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型、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与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健康男性30例为对照组,VC临床型33例,亚临床型26例.在平卧位、脊柱后伸位分别检测三组LRV穿越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处狭窄部的内径(Da)、流速(Va)及LRV腹主动脉左前方扩张部的内径(Db)、流速(Vb).比较三组间LRV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计算LRV受压综合症(或nut-cracker phenomenon,NCP)的检出率.结果 (1) 三组间年龄、体质量、体表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组、亚临床组身高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平卧位、脊柱后伸位Db /Da临床组、亚临床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Va/Vb临床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照组、亚临床组、临床组NCP的检出率分别为13.3%(4/30)、30.8%(8/26)、54.5%(18/3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临床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RV受压是引起VC的重要原因之一,VC患者应常规进行LRV的血流动力学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血流速度与内径比值(V/D)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临床确诊为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VC组)及5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左侧精索静脉的发病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C组精索静脉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增宽,V/D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速度在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索静脉血流速度与内径比值作为评价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索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SCTA测量30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儿卧位状态下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A)间的角度,并测量SMA-AA处左肾静脉狭窄内径、近端肾门处左肾静脉扩张内径、前后内径比值、截面积比值、左右肾脏体积差异、体质量指数,并与对照组3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结果 30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SMA和AA夹角平均值为(16. 70±0. 31)°,LRV穿越SMA夹角处狭窄段内径和左侧近肾门处扩张段的内径分别为(0. 29±0. 02) cm和(1. 15±0. 04) cm,内径比值为(4. 89±0. 53),截面积比值(3. 30±0. 11),左、右肾脏体积差(16. 10±2. 20) cm~3,体质量指数(15. 90±0. 44) kg/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性、扫描范围大、多平面、多角度成像的优势,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有重大临床诊断价值,是目前诊断左肾静脉综合征的准确、简便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5例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左肾静脉狭窄位置、近肾门段内径与峰值流速进行检测,计算相应的内径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左肾静脉狭窄位置的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肾静脉狭窄位置的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检测左肾静脉狭窄位置的内径和峰值流速,同时对内径比值进行计算,对诊断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三种超声方法评价左肾静脉受压综合症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PD)诊断左肾静脉受压综合症(Nut-CrackerSyn-drome,简称NCS)的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IU22及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临床出现血尿、蛋白尿,而肾功能正常的患儿50例。2D测量主动脉左侧左肾静脉扩张段内径(A)和主动脉前方左肾静脉受压段内径(B),计算A/B比值;CDFI观察左肾静脉扩张段和受压段彩色血流色差;PD测量左肾静脉扩张段流速(Va)和受压段流速(Vb)并计算Va/Vb比值。8例得到肾静脉造影证实,4例经增强CT证实,3例经MRI证实。结果15例得到其他影像学证实的患儿中,站立位2D诊断NCS12例,CDFI诊断NCS13例,PD诊断NCS12例。2D CDFI阳性例数为14例,2D PD阳性例数为14例,2D CDFI PD阳性例数为15。结论3种超声方法综合判断NCS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彩超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和彩超诊断.结果12例首发血尿占60%,3例首发蛋白尿占15%,3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占15%,2例盆腔淤血综合征占10%.彩超提示仰卧位左肾静脉扩张段内径与狭窄段内径比≥2,脊柱过伸位15~20 min后或站立位左肾静脉扩张段内径与狭窄段内径比≥4;频谱多普勒左肾静脉狭窄段峰值流速为(143.2±32.6 cm/s),左肾静脉扩张段峰值流速为(8.85±4.62 cm/s);彩色多普勒显示左肾静脉狭窄段血流信号为明亮的花色血流.结论长期血尿、直立性蛋白尿、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盆腔淤血综合征是"胡桃夹"综合征的重要临床症状;彩超是"胡桃夹"综合征重要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胡桃夹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探讨诊断NCP的新指标。方法:用彩超仪检查NCP组22例,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左肾静脉(LRV)经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内径(a)、夹角左侧最宽处内径(b)、夹角左侧LRV最宽处的最大血流速度(V1)和最小血流速度(V2)之比(V1/V2)等七项指标。统计方法用t检验、逐步回归及差别分析。结果:经t检验,NCP组与对照组五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逐步回归法示内径比、流速比为入选指标。判别分析表明,内径比、流速比两项指标联合应用对NCP的诊断效果最好,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达95.5%、96.7%、96.15%。结论:流速比可作为诊断NCP的新指标,它与内径比联合应用,可提高超声对NCP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的测量在精索静脉曲张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在精索静脉曲张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精索静脉内径≥ 3mm的患者 15例 ,超声检测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 ,并测量双侧肾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精索静脉内径≥ 3mm组肠系膜上动脉夹角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 3 6.3 1°± 8.5 5°对 2 5 .5 8°± 9.0 2° ,P<0 .0 1) ,其左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右侧段流速较右肾静脉明显升高 [( 66.73± 2 6.40 )cm/s对 ( 4 0 .2 7±15 .78)cm/s ,P <0 .0 1] ,左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左侧段流速较右肾静脉明显降低 [( 2 8.66± 11.0 1)cm /s对 ( 4 0 .2 7± 15 .78)cm/s ,P <0 .0 5 ]。结论 在精索静脉内径≥ 3mm的患者中 ,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小是一个主要的致病原因 ,利用超声对其进行准确的测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在胡桃夹综合征(NCS)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行腹腔镜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的NCS患者41例。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行超声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左肾静脉受压情况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术前超声显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为(21.29±4.53)°,术后为(47.42±7.45)°,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术前可见左肾静脉明显受压,最细处内径仅为(1.51±0.49)mm,且血流峰值速度为(143.92±50.40)cm/s;术后超声检查显示左肾静脉受压狭窄处明显扩张,未见高速血流;术后肾门处左肾静脉内径、肾门处左肾静脉血流速度、精索静脉内径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01)。与超声检查结果类似,CTA亦发现术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较术前显著增大[(17.59±4.56)°对(52.27±9.01)°,P<0.001],术前CTA测得左肾静脉受压处内径为(2.09±0.86)mm,术后明显扩张,肾门处左肾静脉内径治疗后显著减小(P<0.001)。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有效评估NCS患者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前后的左肾静脉受压情况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为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后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后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后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和相关检查确诊的后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左肾静脉的形态、走行,测量腹主动脉后方狭窄处和腹主动脉左侧扩张处左肾静脉的前后径、血流速度,计算狭窄处与扩张处的内径和血流速度比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左肾静脉自肾门处注入下腔静脉的全程.本组8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经多角度、多切面扫查均见左肾静脉穿越腹主动脉后方与腰椎之间隙汇入下腔静脉,狭窄处左肾静脉内径为(1.5±0.4)mm,血流速度为(154.5±30.1)cm/s;扩张处左肾静脉内径为(8.7±1.4)mm,血流速度为(22.8±3.4)cm/s;左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比值分别为1:(6.5±0.5)及1:(7.2±0.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准确评价左肾静脉走行变异导致的左肾静脉扩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临床诊断、治疗后胡桃夹综合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精索静脉管径与多普勒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2例正常人及116例左侧VC患者,记录精索静脉在平静呼吸时最大内径(DR)及Valsalva试验时的最大内径(DV)、最大反流速度(Vmax)及反流持续时间(TR)。根据管径大小将VC分为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SVC)、临床型VCⅠ级、Ⅱ级和Ⅲ级共4级。结果①各VC组较对照组DR、DV、Vmax、TR高,随着VC程度增加,DR、DV、Vmax及TR逐渐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精索静脉管径与血流多普勒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对VC患者的诊治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精索静脉曲张(V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左侧VC患者27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男性志愿者27例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CEUS检查双侧精索静脉,获得CEUS定量参数:精索动静脉渡越时间(TT)、精索静脉到达时间(ATV)、静脉达峰所需时间(TTPV)、静脉达峰时间(PTV)、静脉峰值减半时间(WOT50%)、静脉半衰期(HTV),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左侧与右侧精索静脉TT、ATV、TTPV、PTV、WOT50%、HT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左侧与右侧精索静脉各CEUS定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左侧精索静脉TT、ATV、TTPV、PTV、WOT50%、HT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侧精索静脉各CEUS定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定量参数能够反映精索静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在VC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精索静脉曲张对精索静脉血与外周血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对精索静脉血和外周血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与 2 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精索静脉血与外周血性激素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结果 :精索静脉曲张组与腹股沟斜疝组精索静脉血睾酮有明显差异 (P <0 0 5 )。其余各组间比较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外周血性激素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测定精索静脉血性激素水平并结合抑制素等指标 ,则能更准确地评价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精索静脉曲张(VC)伴不育患者的睾丸被膜动脉血流情况,评估VC对睾丸微循环的影响以及与不育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临床触诊及超声检查证实的左侧VC伴不育患者48例(病例组),以及同期30例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精索静脉及睾丸被膜动脉收缩期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确定VC程度;并实验室检查其精子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病例组睾丸被膜动脉的PSV、RI和P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VC程度加重,精子质量呈下降趋势.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VC患者睾丸被膜动脉PSV、RI、PI可作为临床诊断男性不育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治疗的116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股沟管精索静脉结扎55例、腹膜后小切口精索静脉结扎38例、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23例。结果腹股沟管组复发率最高且并发症多;腹腔镜组住院时间短、损伤小、受孕率高;腹膜后组简单安全,疗效可靠。三组均能增加精子密度,提高精子活率,改善活动力,减少精子畸形率。对于不育症治疗,腹股沟组效果差。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的有效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精索静脉曲张的超声分级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精索静脉曲张及分级与临床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 30条正常精索静脉和 79条曲张静脉管腔内径和多普勒表现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精索静脉内径病变组明显大于对照组 ,P<0 .0 0 1 ;对照组静脉无返流 ,病变组临床型返流在 b级以上 ,亚临床型返流以 a级为主。结论 超声检查精索静脉曲张准确、可重复性强 ,与临床诊断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对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有重要应用价值 ,结合管腔内径与返流程度对曲张分级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时间、睾酮水平及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03例,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1)。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率、术前和术后6个月睾酮水平及精子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48.23±6.55)min vs.(39.76±8.64)min],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3.34±1.12)d vs.(3.92±0.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16.54±3.65)mL vs.(17.46±5.8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7%vs.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92%vs.13.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睾酮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0.16±1.73)nmol/L vs.(8.26±1.39)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精子密度[(112.43±15.79)、(109.52±12.76)×106/mL]、(a+b)级精子[(62.29±9.42)%、(60.48±7.06)%]、精子存活率[(71.02±10.46)%、(68.46±9.25)%]均较术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应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可提高其睾酮水平及精子质量,减少并发症与复发率,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8.
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男性不育的超声诊断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超声检查精索静脉曲张(VC)在男性不育与一般人群进行对比,寻找对男性不育比较实用易行的检查和筛选方法。方法:使用高频探头检查74例不育患者和57例一般人群,观察精索静脉内径、静脉返流实验,结合实验室检查精液生殖力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不育患者中VC远较正常人群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化验精子数及活跃度在有无VC的人群中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男性不育患者中VC远较正常人群高,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十分必要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常规多普勒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前后精子顶体酶活性变化情况。方法应用改良Kennedy’sMethod检测15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前后6~8月的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患者术后精子顶体酶活性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精子顶体酶活性对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的疗效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