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6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36例患者(含7例门静脉癌栓充满型完全无血流信号)门静脉癌栓均不同程度缩小,管内血流较治疗前通畅。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门静脉癌栓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晚期肝癌合并PVTT患者的51支门静脉主干或(和)第1级分支内癌栓进行HIFU治疗,观察治疗后癌栓支门静脉血流变化、癌栓回声和消减变化以及患者肝功能、腹水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11例15支门静脉充满型癌栓支彩色多普勒超声无血流信号,癌栓呈低回声或等回声;治疗3~4次后,13支PVTT由低回声或等回声变为中等回声或强回声,癌栓体积较前缩小1/2~1/3,门静脉内见到彩色血流信号;第5~7次治疗后,15支PVTT支均见彩色血流信号,癌栓体积进一步缩小,其中13支见到连续稳定的再通血流信号,患者肝功能、腹水和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9例36支非充满型PVTT经治疗后,癌栓回声明显增强,其体积缩小1/2~1/5,原来连续不稳定的血流信号变为稳定的再通血流信号.结论:HIFU治疗PVTT安全、痛苦小、无创伤、有肯定的疗效,将成为一种用于治疗大多数PVTT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梁洪享  黄燕 《医学综述》2010,16(14):2124-2126
肝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晚期肝癌或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预后极差,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微创治疗手段用于肝癌的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是其中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治疗肝癌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各种研究表明二者结合应用具有疗效协同作用而不良反应无明显提高,临床上应用安全、有效的特点,二者联合治疗有望成为部分肝癌患者新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不同程度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19例,行125I粒子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25I放射性剂量为80~120 Gy,单个粒子剂量为0.5 mCi;高强度聚焦超声:频率0.85 mHz,总治疗时间33~70 min,平均辐照功率300~400 w。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1~30个月的随访评估,评价治疗前后癌栓大小的变化、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生存率等。结果19例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术后大出血、癌栓脱落及急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癌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随访1~30个月,生存期3~2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7.4%(n=9)、21.1%(n=4),平均生存期为(11.6±3)个月,Ⅰ、Ⅱ、Ⅲ级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5个月、7个月、4个月。结论125I粒子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局部疗效明显、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贾娟  高秀荣 《热带医学杂志》2002,2(3):261-261,22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1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门脉内径及癌栓大小测量,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用脉冲多普勒测量频谱及血流参数,了解血管内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门脉癌栓的Pv壁变形,内壁不光整,管腔扩张,内见形态不规则的光团,门脉癌栓周围显示扩张增多的搏动性动脉血流,Vmax为0.45-1.0m/s,RI为0.45-0.71;合并Pv海绵样变者,其周围可测出连续性v血流,部份PVTT内可显示滋养A,Pv完全阻塞者,测不到血流,部分阻塞者,癌栓与管壁问可测到彩色血流。结论 CDFI可以检测癌栓所致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能动态地观察栓塞治疗效果,便于临床选择介入治疗方案,对临床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的总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0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直径大小3.6~15.5cm,平均9.6cm。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级分别为83、16和5例。结果10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后生存期59.5%(3~6个月)、38.7%(12个月)和25.6%(24个月)。生存期的影响因素为:肿瘤大小、数目,是否转移,高强度聚焦超声前AFP,高强度聚焦超声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TNM分期。按规范化方案治疗,联合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其中,肝功能在生存率分析中为危险度最高的影响因素。结论生存分析结果提示,保护肝功能,治疗前全面影像学检查,重视规范化治疗和辅助治疗将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皮经脾食道胃底静脉栓塞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患者,男10例,女2例,均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治疗。其中4例为右叶巨大原发性肝癌;6例为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门静脉主干闭塞;2例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门静脉主干闭塞。均无法实施经皮经肝食道胃底静脉栓塞术。所有病例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经脾穿刺,自脾静脉插管至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用液态栓塞剂(5%鱼肝油酸钠或无水酒精)+弹簧栓栓塞。部分门静脉癌栓患者同时放置门静脉支架。脾脏穿刺道用弹簧栓栓塞。共栓塞23根食道胃底静脉,4例患者放置门静脉支架。结果12例病人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栓塞全部成功,均获有效止血。未出现脾损伤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门静脉支架保持通畅。结论经皮经脾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适合于伴发门静脉梗阻或右叶巨大肝癌而不宜行经皮经肝食道胃底静脉栓塞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8年8月-2010年10月在章丘市中医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已婚患者97例,对其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治疗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确定肌瘤个数、大小、部位、形态、回声特征、血流分布情况,于术后3个月、半年、1年随访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声像图变化,评价疗效。结果:97例子宫肌瘤患者HIFU治疗后49例瘤体不同程度缩小,边缘呈环形增强,部分边缘模糊,内部回声增强明显,瘤体内血流信号消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1例瘤体轻度缩小或无缩小,边缘回声无改变或稍增强,内部回声稍增强或强弱不均,瘤体内部血流信号减少,临床症状部分改善;7例瘤体增大,内部回声强弱不均,瘤体周边及内部血供丰富。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率为92.78%(其中显效49例,占50.51%;有效41例,占42.27%),无效7例占7.22%。结论:瘤体体积缩小、血流信号消失和临床症状改善是衡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可靠指标。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重复多次治疗,是保全子宫的无痛无创治疗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经皮经脾食道胃底静脉栓塞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2例患者,男10例,女2例,均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治疗.其中4例为右叶巨大原发性肝癌;6例为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门静脉主干闭塞;2例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门静脉主干闭塞.均无法实施经皮经肝食道胃底静脉栓塞术.所有病例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经脾穿刺,自脾静脉插管至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用液态栓塞剂(5%鱼肝油酸钠或无水酒精)+弹簧栓栓塞.部分门静脉癌栓患者同时放置门静脉支架.脾脏穿刺道用弹簧栓栓塞.共栓塞23根食道胃底静脉,4例患者放置门静脉支架. 结果 12例病人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栓塞全部成功,均获有效止血.未出现脾损伤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门静脉支架保持通畅. 结论 经皮经脾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适合于伴发门静脉梗阻或右叶巨大肝癌而不宜行经皮经肝食道胃底静脉栓塞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门静脉癌栓(PVTT)后局部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PVTT患者应用HIFU完全覆盖癌栓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行CDFI和CEUS,通过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癌栓大小的变化和癌栓内造影剂的灌注变化来判断癌栓是否凝固性坏死,评价CEUS对HIFU治疗PVTT疗效评估的敏感性;以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准来评价CEUS对HIFU治疗PVTT疗效评估的准确性。结果 CEUS对癌栓灭活诊断的敏感性为93%、准确性为91%。结论 CEUS能准确判断HIFU对PVTT消融范围及程度,是一种评价HIFU治疗PVTT疗效的有效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