过程。气分阶段病邪入里,影响了人体气的生理功能,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气机功能的失调,临床上邪热涉及不同的脏腑组织器官,就会有不同的病证出现。如肺热证、胃热证、肠腑燥热证、胆热证、热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实质,是建立在经络脏腑及其气化的基础上的。这里分别从其经络、脏腑、气化三者略加讨论。一、三阳三阴的经络问题从《伤寒论》中的经络病象如太阳病的项背腰强痛、阳明病的面赤面垢口不仁、少阳病的目眩耳聋胸胁满痛、太阴病的腹满、少阴病的咽痛咽干舌燥和厥阴病的巅顶头痛  相似文献   

10.
梦的辨析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梦诊是通过对梦的辨析,并结合临床症状,以诊察脏腑气血阴阳病理变化的方法。多梦的病机主要在于正虚感邪,梦魇病变主要在心肝,梦游与阴血亏虚密切相关,梦呓多由邪热引起,梦交多因脏腑气弱、神守虚衰所致,梦尿病机主要是气虚,梦悲哭病变在心肺,梦坠在于下盛。临床当以脏腑辨证、分型施治。  相似文献   

11.
纵观古今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多以通经活络为主,故多选用手足三阳经四肢部的阳经穴,而很少使用能调整脏腑功能的背俞穴。过分强调经络为邪阻滞、肌肉筋脉失养所致肢体废而不用,而忽视了邪之所来、气血不养的根本原因。近年来笔者参考古人所论,在针治中风病时以“和脏腑,通经络”为治则,即以五脏背俞为主调节脏腑功能,以四肢部阳经穴为主疏通经络,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根据中风病的主要病机,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就五处背俞穴用于中风治疗作一探讨,以求证于同道。l病机根据中风病的病机历代虽有外风、内风之争,但均强调与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1955-1957
"痰"是导致神志病癫狂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古代中医学对痰邪所致癫狂的脏腑辨证涉及到五脏六腑,其中最为常见的病机是"痰迷心窍",此外还有从脏腑出发又归结为"痰迷心窍"者,也有直接进行脏腑辨证而不特别突出心者。考察古代中医学文献,联系现代精神医学和中医神志病学对脑神的认识,基于神志病"体用学说"理论,可知"脑为神之体,脏腑为神之用",对痰邪为患所致的癫狂无论从哪一脏腑辨证,其病机最终都要归结为"痰滞脑神"。  相似文献   

13.
一、根据脏腑经络命名仲景首先以病邪在脏腑和经络而确定病名,如依据风邪侵入人体的深浅不同,而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名。病在五脏,有“五脏水”病名;若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即名肝着;寒湿侵袭肾府,病名肾着;脾气因胃热而约束者,名脾约。心中悸动不安者,谓心悸;肺脏萎弱不振,名之肺痿;肺叶生疮或成痈者,称肺痈;肺气胀满者,名肺胀。内脏阴液不足,见喜悲伤欲哭者,名“脏躁”。病邪在腑,有胃反(又名翻胃、反胃)、肠痈之名;若妇人怀孕小便不利,即名转胞(胞同  相似文献   

14.
1 阳明中寒之成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 ,阳明病多为胃实热之证。因病传至此 ,正盛邪实 ,故病在阳明多表现为热症 ,然由于病邪性质及患者体质的差别 ,阳明病亦可表现为寒症。纵观太阳篇及阳明篇 ,可知阳明病之成因可分为二 ,一者为由它经 ,主要是从太阳经之邪传来 ,此多从阳化  相似文献   

15.
刘林 《光明中医》2004,19(3):4-6
在温病过程中怫郁壅滞的病理是广泛存在的。既有无形之气运行受阻,更存在着痰、滞、瘀诸有形之邪内留,或在气,或在血,与邪热相互交结,而使险证叠出。故历代温病学家,阐怫郁壅滞之理,详开泄疏通之治,虽用寒以清热而不滞,虽用甘以生津而不腻,注重斡旋枢机,运通经络,宣畅气机,开导邪热外出之路,常有事半功倍之效。1 温病通法的源流及涵义通法有广义、狭义之别。狭义之通法,乃指宣通郁滞、通利二便之法,为十剂之一,后之医家多循其义。广义的“通法”,凡能祛除病邪,消除气血津液运行阻滞,协调脏腑功能的方法都属通法范畴,温病通法即属后者之意。…  相似文献   

16.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邪入阳明,正邪相争剧烈,邪热盛极的阶段,其性质多属里、热、实证。阳明热证多见于感染性疾患,内毒素作为感染后细胞因子"瀑布反应"的诱导因子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前22篇共398条。仲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脏腑经络所产生的病理变化进行辨证论治,在理论和临床上都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其中,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详细记载了关于某些病证的针灸治疗方法,如:邪在表者,针灸可祛风解表:瘀热内停者,针灸可泻其瘀热;气机不畅者,针刺可通调气机等等,虽只有11条,但都切中要害,贯穿于预防、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于临床颇具启迪,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阴阳胜复是《伤寒论》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一书的基本内容是"六经辨证".六经的本质是什么?即《伤寒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历来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倾向于是脏腑、经络,只有少数学者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以阴阳的相互消长来说明急性热病的发展和变化过程的"(《新医药学杂志》6:371,1979).个人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变部位虽然离不开脏腑、经络,并且在某个阶段有可能主要表现为某一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但外感热病毕竟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仅仅用一、二个脏腑或一、二条经络,显然不能作出完满的解释.众所周知,邪正斗争是外感热病的主要矛盾,而阴阳胜复是邪正斗争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病邪的性质及其变化,人体正气的变化以及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用  相似文献   

19.
在气化或三焦气化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功能及人生气化以三焦为纲等基础上,从生命气化阶段性失常是老年期痴呆的基础,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津液病机是建立在人生阶段气化规律病机之上的,以及脏腑虚损、气血津液失常和痰饮水浊邪实归属于三焦气化失司等方面,阐发了生命气化阶段性失常是老年期痴呆的基本病机,提出生命气化阶段性失常是"衰老"病机之长,统帅着目前流行的先天说、后天说、脏腑虚损说、精气神虚损说、阴阳失调说、气虚血瘀说、津液不足说、邪实说、气运失常说等诸多衰老之说。  相似文献   

20.
骨髓炎,多发于儿童,尤以10岁以下者多见。病变部位多发生在长骨的干端,以胫骨为最多,其次为股骨、肱骨和桡骨。本病多由疔疮疖肿等失治误治;或麻疹、猩红热、伤寒等病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以致全身或局部骨骼抗邪力大为降低,余毒湿热乘虚内侵入里,留着筋骨或邪毒入血,循经至骨。气滞血瘀,经络阻遏,血凝毒聚蕴而化热,邪热灼蚀骨骼而成本病。两者多因外伤而致开放性骨折,人体正气受损,御邪之力顿减,复感邪毒,且瘀血久而化热,邪热蕴蒸,经络阻塞,凝滞筋骨。临床上本病多起病急骤,全身症状可见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朝轻暮重,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