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中期妇女(14~20周)外周血中三联检测——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游离雌三醇(uE3)检测,在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血清AFP、F-βhCG与uE3浓度,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利用仪器配套软件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结果筛查6700例孕妇,筛出唐氏综合征(含21-三体、18-三体、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孕妇325例,可疑阳性率4.85%;经产前诊断检查,最终确认,21-三体患儿18例、18-三体患儿7例;神经管缺损17例。结论孕妇血清标记物检测能有效地筛出唐氏儿,降低缺陷人口的出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孕中期妇女(14-20周) 进行血清学三联(即甲胎蛋白(AFP) 、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筛查,以筛查出高危的胎儿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畸形,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孕妇血清中AFP、f-βhCG 及uE3 的浓度,结合孕妇年龄、孕周,计算胎儿患 DS、18 三体综合征和 NTD 的风险概率.对120例孕妇筛查结果进行分析,DS 高危孕妇5例,阳性率4.17%; 18 三体综合征高危孕妇1例,阳性率0.83%; NTD 高危孕妇2例,阳性率1.67%.结论 产前筛查对于严重先天性缺陷儿的宫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孕妇血清中AFP、f -βhCG 及 uE3标志物检测可有效地筛查出 DS 高危孕妇,能显著降低需要进行创伤性产前诊断的孕妇比例,降低唐氏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3.
卵黄囊瘤(YST,亦称内胚窦瘤)是一种类似胚胎性卵黄囊的内胚窦为组织学特征的生殖细胞瘤(GCT),它也是儿童期 GCT的一种常见类型。YST 产生α-胎蛋白(AFP),许多患该肿瘤的病人其血清 AFP 水平升高。所以,血清 AFP 作为一种标记物正被广泛应用于对 YST 的诊断和监测。除 AFP 外,YST 还产生某些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白蛋白前体、α-1抗胰蛋白酶和转铁球蛋白。然而,这些蛋白质不能用作为肿瘤标记物,因为它们总是在健康人的血清中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胚胎性癌的形态特点,为该类型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例1岁以内的卵巢胚胎性癌存档蜡块,用单克隆抗体甲胎蛋白(AFP)、CD30、人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上皮膜抗原(EMA)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分析。结果 AFP、CD30 3例均呈阳性,PLAP、hCG2例呈阳性,EMA均呈阴性。结论卵巢胚胎性癌具有诊断性价值的形态特点是瘤细胞为大的原始细胞样细胞,核分裂相可见,瘤细胞排列呈实性团巢、乳头状或片状,中央有坏死。可见合体滋养细胞散布在瘤细胞巢内或周边。  相似文献   

5.
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结果分析:附10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CG)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对妊娠14~21周的1038例孕妇进行血清AFP和Free-βhCG的检测及分析,风险率≥1:250为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产前诊断及新生儿检查以确认.结果 1038例筛查孕妇中,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74例,检出1例21三体,1例Y染色体倒位,1例染色体多态.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低风险而Free-βhCG MoM异常的孕妇中,发现5例胎儿畸形,其中1例为染色体多态.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低风险以及AFP和Free-βhCG正常的孕妇中,B超检查发现3例胎儿畸形,其中1例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60%.结论 孕中期孕妇血清生化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是有效的产前筛查方法,使用中国人群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小儿肝母细胞瘤和卵黄囊瘤血清AFP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AFP对小儿肝母细胞瘤和卵黄囊瘤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肿瘤组(139例小儿实体肿瘤,包括肝母细胞瘤13例,卵黄囊瘤28例,良性畸胎瘤26例,神经母细胞瘤11例,肾母细胞瘤31例,血管瘤、淋巴管瘤30例)肿瘤切除前后、新生儿黄疸组(包括25例新生儿肝炎和9例胆道闭锁)和对照组(40名非肿瘤住院患儿)血清AFP进行测定。肿瘤患者术后进行了3个月~5a随访。结果:肝母细胞瘤和卵黄囊瘤术前血清AFP阳性率分别为85%,93%。良性畸胎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等实体肿瘤术前血清AFP阳性率小于23%。手术切除肿瘤后AFP多在手术后2~6周恢复正常。正常对照组血清AFP均阴性。新生儿黄疸组阳性率高达88%。结论:测定AFP可作为诊断小儿肝母细胞瘤和卵黄囊瘤及判断肿瘤是否被完整切除和手术后有无复发的重要依据之一。判断AFP结果时应注意排除新生儿肝胆非肿瘤疾病引起的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7.
甲胎蛋白(AFP)主要由胚胎卵黄囊和胎儿肝脏产生,成人血清中含量极微。除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和非瘤性肝病外,AFP升高尚与生殖细胞肿瘤有关。已证明,人和动物的卵黄囊肿瘤含有或产生AFP;睾丸畸胎瘤及含有卵黄囊成分的睾丸肿瘤或多胚瘤患者血清AFP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标准物)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不同的检测系统、福建省各医院的测定结果,及其与hCG相关分子变异体可能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贝克曼Access、日本东曹(Tosh AIA-1800),在此两个免疫仪器检测系统检测不同浓度的质控物和44例患者血清的hCG;并收集福建省2007~2009年hCG质控数据、再收集文献hCG相关分子变异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同一质控物、同一血清、同一hCG相关分子变异体对不同的仪器检测系统,显示不同的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贝克曼Access与Tosh AIA-1800线性方程为Y=1.3336X-70.199。相对而言,临床血清hCG、质控物hCG结果分别是在东曹Tosh AIA-1800(133.8%、137.2%)、雅培Abbott(132%),两仪器检测均高于贝克曼Beckmen Access(100%)。结论标准物不同的hCG分子变异体影响hCG检验结果,由于hCG分子变异体,不同的仪器产生不同的hCG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FP、Fβ—hCG及UABFC联合检测对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2例中期妊娠孕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FP、Fβ—hCG,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动脉血流(UABF),将产妇按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AFP升高组,Fβ—hCG升高组,UABF异常组,AFP、Fβ—hCG及UABF异常组,并随访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分析AFP、Fβ—hCG及UABF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402例孕妇AFP、Fβ—hCG及UABFC异常者共计172例,检测结果异常发生率为42.8%,不良妊娠结局发生32例,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8.0%,AFP升高组,Fβ—hCG升高组、UABF异常组不良妊娠发生率高于对照组,AFP、Fβ—hCG升高组及UABF异常组组不良妊娠发生率高于AFP升高组、Fβ—hCG升高组及UABF异常组。结论:AFP、Fβ—hCG及UABF联合检测能够更好地预测妊娠不良结局,提高孕期医疗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10.
血和脑脊液hCG比值对绒癌脑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血和脑脊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测定在诊断绒癌脑转移中的价值。临床观察表明,出现脑转移症状时,94%的脑瘤期病例血和脑脊液hCG比值小于60:1,但瘤栓期病例hCG比值均大于60:1。提示血和脑脊液hCG比值的变化对脑瘤期诊断较有价值,但对瘤栓期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确定。同时分析了化疗对hCG比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内胚窦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卵巢内胚窦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分析。结果:卵巢内胚窦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年,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血清AFP异常增高,手术和化疗后,AFP可降至正常。结论:卵巢内胚窦瘤对手术和化疗敏感,血清AFP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监测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 199及CA125联合检测在宫颈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妇科就诊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宫颈癌组(43例)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40例),分析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价值。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AFP、CEA、CA199、CA125水平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P <0. 05)。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血清AFP、CEA、CA199、CA125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ⅠA~ⅠB1期宫颈癌患者(P <0. 01)。血清AFP、CEA、CA199、CA125水平对宫颈癌患者均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P <0. 01)。其中,CA125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 710),AFP(AUC=0. 691)、CEA(AUC=0. 687)、CA199 (AUC=0. 674)的检测效能较弱。用Logistic回归计算联合诊断的概率P,用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AUC为0. 764,提示血清AFP、CEA、CA199、CA125联合检测能提高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结论血清CEA、AFP、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能提高宫颈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血清中的一些肿瘤标志可发生明显变化,这对临床诊断和预后均有一定价值。本文周放射免疫法测定 PHC 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50(CA 50)含量并讨论它们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孕B超产前检查出现阳性征,及联合母体血清标记物指标: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血清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含量检查对21-三体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和诊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必要性.方法:回顾了中孕B超产前检查联合母血清标记物对21-三体综合征检出率.结果:中孕B超产前检查的阳性征,联合母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浙东地区血清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特点,以及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表达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78例AFP阴性PHC和146例AFP阳性PHC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AFP阴性和AFP阳性PHC患者在性别、年龄、肝门或腹腔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而在Child-Pugh分级、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表达、肿瘤形态、肿瘤个数、肿瘤大小、腹水、肝硬化、癌栓及TNM分级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AFP阴性患者血清GP73浓度和GP73阳性率均低于AFP阳性者(均<0.05),但有52.56%(41/78)的AFP阴性PHC患者血清GP73阳性。结论 AFP阴性肝癌较AFP阳性者有较好的肝脏背景和较小的肿瘤负荷,但两者的肝癌转移情况相仿;血清GP73检测对于AFP阴性肝癌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卵泡大小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 对156例(160个周期)行IVF-ET助孕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2)浓度、孕激素(P)浓度、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和主导卵泡大小与IVF-ET 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注射hCG日血清E2≥5000pg/ml(OR=0.4662) ,P ≥1.5ng/ml(OR=0.3783) ,LH≥10 mIU/ml(OR=0.2564)是妊娠率降低的因素( P均<0.05);hCG注射日主导卵泡≥18mm 且≤25mm (OR =1.2586)是妊娠率提高的因素( P <0.05).结论 IVF-ET 临床妊娠率受hCG日血清E2、P、LH浓度和主导卵泡大小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筛查方法在本地区运用的有效性,建立本实验室中位数的参考值,提高筛查效率。方法 用ELISA法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的AFP和F-βhCG值,通过筛查软件计算胎儿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值,风险值大于或等于1/275判为高危妊娠。结果 358例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高危15例,神经管缺陷高危20例,其阳性率分别为4.19%和5.59%,经羊水穿刺染色体分析,诊断21三体分离型1例,易位型1例。结论 用孕娠中期孕母血清中的AFP和F-βhCG值可有效地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危产妇,预防病残儿的出生。正常孕中期孕母血中的AFP、F-βhCG的中位数值与孕周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动脉药物灌注术(TAI) 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12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常规肝动脉灌注术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结果 126例患者中,38例瘤体不同程度的缩小,血清AFP下降,67例瘤体无变化,血清AFP下降。半年、1年、2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86.5%,56.3%,8.7%。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联合检测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恶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作为良性组。比较2组血清HE4、CA125、AFP、内分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分析血清HE4、CA125、AFP与FSH、LH、E2的相关性,评价各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并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分析各血清指标对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影响,对比恶性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血清FSH、LH、E2、HE4、CA125、AFP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恶性组血清FSH、LH、E2、HE4、CA125、AFP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肿瘤直径≥4 cm、临床分期Ⅲ~Ⅳ期、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FSH、LH、E2、HE4、CA125、AFP水平分别高于肿瘤直径<4 cm、临床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程度、无淋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基因RS12506899、RS16849384、RS7688274,三位点基因型在广西地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候选基因型对患者血清AFP水平以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和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间行肝癌切除手术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177例。提取组织DNA,Taq-man法进行基因分型。对各组基因型间AFP水平及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基因型各组间AFP水平、肿瘤直径、乙肝表面抗原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肝硬化的HCC患者AFP水平高于合并肝硬化的HCC患者(P=0.047)。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提示P53抗体阳性程度越高,其无瘤生存时间越短(P=0.010)。结论:在本组人群中,AFP候选基因型与HCC患者的AFP水平及其临床参数不相关;P53阳性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