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茶多酚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模型大鼠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绿茶中有效成分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IRS)大鼠NO水平和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和高盐饲料喂养大鼠,饲养6周时,给予茶多酚,每天1次,连续6周,并于末次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及血清NO水平和NOS活性。结果:茶多酚高剂量能明显降低IRS模型大鼠血脂和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降低NO水平和抑制NOS活性。结论:茶多酚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影响NO生成和抑制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果糖餐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模型。方法Wistar雄性大鼠给予饮用10%果糖水喂养共6周,以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评定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测定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压及体质量。结果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大鼠的体质量无明显增加,但血压明显增高,葡萄糖耐量减低,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血浆胰岛素含量均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葡萄糖输注率(GIR)、葡萄糖摄取率明显下降。结论高果糖餐喂养Wistar雄性大鼠可以造成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H2S/CSE)体系在胰岛素抵抗大鼠体内的变化,与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关系。方法:随机将雄性健康Wistar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胰岛素抵抗对照组(IR组)、胰岛素抵抗加外源性H2S供体NaHS组(NaHS组),每组各10只。IR组及NaHS组给予高糖饲料喂养6周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NC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成模后NaHS组每日腹腔注射NaHS(56μmol/kg),IR组及NC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继续喂养6周后,检测其体重、血压、血脂、血糖、血胰岛素,血浆H2S水平和胸主动脉CSE mRNA转录水平,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IR组及NaHS组体重、血脂、血压、血胰岛素显著高于NC组(P<0.01), 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NC组(P<0.01), CSE mRNA 转录水平及H2S水平均低于NC组大鼠(P<0.01)。NaHS组CSE mRNA转录水平(P<0.05)及H2S水平(P<0.01)均高于IR组, 血压显著低于IR对照组(P<0.01),但体重、血脂、血压、血糖、血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与IR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体系受到抑制,是其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外源性给予H2S有助于缓解高血压,但对于胰岛素敏感性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对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 检测患者在使用卡托普利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 ,计算治疗前后的改良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 治疗后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 ,改良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升高。结论 使用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 ,是纠正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绿茶中有效成分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resistancesyn drome,IRS)大鼠NO水平和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和高盐饲料喂养大鼠,饲养6周时,给予茶多酚,每天1次,连续6周,并于末次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及血清NO水平和NOS活性。结果:茶多酚高剂量能明显降低IRS模型大鼠血脂和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ISI),降低NO水平和抑制NOS活性。结论:茶多酚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影响NO生成和抑制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非诺贝特对2型糖尿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脂成分、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将门诊初诊的患者156例分三组,单纯高血糖患者组,用罗格列酮治疗;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组,用非诺贝特治疗;高血糖加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组,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治疗;干预时间为三个月。干预前后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血压、脂肪含量水平。正常对照:查体中心健康查体者,根据年龄、性别、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脂肪含量和体重指数进行筛选,取52人作正常对照。作各组间干预后比较和各组治疗前后比较。结果非诺贝特组干预后,体重、体重指数、脂肪含量、脂肪体积均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TG水平降低;罗格列酮组干预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降低,TG、体重、BMI、脂肪含量百分比、脂肪体积没有明显差异;非诺贝特加罗格列酮组干预后,血糖、TG、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将低,体重、BMI、脂肪含量百分比、脂肪体积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都可以增强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非诺贝特可以降低脂肪含量,罗格列酮可以降低血压,联合应用其对胰岛素敏感性、血压和体脂的影响没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在汉族高压患者中的存在状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汉族高血压病32例和健康对照67例空腹血糖,血脂及血胰岛素水平进行测定,并测量右臂坐位血压,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及岛素敏感指数。结论,汉族高血压病人的高胰岛素血症及低胰岛素敏感性主要与其一重指数有关,而血压的影响相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以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分组处理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及肝脏抗氧化指标;肝脏组织脂肪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银杏叶总黄酮组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转氨酶活力等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肝细胞内脂滴少且小.结论 对于胰岛素抵抗大鼠,银杏叶总黄酮能有效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并改善肝功能,同时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羟氯喹增加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胰岛素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羟氯喹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高脂大鼠灌服羟氯喹后用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测定胰岛素敏感性(GIR60-120),并测量血糖、血脂和胰岛素等.结果:(1)高脂喂养4周,大鼠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体重均显著增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2)服用羟氯喹、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2周后,高脂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GIR60-120值分别为9.3±1.2、11.6±1.4、9.8±1.3、mg·kg-lmin-1,服用羟氯喹大鼠的血糖、血脂显著低于服安慰剂的高脂大鼠.结论:(1)高脂喂养法成功地制备了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2)羟氯喹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与二甲双胍相似,但不及罗格列酮;羟氯喹对血糖、血脂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以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分组处理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及肝脏抗氧化指标;肝脏组织脂肪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银杏叶总黄酮组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转氨酶活力等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肝细胞内脂滴少且小.结论 对于胰岛素抵抗大鼠,银杏叶总黄酮能有效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并改善肝功能,同时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其对临床效果及疾病康复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预测患者依从性状况并找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对依从性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依从性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等系列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特定疾病的依从 性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最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评刊之感     
欣逢《中国医院》创刊6周年、公开发行两周年之际,谈点评刊之感,以兹庆贺、纪念。 从2001年7月起,我有幸担任本刊评刊员,真诚感谢给我这一“老有所学”机会,期期通读,收获甚丰。24期,千篇文章(含动态、短讯),颇有走进没设课桌的动态医院管理大学之感。《中国医院》杂志突出特点,一是政策性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对医院改革发展,乃至整个卫生改革发展的部署,传递信息,答疑释惑;二是科学性强,理论阐述,经验介绍,感悟体会,都遵循经济社会规律和医学科学规律;三是权威性高,政府官员,学会领导,院士、博士专家,优秀院长、主任,国内国际名士,均为本刊撰稿。本刊对医院管理者和卫生管理者及时而良好的指导作用,已为业内人士所公认和赞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使病变诊断定量计算更为简便。方法本文拟在T2测量方面借助Matlab进行测算,依据T2的数学表达式特征,采用单双指数曲线拟合法、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三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Origin9.0软件评估,数值波动双指数拟合最小、最稳定;最小二乘法较大;单指数拟合最大。但最小二乘法和单指数拟合地更快。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测出横向弛豫时间T2的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国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板(SCI-E)数据库2006-2016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应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国际ITP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及主题分布情况,重点对目前ITP的国际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期刊论文936篇,2006-2015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量呈稳固上升趋势;研究主要分布于东亚、欧洲及北美洲地区,文献发文排名靠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和英国;论文产出最多的机构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模型、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幽门螺杆菌根除、系统评价、T淋巴细胞增殖为研究热点;大剂量地塞米松、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反应等高频关鍵词为最新研究方向.结论;本文明确了ITP主题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地域分布,以及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可以为我国ITP科研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高血压头颈痛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葛根素治疗)、对照组42例(β体阻滞剂治疗)。结果:5天内总的症状消失率治疗组82.4%,对照组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的停药反跳率分别为8.8%和42.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峡谷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疗效优于β受体阻滞剂而且稳定,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国外医院患者入院过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明  陈洁 《中国医院》2012,16(2):77-78
合理有效的做好患者人院安排是医院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简单介绍了国外医院的入院过程,并提出改进患者人院过程应准确的记录患者信息、有效的使用各种技术、以及最优化医院的资源等策略,以期为中国医院患者入院以及挂号过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伤寒论》太阴病篇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伤寒论》太阴病篇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仅是脾的病变,不包括肺的病变;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的证治很不完整,太阴病的证治散见于其他各篇,学习时当结合其他病篇,方能全面;治疗太阴病的代表方剂当为理中汤(丸);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的病机是脾络瘀滞,并无表证;太阴病的转归除转愈者外,更有虚实之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