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及其母儿并发症。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卡的976例孕妇通过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进行糖筛查,阳性者再做75g糖耐量试验(OGTT)。27例GDM阳性为糖尿病组,以糖筛查正常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筛查976例孕妇中GCT阳性者84例(8.61%),总糖耐量异常者37例(3.79%),其中GDM27例(2.77%),糖耐量异常(GIGT)者10例(1.02%)。GDM组和对照组相比,巨大儿和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而子痫前期、胎儿窘迫、早产等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剖宫产率为59.26%,对照组为37%。结论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并对GDM患者进行严格的管理,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
陈锦芳  徐韶连 《光明中医》2011,(10):2031-2033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结肠黏膜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以及肠黏膜病理改变,探讨湿热内蕴证结肠黏膜病理免疫特点,为临床疗效判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30例、肝郁脾虚证30例,进行对照研究.所有受试者均行结...  相似文献   
3.
观察茵芍散对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血清 HA、IV-C水平的影响。选择 64例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观察各组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显示 :治疗组血清HA、IV-C含量明显降低 ,症候疗效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说明茵芍散能改善血液循环 ,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宣展气机贯穿温病治疗的始终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350003)陈锦芳温邪侵袭人体,首先导致受邪脏腑组织器官的气机郁滞,随着卫、气、营、血的病理传变,温邪郁阻气机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因此,治疗温病始终应注重脏腑组织器官气机的疏理,通过宣展气机,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罕见多脏器恶性肿瘤术后肝黏膜相关淋巴瘤病例结合文献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患者于8年和3年前先后发生胃恶性间质瘤、阴囊阴茎皮肤湿疹样癌,有长期化疗史。肿瘤组织学以单核样B细胞为主,并有淋巴滤泡和淋巴上皮病变形成。免疫表型示瘤细胞CD45、CD79α、CD20阳性,CD5、CD10、ALK、TdT阴性,bcl—2、Ki—67少数肿瘤细胞阳性。结论 肝黏膜相关淋巴瘤可以发生于多脏器恶性肿瘤术后,其发病可能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诊断本病时需与肝继发性淋巴瘤及肝的炎性假瘤鉴别。  相似文献   
6.
气分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中最常见,波及面最广、证候最复杂、病程最长的一个病理过程。气分阶段病邪入里,影响了人体气的生理功能,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气机功能的失调,临床上邪热涉及不同的脏腑组织器官,就会有不同的病证出现。如肺热证、胃热证、肠腑燥热证、胆热证、热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CD细胞、NK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CD细胞、NK细胞功能在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病理变化中的作用.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纽,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检测CD3、CD4、CD8、NK细胞水平,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表明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值,CD8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均得到明显好转,2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CD8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NK细胞与正常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CD细胞功能异常是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病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NK细胞似乎与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的病理变化关系不大;中医辨证治疗能有效地调节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的CD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温病学》课程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有其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方式和处方用药的特色,其中所探讨的高热、神昏、动风、出血、厥脱等危急重症,是中医急症研究的重要内容及突破口之一,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应用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防治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指导中医急重症的救治,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茵芍散体内抗DHBV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芍散体内以抗鸭乙肝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用PCR法筛选鸭乙肝病毒(DHBV)阳性血清,经静脉注射感染3日龄麻鸭,建立DHBV实验模型。将DHBV阳性麻鸭40只随机分为茵芍散高、中、低剂量组,拉米夫定组和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的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干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DHBV DNA含量,ALT和AST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茵芍散各剂量组用药后血清DHBV DNA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疗效与剂量和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停药7 d后,茵芍散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DHBV DNA有反跳现象,而茵芍散中、高剂量组血清DHBV DNA没有反跳现象。结论茵芍散有抑制DHBV DNA及降低血清转氨酶、改善肝脏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TNF-α、IL-6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TNF-α、IL-6水平的关系. 方法 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加服中药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检测TNF-α、IL-6、ALT、AST、两对半等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ALT、AST亦显著升高.中医药治疗能有效地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实验室指标,缓解临床症状.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免疫应答活跃,处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活动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