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肠道是全身应激反应的重要靶器官,又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诱因。而临床患者当中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严重感染、休克、心血管外科手术中体外循环等均可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这些过程最终导致肠屏障通透性增加,继而与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有密切关系。在临床实践中证实许多常规麻醉药物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引起的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继而减轻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2.
创伤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发病机制与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重创伤打击下,机体肠黏膜屏障破坏可引起肠道细菌移位,内毒素血症的发生,通过内毒素增敏效应介导失控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可诱发脓毒症和多器官损害。虽然细菌,内毒素移位的确切临床意义尚有争议,但许多证据支持肠道是脓毒症发生的“枢纽”器官。因此,防止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失血性休克中肠屏障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肠道是失血性休克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早受累的器官之一,是应激反应的中心,而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导致其通透性的改变与随后发生的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关系密切。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注意到机体最大的细菌和毒素储库-肠道可能是原因不明感染的“策源地”。M eak ins等[1]1986年就提出“胃肠道是MODS的始动器官”的著名论点。可见其潜在的致病作用不容忽视。1正常肠道屏障的组成与功能肠屏障是指肠道能防止肠腔内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和毒素穿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其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损害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续贯性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急性肠道功能衰竭在危重病医学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因宿主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是现下重症医学科(ICU)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脓毒症患者极易出现急性胃肠损伤,破坏胃肠功能,进而可导致胃肠道通透性增加,使胃肠道细菌和毒素发生移位,进一步加重脓毒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2]。因此在脓毒症治疗过程中防治胃肠功能损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桃核承气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重度脓毒症3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20,(4):510-513
脓毒症一直是国内外危重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重点和重大疑难问题。肠道在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理环境及特殊生理构造,参与了脓毒症等危重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肠屏障功能已成为评价危重病预后的关键指标之一,如何在治疗严重脓毒症时尽早改善肠缺血,恢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是目前治疗严重脓毒症的关键之一。本文对近年来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常伴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CKD治疗的关键在于减少并发症,延缓CKD的发展及恶化。肠道是应激的中心器官,在创伤、手术、感染等状态下,肠黏膜屏障容易受损,导致肠道细菌易位至其他器官,进而引起局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近年来,肠黏膜屏障在CKD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肠黏膜屏障损伤是CKD并发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对延缓CKD的发展,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CKD时肠黏膜屏障改变的机制仍不明确,故本文就肠黏膜屏障与CKD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肠黏膜屏障能防止肠腔内有害物质穿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危重病患者常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导致肠道细菌易位,对机体造成"二次打击",可继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肠道微生态失调、肠道缺血/再灌注、内毒素、肠黏膜免疫功能受损等,积极的肠内营养支持、合理有效地应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等可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细菌易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由化学屏障、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共同构成的肠黏膜屏障在防止细菌和抗原等有害物质入侵以及维持肠道营养吸收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同样具有多种类型的黏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个组织和器官中的高相对分子质量、高度糖基化修饰的蛋白家族。了解黏蛋白与肠黏膜屏障的关系,将有助于了解肠道内复杂详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肠黏膜相关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是指明确或可疑的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肠道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地位非常重要。胰高血糖素样肽-2是一种特异性胃肠道生长因子,通过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细菌移位来提高肠道的屏障功能,刺激肠黏膜隐窝细胞的增殖及抑制肠上皮凋亡来促进损伤肠上皮的恢复。GLP-2的上述特性,提示其对脓毒症肠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肠道是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和重要靶器官之一,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可以引起内毒素易位,并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对机体是非常强烈的应激反应,近年来CPB引发的肠功能障碍引起日益关注。本文从CPB后肠黏膜屏障损害的机制及年龄相关性及目前中西医对CPB后肠功能障碍的保护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危重症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璇  吴坚 《医学综述》2009,15(13):1944-1947
肠黏膜具有选择性渗透吸收营养物质和防御肠道内微生物及致炎因子入侵等屏障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屏障功能使细菌和内毒素局限在肠道内,防止机体受内源性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侵害。在严重感染、创伤、手术、休克、重症胰腺炎等应激状态或长期进行肠外营养的情况下,肠黏膜发生缺血缺氧损伤,其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肠道细菌易位,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肠屏障功能已成为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肠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对于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肠黏膜屏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景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1992-1993,1964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肠道在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方面的功能研究较多,而对肠黏膜屏障在抵御内外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疾病方面研究较少。近几年来,随着对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肠黏膜屏障的功能越来越重视。肠屏障功能障碍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萎缩,肠通透性增加,肠菌群失调,从而导致细菌和(或)内毒素易位,并可诱发和(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  相似文献   

14.
生长激素在脓毒症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脓毒症患者存在肠屏障功能障碍,引发肠道内毒素和细菌易位,甚至产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而应用生长激素对其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文中就生长激素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顾元博 《医学综述》2011,17(23):3606-3608
肠道缺血是消化道严重的循环障碍。肠道的缺血/再灌注(I/R)是上述情况发生及救治过程中必经的病理生理过程,由此产生的肠屏障功能损伤、肠道细菌和毒素易位及肠源性败血症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保护肠黏膜屏障的方法,减轻肠道I/R对机体的负面作用有重要意义。在传统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酰胺(Gln)可以提高营养支持的效率、降低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现就近年来Gln在外科营养中的研究及对肠道I/R的影响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器官,而且是集内分泌、免疫、屏障等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器官.在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同时又能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抑制于肠道内,在此过程中肠道屏障起重要作用.现将肠道屏障黏膜防御体系和屏障功能的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肠黏膜屏障是指肠道能防止肠腔内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和毒素穿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  相似文献   

18.
维护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性及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肠道屏障功能损害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死于脓毒症的MODS患者有30%找不到感染灶,但经血培养发现血中存在与肠道常驻菌相似的细菌[1],因此学者们认为系肠源性感染引起.1987年Border等进一步提出肠源性脓毒症(gut origin sepsis,GOS)的概念.已有许多研究证明肠道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MODS的连续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3],支持GOS的观点.肠粘膜屏障功能(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IBF)受损,肠道细菌可通过肠粘膜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并进一步侵犯远处脏器,此即为肠道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IBF受损作为BT的主要原因,日益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重视.因此人们认为肠道不仅是MODS的靶器官,更是MODS的启动者[4],肠道屏障功能衰竭是MOF治疗中的难点,对其治疗的成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高原低氧环境下肠道微生态失调及其防治研究是近年来的热门领域,其观点不一、乱点纷呈,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1.高原低氧环境下肠道微生态失调 1.1 高原低氧环境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高原低氧环境会导致胃肠道应激反应,并伴有肠黏膜屏障损伤,进而导致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高原低氧环境导...  相似文献   

20.
王一敏 《黑龙江医学》2008,32(8):639-640
手术、感染、炎性肠病等多种应激状态或疾病,均可造成肠道黏膜屏障损害,表现为肠道黏膜萎缩、破损、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严重时可致毒素和细菌移位,发生肠源性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近年来,肠源性感染作为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作者观察应用复方大黄片对脓毒症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