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蝮蛇抗栓酶是近年科学家从蝮蛇的唾液(为有毒唾液)中用高科技手段经提纯制备成低毒、高效的蛇毒复合酶制剂,将有害之毒变为良药。经过提纯的蝮蛇抗栓酶,具有良好的抗凝,溶栓,去纤,降脂,扩张血管,抗血小板黏附聚集,促进神经细胞恢复的作用,为近年治疗脑栓塞之急性期及恢复期,脑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部静脉炎,雷诺氏病,大动脉炎,以及用于断肢再植中抗凝等多种疾病的药物。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病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罗勒提取物抗血栓作用并从抗凝、纤溶两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肺血栓模型、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栓模型及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3种实验性血栓模型,考察罗勒水提物与醇提物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测定动物血浆AT-Ⅲ、PC及PLG、t-PA、PAI-1几个指标观察各组药物对抗凝及纤溶活性的影响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罗勒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所致肺血栓小鼠的存活率,明显延长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并显著减轻血栓湿重,显著减轻结扎法所致下腔静脉血栓湿重,并使血浆AT-Ⅲ浓度降低、PC活性升高,PLG、t-PA活性升高、PAI-1活性轻微降低、t-PA/PAI-1比值升高。结论:罗勒提取物无论是水提物还是醇提物均有明显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活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 蝮蛇抗栓酶Ⅲ号具有抗凝、去纤、抗血小板粘附聚集、降脂、抗血栓,促进神经细胞恢复等多种功效,实践证明,蝮蛇抗栓酶Ⅲ号为预防和治疗血管血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有效率可达80~93%。消栓灵亦为抗凝药,具有良好的去纤、降粘、解聚和消栓作用,并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循环的功能。我院自1987至1990年先后应用蝮蛇抗栓酶Ⅲ号、消栓灵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现将两药的临床疗效作一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土鳖虫纤溶活性蛋白抗小鼠血栓形成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鳖虫纤溶活性蛋白的抗凝、纤溶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方法:小鼠灌胃土鳖虫纤溶活性蛋白后,取血浆测定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其抑制物(PAI)的活性;用角叉菜胶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测量尾部血栓形成的长度。结果:土鳖虫纤溶活性蛋白能够显著延长小鼠TT,使t-PA活性增强,同时抑制PAI的活性,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尾部血栓形成。结论:土鳖虫纤溶活性蛋白能部分抑制凝血途径,激活纤溶系统,抑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陆拓  漆冰 《北京中医》1991,(4):21-22
消栓灵注射液是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和北京生物化学制药厂共同研制生产的新型蛇毒抗凝制剂,本品从长白山白眉蝮蛇毒液中用柱层析的方法分离提取,主要含有类凝血酶、纤溶酶和激肽酶,它们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各有其作用特点。我院对它和江浙蝮蛇抗栓酶(以下简称Svate)两种药分别观察20例、22例高粘滞血症。就其血液流变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腹腔主静脉造成的静脉血栓模型,观察其对纤溶、凝血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桑叶提取液能明显减轻大鼠静脉血栓重量,显著延长大鼠血浆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活性,同时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抗凝血酶(AT-Ⅲ)的活性增强。结论桑叶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其抗血栓作用主要是通过抗凝血作用和纤溶系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蚯蚓纤溶酶抗血栓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对蚯蚓纤溶酶的抗血栓作用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实验研究 一、材料 蚯蚓纤溶酶为冻干粉剂,活性为65.175~116.482mm~2/mg,由甘肃省农垦科技实业开发公司纤溶酶研制协作组提供。  相似文献   

8.
<正> 蝮蛇抗栓酶是从蝮蛇毒中提取的制剂,具有抗凝、去纤、溶栓、降脂等多种作用。笔者将其使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20例,观察其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影响,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蚯蚓纤溶酶分离及部分生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亲合层析法对蚯蚓纤溶酶进行初步纯化,并对其生化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纯化的蚯蚓纤溶酶其分子量在20KD-30KD之间,对人血纤维蛋白平板具有良好的溶解作用,并考察了其热稳定性.纤溶酶能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从而使血栓溶解,直接作用于血栓表面,使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溶解成小分子,达到抗血栓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汉茶总黄酮(TFER)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评估和研发罗汉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3种实验性血栓形成模型:大鼠腹主动脉血栓模型、大鼠体内静脉血栓模型、大鼠"衰老加血瘀证"血栓模型,观察TFER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及机制。结果:TFER能延长腹主动脉血栓形成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同时能缩短血栓长度,降低血栓形成率;能减轻体内静脉血栓形成大鼠的血栓湿重;能降低大鼠血清血栓素(TXB2)、内皮素1(ET-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MDA和脂褐质(Lf)含量,同时提高大鼠血清前列环素(PGI2)、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论:TFER具有抗血栓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凝血功能,调节血小板聚集反应,改善纤溶平衡异常,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达到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1.
蚯蚓纤溶酶分离及部分生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亲合层析法对蚯蚓纤溶酶进行初步纯化,并对其生化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纯化的蚯蚓溶酶其分子量在20KD-30KD之间,对人血纤维蛋白平板具有良好的溶解作用,并考察了其热稳定性。纤溶酶能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从而使血栓溶解,直接作用于血栓表面,使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溶解成小分子,达到抗血栓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全蝎提取液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象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观察了全蝎提取液对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蝎提取液能明显减轻血栓重量,血栓形成抑制率为21.73%;同时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延长,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和纤溶酶原含量明显降低。结果提示全蝎具有明显的抗静脉血栓作用,其机理与抗凝及促纤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蝉蜕不同提取工艺抗凝与纤溶活性。方法:以凝血酶原时间试验(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验(APTT)、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凝-纤溶动态图为指标,比较蝉蜕仿生胃/胰酶解物、水提物、醇提物、水提醇沉物的抗凝与纤溶活性差异,综合评价各提取物抗凝纤溶活性。结果:蝉蜕各提取物均不能延长家兔PT值,而仿生胃/胰酶解物和水提醇沉(渣)对于APTT、血小板聚集率、血凝-纤溶表现出抗凝纤溶作用。结论:蝉蜕仿生胃/胰酶解物和水提醇沉(渣)具有一定抗凝纤溶活性,具有后续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丹参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丹参系唇形科多年生长植物 ,其功同四物 (当归、熟地、芍药、川芎 ) ,具有活血化瘀、清凉消火、宁心安神之功效 [1] ,是祖国药学中应用较广、价值较高的药物之一。随着新技术的应用 ,丹参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日趋广泛。中医认为丹参主要功能是活血化瘀 ,其疗效显著、作用安全。资料表明 ,丹参的水溶性成份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作用。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功能亢进、血液凝固性增高、纤溶活性降低有关。而丹参具有抗血栓、抗凝、增强纤溶活性、阻抑血小板的形成和发展、改善微循环、增强血管舒张能力、激活心肌的钠钾通道开放等作用[2…  相似文献   

15.
尖吻蝮蛇蛇毒抗凝、纤溶组分的分离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丹青  蒙怡  刘绵林 《中成药》2006,28(4):545-547
目的:研究同一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的类凝血酶和纤溶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DEAE-SepharoseCL-6B和Sephadex G-75层析法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获得类凝血酶和纤溶酶,通过体内实验,观察两者对凝血系统指标的影响。结果: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别分离获得单一组分的类凝血酶和纤溶酶,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9300和26600,体内实验证明,尖吻蝮蛇毒类凝血酶和纤溶酶都能明显延长全血凝固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但类凝血酶的作用更强,而纤溶酶在较大剂量时才显现抗凝作用,两者合用优于各自单用。结论:尖吻蝮蛇蛇毒类凝血酶和纤溶酶对动物体内的凝血系统有影响,两者合用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血栓形成,是导致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抗血栓药物治疗在防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血栓药物可按作用机制分为抗凝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直接溶血栓药物等,临床上均能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现代医学对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多,中药抗血栓的作用机制研究也日益增多。中药作用靶点具有多样性,在抗血栓方面,不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影响凝血机制、降低血黏度还能起到溶栓的作用。临床上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与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常同时使用,同时使用的安全性尚无大规模临床试验及循证医学证据加以证实。笔者查阅大量文献,从中药复方的抗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作用,抗凝血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溶栓作用作一综述,希望能对临床医生的用药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126-132
目的:探讨药根碱对大鼠动、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分析其是否会导致出血倾向。方法:采用体外凝血实验,检测药根碱对家兔血浆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采用大鼠FeCl_3诱导的颈总动脉血栓模型和下腔静脉结扎静脉血栓模型,检测血栓形成阻塞时间(OT)、血栓重量、凝血、抗凝及纤溶等相关指标,分析药根碱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小鼠尾静脉给药后,测定出血时间,初步分析药根碱是否存在导致出血的风险。结果:①体外实验表明,药根碱在浓度0.4 mg/ml~1.2 mg/ml呈浓度依赖地延长APTT(P<0.01),但不延长PT和TT(P>0.05)。②在大鼠颈总动脉、下腔静脉血栓模型,药根碱2、3 mg/kg静脉注射可显著延长OT(P<0.05或0.01),降低血栓重量(P<0.01);同时药根碱4 mg/kg可显著延长APTT(P<0.05)。但药根碱对PT、TT和血浆血小板、抗凝系统、纤溶系统均无显著影响(P>0.05)。③小鼠尾出血实验表明,药根碱2、4 mg/kg对出血时间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药根碱具有确切的抗动、静脉血栓的作用,其抗栓作用与血小板、抗凝系统、纤溶系统无显著相关,可能主要通过作用于内源性凝血途径而发挥抗血栓作用。该药不显著延长出血时间,提示其出血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8.
张秀  谭正怀  马苗苗  李晓媛  周雪 《中草药》2021,52(2):367-377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豆豉血栓溶解酶,研究其安全性及溶栓功效。方法采用酪蛋白平板从豆豉中分离获得具有纤溶活性的候选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其AprE9912D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DE1中过表达AprE9912D重组蛋白。经过Ni-NTA纯化柱和透析纯化AprE9912D重组蛋白,体外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溶解混合血栓考察溶栓作用,体内采用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进行功效评价。同时对其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估。结果经过分子鉴定,筛选出具有纤溶酶活性的菌株是贝莱斯芽孢杆菌9912D(Bacillus velezensis 9912D)。序列分析发现AprE9912D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有382个氨基酸,属于S8家族碱性丝氨酸蛋白,使用SWISS-MODEL同源预测AprE9912D蛋白3D模型。经过Ni-NTA柱纯化,AprE9912D纤溶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000。体外测得AprE9912D纤溶酶酶活力为442.6 kU/mg,2.0 kU/mL AprE9912D纤溶酶就能有效溶解混合血栓,其溶解率为40.0%。在体内,4.0 kU/kg能显著抑制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抑制率为32.9%。体外溶血显示AprE9912D纤溶酶93.0 U/mL时,其溶血率为3.33%;测得小鼠静脉注射AprE9912D纤溶酶半数致死量(LD50)>102.6 kU/kg。结论AprE9912D纤溶酶具有活性较强、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蒜制剂抗血栓抗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应目前大蒜制剂抗血栓、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理(包括抑制血小板功能,抗凝与促纤溶作用,降血脂作用,消除自由基作用,对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微循的影响等)及其临床应用作了综述,并对大蒜制剂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小剂量尿激酶、纤溶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昭通市威信骨泰医院收治的88例下肢DVT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药物治疗。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纤溶酶组50例,尿激酶组38例,纤溶酶组给予纤溶酶治疗,尿激酶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溶酶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均优于尿激酶组,且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纤溶酶对下肢DVT的血管再通率均较高,但是采用纤溶酶的患者康复速度更快,并发症更少,疗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