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共同的血浆蛋白差异表达进行研究,挖掘肾虚证的本质。方法 对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和健康正常人进行蛋白芯片表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 选取典型肾阴虚证5例、肾阳虚证5例、正常健康人6例进行蛋白芯片检测,与正常健康人对比,获得2组间共同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BMP-5。结论 肾阴虚、肾阳虚证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差异蛋白,这可能是2者均有肾虚的表现有关,这为探讨肾虚证的发生机制,特别是在蛋白水平的改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其与性激素、骨密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28例POP患者,将其分为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非肾虚(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血瘀),每半年进行1次辨证分型、骨密度和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测定。结果:POP症状表现出现最多的是腰膝酸痛(63.3%),其次为脱发齿摇(57.8%),耳鸣或耳聋(54.7%);证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密度随非肾虚、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下降,其中肾阳虚较非肾虚和肾气虚显著下降(P<0.05);性激素T、T/E2水平随非肾虚、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降低,其中肾阴虚、肾阳虚较非肾虚显著降低(P<0.05),而E2水平则随之增高。结论:POP证型以肾虚为主。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性激素水平与肾虚证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不同肾虚证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诊断依据.选择88例肾虚证PMO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肾气虚组37例,肾阴虚组29例,肾阳虚组22例,另设对照组30例,同步检测骨密度、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计算E2/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MO患者骨密度随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下降,其中肾阳虚组较对照组和肾气虚组显著下降(P<0.01);PMO不同肾虚证型组骨密度变化均为Ward>Neck>Troch.与对照组比较,不同肾虚证型组T显著升高(P<0.01),性激素T水平的变化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升高,而E2、E2/T则逐渐降低;不同肾虚证型组E2、E2/T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表明①PMO患者骨密度随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下降,不同肾虚证型组骨密度变化均为Troch>Neck>Ward;②PMO患者性激素T水平的变化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升高,而E2、E2/T则逐渐降低;③骨密度和性激素水平反应了肾虚程度,即依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加重.④骨密度测定值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作为PMO不同肾虚证型的客观评价指标,并为PMO患者不同肾虚证型的治疗效果的观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年来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32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均系我院住院病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8~73岁;病程1~28年,平均7年;辨证分型为脾肾阳虚20例,肝肾阴虚4例,气阴两虚5例,阴阳两虚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GT1R)基因多态性与肾虚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分为糠尿病肾病(DN)组和非DN组,进一步分为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及非肾虚证,用PCR-RFLP方法检测AGT1R基因型。结果:2组肾阳虚、肾阴虚型AGT1R-A1166C的AC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高于非肾虚型,非DN组非肾虚型AC型占3.4%,而DN组肾阳虚型为8.4%、肾阴虚型为10.8%(均P<0.05);非DN组非肾虚型C等位基因占1.7%,而DN组肾阳虚型为4.2%、肾阴虚型为5.4%(均P<0.05);但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1166-C多态与肾虚型DN的发生显著相关,提示AGT1R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可能是DN患者肾虚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辨证分型规律。方法遴选41个中医四诊信息为基本变量,采用横断面、前瞻性现场调查研究方法获得384例卵巢早衰病例资料。使用SAS软件,基于差异矩阵算法聚类分析。结果归纳出384例卵巢早衰病例3类中医证候,即肝肾阴虚证181例(41.74%),肝郁肾虚证112例(29.17%),脾肾阳虚证61例(15.89%);3类证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郁证候。结论肝肾阴虚、肝郁肾虚、脾肾阳虚是卵巢早衰的主要证型,肝郁病机是卵巢早衰重要的兼夹证。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萍  刘实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601-2602
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本,由于患者体质差异,阴阳盛衰、气化代谢特点不同而呈现出肾虚为主的基本证候:肾精气亏虚、肾阴虚、肾阳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以及瘀血阻络等证。随病情发展,骨质疏松症后期各证均转为肾虚血瘀的本虚标实证。  相似文献   

8.
肾虚通常可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肾阳虚者表现有面色淡白、腰酸腿软、阳痿、头昏耳鸣、形寒尿频、舌淡白、脉沉弱;肾阴虚者表现有形体虚弱、头昏耳呜、少寐健忘、腰酸腿软、口干、舌红少苔、脉细。  相似文献   

9.
推拿肾俞穴治疗老年肾虚腰痛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娟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4):214-216
目的 :探讨推拿肾俞穴治疗老年肾虚腰痛的免疫机制。方法 :6 0例患者分为两组 ,肾阴虚型、肾阳虚型各 30例。肾阴虚型加擦涌泉穴 ,肾阳虚型加擦肾俞、命门 ,15 d为 1个疗程 ,连续治疗 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体液免疫的变化情况并比较。结果 :老年肾虚腰痛患者存在免疫水平低下的情况 ,推拿治疗后免疫水平有所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两证型比较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推拿肾俞穴能提高老年肾虚腰痛患者的免疫水平 ,对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成玉斌  罗仁等 《新中医》2003,35(1):36-37
目的:探讨I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GT1R)基因多态性与肾虚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和非DN组,进一步分为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及非肾虚证,用PCR-RFLP方法检测AGT1B基因型。结果:2组肾阳虚、肾阴虚型AGT1R-A1166C的AC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高于非肾虚型,非DN组非肾虚型AC型占3.4%,而DN组肾阳虚型为8.4%、肾阴虚型为10.8%(均P<0.05);非DN组非肾虚型C等位基因占1.7%,而DN组肾阳虚型为4.2%、肾阴虚型为5.4%(均P<0.05);但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1166-C多态与肾虚型DN的发生显著相关,提示AGT1R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可能是DN患者肾虚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