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前列腺疾病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5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中,约70%的男性患有各种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欧美国家,前列腺癌在男性肿瘤中占27.1%,是最常见的男性肿瘤,其死亡率高居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是世界上第五位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在美国占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位[1]。我国PCa发病率较低,但随着人群寿命的延长,饮食结构的改变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已跃居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成为影响我国50岁以上男性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常见结缔组织疾病,女性多见,男性患者临床易误诊.为探讨我国男性SLE临床特点,我们对36例男性SLE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女性患者进行对比,发现男性患者有其自身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4.
杨鹤  费琦  赵凡  李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3):1903-1904,190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疾病。2006年数据表明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6944万人患有OP,约2亿1千万人存在低骨量。在我国,针对老年男性OP的关注程度以及研究深度远远不够。但老年男性OP的危害并不亚于女性,男性髋部骨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正>前列腺疾病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其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严重威胁广大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前列腺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又是全球男性第二大癌症。欧美国家前列腺癌发病率高于亚洲国家,发病率在100/10万以上[1]。我国以往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但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及前列腺癌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已明显增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前列腺癌发病率从1993年的1.71/10万,  相似文献   

6.
<正>前列腺癌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已逐渐成为男性患者主要的医学问题。在欧美国家肿瘤相关性死亡原因中,前列腺癌排第二位[1]。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及体检筛查的开展,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威胁我国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在西方国家男性高发的恶性肿瘤中,其死亡率高居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上海市统计数据显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从1991年的2.9/10万男性上升至目前的12.6/10万男性,将成为严重危害我国男性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男性的心身健康。为了尽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本次研究通过对430例前列腺疾病经腹壁超声和经直肠超声对比分析,探讨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癌为老年男性疾病,是欧美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仅次于肺癌导致男性死亡的第二大疾病[1]。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随着社会老年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诊断技术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检出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直肠指诊、  相似文献   

10.
翁文浩  李智 《检验医学》2008,23(1):108-111
前列腺癌是世界上第5位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上升趋势。其中欧美人群发病率最高,在美国仅次于肺癌,占男性癌症死因的第2位。我国是前列腺癌低发病区,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比欧美国家低20-30倍。但随着人群寿命的延长,饮食结构的改变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现在认为,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老年男性生命的重要疾病。因此寻找一种特异的诊断指标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疾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以及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提高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高频超声检查的123例男性乳腺疾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3例男性乳腺疾病中超声诊断男性乳腺发育103例,实质性肿块16例,4例超声检查阴性;16例实质性肿块患者中,手术8例,术后病理证实:男性乳腺癌2例,乳腺脂肪瘤2例,囊性增生1例,纤维增生3例,67例经药物保守治疗后随访证实。结论:根据男性乳腺疾病不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乳腺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内部血流信号的差异等特点,高频彩超对男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肛管疾病和男性生殖系疾病是外科常见的疾病,由于生理解剖位置特殊,术后敷料易脱落,且男性阴囊重力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伤口愈合,须将阴囊托起。我们使用自制的J字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脑血管疾病目前高居我国城乡各类死因第二位,年发病率约为0.1%-0.2%,年死亡率约为0.06%-1.02%,老年男性占大多数近年来[1]。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社会人口老年化结构日趋严重,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在逐步升高,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2]。本文旨在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脑血管疾病辅助  相似文献   

14.
心脏康复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从解放初期的35岁,延长到现在的男性71岁、女性73岁,疾病流行的模式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据统计,2006年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习惯上,常将心脏病与脑血管病并称为心血管疾病。2002年世界心脏病学大会指出,心血管疾病仍是全球第一死因。  相似文献   

15.
男性乳房发育占男性乳房疾病的60%~80%,是男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1]。临床上表现为男性乳房组织异常发育,乳腺结缔组织异常增殖。传统治疗方法以单纯手术切除为主,但有术后乳房外形不平整,  相似文献   

16.
<正>前列腺癌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在西方国家,前列腺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条件的改善,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已位列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已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疾病。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正确的临床分期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寿  相似文献   

17.
男性抑郁症患者对于其疾病本身的看法和应对策略与女性不同,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治疗和康复计划.目前尚没有关于男性抑郁症患者非药物治疗策略的系统研究报道.本文从护理策略的角度入手,着重探讨了男性抑郁症患者的护理策略以及其治疗依从性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男性乳腺属于退化性器官,疾病的发生率远低于女性乳腺,常见病变为男性乳腺发育症、男性乳癌和转移性肿瘤等犤1-4犦,有关的影像学表现已有文献描述犤5-6犦。本文通过对110例正常成年男性乳腺CT表现的研究,旨在提高对男性乳腺正常表现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水平。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0例经临床及CT检查,无肺部炎症,无肺结核、肺癌、肝脏病变、内分泌疾病及乳腺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均为成年男性,年龄24~84岁,平均53.3岁。1.2研究方法1.2.1扫描技术使用美国PICKER公司产PQ-5000型螺旋CT机,常规轴位胸部螺旋扫描,层厚8㎜,层距8㎜,螺距1.5,…  相似文献   

19.
男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HPV与尖锐湿疣、阴茎癌、肛门癌、口腔和口咽疾病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HPV疫苗对男性HPV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然而,男性接种HPV疫苗的认知程度低和HPV疫苗供应短缺,导致男性HPV疫苗接种率不理想。该文对男性HPV感染情况、接种HPV疫苗对男性HPV感染相关疾病的预防效果、男性接种HPV疫苗的可能障碍进行综述,并提出推广男性接种HPV疫苗的建议。笔者认为,应加强HPV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医疗咨询服务和疫苗开发,以提高男性HPV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20.
邵颖  杨励励 《疾病监测》2015,30(8):692-695
目的 分析锦州市城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数据,掌握城区居民死因的状况及特征,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标准进行死亡率的标化,计算主要死因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3年锦州市城区居民死亡率为716.07/10万, 男性死亡率为837.55/10万,女性死亡率为599.16/10万,男性高于女性;城区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城区居民总体的期望寿命为78.20岁,男性期望寿命为75.95岁,女性期望寿命为80.55岁,女性高于男性。 结论 锦州市城区居民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加强防控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将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