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纳洛酮对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及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跳骤停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5)。给予2组患者均行连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同时辅助构建静脉通道,不间断性监测患者血压,并例行心肺脑复苏治疗。然后对照组静注肾上腺素约1 mg,隔3~5 min重复1次,直至复苏成功;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纳洛酮2 mg,每隔30 min重复1次,但剂量≤10 mg。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1.3±17.8)min,自主循环恢复时间(8.1±3.0)min,意识恢复时间(32.9±10.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可以明显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有效减少患者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心肺复苏术(CPR)自20世纪60年代确立以来,已经成功地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但就其技术本身的发展来说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其间经历了心泵学说到胸泵机制学说等等之争,从1992年CPR标准制订到2000、2005年再至最新的2010年指南修订,让人目不暇接的重大变化和突破彰显了医学家们在心肺复苏领域的艰辛付出和卓越成就。尽管如此,在实际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接诊方法与预后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提高AMI抢救成功率。方法对该院急诊科2000~2010年出诊院前急救的AMI患者132例(观察组)和同期由家属或同事送来急诊救治的AMI患者136例(对照组)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12.12%,低于对照组的22.79%(X2=3.89,P〈0.05)。结论不同接诊方法对AMI患者预后有差别,院前急救能降低AMI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5.
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误诊4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增强对低血糖昏迷的认识,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我院急诊科误诊的49例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低血糖和误诊的原因.结果 本组误诊为脑血管意外24例,心肌梗死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肝性脑病各4例,癔症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癫痫、感染性休克及一氧化碳中毒各2例,精神分裂症1例.确诊为低血糖昏迷后即刻予50%葡萄糖60~80 ml静脉注射,后予10%葡萄糖持续静脉滴注,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补糖量,同时予吸氧及对症治疗.43例恢复正常,6例由于严重并发症死亡.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期间易出现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时常规配备便携式血糖仪,可减少对低血糖昏迷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的特点及院前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接受呼叫、出诊并现场救治的329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昏迷患者中发病原因居前三位的是急性中毒、急性创伤、急性脑血管病,而死亡病因列前三位的是颅脑损伤、急性脑血管病、急性中毒.结论 院前昏迷患者病情复杂,病死率高,正确诊断、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以加深急诊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合理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院的2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69.0%),其次是冠心病(17.2%)和糖尿病(10.3%);螺旋CT或MRI,检出率达100%;早期误诊9例(31.0%);治愈12例(41.4%),好转出院8例(27.6%),死亡9例(31.0%).结论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中层变性疾病;螺旋CT或MRI可以明确诊断;本病表现复杂多样,漏诊误诊率高,只有通过早期诊断,以有效的内科治疗为基础,及时采用手术或介入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 G b)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脑梗死患者随机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56/6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44/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0.69±1.13)和(11.46±1.1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1.02±1.06)和(15.82±0.7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摘要患者女 ,5 5岁 ,农民。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 2年余 ,加重 2个月于 2 0 0 3- 0 4 - 0 7入院。患者于 2 0 0 1年初开始出现胸闷不适 ,活动后气促 ,症状反复发作 ,近 2个月来明显加重 ,一般体力劳动或上二楼即感气促 ,夜间平卧时症状亦有加重 ,伴干咳、腹胀、双下肢水肿。曾在外院按“冠心病”、“心衰”治疗 (用药不详 ) ,未见明显好转。近 2个月来进食差 ,近 2周来每天腹泻 3~ 4次水样便 ,夜间时有恶心 ,呕吐胃内容物 ,无腹痛 ,自服“泻痢停”、“思密达”效果欠佳。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门诊以“心脏扩大查因”收入院 ,患…  相似文献   
10.
心肺脑复苏1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泉云  赵开亮  杨新疆  曾宇  符兆亮 《海南医学》2005,16(10):49-50,133
目的 探讨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十二年间院内及院外急救的115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急救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15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中,初步复苏成功26例,最终复苏成功仅2例,复苏成功率分别为22.5%、1.74%。1992年至2000年间复苏成功率较低,初步复苏成功率为9.68%,最终复苏成功率为0。2001年至2004年间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初步复苏成功率为37.74%,最终复苏成功率为3.77%。结论 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抢救人员专业水平、抢救措施是否正确、抢救开始时间是否及时、对室颤者能否早期除颠、气道通畅与气管插管时机把握、患者原发病是否可逆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