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痹合剂联合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骨痹合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注射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0.45%),同时观察组在24 h内便有明显缓解效果,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痹合剂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8例,采用中药熏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8.85%,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  相似文献   

3.
钟裕权 《吉林医学》2014,(20):4501-4501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针灸和封闭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针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53%(P<0.01)。1年后对两组治愈病例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4.71%,对照组复发率为41.18%,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针刀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曲俊财  王丽苇 《中外医疗》2013,(33):119-119,121
目的 探讨骨痛散塌渍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骨痛散塌渍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结果 通过JOA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痛散塌渍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疗法,对照组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5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68.33%。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中药内服治疗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  相似文献   

6.
武潮 《吉林医学》2013,34(11):2066-2067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并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并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治疗组),与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72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离子导入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腓骨截骨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腓骨截骨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及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的综合能力评分为(91.03±8.96)分、总有效率为86.5%,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腓骨截骨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同临床分期的疗效及总体治疗效果。方法该科应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共484例,610关节,得到6个月随访患者264例,334关节。以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该组264例患者应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总体治疗效果优良率为67.80%。通过χ2检验进行依据临床分期分组后组间治疗效果比较,χ2=33.84,P〈0.01,组间治疗效果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病情程度越重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效果越差。Ⅰ、Ⅱ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总体治疗优良率为84.53%。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各临床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总体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7.80%。随病情加重其临床有效率逐渐降低,对Ⅰ、Ⅱ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症状改善更为有利。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注意患者病情分期对临床效果的影响,必要时应选择其他治疗措施,避免因沟通不良造成医患误解。  相似文献   

9.
宋杨 《中外医疗》2009,28(13):76-76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芬必得内服。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疗效及作用。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术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对患者膝关节非正性应力点行小针刀松解术,5~7 d 1次,2~3次为1疗程,并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0 mg,5~7 d 1次,2~3次为1疗程。对照组:对患者仅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0 mg,5~7 d 1次,2~3次为1疗程。2组均治疗3周,随访半年。结果:2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针刀松解术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