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四种常用抗生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合兴  刘珠 《中国药业》2000,9(7):18-18
目的:考察木糖醇注射液与氨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钠、头孢唑啉钠、硫酸庆大霉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浓度和使用方法,对四种抗生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外观、不溶性微粒、DH值及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氨苄青霉素钠在木糖醇溶液中3h内含量下降至90%以下,其余三种抗生素与木糖醇配伍5h内,各项指标均无显性变化。结论:氨苄青霉素钠不宜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使用,其余三种抗生素可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模拟临床进行了氨苄青霉素钠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实验。以配伍0、1、2、4、6h后分别观察外观及pH值变化,分别测定氨苄青霉素钠和甲硝唑的含量变化,并取配伍6h后药液进行薄层层析。结果:两药配伍4h内无外观变化,pH值稍有下降,氨苄青霉素钠含量仅下降4.4%、甲硝唑含量几乎无变化,两药配伍6h后外观略微变黄。薄层层析结果均无杂斑生成,其Rf值变化甚微。实验结果表明两药无明显的配伍禁忌,4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替硝唑注射液与氨苄青霉素钠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40℃、25℃、37℃下24小时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氯苄青霉素钠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配伍后4℃、25℃、37℃下24小时内不同时间替硝唑与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 在4℃24小时内,配伍液的外观澄明无色变,未见气泡及沉淀,pH值及替硝唑和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含量变化<5%)。在25℃4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澄明无色变,未见气泡及沉淀,4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澄明呈微淡黄色,但未见气泡及沉淀,24小时内pH值及替硝唑和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含量变化<10%)。在37℃2小时内,配伍液的外观澄明无色变,未见气泡及沉淀;2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澄明呈微淡黄色,但未见气泡及沉淀,24小时内pH值及替硝唑含量和8小时内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含量变化<10%),但在24小时时氯苄青霉素钠的含量低于80%。结论 在4℃24小时内、25℃24小时内、37℃8小时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在生理盐水中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羟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及其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37℃温度下,羟氨苄青霉素钠在氯化钠注射中液2h内含量下降约1%,而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含量下降均为1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3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药在木糖醇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法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个厂家)在室温下与木糖醇配伍后8h之内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在8h之内的外观、pH变化。结果: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5%木糖醇注射液中相对较稳定,4h内含量均在94%以上,可以配伍使用,而阿莫西林钠舒巴坦不稳定,4h阿莫西林的含量已降至87%。结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木糖醇注射液可在室温下配伍4h内静脉滴注完;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液在配制后2h尽量使用完。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其他7种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观察大蒜素与各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素、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药物含量变化。结果:大蒜素注射液与药物配伍过程中,没有发现伍液颜色变化沉淀或产生气体,即没有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配伍,在2h内稳定;与奥硝唑、维生素C及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含量不稳定;与其他抗生素配伍时pH在2小时内变化很小,在允许范围;而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pH值是稳定的。结论:大蒜素注射液能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在2h内配伍;与硫酸阿米卡星、奥硝唑及维生素C不宜配伍。  相似文献   

7.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红  李华  庆格乐 《中国药业》2010,19(20):23-23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常用药物质量浓度配成10 mg/mL的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木糖醇注射液的混合液,在25℃和37℃下观察6 h内外观、pH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0~6 h内头孢地嗪钠与木糖醇配伍液的外观、pH无明显变化,含量在室温时变化不明显,在37℃时有所下降。结论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应在室温、4 h以内尽量滴完,在较高温度下存放不宜超过6 h。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注射用青霉素钠与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室温下8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和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在0℃、35℃、避光、光照条件下青霉素钠的含量、杂质变化。结果室温下配伍液8 h内外观无变化,pH下降0.23,不溶性微粒减少。0℃避光、光照条件下2 h内两者配伍稳定,35℃避光、光照条件下药物降解迅速。结论温度显著影响注射用青霉素钠与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头孢尼西钠与加替沙星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头孢尼西钠与加替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和3712条件下8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和紫外光谱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药物的含量。结果配伍后的溶液在8h内其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和37℃条件下8h内头抱尼西钠与加替沙星注射液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β-七叶皂苷钠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β-七叶皂苷钠的配伍液在室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在室温下8 h内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其含量变化.结果:两药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8 h内,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β-七叶皂苷钠以5%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剂在室温下8 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室温下8 h内,7种喹诺酮类药物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应用褶合光谱法,结合外观和pH值检查法,并以差谱值予以定量表达。结果在室温下8 h内,7种喹诺酮类药物与头孢曲松钠的配伍溶液在外观上均无变化;pH值也无显著变化;褶合光谱的差谱值均<10%。结论室温下8 h内,7种喹诺酮类药物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配伍溶液均较稳定,均可配伍使用。褶合光谱法为药物稳定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加替沙星与头孢噻肟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2℃,观察8h内加替沙星( 2g·L-1 )与头孢噻肟(5g·L-1 )配伍液的外观、pH及紫外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2种药物的含量。结果:配伍液的pH值在8h内无明显变化,但其外观,随时间的延长颜色会逐渐加深;加替沙星和头孢噻肟的含量在6h后有明显的降低。结论:加替沙星与头孢噻肟可以配伍使用,但应在4h内滴注完毕。  相似文献   

13.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红艳 《天津药学》2005,17(3):11-13
目的:考察室温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6h内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和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用pH8—25型酸度计测定pH的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颜色、澄明度。结果:室温下配伍溶液的各项指标0~6h内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头孢曲松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头孢曲松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2 ℃),观察两药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和头孢曲松钠的含量.结果:两药配伍后,4 h内的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两药可配伍使用,但应在4 h内用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1)℃)下,观察8h内配伍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测定pH值及考察紫外光谱的变化,并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和酚磺乙胺的含量。结果:2药配伍后,8h内的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8h内以及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6h内,配伍液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6.
膦甲酸钠注射液与4种大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宏霞  卞海林 《中国药房》2005,16(16):1253-1254
目的:考察膦甲酸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膦甲酸钠注射液与4种大输液在室温下配伍后8h内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溶液外观性状及测定pH值与膦甲酸钠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配伍液的含量、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膦甲酸钠注射液与4种大输液在常温下8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法莫替丁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法莫替丁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和法莫替丁的含量。结果:2药配伍后,8h内的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另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8h内与5%葡萄糖注射液中6h内,配伍液的外观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法莫替丁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美唑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头孢美唑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质量浓度,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性状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外观性状、pH值及头孢美唑与奥硝唑的质量浓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美唑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加替沙星与肌苷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肌苷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与肌苷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的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加替沙星和肌苷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肌苷注射液可以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