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 1985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 148例SA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和非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82 4%、36 4%和 31 9% ,病死率分别为 30 9%、12 1%和 12 8%。早期手术组与后两组比较 ,并发症发生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病死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再手术率分别为5 1 5 %和 15 2 %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SAP的治疗方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应避免在急性反应期手术 ,而尽量采用非手术或延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全身感染期进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001年3月~2017年1月普外科住院的8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全身感染期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58例患者均采取了手术清除胰腺坏死组织等手术治疗,其余31例患者选择了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术等非手术方式。结果:手术治疗组治愈率高,预后较好,有6例死于严重并发症,而非手术组预后差,有12人死于严重败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疾病的预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全身感染期行手术治疗疗效明显比非手术治疗好,其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全身感染期应提倡早期手术清创,以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王建纲  邵泉 《中国保健》2005,13(18):30-31
目的研究"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分析"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14例经延期手术治愈,4例死于急性期ARDS和肾衰,1例死于真菌败血症.结论"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能较好地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胰腺坏死可能或已伴感染的病例也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关键是密切动态观察其感染是否能逐步得到控制.强调非手术治疗方案必须是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9例SAP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按治疗手段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在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强调一经诊断为胰腺感染即中转手术治疗;研究组70例,突出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特点,只针对病程后期的局限性病灶行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86%,病死率为16.3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病死率为5.71%;全部患者治疗中因胰腺感染中转手术治疗15例,感染局限者手术病死率为20.0%,感染未局限者为50.0%,感染局限者明显低于感染未局限者(P<0.05)。结论非手术综合治疗SAP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胰腺感染局限者中转手术效果优于感染未局限者。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和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和早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适应证及综合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1986年8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82例SAP临床病例特征,诊治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82例,非手术治疗28例,治愈率85.7%,其并发症发生率42%,主要是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等。死亡4例,主要死于严重并发症,早期手术54例,治愈44例,治愈率81.5%,其并发症发生率44.5%,主要是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ARDS及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主要死于术后严重并发症,总治愈率82.9%,结论:对SAP病人的治疗要根据临床病例特征来决定非手术或早期手术治疗,在进行强有力的非手术治疗的同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对治疗的反应情况,一旦发现有手术指标,对胆源性梗阻型SAP应行急症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90例,取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30例,分析对比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的90%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的8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病因、病情、病程等把握非手术、手术的治疗时机,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治疗的1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8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是采取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而对照组则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实验组中又根据时间的长短划分为两组,一组为早期手术组,另一组为延期手术组,每组人数相同40人。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治愈情况、发病死亡率等指标上相比差异是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对于手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中,实验组要比对照组高得多,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手术之前对于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中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差异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在手术之后。早期手术组中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要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相差不大,但是非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小于手术组。手术组中延期手术组效果要比早期手术组效果好,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延期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行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0月接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采用区组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率17.78%与对照组26.67%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4%低于对照组51.11%(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对照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选择。方法62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随机分为早期手术组(A组)30例和延期手术组(B组)32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6例死亡(病死率20.0%),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9例(并发症发生率30.0%);B组2例死亡(病死率6.25%),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3例(并发症发生率9.38%),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延期手术的原则,根据胆道梗阻情况和胰腺炎症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以手术为主的治疗和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效果,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以手术为主的治疗和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在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以手术为主的治疗和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均可取得较好效果,对经济情况较差的患者可考虑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6例急性胰腺炎行手术治疗病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有59例。手术方法有单纯胰腺周围引流术、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加胰腺周围引流术、胰腺坏死病灶切除清创术、脓肿引流术、囊肿引流或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加胆囊切除术、胰腺周围引流术加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引流术等。结果:236例手术者治愈226例,治愈率95.8%(226/236),其中SAP手术的治愈率为83.1%(49/59);10例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死亡,死亡率为4.2%(10/236)。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治疗应在病程的各个阶段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对合并胆石者,应根据胰腺炎不同的病理类型,积极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胰腺假性囊肿多在急性期后行引流术。胰腺周围血管破裂可行经导管出血动脉栓塞术或破裂血管缝扎止血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室隔综合症或感染者,应及时行开腹减压、胰腺周围感染坏死组织清创术及引流术。  相似文献   

12.
林新山 《医疗保健器具》2012,19(7):1106-1107
目的观察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的手术治疗时机及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5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延期手术组32例和早期手术组1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延期手术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6例,并发症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1.3%;早期手术组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9例,并发症6例,无死亡案例,总有效率50%;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的把握,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各种辅助检查进行合理选择,对手术治疗患者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某院52例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治疗效果。结果:胆源性AP 32例(61.5%);暴饮暴食及酒后引起的AP 11例(21.2%);高脂血症性AP 9例(17.3%)。52例患者中,41例经内科治愈好转出院,6例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转上级医院。结论:高脂血症和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内科综合保守治疗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可以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孕早期发生率10%,中期10%,晚期80%,早产发生率10%,围生儿死亡率20%.结论:重视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孕期母儿监护,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旨在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首发AP的患者182例(A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44例(B组),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复发性急性胰腺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B组的饮食因素、高脂血症患者比例显著低于A组(P〈0.05),而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及十二指肠乳头病变患者比例则显著高于A组(P〈0.05)。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6例采取保守治疗,38例采取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保守治疗中1例患者因胰性脑病死亡,余患者无胰腺炎复发情况。结论根据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胰腺炎的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16.
解传仁 《现代医院》2005,5(10):17-19
目的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早期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术前确诊22例,占52.4%,术中探查证实20例,占47.6%。治愈40例,死亡2例,死亡率占4.8%。死亡原因首例入院前已延误4天(98小时),虽经手术抢救后,终因发展成严重脓毒败血症、中毒性休克,最后并发急性多尿型肾功能衰竭、DIC死亡,另1例因严重多脏器损伤大出血术中探查死亡。结论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方法:对该院近年来收治的11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轻度胰腺炎8例,重度胰腺炎3例;6例患者(54·54%)有胆结石病史,高脂血症5例(45·45%);8例轻度胰腺炎患者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7例因孕周尚早平安出院,另1例为孕38周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母子健康出院;3例重度胰腺炎患者,1例孕17周经保守治疗无效行中孕引产术,另2例晚孕患者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剖宫产术,同时行腹腔和胰腺固引流术,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胆结石和高脂血症有关,治疗方案应由内外科和妇产科医师共同制定。  相似文献   

18.
In case of mild acute pancreatitis the treatment is basically conservative, but in severe cases surgical treat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Methods: authors analyze the indications for operation, the timing and the technical questions of i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the previous ten years.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sterile pancreas necrosis is rarely but septic necrosis is an indication for surgery if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s unsuccessful. Therapy resistant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nd other surgical complications such as bleeding, perforation need surgery treatment. In biliary pancreatitis associated with cholestasis urgent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and later cholecystectomy is suggested. In case of pancreas necrosis the ideal time of operation is 21 days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he disease because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s high in early operations. Careful necrosectomy is important which has to be extended to the retrocolic and retroduodenal areas as well. Open abdominal surgery has more complications so it is suggested only in selected cases. Operation should be amended with postoperative bursa omental lav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