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本文从转化医学和中医药自身特点入手,分析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在发展转化医学上的不同之处,指出中医药转化医学思路和模式必须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结合现代医学转化医学思维,提出一系列的中医药转化医学思路以及构建立体多维的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并基于以上思路和模式,得出了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
转化医学研究是当下医学研究的热点,目前正在全中国甚至全球快速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并发展至今,遇到了瓶颈,如能将中医药与转化医学有机结合,则必将为传统中医药文化注入现代新鲜血液,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目前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发展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亟待去认识并提出对策。文章介绍了当前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发展中医药转化医学提供了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阐述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及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发展概况。方法 将转化医学在中西医领域里的研究性、报道性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介绍该学科的发展及应用等。结果 转化医学已经被成功地引入到中医药学科的研究领域之中。结论 转化医学的兴起将会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创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高速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让转化医学应运而生,其极大缩短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距离。与此同时,转化医学的理念对中医药如何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世界也提供了路径与方法。本文试从转化医学概念、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瓶颈、中医药的转化医学,转化医学下中医药如何能更好与世界接轨等方面来浅议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转化医学的概况,分析了传统中医药与转化医学的关系,并从成立转化中医学研究中心、开展转化医学研讨、紧密结合临床、人才培养、完善机制、纳入科技支撑战略6个方面阐述了当代中医药转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转化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转化医学理念的兴起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医学与转化医学的理念具有相通之处。中医药的转化医学研究主要有“从典籍到基础再到临床”和“从临床到基础再到临床”两种模式。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基于转化医学理念,进一步探索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弊端,我校以转化医学为指导,从转化医学与中医药的共性入手,对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体系、课外实践等方面实施了变革,本文着重阐述了转化医学在这几个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转化医学理念的产生,极大地拉近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距离,同时转化医学的理念也为中医药如何更好地融入世界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但是中医药在转化医学模式下的发展面临着中药质控标准不完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有待建立、多学科交叉等诸多问题,结合现在相关报道,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能推动转化医学模式下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转化医学即通过双向转化通道,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进而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医疗快速转化与应用。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旨在梳理并建立多维的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理性开展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探讨基于临床试验的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的方法,确定了三种转化路径,即:源于文献-证于临床;源于临床-证于临床;源于实验-证于临床;本研究是探讨建立转化医学关键技术研究路径之一“源于实验-证于临床”的方法学,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开展了治疗便秘的中药复方药物、治疗失眠中药复方药物、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药物为示范,进行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为候选药物的确定和向中药新药研究转化,提供临床试验资料的支撑。建立了转化医学关键技术研究路径之一“源于实验-证于临床”的方法学。  相似文献   

10.
盆腔炎性疾病多为湿热瘀结所致,湿邪黏滞,故缠绵难愈。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ID)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祖国医学在疾病治疗中多以经验医学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数据,因而转化医学的出现为中医药治疗PID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思路呈现多样化,其中便有"经验医学-证据医学"的转化思路。目前临床工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中医药治疗PID的临床经验,应用中医药转化医学的研究思路,利用动物模型对这些经验方进行验证和更深层次的研究,阐明其作用机制,进而提供科学规范的数据。目前中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治疗机理的证据医学数据挖掘大多从免疫学、抗微生物、抗炎、解热镇痛、抗粘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中展开。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十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医药领域内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重要的科研成果,无不与中西医结合密切相关,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学的进步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以中医药学的存在为基础,没有中医药学,也就不可能有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药学的发展、创新需要科学、适用的方法学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应当有其普适性,借鉴西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有可能是现阶段中医药研究的一个捷径,但还应考虑中医药学的特点和自身规律。临床是中医药研究的基础,也是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其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使患者更快地受益于生命科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依据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对新的形势下中西医结合儿科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发的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医学相比,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研发一方面需要遵循路径制定的基本原则,另一  相似文献   

14.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生物医药的成果和技术快速转化并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基础与临床双向互动(BtoB)的一门新学科。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处于从传统中药经过中药现代化到创新中药的发展阶段,继承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是创新中药的核心思想。这与转化医学BtoB的研究模式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优势和中药整体调节的特色,探求还原与整合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病例56例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用莲萸生脉汤加西药与单纯用西药进行对比观察,30d后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5.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优于常规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6.
中医作为传统医学,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与循证医学、西医学不同,不能以常规科学的发展模式来衡量和限制发展。中医药的临床发展、优秀中医人才的缺乏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的发展。要发展中医,需保持中医学的独特体系,兴旺中医教育,改革中医教学模式,培养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药药动学)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的新领域,研究了一些中药和复方,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假说,但总体上尚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与评述了中药药动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中药药动学的概念、中药药动学研究的特点与难点,从而提出了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中药药动学研究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医智能研究的实践,探讨中医方剂知识获取的方法。方法人工提炼和软件系统自动获取相结合,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获取中医方剂知识。结果完成了中医方剂所涉及的量效关系、药效关系、候效关系、素效关系、素证关系等知识的获取,归纳出知识获取的基本原则和对所提炼知识的评价方法。结论中医知识获取的研究是中医知识工程研究的首要环节,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医学这一复杂系统的概念知识。  相似文献   

19.
转换医学是要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在实验室到病房之间架起一条快速通道.银屑平颗粒的开发研究就体现了转化医学的理念,其来源于临床经验方,经过基础研究人员的深入研究,最终的目标是将其开发为新药,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