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1997年元月至1998年6月我们应用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m)治疗复杂性淋球菌(Com-Plicated gonoccic,NG)和(或)沙眼衣原体(Chlamgdid trachomatis,CT)泌尿、生殖道感染70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70例中,男50例,女20例。女性患者为男性患者性伴侣,年龄17~49岁。男性患者均有冶游史,且患过急性淋菌性尿道炎,1次或间断多次接受过青霉素、先锋霉素V、淋必治或菌必治等治疗,而仍有临床症状就诊。女性则随性伴侣而就诊。诊断以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女性经阴道擦拭宫颈粘膜行聚合酶联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测出NG+CT感染28例(40%)、CT感染42例(60%)。  相似文献   

2.
1975年Flaherty等首次报告硝酸甘油(NG)静脉输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此后国外许多学者对NG静脉内应用治疗心肌缺血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我院近两年来采用此方法治疗5例AMI和难治性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史殿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04-2004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9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NG、CT和UU检测,NG采用培养法、CT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和UU采用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单纯NG感染19例(占6.5%),单纯CT感染120例(占41.4%),单纯UU感染50例(占17.2%),NG和CT混合感染20例(占10.5%),NG和UU混合感染18例(占6.2%),NG、CT和UU混合感染10例(占3.4%),CT和UU混合感染53例(占18.3%)。结论:泌尿生殖道系统疾病混合感染率较高,提示临床应对泌尿生殖道系统疾病患者要作全面的病原体检查以早期发现隐匿性感染,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细胞中NG2的表达 ,了解其与临床表现、免疫表型及疗效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 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 6 2例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dultacutemyeloidleukemia ,AML)和 2 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患者骨髓细胞膜表面人类小鼠硫酸透明质酸糖蛋白NG2同源物的表达。结果 :在 19.35 %的AML和 4.17%的ALL中此抗原表达阳性。阳性者与对照在临床特征和血象方面无差异。但在AML中与FAB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以M0 、M1为多。NG2阳性者更易表达CD9和CD13,而CD14、CD15的阳性率较低 (P <0 .0 5 ) ,CD34、CD38等干 /祖细胞标志的表达率也较高 (P =0 .1)。NG2阳性患者的缓解率较低 (P =0 .0 8)。结论 :NG2多表达于早期的造血干 /祖细胞 ,与预后似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年我们应用硝普钠与硝酸甘油对2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照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25例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硝普钠(NP)治疗组和硝酸甘油(NG)对照组,其中NP组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48±13.8)岁,心功能分级(NYHA):级2例,级10例;原发病为扩张型心肌病4例,高心病2例,冠心病2例,风心病4例;NG组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50.1±12.7)岁,心功能分级级3例,级10例。所有病例肝肾功能正常,且均经常规强心、利尿及ACEI治疗5d疗效不佳。NG组2例治疗无效进入NP组继续治疗。1.2…  相似文献   

6.
本文目的在于分析心肌梗死(M I)后迅速采取鼻胃(N G)插管治疗胃肠道(G I)出血的风险性和有利方面。虽然,N G插管抽吸术相对安全、有效,而且作为常规用于急性GI出血的普通人群,但M I后N G插管的安全性尚未研究且不清楚。除了使用N G管的常规合并症外,由于焦虑和插管期间不适,患者M I后极易发生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研究了从1986—2001年间两所医院的125例患者,在M I后30d内进行了NG插管。NG插管的指征包括:55例黑便,37例大便潜血伴急性血细胞比容下降、严重贫血或突发性低血压,18例呕血,8例直肠鲜血便和7例直肠暗红色血便。插管在M…  相似文献   

7.
王彬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9):414-415
目的探讨性传播性尿道炎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病原体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2例性传播性尿道炎,并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病原体培养淋球菌(NG)阳性9例,解脲支原体(UU)阳性30例,两者均阳性5例,均阴性18例;PCR检测沙眼衣原体(CT)阳性25例,UU阳性17例,两者均阳性20例,其中合并NG阳性17例。病原体培养与PCR显示NG和UU双阳性分别为13例和34例,双阴性分别为47例和25例,两种方法不一致者分别为2例和3例。PCR对NG和UU的敏感度分别为98.3%和97.2%,特异性分别为97.9%和92.6%。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奇霉素500mg,每3d1次,总剂量1.5g;本组治愈50例,显效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3%。结论PCR对CT、UU及NG感染是一种敏感、特异、快捷和无创伤的检测技术,可作为性传播性尿道炎复查时的常规检测手段。阿奇霉素对治疗性传播性尿道炎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术(ST)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大(NG)的效果。方法 84例N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ST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TT)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复发4例,观察组5例,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获得随访2年以上,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3%(40/42),对照组为97.61%(4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ST治疗NG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治愈率高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治疗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及血清骨桥蛋白(OPN)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干科住院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DR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LP-1治疗组(GLP-1组)与对照组(NG组)各25例,GLP-1组给予艾塞那肽和二甲双胍治疗16周,NG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16周,观察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和血清OPN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GLP-1组总有效率高于NG组(88.0%vs.32.0%,χ~2=9.12,P=0.01)。GLP-1组的FPG、FINS和HbA_(1c)显著低于NG组[(8.76±2.97)mmol/L vs.(11.59±3.89)mmol/L,(6.66±3.81)mmol/L vs.(9.37±4.25)mmol/L,(4.89±2.98)%vs.(6.93±3.76)%,t=2.89、2.67、2.12,P<0.05,P<0.01]。GLP-1组血清OPN水平较NG组增加[(76.26±16.43)ng/ml vs.(75.83±18.83)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57)。结论艾塞那肽治疗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DR患者,FPG、FINS和HbA_(1c)水平显著降低,而OPN水平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NG)与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瘤(PTM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NG患者(NG组)和82例PTMC患者(PTMC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行HR-CT,分析HR-CT在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瘤的价值。结果 HR-CT对NG和PTMC诊断的符合率为分别为97.37%,90.24%,两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组和PTMC组在瘤体形态、结节数、增强后边界情况、细颗粒状钙化、边缘中断症、假包膜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显示,瘤体形态、增强后边界、边缘中断症、假包膜均为NG和PTM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R-CT在NG与PTMC的鉴别诊断方面貝有重要价值,临床可根据瘤体形态、增强后边界、边缘中断症、假包膜辅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北京安贞医院141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共计141例心肺功能衰竭接受ECMO辅助治疗,按照辅助结果,将患者分为出院存活组(SG,n=51)和死亡组(NG,n =90),比较两组患者ECMO辅助情况.结果 98例(69.50%)患者成功脱机,51例(36.17%)患者存活出院.ECMO辅助时间6~600(111.61±106.31)h.ECMO辅助前乳酸水平NG组患者(13.85±5.76) mmol/L较SG组患者(10.44±4.57) mmol/L高(P<0.05).ECMO辅助期间所需要的最高流量NG组患者[(57.76±19.81)ml/(kg.min)]较SG组患者[(46.95±17.46)ml/(kg·rmin)]高(P<0.05).住院时间NG组患者(24.61±12.79)d明显较SG组患者(41.79±21.69)d短(P<0.01).结论 ECMO是一种有效的循环辅助技术,尽早对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使用,避免重要脏器不可逆损伤,将更有利于提高辅助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表达水平,探讨Cys-C对冠心病临床病情与病变程度的判定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由我院心内科收住院的15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组)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6例.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将全部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58例)、双支病变组(46例)、多支病变组(54例).并选取体检健康者50 人作为对照组(NG组).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全部组别人员血中Cys-C的表达水平,探讨血清Cys-C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SA组、UA组、AMI组、NG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1.15±0.28)mg/L;(1.25±0.25)mg/L;(0.81±0.29)mg/L;(1.01±0.26)mg/L;SA组、UA组均高于NG组,AMI组低于N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组(1.34±0.33)mg/L高于单支组(0.95±0.31)mg/L和双支组(1.11±0.32 )mg/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血清Cys-C水平的高低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病变程度有关系,能有助于判定病情与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淋病奈瑟菌 (NG)培养方法并了解福州地区 NG药物敏感情况。 方法 采用两种选择性培养基 (简易 NG培养鉴定试剂盒和 Gonoline法 )和一种经典非选择性培养基同时对 2 48例临床可疑 NG感染标本进行培养并比较其检出率 ,对分离出的 5 4株 NG进行 17种抗生素敏感试验。 结果  173例男性标本中 ,简易NG培养鉴定试剂盒、Gonoline培养基和非选择性培养基的检出率分别为 2 3.7% ,2 4.3%和 2 2 .0 % ,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75例女性标本检出率分别为 2 0 .0 % ,18.6 %和 9.3% ,简易 NG培养鉴定试剂盒和 Gonoline培养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非选择性培养基检出率明显低于前两者 (P<0 .0 5 )。药敏试验中羟氨苄青霉素 +棒酸的敏感性为 87.0 % ,羟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为 81.5 %。第一、二代头孢类药物的敏感性为 5 3.8%~ 6 8.5 %。壮观霉素的敏感性为 79.6 %。 结论 简易 NG培养鉴定试剂盒使用方便、检出率高 ,是较为理想的培养方法。福州地区 NG对羟氨苄青霉素敏感性最高 ,治疗首选羟氨苄青霉素 +棒酸 ,壮观霉素、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在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和开腹肝切除(open hepatectomy,OH)对机体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granulocyte,NG)和血清皮质醇的影响,评估LH的创伤应激反应。方法2006年2月~2007年8月完成LH 27例,OH 3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WBC、NG和血清皮质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WBC、NG和血清皮质醇均升高,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其中OH组增幅明显大于LH组,术后第1、2、3、4 d两组间WBC、NG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2、3 d两组间血清皮质醇浓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LH对机体WBC、NG和血清皮质醇的影响小于OH,表明LH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创伤反应也小于OH。  相似文献   

15.
<正>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res,NG)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病变,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49例NG的CT双期增强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NG患者CT双期增强表现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NG患者49例,男10例,女39例;年龄19~80岁,平均51.4岁;单发20例,多发29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复杂性淋菌 (NG)和 /或沙眼衣原体 (CT)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阿奇霉素 (AM )首日 10 0 0mg ,以后 5 0 0mg/d顿服 ,共 2 0日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一疗程后检测NG及CT清除率为97%。结论 :AM治疗复杂性NG和CT泌尿生殖道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黄忠元  季信良 《甘肃医药》1995,14(2):105-106
近3年来.我们用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以下简称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NG)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9例(均经胃镜和(或)食道钡餐证实),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三年问北京市密云地区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检测的结果分析,了解三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2000~2002年550例有性传播疾病(STD)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结果 550份标本中,三种病原体阳性共127份,总检出阳性率23.10%。2000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1.47%,2001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2.34%,2002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7.08%。单一病原体感染108例,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19例。在3年中NG的阳性检出率15.82%,CT的阳性检出率6.36%,UU的阳性检出率4.36%。在127份阳性标本中,21~40岁年龄组检出病原体103份,占全部阳性例数的81.10%。结论 性传播疾病(STD)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以NG单一感染为主,也伴有2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提示泌尿生殖道感染病人应重视对这三种病原体的检出,避免漏检,及时诊断和治疗由这些病原体引起的性病,防止性传播疾病(STD)的扩散。  相似文献   

19.
洁阴Ⅰ号治疗淋菌、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淋菌性尿道炎 (NG) ,慢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 ,淋菌、非淋菌性宫颈炎 (NGC)主要通过性交传播。我院采用洁阴Ⅰ号配伍抗生素治疗该类疾病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3年 9月~ 2 0 0 2年 5月 ,按卫生部颁发的“性病诊断标准” ,确诊为慢性NG、NGU、NGC的病例4 0 0例 (资料完整者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2 0 0例 )。观察组男 5 9例 ,女 14 1例 ,年龄 19~ 5 9岁 ,平均 2 9 3岁 ;其中淋球菌感染 78例 ,衣原体感染 35例 ,解脲支原体感染 2 7例 ,混合感染 14 1例。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日益增多,以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感染最为多见。本文对我院门诊1996年~2000年拟诊为STD患者1036例,采用PCR疗法检测尿道(或宫颈)拭子标本NG、CT和UU,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