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间院内及院外急救的40例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40例心跳骤停患者中,院内心肺复苏成功2例,院外无一例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5%。结论 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成功与否与抢救人员抢救水平,抢救人员分开协调能力,抢救开始时间,抢救措施正确与否,能否早期除颤,有无先进的急救设备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心跳骤停是临床中最危重急症,脑复苏是心肺复苏(CPR)中的难点 。及时的诊断、有效的救治手段、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我科自2001~2005年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383例,初步复苏成功164例,经进一步生命支持和针对原发疾病治疗,最终23例完全康复出院。回顾性分析23例心跳骤停患者救治资料,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6年 5月~ 2 0 0 1年 2月 ,我院共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 5 1例 ,其中心肺脑复苏成功 16例 ,心肺复苏成功 18例。本文结合临床抢救资料 ,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呼吸心跳骤停猝死患者 5 1例 ,分为 A、B两组。A组为心肺复苏成功者 18例 (35 .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抢救经验,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初步心肺复苏成功的9例,最终康复出院的6例。结论:心跳呼吸骤停是最危急的临床状态,必须分秒必争。早期发现、快速准确地判断和CPR的及时正确抢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高效的团队协作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心肺复苏的现状,总结抢救经验,探索如何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7年7月我科52例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心跳停止到心肺复苏间隔(TCA)时间,原发病因与抢救成功率的关系。结果TCA〈5min者CPR成功率40%、存活率16.7%;TCA5-10min者CPR成功率33.3%、存活率6.7%;TCA10~15min者CPR成功率28.59%、存活率为0。无心脏基础疾病的药物中毒者抢救存活率相对较高,心源性骤死者难以抢救。结论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成功与否与心脏停搏时间、原发病是否可逆、抢救人员专业水平、抢救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心跳呼吸骤停是机体的危急状态,是急诊科最危重的疾病,急诊护士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并在复苏过程中最佳配合医生才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我科从2002年1月~2006年6月,对院内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09例进行心肺复苏,其中成功抢救了46例,抢救成功率42·20%,现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7.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最紧急最危险的疾病。需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本文对我科2001年1月~2007年12月6年间院内及院外急救的96例心跳骤停患者,进行成败原因的临床分析。探讨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以提高复苏率、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率及急救水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成功实现心肺复苏的重要因素,以期提高急救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2008~2016年收治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66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和急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和总结其心肺复苏的情况。结果 66例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成功23例,失败43例,成功率为34.85%。结论对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实施急救,将其控制在最佳救治时间,尽量缩短实施CPR的开始时间,医务人员熟练掌握CPR的操作程序并对症救治,可有效地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后期心肺脑复苏在ICU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极为紧急的危重症,心肺脑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有效措施,此措施包括初期复苏和后期复苏。ICU接受的此类患者往往是经过初期复苏后的患者。我院ICU从1995年2月~2000年5月共收治心跳呼吸骤停初期心肺复苏后患者18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入院后给予心肺复苏、反复彻底洗胃、合理使用阿托品或长托宁以及抗胆碱脂酶复活剂、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结果 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并预后良好.结论 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及早发现并进行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彻底洗胃是救治成功的必要措施,合理使用药物以及密切观察病情是必不可少的救治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毒品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抢救复苏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和日本急救医学会的心肺脑复苏实施的3阶段9步骤和大剂量的纳洛酮抢救1例重症毒品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10min的患者。结果 复苏成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恢复较差,其他效果均可。结论 抢救重症毒品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时间,抢救步骤的正确及时和复苏药物以及纳洛酮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桂英  赵华  柏元秀 《海南医学》2013,24(7):1033-1034
目的探讨链式复苏流程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急救中的时效性及初期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急诊科救治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49例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6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救治,观察组采用链式复苏流程救治。结果对照组49例中有18例抢救成功,实验组60例中有34例抢救成功,实验组初期抢救成功率(5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式复苏流程将急救技术进行优化整合,规范急救程序,可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初期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吴裕侃  刘飞  何平胜 《当代医学》2010,16(36):103-104
目的探讨基础生命支持顺序的改变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7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2005年及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按基础生命支持顺序及CPR时间早晚不同将患者分组,比较不同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大小。结果 A组26例心呼吸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3例,成功率为11.5%;B组11例患者中复苏成功3例,成功率为27.3%。心跳呼吸骤停至CPR≤5min者A组9例,复苏成功2例,成功率28.7%;B组4例,复苏成功2例,成功率50.0%。心跳呼吸骤停至CPR〉5min者A组17例,复苏成功1例,成功率6.20%;B组7例,复苏成功1例,成功率14.3%。结论①抢救时间先后是决定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②基础生命支持顺序的改变对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尤其是就诊时间较晚患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提高临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7月份23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高频率、高深度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并配合立刻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或机械通气的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抢救成功13例,成功率为56.5%.在本院治愈出院4例,治愈成功率为17%.结论: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小冶  黄永阳 《右江医学》2009,37(4):406-407
目的探讨影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急诊科3年多收治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多共收治院前或院内呼吸心跳骤停患者88例,其中院前58例,院内30例,院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复苏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前者,心血管疾病复苏成功率较高。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病因、发病地点及复苏开始时间有关,普及CPR知识,缩短复苏开始时间,加强急救体系建设,能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呼吸心跳骤停是临床上一种紧急的危重症,死亡率极高,如不及时进行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and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可迅速发生不可逆性的脑死亡。文中探讨影响CPCR成功的因素,以提高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成功护理经验。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9年8月间53例CPCR成功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心肺脑复苏成功病例中,27例完全康复出院,26例留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后遗症。完全康复患者组与留有CNS后遗症患者组在开始复苏的时间、脑干反射/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及时有效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急救设备有效管理、护理人员急救知识普及、早期注意实施脑功能的保护措施以及重视患者转运的安全是CPCR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对经我院急诊科和各科抢救的106例非创伤性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中,在本院内发生的心跳骤停患者10例,经复苏存活8例(80.0%)。96例在院外发生心跳骤停患者,其中32例由出诊医务人员在现场抢救后放弃或接回医院,复苏存活6例(18.8%);另64例由目击者或旁人直接送来医院,复苏存活4例(6.3%)。结论院内发生的及经医务人员现场抢救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存活率明显高于未经现场抢救而直接由亲属或旁人送来医院者。认为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应实施"四早生命链",并大力加强心肺复苏知识的群众性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萨勃心肺复苏机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50例(试验组)及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50例(对照组)的疗效,两组均同时应用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包括药物及电除颤治疗.结果:试验组复苏成功40例,成功率80%;对照组复苏成功25例,成功率50%,试验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0,P〈0.01).结论:ICU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可以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由丽丽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32-1232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救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在诊治的73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进行心肺复苏57例。结果:在57例患者中,心跳呼吸骤停时间≤5min者,救治成功率12.8%;心跳呼吸骤停时间〉5min者,救治成功率为5.6%。结论:越早实施心肺复苏,复苏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杨惠芳  吴暐  贾俊海 《甘肃医药》2009,28(5):374-375
目的:分析院前心肺复苏(CPR)病例的抢救经过,总结其中的经验,探讨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对院前复苏的58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例从复苏开始时间、临床急救措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58例院前呼吸心跳骤停病例,复苏成功6例,成功率10.3%。结论:影响院前CPR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与呼吸心跳骤停的基础病、呼吸心跳骤停的时间、尽早的正确的CPR及除颤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