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谢艳  朱太咏  秦娜 《世界中医药》2009,4(6):340-341
目的:研究益气生骨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将成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益气生骨注射液,对照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和复方当归注射液,空白组不加任何药物。筛选出各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最适生长浓度,并观察其对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益气生骨注射液对成肌细胞的增殖作用最强,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生骨注射液有促进成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益气生骨颗粒提取液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9 d鸡胚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在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益气生骨颗粒提取液(简称益气)、黄芪注射液(简称黄芪)、复方当归注射液(简称当归),应用倒置显微镜每日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和计数单位面积内的细胞数测定1-7 d的细胞增殖动力学。结果:各种药物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最佳浓度为:益气,0.25 mL%;黄芪,2 mL%;当归,0.125 mL%。与空白组(0%)相比,0.25 mL%益气组与2 mL%黄芪组在第3、5、7天的成纤维细胞均明显增多(均P<0.05);0.125 mL%当归组的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生骨颗粒提取液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0.25ml%是其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兔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SCs)体外增殖的作用。方法:提取家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后,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质量浓度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加常规培养液,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用四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率,比较两组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率。结果:培养24 h后,对照组增殖期的细胞占(65.3±4.8)%,黄芪注射液组占(72.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 h后,黄芪注射液0.390 6~200 g.L-1,细胞增殖(吸光度A)为(2.273±0.100)~(1.983±0.125),对照组为(1.341±0.424),表明实验范围内各浓度黄芪注射液对ASCs均有明显促进增殖的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有明显的促进兔ASCs体外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少阳生骨方(SYSGF)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去分化软骨细胞增殖以及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少阳生骨方对膝关节软骨保护方面的作用。方法:①去分化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以及鉴定;②用CCK-8法观察少阳生骨方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去分化软骨细胞增殖影响;③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少阳生骨方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去分化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影响。结果:①通过酶消化法建立1周龄SD大鼠去分化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通过镜下观察、甲苯胺蓝染色以及Ⅱ型胶原表达染色鉴定,确认分离培养的软骨细胞符合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②CCK-8法观察去分化细胞结果显示:0.6%、1.2%、2.4%含少阳生骨方药物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的药物血清与空白组相比,其均能促进去分化软骨细胞的增殖(P〈0.05),但少阳生骨方组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相比其结果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去分化软骨细胞结果显示:不同药物以及不同药物浓度干预去分化软骨细胞后其Ⅱ型胶原均有表达,表达部位在胞浆,为红棕色颗粒或成片状,但与空白组相比,少阳生骨方组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同浓度含药血清少阳生骨方组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Ⅱ型胶原表达结果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阳生骨方能促进去分化软骨细胞的增殖以及Ⅱ型胶原的表达,提示少阳生骨方能有效保护关节软骨,这或许是其防治骨性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益气生骨颗粒的抗炎作用。方法:对小白鼠分别进行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二甲苯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和二甲苯耳肿胀实验,在每一实验中将参与该实验的小白鼠随机分为安慰剂对照组、用药组和阳性对照组3组,观察益气生骨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①益气生骨颗粒可明显抑制醋酸所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益气生骨颗粒可以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益气生骨颗粒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胀,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生骨颗粒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方中各药益气活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研究(CFU-GM)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隔日计HCMV AD169体外持续感染后1~19天内黄芪注射液对CFU-GM细胞簇、集落、大集落及细胞总数变化规律.结果:培养后各组CFU-GM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7天达峰后减少.病毒组CFU-GM增殖均较空白组有明显降低(P<0.05);黄芪组、更昔洛韦组和空白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病毒组(P<0.01);更昔洛韦组和黄芪组CFU-GM增殖显著高于病毒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促进体外培养HCMV感染CFU-GM的增殖.黄芪注射液;粒--单系祖细胞;人巨细胞病毒;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化瘀散结方干预后胃癌SGC-7901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变化,探讨益气化瘀散结方影响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采用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干预,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组及5%、10%、20%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药物干预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blot、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I3K、AKT、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不同浓度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均能不同程度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其中10%,20%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上以48 h最为明显;与空白血清组比较,10%,20%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不同浓度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PI3K、AKT、mTO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益气化瘀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调节胃癌细胞生长周期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骨疏康颗粒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兴华 《北京中医药》2010,29(12):953-955
目的 探讨骨疏康颗粒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进行大鼠成骨细胞培养,制备骨疏康颗粒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以生理盐水大鼠血清作对照,运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与同浓度生理盐水血清比较,骨疏康含药血清能不同程度地促进体外堵养成骨细胞增殖,其中以20%骨疏康含药血清促增殖作用最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P<0.05),提高S期成骨细胞比例及增殖指数(P<0.05).结论 骨疏康含药血清能加速成骨细胞周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养阴解毒方药物血清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 大鼠灌胃制备益气化瘀养阴解毒方药物血清,采用MTT法观察药物血清干预24、48、72h后对细胞增殖的作用(分为空白组及药物血清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流式细胞检测分析药物血清干预24h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分为空白组、生长液组及药物血清高、中剂量组).结果 各药物血清组与空白组之间的吸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吸光度逐渐降低,抑制率逐渐增高(P<0.05).药物血清组细胞周期G1期增多,G2期及S期减少.结论 益气化瘀养阴解毒方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分裂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C2C12骨骼肌成肌细胞(成肌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将成肌细胞接种到96孔培养板,APS分为0.1、0.2、0.4、0.8和1 mg/mL 5组浓度;地塞米松(DEX)分为1、10、100和1 000μM 4组浓度,培养12 h、24 h,MTT法检测计算增殖率和抑制率。根据上述实验确定APS、DEX浓度,再分对照组、DEX组、DEX+APS组,培养24 h,MTT法检测OD值、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光镜检测肌管横径。结果:APS在0.6 mg/mL浓度以下对成肌细胞有增殖作用(P0.05),并在0.2 mg/mL达到峰值。100μM浓度以上DEX对成肌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用100μM DEX建立成肌细胞萎缩模型,给予0.2 mg/mL APS干预后,细胞OD值和肌管横径均升高(P0.05),凋亡率下降(P0.05)。结论:APS对成肌细胞有良好的增殖作用,100μM DEX可作为成肌细胞萎缩模型造模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Caspase3/7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兔的膝关节软骨,将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三代细胞,用10μg/L的IL-1β诱导正常软骨细胞退变,制备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作为干预措施。益气化瘀补肾方组分别加入IL-1β及不同溶度(5%,10%,20%)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培养液,对照组分别加入IL-1β及不同溶度(5%,10%,20%)空白血清培养液,分别培养24h、48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另取对数生长期第三代软骨细胞分为4组:正常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正常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每组6个复孔,每孔100μl,各组分别用相应的血清培养24h、48h后进行检测,采用Caspase3/7试剂盒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的Caspase3/7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均能拮抗IL-1β抑制软骨细胞增殖;与正常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比较,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Caspase3/7酶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比较,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组Caspase3/7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组的Caspase3/7酶活性与正常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和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能拮抗IL-1β抑制软骨细胞增殖,下调软骨细胞Caspase3/7酶活性,从而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陈晓东 《世界中医药》2010,5(5):314-316
目的:评价益气复脉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治疗组41例应用益气复脉注射剂,对照组58例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2组进行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9%,对照组为70.7%,差别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NFDS评分和Barthel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脂各项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用药后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适反应。结论:益气复脉注射剂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对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增殖和bF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膝骨关节软骨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和软骨细胞bFGF-mRNA原位表达。结果补肾益气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增殖均优于对照组(P<0.05),软骨细胞bFGF-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能促进关节炎软骨细胞bFGF-mRNA表达,加强软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益气补肾方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叶萍  刘云霞  姚立 《中医杂志》2012,53(2):148-150,159
目的 探讨益气补肾方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胃癌SGC-7901细胞接种于RPMI-1640培养液中,益气补肾方水溶液配制成1、2、4、8、16、32、64mg/ml 7个终浓度,设肿瘤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在96孔板内每个剂量6个平行孔,重复3次,37℃、5%CO2培养箱孵育48h.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益气补肾方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RT-PCR法检测其对SGC-790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2(TIMP-2)的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 结果 不同浓度的益气补肾方对SGC-7901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16mg/ml和32mg/ml浓度抑瘤作用较好,抑制率分别为53.17%和56.47%;MMP-2 mRNA在32mg/ml组同空白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16mg/ml组也能下调MMP-2 mRNA的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益气补肾方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且以32mg/ml浓度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毒益气活血方对体外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解毒益气活血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影响。结果:解毒益气活血方在10%~20%浓度范围内,具有抑制血管内皮增殖作用(内皮存活率在63.8%~58.5%),且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解毒益气活血方(10%~20%)在体外具有抑制血管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碘乙酸诱的SD大鼠骨关节炎模型,研究通络生骨胶囊对骨关节炎(OA)的治疗作用;利用IL-1β诱导的人软骨细胞(SW1353)损伤模型,研究通络生骨胶囊对软骨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膝关节注射碘乙酸(3 mg/只)诱导形成OA模型,造模3 d后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不同浓度的通络生骨溶液组(0.5、1、2 g/kg)。给药3周后检测血清中IL-1β的含量,膝关节软骨细胞中MMP-13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c-Fos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经通络生骨胶囊(1、5、10、50、100μg/mL)处理48 h后的IL-1β(20 ng/mL)损伤SW1353细胞8 h后的细胞活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Wnt4a、β-catenin、GSK-3β、MMP-13、ADAMTS4、Nrf2、GCLC和NQO-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β-catenin和MMP-13的蛋白含量。结果:不同浓度(0.5、1、2 g/kg)的通络生骨胶囊溶液均可以有效降低碘乙酸诱导的IL-1β含量,抑制软骨细胞中的MMP-13和c-Fos的表达,呈剂量效应关系。在IL-1β刺激的SW1353损伤模型中,不同浓度(10、50、100μg/mL)的通络生骨胶囊溶液均能显著增强细胞活率,抑制IL-1β诱导的Wnt4a、β-catenin、MMP-13、ADAMTS4和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作用,增强IL-1β抑制的Nrf2、GCLC和NQO-1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通络生骨胶囊可以通过降低IL-1β等炎症因子的分泌,抑制IL-1β诱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MMP-13、ADAMTS4等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增强Nrf2/HO-1信号通路,并从多方面提高软骨组织的抗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生骨注射液对大鼠成骨细胞BMP-2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生骨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BMP-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生骨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时间的生骨注射液进行干预实验,然后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BMP-2 mRNA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不同浓度时,生骨注射液连续干预至第5 d,以1 mg/ml浓度条件下,BMP-2 mRNA表达最强;而以1 mg/ml生骨注射液干预1~5 d,BMP-2 mRNA的表达随时间逐渐增强.结论:生骨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BMP-2 mRNA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作用强度随浓度、时间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同一复方用黄芪与用红芪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比较同一复方用黄芪与用红芪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正常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含黄芪益气养血汤组(6 g.kg-1)、含红芪益气养血汤组(6 g.kg-1)、含黄芪补中益气汤组(4 g.kg-1)、含红芪补中益气汤组(4 g.kg-1),连续ig 14 d,用药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分别比较补中益气汤和益气养血汤用红芪和用黄芪对免疫低下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杀伤活性、血清溶血素和血清IL-1,IL-4水平的影响。结果:这两个复方无论用红芪还是用黄芪均能使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杀伤活性、血清溶血素和血清IL-1,IL-4水平提高至正常水平,其中,在T淋巴细胞增殖上,两复方用红芪均比用黄芪作用更为显著(P<0.05),而在其余指标上两复方无论用红芪还是黄芪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养血汤和补中益气汤在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方面用红芪均比用黄芪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彭锐  程杰  邹阳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109-1110
目的探讨生骨注射液对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SD大鼠胫骨干骨折愈合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骨折断端注射等量生骨注射液和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两组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阶段骨痂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生骨注射液组骨痂组织中VEGF表达量及阳性定位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生骨注射液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这可能是生骨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