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泪溢患者的核素泪道显像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素泪道显像对泪溢患者泪道阻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患者取坐位,睁眼,头后仰在裂隙灯改装的头固定器前,面对装配针孔型准直器的探头,调整探头距离患者眼球为12cm。吸取^99mTcO4^-3.7MBq,体积0.05mL,滴入每眼下睑中部结膜囊内。即刻动态采集。结果:56例泪溢患者中正常泪道4例,轻度阻塞3例,中度阻塞14例,重度阻塞17例,完全阻塞18例。泪道冲洗通畅8例患者中,核素显影正常者4例,另4例核素显像发现于泪囊下口、鼻泪管骨段下口及鼻泪管膜段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泪道冲洗不通畅48例中,分别于泪小管、鼻泪管骨段下口、鼻泪管膜段、泪囊下口、吻合道阻塞。结论:核素泪道显像是一种较为客观反映泪道生理功能与病变部位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无痛苦,无创伤性,没有外加压力影响等优点,是泪道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很多,如鼻腔泪囊吻合术、激光泪道探通等,但对于上下泪小管严重阻塞并泪囊缺失或萎缩患者和先天泪道严重发育不全患者的治疗,至今还没有理想的方法。2005年4月-2008年5月我科应用经鼻内窥镜泪囊窝造口自体唇黏膜移植材料于泪湖-鼻腔之间再造泪道的手术方法,治疗严重泪道阻塞的患者1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泪道内镜联合鼻内镜在治疗因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该院眼科2011年11月~2012年2月诊治16例因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患者,使用泪道内镜检查泪道,鼻内镜检查鼻腔,使用980 nm半导体激光烧灼形成通道。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6例患者泪囊鼻腔吻合口均可观察到黏膜增生覆盖。术中再通率100%,术后每周冲洗通畅率100%。随访6个月冲洗通畅率100%。结论泪道内镜联合鼻内镜可有效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  相似文献   

4.
传统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很多,如鼻腔泪囊吻合术、激光泪道探通等,但对于上下泪小管严重阻塞并泪囊缺失或萎缩患者和先天泪道严重发育不全患者的治疗,至今还没有理想的方法.2005年4月-2008年5月我科应用经鼻内窥镜泪囊窝造口自体唇黏膜移植材料于泪湖-鼻腔之间再造泪道的手术方法,治疗严重泪道阻塞的患者1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鼻泪管阻塞所致的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泪道疾病[1],病人溢泪溢脓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以往的探通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损伤较大,面部易留瘢痕,病人非常痛苦.我院采用改良型鼻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28例鼻泪管阻塞所致的慢性泪囊炎病人,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溢泪甚至溢脓症状,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泪道激光等方法治疗泪道阻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治疗效果,但远期效果并不十分理想.2008年10月~2009年6月本科对就诊40例(43眼)泪道阻塞患者实施Nd:YAG激光联合顺行植入泪道引流管,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钮卫兰 《护理研究》2010,(1):241-242
鼻泪管阻塞所致的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泪道疾病,病人溢泪溢脓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以往的探通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损伤较大,面部易留瘢痕,病人非常痛苦。我院采用改良型鼻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28例鼻泪管阻塞所致的慢性泪囊炎病人,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彭辉 《护士进修杂志》1996,11(12):20-20
鼻泪道逆行植管术及护理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彭辉慢性泪囊炎和单纯性鼻泪管阻塞是眼科最常见的泪器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全泪道插管术和泪湖鼻泪管插管术。我科自1993年以来,采用鼻泪道逆行植管术,共治疗患者28例32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泪道激光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泪道阻塞引起的溢泪症是一种常见眼病,溢泪、溢脓不但造成患者不适感,同时可带来美容上的缺陷,有的甚至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传统治疗泪道阻塞(泪小管、泪总管)的方法是探通、穿线、单纯插管或是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处理后极易复发,而手术方法复杂,组织损伤大,术后颜面部瘢痕形成,易造成新的阻塞。对于鼻泪管阻塞的经典治疗方法是泪囊鼻腔吻合术,但同样存在损伤大、颜面皮肤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0.
泪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包括上下泪点闭塞、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许多病人患了此种眼病后表现为泪溢、结膜囊内存有不同程度的分泌物,合并慢性泪囊炎时挤压泪囊可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排出,患者颜面部经常受到泪液的刺激,非常痛苦.患者可通过眼科手术解除痛苦,但损伤大,操作复杂,可能发生手术并发症,颜面部又残留瘢痕.笔者自1997年5月开展YAG激光手术治疗泪道阻塞119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54例(57眼)经鼻内镜泪囊窝造口唇黏膜移植泪道再造术惠者的护理.本组术后出现鼻出血4例(4眼),急性细菌性结膜炎1例(1眼),2例(2眼)自行意外拔除泪道支架管,经及时处理,均未影响治疗效果.3例(3眼)由于支架管下移致再造口狭窄,2例(2眼)发生再造的泪道阻塞,后经泪道疏通扩张并再次置管治疗,最终治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的护理及治疗效果。方法:10例外伤性鼻泪管阻塞患者接受了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10例接受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鼻腔造瘘口通畅。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而且具有损伤小,方法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背景: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自体组织移植再造泪道术是临床上治疗严重道阻塞的新方法,需要积累临床应用解削学资料.目的:研究泪道的显微外科应用解剖,为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造口自体组织移植泪道再造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设计、时间及单位:2006-07/2007-06在武警总医院眼科实验室完成.材料:经体积分数为10%甲醛防腐处理的成人头颅解剖标本20个,男14个,女6个,共40侧泪道的标本.方法:沿眉弓上缘及枕骨粗隆上10 mm连线水平锯开颅盖,去除脑组织,10%硝酸脱钙1周左右,使标本既不改变形态结构,又能用手术刀切割.正中矢状面切开面颅,切除鼻中隔,暴露鼻腔外侧壁.主要观察指标:泪囊窝的长径和前后径,泪囊窝中1/3部在泪前嵴、泪囊窝骨壁中垂线和泪后嵴的厚度,骨性鼻泪管上口、中部和下口横截面积,泪阜-鼻腔水平距、30°斜距和45°斜距,泪阜到鼻泪管上口距离,泪阜到鼻泪管上口连线与鼻底平面的夹角.结果:泪囊窝的长径为(17.85±1.72)mm,泪囊窝的前后径为(6.74±1.28)mm,深度为(3.09±0.78)mm.泪囊窝中1/3部在泪前嵴、泪囊窝骨壁中垂线和泪后嵴的厚度分别为(4.03±0.89),(0.61±0.36),(0.63±0.24)mm,泪前嵴最厚,泪囊窝骨壁中垂线处和泪后崤均较薄,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性鼻泪管上口、中部和下口横截面积分别为(29.04±3.40),(26.19±2.96),(43.50±5.60)mm2,显示中段最为狭窄(P<0.05).泪阜-鼻腔水平距、30°斜距和45°斜距分别为(17.23±0.70),(14.51±1.72),(17.34±2.38) mm,30°斜距最短,30°斜距和45°斜距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泪阜到鼻泪管上口距离为(11.86±1.84)mm,泪阜到鼻泪管上口连线与鼻底平面的夹角为(49.9±1.8)°(48.0°~54.0°).结论:泪阜到鼻腔及泪囊的距离和泪阜-鼻泪管上口连线与鼻底平面的夹角对鼻腔外侧壁造口部位选择、隧道的倾斜角度和自体移植组织长短的确定有指导意义.造骨孔应该从泪囊窝中央或中央稍偏后部起始,然后向前和下方扩大,隧道下斜45°角为最佳.全泪道再造所取移植组织的长度应大于21.22 m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鱼形针"在泪道植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单纯慢性鼻泪管阻塞51眼,复杂性泪道阻塞19眼,急性泪囊炎3眼,采用自行设计定制的"鱼形针"配合送管器,将硅胶管植入鼻泪管和泪囊,随访6~18月。结果 73眼中67眼(91.7%)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6眼有流泪症状(8.2%)、泪道冲洗欠通畅。单纯慢性鼻泪管阻塞平均手术时间为3分钟。手术操作后多数患者无明显鼻腔出血。结论鱼形针与送管器配合硅胶管置入术无需使用鼻镜、额镜等观察器械来辅助,是治疗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的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而且在急性泪囊炎的治疗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实施护理干预对婴幼儿泪道探通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晓杰于刚  白大勇 《现代护理》2006,12(27):2604-2606
目的评价对眼科门诊泪道阻塞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后泪道探通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眼科门诊泪道探通患儿544人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干预,对照组眼科门诊泪道探通惠儿1020人实行常规治疗方法。对2组惠儿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需要二次手术的人数为24人,占4.41%,对照组需要二次手术的人数为98人,占9.61%,2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泪道探通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丽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559-5560
目的比较单纯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和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81例患者分别进行单纯鼻泪管支架植入术与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溢泪溢脓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单纯鼻泪管支架植入术组在术后第6个月有4例出现再次阻塞,手术成功率为89.5%;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组未见任何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的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内囊鼻腔吻合术(EES-DCR)联合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拟接手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组。观察组采用EES-DCR联合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对照组采用EES-DCR联合美乐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临床效果评价、手术时间、下睑缘上方泪液弧高度、溢泪程度、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患眼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术后3月评价,观察组的治愈率91.67%、好转率8.33%,对照组治愈率86.67%、好转率11.67%、无效率1.67%,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评价,观察组的治愈率88.33%、好转率11.67%,对照组治愈率73.33%、好转率25.00%、无效率1.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月评价,观察组的下睑缘上方泪液弧高度正常率88.33%、偏高率8.33%、较高率3.33%,对照组下睑缘上方泪液弧高度正常率76.67%、偏高率15.00%、较高率8.33%,两组的下睑缘上方泪液弧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溢泪程度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观察组的溢泪程度、泪液分泌实验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EES-DCR联合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术后效果优于EES-DCR联合美乐胶,值得临床开展运用。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 (DCR)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40 patients, with four patients having bilateral surgery. Follow-up data were obtained on 43/44 eyes using clinical notes and a patient questionnaire. Range of follow up was 1–46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18 months (in nine patients follow up was at least 3 years). Epiphora was successfully relieved in 86% of patients and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a recurrence of nasolacrimal obstruction in the long term. Endoscopic DCR is a relatively quick and simple procedure with low morbidity, and as such is suitable for day case surgery. Satisfactory long-term results make endoscopic DCR an alternative to external DCR as primary surgical treatment for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In cases of failed external DCR, or when epiphora is iatrogenic following surgery to the lateral nasal wall, a transnasal endoscopic approach is probably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细菌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进一步减少上消化道肿瘤患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所致感染和导管堵塞,并找出预防感染和堵塞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93例上消化道肿瘤患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导管出皮肤处、导管接口、拔管前的血培养和拔管后的导管末端共504个样本进行了细菌学调查。本组分高营养组35例,非高营养组58例,对两组发生导管堵塞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四个检测部位的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都有密切关系(P<0.05),高营养组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营养组(P<0.05)。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留置时间愈长,导致感染的机会愈大。使用高营养的患必须注意在输注高营养前后都须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正确封管对防止导管堵塞也非常重要。从细菌学监测得出的细菌菌群和药敏分析,合理使用抗生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Nd∶YAG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阻塞部位浸润,并使用激素眼水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疗效。方法使用带导光纤维的WDJ110B型多功能脉冲Nd∶YAG激光泪道治疗机,对随机分为两组不同部位泪道阻塞患者130例(150只眼)进行治疗。治疗组78例(94只眼)采用单次或多次Nd∶YAG激光照射阻塞部位,阻塞解除后使用0.2 mg/ml丝裂霉素C浸润阻塞部位5 min;对照组52例(56只眼)采用单次或多次Nd∶YAG激光照射阻塞部位,阻塞解除后不使用0.2 mg/ml丝裂霉素C浸润阻塞部位。两组患者阻塞解除后再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术后泪道内注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液。结果治疗组对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及鼻泪管阻塞治愈率分别是100%、100%、92.31%及72.73%,总治愈率为83.33%(65/78);对照组分别是85.71%、75.00%、53.33%及55.56%,总治愈率为63.46%(33/52)。两组总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部位治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Nd∶YAG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阻塞部位浸润,并使用激素眼水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效果满意,是治疗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及鼻泪管阻塞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