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月重庆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基础信息及生活中环境危险因素影响下的近视构成比及近视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4 995名学生,近视率为50.81%。女生、高中生、父母一方近视、每天在家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玩手机及电脑时间2 h、写作业趴着、看书时眼睛离书本距离20 cm、走路时经常看书或手机、不做眼保健操、经常熬夜、睡眠质量不好或一般、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父母未每天督促学生注意用眼、父母未注意家中照明及采光、未每个月定期做视力检查的学生近视率高于同组中其他学生(均P0.05)。高中生、父母一方近视、每天在家学习或看电视玩手机电脑120 min、趴着写作业、看书时眼睛离书本距离20 cm、经常走路时看书或玩手机、不做眼保健操、睡眠质量不好、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父母未每天督促注意用眼、父母未注意过家中照明及采光及未每个月定期视力检查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较高,与每天接触手机或电脑时间过长、写作业姿势不端正、看书距离过近、不做眼保健操、睡眠质量不好、户外活动时间短、父母未督促注意用眼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学龄期儿童近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绍兴市4所小学1~6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同时采用室内灯箱式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所有调查对象的双眼视力。结果本次研究的2002名小学生中,共检出515人患有近视,检出率为25.7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类型、学校和家庭是否在城市、有无近视家族史、每周上体育课是否〉3d、每次锻炼时间是否≥30min、读写时眼睛距书本不足一尺频率、边吃饭边看书频率、躺着或趴着看书写字频率、在阳光直射下读书写字频率、做眼保健操频率不同的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年级、城市学校学生、有近视家族史、读写时眼睛距书本不足一尺、躺着或趴着看书写字是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做眼保健操是小学生视力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绍兴市小学生近视检出率较高,高年级、有近视家族史和不正确的学习姿势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四川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四川省21个市(州168个区(县)内的学校为监测点,以整班为单位,每个学校每年级至少抽取80名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需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近视影响因素。结果 共286 472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小学生占44.99%,初、高中生占48.69%;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51.42%(147 305/286 472),并随学段增长而增高。女生(OR=1.329)、地区经济水平差(OR=1.092)、高学段(OR=2.168、2.826)、调换座位频率≥1次/月(OR=1.297、1.305、1.319)、过去1周平均每天家庭作业时长≥1 h(OR=1.106、1.254、1.346)、过去1周使用移动电子设备(OR=1.094)、经常或偶尔在阳光直射下看书或电子屏幕(OR=1.184、1.082)、经常或偶尔躺着或趴着看书或电子屏幕(OR=1.211、1.107)、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OR=2.375、1.890)为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危险因素。地区经济水平中等(OR=0.842)、非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初中、高中共8个班级,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共获有效问卷452份.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452名学生,近视率为54.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7.1%、13.1%和33.8%.男生近视率50.2%,女生近视率58.5 96;初中生近视率41.6%,高中生近视率65.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近视(OR=2.69)、学习时间≥1 h/次(OR=1.46)、躺着看书(OR=1.74)和看电视和用电脑时间≥2 h/d(OR=2.14)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眼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是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看书保持1尺距离(OR=0.30)、体育锻炼≥1 h/d(OR=0.63)是中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防制任务任重道远.应加强对中学生不良用眼行为的早期干预,从而防制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绍兴市青少年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绍兴市4所中学初一~初三年级909名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662名学生患有近视,检出率为72.83%。单因素分析显示,初中生近视检出率在不同性别、学校类型、有无近视家族史、每次锻炼时间、一次持续用眼时间、看书距离33 cm、一边走路一边看书、躺着或趴着看书写字、户外活动1 h的不同组别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生、高年级、有近视家族史和一次持续用眼时间≥1.5 h、看书距离33 cm、一边走路一边看书频率较多均是初中生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每天户外活动1 h的频率较多是视力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绍兴市中学生近视检出率较高。女生、高年级、有近视家族史、长时间持续用眼不正确的用眼行为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长期参加户外活动对视力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比较2007与2012年上海市小学低年级学生视力状况,为学生防近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6个区36所学校一至三年级小学生,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年上海市低年级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30.2%)低于2007年(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学生用眼相关的行为和环境等13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每晚做作业时间>1 h、一次看电视持续时间超过40 min、眼睛酸累和最喜欢咸味等5个因素是2007年和2012年学生近视发生共同的相关因素;2007年“在车上看书”进入回归模型,2012年新增“一次看书写作业持续时间>40 min”和“一次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持续时间>40 min”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在继续加强对学生读写姿势教育的同时,应尽量减轻小学生学习负担和适当控制每天看电视、玩计算机或电子游戏等屏前用眼时间.  相似文献   

7.
分析泰州市近视中小学生视力矫正情况,为防控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9-10月在泰州市对中小学生进行近视筛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筛查出近视学生7 969名,小学生、初中生、职业高中生、普通高中生近视学生右眼与左眼裸眼视力依次降低(F值分别为669.11,535.07,P值均<0.01),戴镜率分别为30.6%(946/3 075),62.9%(1 814/2 866),61.9%(345/559),86.1%(1 243/1 449).左、右眼矫正视力≥4.9的比例分别为62.5%,64.8%.散瞳验光率为44.2% (449/970),城区中小学生(46.8%)高于郊县(38.8%)(P=0.02).过去1年内视力检测频次≥2次占68.5%(1 005/1 465),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职高生分别为80.3% (175/218),70.9%(402/567),61.6%(349/567),69.9% (119/176),城区小学生检测频次高于郊县(Z=-2.98,P<0.01).结论 泰州市近视学生戴镜率、配镜前散瞳验光率、每学期1次的视力检测率有待提高,部分学生需要重新配眼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山市东凤东海学校学生近视发生率及家庭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9月中山市东凤东海学校3 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视力情况,记录不同年级学生近视检出率,分析影响近视的家庭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 100名学生中近视检出率为64.65%,其中小学1~6年级近视检出率为51.49%,初中1~3年级近视检出率为82.10%;近视组与非近视组学生在每日用电脑或看手机时长、每天睡眠时间和有无躺着看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用电脑或看手机时长≥3h、每天睡眠时间7h和经常躺着看书是导致近视的危险因素(OR1.00,P0.05)。结论中山市东凤东海学校学生近视发生率较高,家长应关注近视问题,加强用眼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9年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为评价和干预全省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在全省13个设区市每个选择1个城区和1个郊县,每个城区随机抽取7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职高1所),每个郊县随机抽取5所学校(小学、初中各2所,高中1所),以整班为研究单元,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级,进行裸眼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用标化法对2019年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人数和近视程度进行估算。结果 共获有效近视筛查样本53 306人,检出近视32 828人,近视率61.6%,其中小学生为38.5%,初中生为80.2%,高中生(含职高)为89.0%,不同学段学生的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207.83,P<0.05)。近视率城区(64.0%)高于郊县(58.5%),女生(64.3%)高于男生(5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4.88、147.25,P值均<0.05)。近视程度:轻度占47.4%,中度占40.8%,重度占11.8%。多因素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学生预防近视相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寻找在学校开展预防近视(以下简称"防近")教育的薄弱环节,为有效预防学生近视工作提供基线数据。方法自编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北京市东城区1 854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知识及格率为36.4%,尤以生理知识水平较低;有17.2%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课间远眺对保护视力的作用;有54.2%的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的时间超过1 h,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72.3%>31.4%);有8.1%的学生报告经常躺在床上看书,初中生的比例高于小学生;有64.7%的学生表示睡眠不足,初中生的比例高于小学生。结论应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近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近知识水平,改善学生的不良用眼习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制订辖区视力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新洲区5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并通过问卷调查其用眼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 002人,其中小学生385人,初中生432人,高中生185人。2020年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总近视率为56.5%,其中小学生为43.4%,初中生为60.0%,高中生为75.7%,比较各学段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9,P<0.001);按照性别分层,女生的近视率为62.4%,男生的近视率为51.6%,比较男女生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近视可能性较大(OR=1.510,1.846,3.206;95%CI=1.150~1.923,1.261~2.703,1.878~5.472);近距离用眼时间≥1 h才休息、平均每天看电脑≥2 h是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OR=1.745,1.835;95%CI=1.315~2.315,1.271~2.649),每天户外运动时间≥2 h和睡眠时间≥8 h是防止中小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OR=0.508,0.626;95%CI=0.371~0.695,0.431~0.910)。结论 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中小学生保障睡眠、减少电子屏幕和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并增加户外运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邯郸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19年6—9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邯郸市8所中小学校的3 2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近视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年级、性别及近视情况对中小学生近视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结果 共调查中小学生3 264人,其中近视学生1 385人(45.00%),视力正常学生1 693人(55.00%);学生近视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发现:“边走路/坐车边看书易导致近视”“长时间看书或看电脑易导致近视”及“躺着看书或看电视易导致近视”这三个条目知晓率最高,分别为93.89%、92.30%、91.00%;而“假性近视的矫正方法”“近视可以遗传”及“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三条目知晓率最低,分别为40.16%、50.68%、60.46%;学生近视防治态度情况:有94.2%的同学对“在生活中应注意保护眼睛”非常认可,89.8% 的同学非常认可“近视可以预防”,44.38%的同学“对自己的视力情况非常担忧”,仅有28.95%的同学非常认同“近视对生活、学习具有影响”;通过对学生近视防治行为调查发现,“长时间用眼注意眼睛休息”行为发生率最高(82.81%),“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行为发生率最低(35.90%)。 结论 邯郸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治相关知信行状况不容乐观,近视防治行为正确发生率偏低,近视防治相关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防治态度和行为有待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低年级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低年级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6个区36所学校一~三年级小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共获有效问卷21 850份.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读书时眼睛与书本距离、车上看书、每晚做作业时间、一次看书写作业持续时间超过40 min、眼睛酸累和最喜欢咸味是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读书时眼睛与书本距离、车上看书、眼睛酸累和最喜欢咸味对模型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上海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持续上升,不良阅读姿势和过度用眼是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关键因素.应及早对学生进行用眼行为干预,早期预防近视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学生用眼行为与自我报告近视间的关联性,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分别选取江西省(南昌市、鹰潭市、德兴市)、辽宁省(沈阳市)、广东省(深圳市)、河南省(郑州市)4个省的14 872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基本信息、自我报告近视情况以及用眼行为等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中学生自我报告近视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学生用眼行为情况与自我报告近视率的关联。结果 中学生自我报告近视率为68.5%,其中初中生、高中生分别为59.7%和78.6%。进一步调整混杂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读写时低头的初、高中生自我报告近视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1.94,2.32);躺着或趴着用眼的初、高中生自我报告近视的发生风险较高(OR值分别为1.27,1.28);用眼距离(读写距离,眼睛至电视、手机或平板的距离)与初、高中生自我报告近视均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73,0.70,0.81;0.61,0.66,0.76)(P值均<0.01)。此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制定学生近视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2021年10—11月,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5所学校,连续3年在相同学校对新洲区中小学生视力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和动态屈光检测,分析其近视检出率(近视率)和变化趋势,对四年级以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近视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2019—2021年新洲区中小学生近视率不尽相同,分别为50.50%、58.22%和50.57%,3年总体近视率为53.13%,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近视率分别为36.22%、73.80%、86.19%(χ2=601.20,P<0.01);2021年小学生近视率低于前两年(χ2=34.77,P<0.01),初中生和高中生3年中总体近视率相仿(P>0.05),小学生近视率上升最快,且随年级的上升和年龄的增长呈渐进性升高趋势。中小学生平均每年级近视增长率为17.82%,每年增长率为16.77%,以小学、初中及高中临近毕业年级和相应年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为76.02%。教育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东莞市高中生近视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近视的有效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东莞市5所高级中学10个班级546名高一学生,对所抽取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东莞高中生近视患病率为75.8%,视力检查间隔时间、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上网或看电视时是否戴眼镜、是否有学习压力、每天看书时间等5个因素为近视的影响因素。结论东莞市高中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与用眼卫生不良有关,应加强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从而预防及降低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迎修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0):1186-1187,1190
目的了解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及学业负荷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城乡9~18岁中小学生29 76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城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占81.10%,71.22%,73.60%;乡村分别占78.79%,75.85%,72.44%),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城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占84.44%,74.91%,71.89%;乡村分别占82.38%,78.32%,79.60%);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学生课余作业时间较长,体育锻炼和睡眠时间较少,学习负担较重。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怕累、怕吃苦。结论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改进体育教学,加强意志磨练,保证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三明市儿童与青少年的近视情况,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三明市12所学校、 4所幼儿园学生进行视力测定,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5 235人,检出近视2 628人,近视检出率为50.20%。女生近视检出率高于男生(χ~2=17.69, P0.05)。幼儿园儿童近视检出率为18.27%,小学生为31.77%,初中生为69.27%,普通高中生为84.83%,职业高中生为68.13%。近视检出率呈年龄、地区差异;小学一年级近视检出率最低(14.81%),高中二年级最高(81.38%)。结论三明市儿童与青少年近视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枞阳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及近视疾病的流行情况,为学生视力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枞阳县2所小学、2所中学和1所高中共2 116名学生,并对视力低下和近视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116名受检测学生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视力低下检出率分别为71.3%、74.3%和92.7%;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筛查性近视患病率分别为44.1%、69.5%和92.7%。视力低下和筛查性近视的患病率均随着学段(小学、初中和高中)升高而上升,且视力低下严重程度与学段呈现正相关。初中学段,女生的视力低下患病率(81.6%)和筛查性近视的患病率(75.2%)均高于男生的视力低下的患病率(67.6%)和筛查性近视患病率(63.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_(视力低下)=12.143,P0.05;χ~2_(近视)=8.041,P0.05)。结论枞阳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和近视呈现高发和低年龄化趋势,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