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药材种业是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基础性核心产业之一,具有产业规模小、行业效益较低、公益性强等特殊的行业属性。近10年来,中药材种业在品种选育、标准制定、合规企业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初步形成了中药材商品种子,但其产业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农作物种业30年以上。目前,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难以为种业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为了加快推进中药材种业创新发展,推动解决其结构分散、市场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参考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的模式设立中药材种业发展投资基金,以期发挥政策性基金的优势,重构我国中药材种业金融创新体系,赋能中药材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中药材基原物种较多,中药材品种选育和制种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中药材种子种苗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主体小、散、弱,缺少品牌中药材种子种苗产品。尽管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及配套政策法规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药材新品种推广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业将逐渐向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中药材种子企业必将在我国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结合我国种业发展及政策法规现状,提出中药材种子企业通过建立健全支撑品牌的产品、标准、技术、模式、团队、体系等核心要素实现企业品牌化战略的发展路径,以期对中药材种子企业的品牌创新经营和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特点及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方品种挖掘利用和育成品种、育种方法、新品种认证体系、重点项目等方面分析了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的现状,结合中药材的特点讨论了一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方法的策略,如选育对象选择、目标性状定位、选育方法确定、选育过程注意事项等。指出要从中药材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中药材新品种认证制度、中药材新品种区试体系等方面人手构建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认证体系,促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快速发展。最后指出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是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核心环节之一,需要得到国家长期、持续、稳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特点及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地方品种挖掘利用和育成品种、育种方法、新品种认证体系、重点项目等方面分析了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的现状,结合中药材的特点讨论了一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方法的策略,如选育对象选择、目标性状定位、选育方法确定、选育过程注意事项等。指出要从中药材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中药材新品种认证制度、中药材新品种区试体系等方面入手构建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认证体系,促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快速发展。最后指出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是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核心环节之一,需要得到国家长期、持续、稳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药材种业发展的产业和技术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材种业相对于农业和林业领域,在其技术、市场和法规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中药材种业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种业,尽快纳入到现代种业的发展轨道中,就需要以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为立足点。通过分析中药材种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对新品种、制种基地、质量控制体系、加工仓储条件和配套的相关政策等要求,以及对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技术、良种繁育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种子加工和仓储技术等需求,为现代中药材种业发展和种业公司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业育种技术在中药材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农业育种技术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育种经验,将其应用于中药材的品种改良和繁育上,可实现培育优质、多抗、高产、省工、快长、无公害的中药材品种的育种目标。品种选育是实现中药材产业化和中药材走向国际市场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切实履行中药材种子种苗专委会职责,培育和发展现代中药材种业、推广优良品种和标准,6月11-13日,专委会第三期培训暨研讨会在浙江召开。会议由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委员会和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联合主办,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种业有限公司承办。专委会成员、种子种苗生产经营企业、中药农业企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及技术骨干120余人参会。专委会理事长赵润怀主持开幕式并指出,只有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药材品种质量,为制好药和用好药奠定坚实的基础。专委会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育种技术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育种经验,将其应用于中药材的品种改良和繁育上,可实现培育优质、多抗、高产、省工、快长、无公害的中药材品种的育种目标。品种选育是实现中药材产业化和中药材走向国际市场的根本保证。 1.实生选种 利用植物种子进行实生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自然变异,从中选择能够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是一种较基本的品种改良方法。可以在药用植物种植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6月13日,中药材种子种苗专委会第三期培训暨研讨会组织与会人员参观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国药园。寿仙谷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先后成功选育了灵芝、铁皮石斛等七个新品种并产业化应用,为推广和选育优良品种,发展现代化中药材种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16  
作者分析了农作物种子种苗的现状、产业体系、标准体系及新品种选育,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管理现状,从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情况、产业发展现状、标准及标准管理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发展的策略,通过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新品种选育、建立区域试验基地、加快良种推广、新品种保护、规范市场和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工程,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产地加工是中药材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对保证和提高中药质量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中药材产地加工相关政策,分析各地政策布局特点,发现中药材产地加工在加工能力、生产规范性、运行模式及带动增收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与农作物相比,中药材产地加工的针对性支持政策较少,可趁鲜加工品种有限,标准体系有待完善,技术研发不够深入,机械化水平较低,散户加工卫生硬件条件有待改善,加工企业降本增效难。建议加大中药材产地加工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多元化服务方式,扩大趁鲜切制目录范围,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引导产学研深度衔接,加快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扶持龙头示范企业,引导资源聚集,构建中药材产地加工产业集群,为中药材产地加工规范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充分了解山西省中药材,特别是“十大晋药”中药材的品种分布和发展趋势,为全省中药材种植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也为探索山西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和科学支撑。方法 依托县级中药材业务部门的调查数据及实地调研材料,结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长治综合试验站、浑源综合试验站、运城综合试验站的抽样调查资料,对2021年山西省中药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山西省以连翘、黄芪等“十大晋药”中药材为代表的中药材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种植面积快速增长,产量产值稳定增加,但也存在道地优势开发不足、良种繁育推水平不足、产地初加工能力不足、品牌数量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结论 应从资源保护利用、良种选育推广、生产标准规范、人才培育引进及融合创新发展等方面推进山西省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安阳  谢明 《中国现代中药》2013,15(5):394-397
通过实地调研内蒙古赤峰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科学的分析了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赤峰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是加强产业投入,加快GAP认证步伐;建立健全中药材流通体系;加强资金投入,搞好中药材精深加工;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等对策.进而实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西道地药材质量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中药材资源丰富,且药材历史悠久,经过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多种道地药材。近年来,国家和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来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不同产地党参、连翘、黄芪、柴胡、款冬花、远志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并以此为一个方面来反映药材的质量,对山西药材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来自山西道地产区的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较其他地区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药材品质较好,可为山西道地药材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贾海彬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3):478封底-341
本研究通过政策、价格和指数等多维度数据解读,剖析了2019年中药材行业生产、需求和流通市场现状。通过分析发现,优质优价中药材在价格方面得到有效体现;中药材质量整体提升,问题品种较为集中;中成药产能和销售价格下滑,但利润同比上升。同时,基于数据统计发现,艾叶、三七、阿胶等“药食两用”品种的市场需求量增幅较快;槐花、鱼腥草等小幅下降。2019年中药材流通进入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中药”的电子商务模式快速发展,传统中药材市场受到严重冲击。2020年中药市场行情将高于2019年,市场趋势、供需格局以及产业结构即将发生巨大变化。动物用中药饲料市场将出现巨大缺口,或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新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中医药治疗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国家及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用于防治COVID-19的中成药和处方中涉及的资源品种进行收集,共整理推荐中成药241种和处方242首。通过分析筛选出常用药材品种53种,其中中成药组方和处方药味组成中共有的重点品种20种,包括甘草、连翘、广藿香等;同时,还有部分冷背药和民族药在此次疫情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53种常用药材目前的商品药材来源、再生周期、药用部位、产新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对目前COVID-19疫情下的中药资源重点品种的供给、再生能力进行评价,提示可以加大甘草、赤芍等药材的人工栽培力度,控制金银花、板蓝根等家种药材的发展。针对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中药材生产品种结构和种植面积,提升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指标,以期为中药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疫情下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