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子宫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可疑子宫畸形的病例行经阴道二维扫查及经阴道三维成像,并对两者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132例明确诊断子宫畸形的病例中,仅利用经阴道二维能明确诊断的有56例,行三维后明确诊断的有76例.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畸形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弥补了以往二维超声难以获取冠状面信息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60-3962
目的观察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0例初诊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观察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的检出率,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灵敏度及准确率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成像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较二维超声更具应用价值,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分别对其进行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及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检查,比较其诊断准确率。结果:三维超声诊断对56例患者诊断率准确率为98.21%,误诊率为1.79%,漏诊率为0.00%,均显著优于二维超声诊断结果(P0.05),且三维超声诊断患者平均用时为(15.92±2.06)min,二维超声诊断患者平均用时为(23.61±3.42)min,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够较为准确的对子宫进行进行诊断,对该类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停经4~6周临床疑似异位妊娠的120例患者行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TUI技术检查,做出超声分型诊断;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对照,对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TUI技术诊断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漏误诊病例图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证实异位妊娠102例,宫内妊娠18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及临床随诊结果对照显示:(1)输卵管妊娠92例,经阴道二维超声正确诊断80例(86.9%,80/92),漏诊8例,误诊4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正确诊断84例(91.3%,84/92),漏诊8例,无误诊病例。超声声像图示附件区类妊娠囊回声包块,呈"Donut"征或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包块,多数包块边界和内部结构清晰或较清晰,包块与输卵管位置关系清晰或较清晰。超声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36例,流产型43例,破裂型5例。(2)子宫角妊娠10例,经阴道二维超声正确诊断6例(60.0%,6/10),误诊4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正确诊断9例(90.0%,9/10),误诊1例。超声声像图示妊娠囊位于一侧子宫角处向外突出,经阴道二维超声显示10例中6例妊娠囊与子宫内膜不相连,4例妊娠囊周边蜕膜包绕显示不清,4例见间质线征;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通过多平面断层图像,尤其冠状面清晰显示9例妊娠囊与子宫内膜不相连,妊娠囊周边蜕膜包绕不完整,6例见间质线征。(3)102例早期异位妊娠因包块小、超声显示不清,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均漏诊输卵管妊娠8例;因宫腔内出现"假妊娠囊"结构、妊娠囊偏向一侧与宫内妊娠难以分辨等原因,经阴道二维超声误诊输卵管妊娠4例及子宫角妊娠4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后清晰显示异位妊娠包块及妊娠囊位置而明确诊断7例,仅误诊1例子宫角妊娠。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能提供更详尽的早期异位妊娠超声声像图诊断信息,减少早期异位妊娠漏误诊,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对早期异位妊娠超声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纵隔子宫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经手术、宫腔镜、碘油造影证实的纵隔子宫的二维、三维超声图像并对其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宫符合率98.4% (61/62),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宫符合率85.5% (53/62).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冠状切面成像,可以清晰显示宫腔内膜形态,可以得到纵隔子宫畸形的准确信息,对于临床少见复杂的、疑难的子宫纵隔能够准确诊断,可为临床选择处理方式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经阴道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及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子宫畸形患者120例,均给予阴道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比较其经宫腔镜、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宫腔镜确诊为纵隔子宫82例,经MRI确诊为鞍型子宫18例,经宫腔或者腹腔镜确诊为残角子宫12例,经MRI确诊为双角子宫8例。120例确诊患者中,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9.17%,三维超声为90.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能显示不同子宫畸形的宫腔结构、宫底外观形态,临床诊断子宫畸形符合率较高,可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三维成像在诊断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阴道彩超二维图像上初步诊断为子宫畸形者进行三维成像并与二维图像进行对比。结果子宫畸形进行三维成像后与二维超声比较可清晰显示子宫外貌特征、肌壁回声、尤其是内膜的走行与分布,因而诊断更明确。结论阴道彩超三维成像诊断子宫畸形可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是二维超声的重要补充形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技术对宫内节育器异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手术证实为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术前行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Omniview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53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中,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诊断准确率为100%(53/53),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5%(45/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技术检查能够获得宫内节育器异位更全面的信息,弥补了传统三维超声只能从3个正交平面来诊断的不足,故诊断正确率明显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CSP患者60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时随机分为二维组、二维及三维组,观察瘢痕妊娠的二维声像图表现、血流供应特点及三维成像特征,并与术后结果相对照,比较两组间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经阴道二维组30例患者Ⅰ型9例,Ⅱ型10例,Ⅲ型4例,诊断符合率为76.67%。经阴道二维及三维组30例患者Ⅰ型9例,Ⅱ型14例,Ⅲ型5例,诊断符合率为93.33%,两组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能更直观、立体的显示妊娠囊的位置、形态,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能显著提高CSP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切实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三维超声成像对特殊类型子宫畸形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冠状面三维超声成像对特殊类型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可疑子宫畸形的病例分别行经阴道二维扫查或三维扫查诊断,比较两组不同种类子宫畸形的构成比,总结特殊类型子宫畸形声像特征。结果共诊断302例子宫畸形,行二维扫查可获得明确诊断127例,行三维超声获得诊断175例。两组诊断子宫畸形种类的构成比有明显差异(P=0.001),三维超声诊断特殊类型子宫畸形明显多于二维超声(P=0.001)。结论采用子宫冠状切面三维超声成像能够得到子宫发育异常的准确信息,对于临床少见的疑难、复杂的子宫畸形能够起到精确诊断、指导临床处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VCI-C成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可疑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患者分别行经阴道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扫查,并与宫腔镜和/或腹腔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手术等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6例患者中,双子宫4例,双角子宫6例,完全纵隔子宫3例,不全纵隔子宫10例,单角子宫3例.结论 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VCI-C成像可直观、准确地显示子宫冠状面及宫腔内膜形态,是一种较便捷诊断子宫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35例疑似子宫畸形患者进行官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后扫查,并与宫腔镜和腹腔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6例诊断为完全纵隔子宫,19例诊断为不完全纵隔子宫,10例诊断为双角子宫。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的准确度为100%。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全纵隔子宫与弓形子宫的三维超声鉴别特点.方法 对宫、腹腔镜确诊为不全纵隔子宫和弓形子宫的各50例患者行二维及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分析二者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 二维超声显示42例不全纵隔子宫患者双侧宫腔间见肌层分隔低回声,38例弓形子宫患者宫底部内膜显示不连续,宫底部中央区增厚的肌层向宫腔突出.三维超声显示50例不全纵隔子宫患者可见两侧内膜在子宫下部相互融合,呈“Y”形,夹角深度> 10mm,两侧内膜夹角< 90°;50例弓状子宫患者宫底处内膜呈浅“V”形,夹角深度<10mm,两侧内膜夹角>90°.二维超声诊断不全纵隔子宫和弓形子宫的符合率分别为84%和76%,三维超声诊断不全纵隔子宫和弓形子宫的符合率均为1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超声冠状面可清晰显示子宫宫腔结构和外观形态,并可直观显示不全纵隔子宫和弓形子宫的纵隔长度及两侧内膜夹角,对二者的诊断较二维超声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二维超声检查提示或临床疑有先天性子宫畸形的19例患者,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以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结果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78.9%、57.9%和100%、100%,三维超声明显优于二维超声.结论 三维超声简便、有效、无创,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子宫的三维超声成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子宫三维超声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子宫作经阴道超声检查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结果:图像满意率96.6%,畸有子宫诊断准确率及对子宫病变定位的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6.6%。结论:三维超声对诊断子宫畸形和对子宫病变的定位具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不同子宫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74例不同子宫疾病患者的3D-TVS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或联合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计算Kappa值来评价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程度.[结果]874例患者中,宫腔镜(或联合腹腔镜)检查:子宫畸形者48例,宫腔粘连者114例,宫腔息肉者116例;3D-TVS对子宫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对轻、中、重度粘连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5%(45/52,P<0.05)、95.8%(46/48,P<0.05)、100% (14/14,P<0.05);对单发息肉诊断符合率为91.9%(34/37,P<0.05),多发息肉诊断符合率为96.2%(76/79,P<0.05).[结论]3D-TVS成像准确、直观、立体,是一种对子宫疾病诊断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陶枫  吴瑛  林琪  姜燕  刘涛  曾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0):1635-1637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宫内节育器(IUD)变形与异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二维超声检查怀疑IUD异常的患者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检查,通过对子宫腔与IUD的三维超声图像分析,明确IUD的形状与位置.将三维超声成像诊断结果 与官腔镜、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术结果 进行对照.结果 31例患者(96.9%)获取满意的三维超声声像图,可清晰显示IUD的形状、位置及其与子宫腔的关系.29例行宫腔镜、腹腔镜或剖腹取器手术,均一次取器成功,术中所见与三维超声诊断结果 一致.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IUD变形和异位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监测激素治疗对绝经过渡期和绝经期妇女子宫及卵巢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6例绝经过渡期和绝经期妇女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绝经期激素治疗组(A组)、绝经期安慰剂治疗组(B组)、绝经过渡期激素治疗组(C组)及绝经过渡期安慰剂治疗组(D组).使用经阴道超声观察其子宫体积、内膜厚度及卵巢面积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各组子宫体积均呈萎缩趋势(P 〈 0.01),A组萎缩速度较B组明显减慢;②A、B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治疗后子宫内膜明显萎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③治疗前后A、C组卵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组卵巢面积明显萎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长期小剂量激素治疗可降低妇科肿瘤的发生率,激素治疗期间利用超声密切监测子宫及卵巢结构的变化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Render模式与Omni view模式)两种成像模式诊断子宫畸形的准确性,筛选出更适用于临床诊断的超声检查方法与成像模式。 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临床检查拟诊为子宫畸形的159例患者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在Render及Omniview两种成像模式下分别对患者子宫三维容积图像进行子宫冠状面的重建,并作出定性和分型诊断。与宫腔(腹腔)镜、磁共振成像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果对照,对子宫畸形患者二维及三维超声(Render模式与Omni view模式)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与宫腔(腹腔)镜、磁共振成像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果对照,三维超声Render模式(78.6%,125/159)和Omni view成像模式(81.8%,130/159)诊断子宫畸形的符合率均高于二维超声(52.8%,84/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ender模式:χ2=23.465,P<0.01;Omni view模式:χ2=30.234,P<0.01)。 结论三维超声两种成像模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二维超声,两种成像模式均可用于子宫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