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超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确诊5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和34例健康者进行对照观察,并测量两组的肾脏皮质厚度、肾段动脉和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阻力指数((RI)及收缩早期加速度时间(AT).结果 肾脏皮质厚度、Vs、RI及AT在肾功能代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肾功能失代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对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变化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早期诊断脑动脉硬化症(CAS)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抽选该院52例早期CAS患者作为甲组观察对象,选择同期我院收治52例无显著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者作为乙组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TCD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脑中动脉与基底动脉的血流平均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甲组TPV、PTI-1与PTI-2在LMCA、RMCA与BA的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TCD技术可检测出早期CAS患者的动脉血流速度与搏动指数,对早期诊断CAS病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 TCD)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VBI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颈部彩超检查以及TCD检查,比较2组的椎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A内径较对照组显著增粗,Vm及VFO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I、BI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低流速Vs及V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高流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CD联合彩超检查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单独检查明显提高(P<0.05)。结论:彩超联合TCD检查能够提高VBI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或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创新》2016,(21):112-114
目的:探讨频谱多普勒检查在肾动脉狭窄致高血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肾动脉狭窄致高血压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另择同期接受治疗的肾脏正常的高血压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实施频谱多普勒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峰值血流速度均值、主肾动脉直径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狭窄程度越大,峰值血流速度均值越低。结论:对致病原因不明的患者实施频谱多普勒检查,可通过对主肾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测定来获得有价值的数据,进而判断肾动脉狭窄与高血压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G60S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36例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观察其管腔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管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并伴有管腔狭窄,其血流速度减慢,舒张早期反向峰值血流速度及舒张期正向峰血流速度均较正常人减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病变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采用腹部彩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择取于2014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临床诊断的1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在随机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同期收治的146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腹部彩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1)研究组患者彩超表现以及诊断情况:研究组146例患者中,局部胰腺体积增大53例,胰腺体积普遍增大93例;其诊断结果为回声正常6例;回声增强6例;胰腺内部出现弱回声区与无回声暗区有13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腹部彩超检出率95.89%(140/146),其中急性坏死型胰腺炎5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85例;(2)两组IPA血流速度情况:研究组患者IPA血流速度为(0.18±0.14)m/s;对照组研究对象IPA血流速度为(0.60±0.48)m/s;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IPA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采用腹部彩超,其诊断结果具有较高准确率,且腹部彩超能够充分发挥无创、安全、经济等诊断优势,可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视网膜剥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因眼部不适行超声检查的原发性视网膜剥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完全剥离者32例34只眼,部分剥离者28例32只眼;同时纳入因限部不适行超声检查的正常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共62只眼.观察两组眼部超声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用彩色多普勒显像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网脱部位的血管分支,在血流明显处取样测量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最高血流速度(ESV)、平均血流速度(A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60例66只眼经二维超声检查诊断为视网膜剥离54例58只眼,诊断符合率为87.9%(58/66).经彩色超声诊断视网膜剥离者56例62只眼,诊断符合率为93.9%(62/66).观察组CRA、PSV、ESV、AV血流速度均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完全剥离组血流速度较部分剥离组减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硅著性(P>0.05).视网膜剥离组与对照组比较RI、PI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维超声和彩色超声结合检查对视网膜剥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为眼科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晕可消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TCD、SPEC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晕可消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患者TCD、SPECT的影响。方法:120例VBIV患者随机分为晕可消治疗组(观察组)和眩晕停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通过TCD检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进行比较;观察组中15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前后的SPECT检测。结果:VBIV患者普遍呈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和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加明显(P<0.05)。15例接受SPECT检查的观察组患者中14例呈现不同程度局部脑血流(rCBF)减低或缺失,晕可消治疗后缺血灶总数目下降,低灌注灶有不同程度充填。结论:晕可消可提高VBIV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改善其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9.
蒙喜斯 《右江医学》2010,38(3):270-271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方法 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早期(7天内)予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或7天后予以配合高压氧治疗,两组均辅以改善循环、抗血小板、治疗原发病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变化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申莲姬 《中外医疗》2013,(35):166+168-166,168
目的 探讨应用乳腺彩超技术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的病情实施早期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78 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 例.采用常规B 超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诊断;采用乳腺彩超技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乳腺癌病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诊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所需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患侧胸外侧动脉血流参数明显异于健侧.结论 应用乳腺彩超技术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的病情实施早期诊断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作为该疾病诊断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1.
魏涛  张青山  张佳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1955-1956
目的:探讨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用惠普HP8500彩超检测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动脉指数、血管结构及走行,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患病组血流速度(Vm)减慢、阻力指数(RI)增高、血管内径缩小(与对照组比较P<0.01),30.0%血管迂曲走向异常.结论: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像相结合技术为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有价值的客观指标,是一种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由椎动脉狭窄所致.  相似文献   

12.
梁素梅  郑木周 《吉林医学》2014,(25):5586-558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筛选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取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各级动脉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计算PI、RI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的检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患者饮水蓄尿后进行检查,观察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尿流速度、形态以及排尿频率。结果:通过检查数据分析可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较对照组的肾脏各级动脉血管流速减慢,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功能不全患者较对照组排尿频率、尿流速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根据患者肾功能、肾血管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胎儿动脉导管狭窄应用产前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该院经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胎儿动脉导管狭窄孕妇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健康胎儿50例为研究对照,比较两组动脉导管的舒张期流速、收缩期流速及动脉导管内径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动脉导管前向血流速度、三尖瓣反流速度及右心室压力等临床指标;观察在不同超声切面动脉导管的超声特征。结果在25~36孕周和孕周超过36周孕妇中,观察组舒张期流速、收缩期流速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动脉导管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25~36周和超过36周观察组动脉导管前向血流速度、三尖瓣反流速度及右心室压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全面、客观评估其影像特征,对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联用平肝健脾补肾中药治疗,于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血管阻力指数、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阻力指数、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健脾补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部血流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眩晕综合症与后循环血管变异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123例患有眩晕综合症的患者在急性期进行头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并对颈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应用头颈部CTA检查显示动脉形态学变化。结果颈部血管彩超显示:对照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头颈部CTA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孤立性椎动脉、椎动脉发育不良及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后循环血管变异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椎动脉发育不良最明显。结论眩晕与后循环血管变异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蔡玉玲  陈海东  吴禧 《安徽医学》2023,44(7):792-796
目的 探究超声肾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门诊检查的53例临床期DN患者作为DN临床期组,同期门诊检查的57例早期DN患者作为DN早期组,同期门诊检查的52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作为DM组,6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来源于同期招募的来院体检人员,其全身体检结果正常。均行超声检查获取肾形态学指标[肾体积/体表面积比值(V/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肾主动脉、肾窦部段动脉、叶间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PS)、舒张期峰值速度(ED)、平均速度(TAMx)、最低速度(TAMn)、阻力指数(RI)]。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肾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早期DN的价值。结果 DN临床期组V/S及肾主动脉、肾窦部段动脉、叶间动脉RI高于DN早期组、DM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临床期组肾主动脉、肾窦部段动脉、叶间动脉PS、ED、TAMx、TAMn低于DN早期组、DM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主动脉...  相似文献   

17.
伊学 《大家健康》2016,(6):41-4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早期诊断脑动脉硬化症(CAS)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抽选该院52例早期 CAS 患者作为甲组观察对象,选择同期我院收治52例无显著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者作为乙组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 TCD 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脑中动脉与基底动脉的血流平均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甲组 TPV、PTI -1与 PTI -2在 LMCA、RMCA 与 BA 的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 TCD 技术可检测出早期 CAS 患者的动脉血流速度与搏动指数,对早期诊断 CAS 病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生化检查与免疫检查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生化和免疫学检查,对照组采用免疫学检查方法。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诊治准确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满意度均较高,两组总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查联合免疫检查对肾脏疾病的检测准确度较高,误差小,能够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有力帮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彩超观察庆大霉素致肾衰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彩超在药物性急性肾衰过程中的预期监测价值。方法: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1组作为对照组,耳缘静脉给予生理盐水。余3组按时间分为庆大霉素1h组、2h组、3h组,耳缘静脉给予160mg/kg庆大霉素(溶于50ml生理盐水中),分别在给药后1、2、3h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用药前后各时相肾脏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肾内血流灌注情况,并测量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庆大霉素各组肾明显增大,各径线值增加(P<0.05),实质回声增强,肾血流灌注明显减少,肾动脉血流速度降低,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超能够观察到肾衰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在临床药物使用中,超声可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手段预期监测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慢性肾病(CKD)患者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入选CKD患者46例随机分成3组:多囊肾(ADPKD)组(12例)、腹膜透析(PD)组(14例)和血液透析(HD)组(20例);同时选择普通志愿者23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测量参数,包括: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CKD患者中HD组右侧颈总动脉和PD组及HD组左侧颈总动脉的IMT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ADPKD组、PD组和HD组颈总动脉及ADPKD组与PD组颈内动脉PSV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CKD患者中PD组和HD组左侧颈内动脉的EDV均较对照组与ADPKD组明显增高(P<0.01),而PD组和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的测量可以定量评价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状况,为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