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的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AD患者和相应健康对照的APOE基因进行分型,从而进行AD与APOE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结果 AD病人APOE等位基因.ε4占20.74%,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的7.64%,而ε3则占64.63%,低于正常人对照组的84.12%.结论 APOE等位基因中,ε4可能为AD的易患因子,而ε3则为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APOE基因多态性与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多态性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亚类组成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检测法,分析112例高脂血症患者和73名正常对照者APOE基因型、HDL各亚类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高脂血症组和对照组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以E3/3和ε3最高。高脂血症患者中等位基因ε2携带者血清APOE/C较等位基因ε3升高,而HDL3b则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中等位基因ε2携带者血清甘油三酯、apoE、apoE/C较等位基因ε3和ε4携带者升高,等位基因ε2携带者HDL3a较等位基因ε3携带者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血清HDL部分亚类的含量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啡肽酶(neprilysin,NEP)基因rs3736187位点突变及其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相互作用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 disease,S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了111例维吾尔族SAD患者和117名维吾尔族正常老年人NEP基因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 (1)NEP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在AD组高于对照组(x2=5.005,P<0.05),携带T等位基因个体出现AD的危险性高于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2)ApoE基因ε4等位基因频率AD组高于对照组(x2=4.218,P<0.05),携带ε4等位基因个体出现AD的危险性高于未携带ε4等位基因的个体.(3)NEP基因的T等位基因与SAD发病相关且不受ApoE基因型影响.结论 NEP基因和ApoE基因的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SAD发病有关联.NEP基因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SAD发病独立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α2-巨球蛋白基因(α2-macroglobulin, A2M)内含子17一种五核苷酸缺失突变在广州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晚发Alzheimer病(AD)的相关性。方法 以97例晚发AD患者和111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A2M缺失/插入多态性和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1)A2M基因缺失突变在晚发AD患者中的频率为2.6%,在正常老年人中的频率为2.7%,在所有受试者中未检测到A2M突变纯合体,晚发A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之间不存在A2M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的差异,A2M基因多态性与晚发AD无关联。(2)晚发AD患者中apoE等位基因ε4频率显著升高(Z=3.32,P<0.01)。晚发AD与ε3/ε4基因型正关联(RR=2.62,χ2=6.89,P<0.01),和等位基因ε4正关联(RR=2.67,χ2=10.71,P<0.01)。(3)晚发AD无论是否伴有apoE-ε4均与A2M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广州汉族人群中A2M基因缺失突变多态性与晚发AD不具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的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AD患者和相应健康对照的APOE基因进行分型,从而进行AD与APOE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结果:AD病人APOE等位基因。ε4占20.74%,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的7.64%,而ε3则占64.63%,低于正常人对照组的84.12%。结论:APOE等位基因中,ε4可能为AD的易患因子,而ε则为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238及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97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CI组)及141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外周血TNFα-238、TNFα-308基因多态性AA、AG、GG的基因型.结果 CI组TNFα-238 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8.66%、11.34%和0;对照组分别为95.74%、4.26%和0.CI组TNFα-238 G、TNFα-238 A基因频率分别为94.33%、5.67%;对照组分别为97.87%、2.13%.TNFα-238各种基因型频率在CI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I组TNFα-308 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7.32%、8.25%和14.43%;对照组分别为92.20%、5.67%和2.13%.CI组TNFα-308 G、TNFα-308 A基因频率分别为81.44%、18.56%;对照组分别为95.04%、4.96%.TNFα-308各种基因型频率在CI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TNFα-238和TNFα-308基因多态性AA、AG、GG基因型与CI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近年来有研究发现α2-巨球蛋白基因(α2-macroglobulin,A2M)Ile1000Val多态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有关联,但也有相悖的研究结果报道。因此.我们利用较大的样本,观察了A2M基因Ile1000Val多态在广州及成都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与散发AD的相关性。方法以广州地区257例散发AD患者和242名正常老年人、成都地区112例散发AD患者和113名正常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一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A2M基因11000V多态性和载脂蛋白E基因(apolipoprotelnE,apoE)多态性。结果(1)在两地合并样本中,AD患者与对照组中等位基因A2M-1000V的频率分别为7.7%与8.7%,广州与成都地区AD患者与对照组中A2M基因I1000V多态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散发AD无论按是否伴有apoE—ε4或按发病年龄分成不同亚组后,A2M基因I1000V多态的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与成都汉族人群中A2M基因I1000V多态与散发AD不具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患者中的α1-抗糜蛋白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AD的相关性 .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对 48例AD患者及 89例对照者的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进行分型 ,进而进行AD与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析 .结果 ①AD病人α1-抗糜蛋白酶基因中 ,基因型A/T占 2 7.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 1.7% (p <0 .0 1,RR =0 .3 5 5 ) ,T/T占 60 .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 7.1% (p <0 .0 1,RR =2 .5 76) ,A/A占 12 .5 % ,与对照组 11.2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RR =1.0 86) .②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 2 6.0 %、相对危险率 (RR)为 0 .5 94,T的频率为 74.0 %、RR为 1.683与对照组的A为 3 7.1%、T为 62 .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基因型T/T(AACT T/T)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与AD存在正相关 ;而AACT A/T频率则明显低于正常人 ,与AD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a(estrogen receptor,ESRa)基因变异是否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有关联.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成都地区13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223名健康孕妇ESRα基因PvuⅡ和XbaⅠ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ESRα基因PvuⅡ位点T、C等位基因的频率在重度子痫前期组为0.580、0.420.在正常孕妇组为0.576、0.424;Xba Ⅰ位点A、G等位基因的频率在重度子痫前期组为0.763、0.237,在正常孕妇组为0.807、0.193.上述位点在两组间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整年龄和体重指数因素后,正常孕妇组PvuⅡ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TT或TC基因型者)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CC纯合型者[(114.00±1.44)mmHg或(114.33±1.21)mmHg vs(108.62土1.91)mmHg,P<0.05];未见重度子痫前期组该位点对血压水平存在影响.也未见正常孕妇组和患者组Xba Ⅰ位点与血压水平有关联.结论 ESRa基因PvuⅡ和Xba Ⅰ多态性与成都地区汉族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无关联,但Pvu Ⅱ多态性与正常妊娠妇女的收缩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 CI- CII基因簇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扩增突变系统(multiplex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multi- ARMS)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了2 0 3例患者和36 5名对照的apo E、CI、CII基因多态性;L INKAGE程序计算连锁不平衡系数D和D′。结果 病例组apo E基因E3/4基因型频率为0 .2 5 9、ε4等位基因型频率为0 .13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 ;apo C 基因H2等位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为0 .2 0 5 ,高于对照组的0 .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 ;apo CII基因多态性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apo E、CI基因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D′=0 .6 72 ,P<0 .0 1) ,病例组ε4 - H2 - T1单倍型频率为5 .4 %高于对照组的0 .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调整混杂因素后,ε4、H2等位基因同时携带者吸烟呈显著的相乘交互作用,危险度(odds ratio,OR)及其95 %可信限(95 % confidenceinterval,95 % CI)为18. 3(2 .35~15 0 .81,P<0 .0 5 ) ,交互作用归因比(attributable proportions ofinteraction,API)为5 7.3% ;ε4、H2和多量饮酒三者间呈超相加作用,OR(95 % CI)为12 .7(2 .75 7~5 8.5 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中的α1-抗糜蛋白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AD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48例AD患者及89例对照者的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进行分型,进而进行AD与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析.结果①AD病人α1-抗糜蛋白酶基因中,基因型A/T占2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7%(p<0.01,RR=0.355),T/T占6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1%(p<0.01,RR=2.576),A/A占12.5%,与对照组11.2%无明显差异(p>0.05,RR=1.086).②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26.0%、相对危险率(RR)为0.594,T的频率为74.0%、RR为1.683与对照组的A为37.1%、T为62.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基因型T/T(AACT*T/T)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与AD存在正相关;而AACT*A/T频率则明显低于正常人,与AD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LA-4基因多态性位点-1722T/C和CT60G/A与中国北方汉族妇女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对328例中国北方汉族乳腺癌患者和327例正常对照者进行CTLA-4基因-1722位点和CT60位点多态性检测. 结果: 乳腺癌患者CTLA-4基因CT60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在乳腺癌患者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7% 比23.5%; P=0.0352, OR=1.30, 95% CI=1.02~1.67); -1722C-CT60A单体型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大于病例组中的频率, 有明显差异(P=0.0283, OR=0.77, 95% CI=0.97~0.61), 而在-1722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LA-4基因多态性-1722和CT60两个位点与我国北方汉族妇女乳腺癌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老年人群的性别、年龄以及所受教育程度这三种与ApoE相关危险因子与A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等技术对60例AD患者和90例对照者的ApoE基因进行分型,分别计算两组ApoE各等住基因、基因型的频率,按照性别、年龄以及所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女性的ε4等位基因频率在AD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ε4AD:ε4Cpmtrol=20.97:5.00,P<0.01);(2)小于75岁的AD患者ε4等位基因频率大大高于同龄对照组(P<0.01),而≥75的AD患者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75岁以下AD患者(P<0.01);(3)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AD患者的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中文化程度的AD患者其ε4等位基因频率却低于对照,统计学处理说明这些差异都有显著性(P<0.01).结论:(1)携带ε4等位基因的女性AD发病风险高于男性;(2)75岁以下ε4携带者具有高的AD发病风险;(3)受教育程度低且携带ε4等位基因者易患A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receptor-related protein gene,LRP)766C/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关系.方法 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50岁8284名人群进行AD流行病学调查,参照ADRDA-NINCDS的标准,选取AD患者209例与正常对照220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检测LRP基因766C/T多态性,采用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 (1)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之间LRP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汉族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年龄≥65岁的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此年龄组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AD的危险性显著增加(OR=1.98,P<0.05).(4)在女性病例组中C/C基因型分布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AD的危险性显著增加(OR=2.927,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LRP,基因766C/T多态性存在差异,并发现在汉族、年龄≥65岁及女性人群中LRP基因766C/T多态性与AD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luocorticoid receptor, GR)基因第4内含子G1666T处多态性与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CI)和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的相关关系.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分析了163名中国人GR基因第4内含子变异的多态性分布情况. 结果从整体不分性别来看,GR基因第4内含子的变异在EH合并CI组、CI组与对照组之间,其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无显著性.而在女性,EH合并CI组等位基因G的频率(0.64)与对照组(0.46)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CI组等位基因G的频率(0.6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0.4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女性来说,等位基因G可能是脑梗塞的易感基因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ApaⅠ和Taq Ⅰ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285例中国北方汉族散发PD患者与285名正常对照VDR基因ApaⅠ和TaqⅠ位点多态性,并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ApaⅠ和Taq Ⅰ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PD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样本按性别及发病年龄分组后比较,ApaⅠ位点各亚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aqⅠ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男性PD组(168例)与男性对照组(1 60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7,P=0.032,OR=2.149,95%CI:1.011~4.567),男性PD组T等位基因频率较男性对照组显著增高(x2=3.867,P=0.036,OR=2.064,95%CI:0.989~4.307).结论 VDR基因ApaⅠ位点多态性与PD风险间无相关性,但TaqⅠ可能是男性PD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与中国昆明地区汉族人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症状是否存在关联。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58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昆明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96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载脂蛋白E基因变异检测;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Caregiver Distress Scale,NPI)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AD组ε3/ε4基因型频率及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现有妄想、抑郁心境、攻击行为症状组的ε4/x基因型频率及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无症状组,有幻觉症状组的ε4/x基因型频率及ε4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无症状组,差异比较经χ2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ε4基因可能是AD的风险基因;ApoEε4等位基因与AD精神症状的发生并无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数量基因多态性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基因测序等技术测定58例RRTI患儿(病例组)和56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红细胞CR1数量基因多态性,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中CR1基因HH、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4.2%、55.3%和10.5%,而对照组中HH、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5%、21.4%和3.6%.两组CR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病例组中HL和LL基因型占优势(OR=5.77).两组CR1基因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中L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数量基因多态性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相关性,提示CR1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可能在决定个体反复呼吸道感染遗传易感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 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 1)基因启动子区 - 6 75 4 G/ 5 G多态性与中国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heart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 )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对 12 1名健康人和 12 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塞 4 7例 ,陈旧性心肌梗塞 39例 ,心绞痛 4 0例 )进行了 PAI- 1基因 4 G/ 5 G多态性分析。结果  PAI- 1基因 4 G等位基因频率冠心病组 (0 .6 0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0 .4 8) (χ2 =7.6 3,P<0 .0 1) ;4 G/4 G基因型基因频率冠心病组 (0 .39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0 .190 ) (χ2 =12 .6 7,P<0 .0 1) ,与 5 G/ 5 G基因型相比 ,对冠心病的比数比 (odds ratio,OR)为 2 .5 4 ,95 %的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CI) :1.2 2~ 5 .2 7(P<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 ,而 4 G/ 5 G基因型对冠心病的 OR为 1.2 8,95 % CI:1.4 5~ 2 .38(P>0 .0 5 )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AI- 1基因 4 G/ 4 G基因型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的发病有关联 ,4 G/ 4 G基因型个体易发生冠心病  相似文献   

20.
IL-4和IL-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成人变应性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4 (IL 4 )、IL 4受体α链的 2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成人变应性哮喘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PCR RFLP)对IL 4启动子区C - 5 89T和IL 4Rα链Q5 76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IL 4C - 5 89T与中国成人变应性哮喘无关 ,然而 ,变应性哮喘组IL 4Rα链 5 76R R频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 (χ2 =9.36 9,P <0 .0 1;OR =3.797) ,且与血浆高IgE相关。结论 IL 4Rα链 5 76R R基因型是中国成人变应性哮喘的基因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