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rh GM-CSF联合双黄液外用对大鼠深II°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深II°烫伤模型,将20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A组覆盖凡士林纱布,B组覆盖双黄液纱布,C组涂抹rh GM-CSF,D组涂抹rh GM-CSF联合覆盖双黄液纱布。再对比伤后4组创面炎症反应,细菌培养与计数。结果:治疗后第7天4组均表现为显著血管化、上皮化,且炎症反应A组最为严重,B、D组最轻;第14d D组愈合率显著高于A、B、C组(P0.05);第21天D组愈合率显著高于A、B、C组,B、C组显著高于A组,C、D组显著高于B组(P0.05);伤后第7d A组细菌数量显著多于B、C组(P0.05);第14天、第21天A、C二组显著多于B、D组(P0.05)。结论:对于深II°烫伤创面采用外用rh GM-CSF联合双黄液治疗,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炎性反应,控制生成细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甲壳素敷料对深Ⅱ度烫伤小鼠和家兔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灼伤法和热水烫伤法分别制备小鼠和家兔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小鼠和家兔背部创面愈合时间,并取创面做病理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甲壳素敷料组小鼠和家兔背部烫伤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愈合程度较好。结论:甲壳素敷料对实验小鼠和家兔烫伤创面的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均给予抗休克、抗感染、清创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纳米银敷料覆盖创面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血必净静脉注射治疗。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2.8±2.5)天,对照组为(18.6±3.1)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21天创面愈合率观察组分别为57.41%、96.30%、98.15%,对照组分别为37.04%、85.19%、88.49%。创面愈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水平2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Ⅱ度烧伤可以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炎性介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米银敷料联合川芎嗪治疗Ⅱ型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霜均匀涂抹于患处,每日换药,共持续14天。观察组采用纳米银敷料覆盖创面,外用医用消毒纱布包扎,每7天更换次1次,共换敷料2次。此外以80 mg盐酸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分别在清创前,清创后第7、14、21、28天观察创面愈合率及平均愈合时间,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收集患者血液及24小时尿液,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量血清银及24小时尿银含量。结果:在第7、14、21天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且各时点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7天创面分泌物培养即为阴性,杀菌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血清和尿液中银离子排泄较对照组快(P0.05),在停药第7天即可恢复至用药之前。结论:纳米银敷料联合川芎嗪可提高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且有较强及迅速的杀菌能力,体内代谢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5.
家兔用 95℃热水制成深Ⅱ度烫伤模型 ,创面外用烧伤软膏 ,观察其对家兔深Ⅱ度烫伤早期创面病理变化和创面愈合的影响 ,结果创面外用烧伤软膏可以降低烧伤创面水肿程度 ,增加血浆AT Ⅲ活性 ,增加烧伤创面中FDP含量及羟脯氨酸含量 ,促使Ⅰ /Ⅲ型胶原比例降低 ,减轻烧伤创面早期加深 ,缩短家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时间。表明烧伤软膏具有促进家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在Ⅱ度烧伤创面的防治感染作用及对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筛选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纳米银敷料进行创面包扎,对照组患者使用凡士林油纱包扎。每天换药、更换敷料1次。治疗前后进行创面细菌培养,检查患者治疗第7d的发热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00%,发热患者2例,对照组细菌阳性率为25.86%,发热患者13例,差异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具有优势(P0.05)。结论:应用纳米银敷料可明显防止Ⅱ度烧伤创面感染,加快创面愈合时间,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十一方药酒对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一方药酒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分5组,创面分别外用高、中、低剂量的十一方药酒,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湿润烧伤膏为阳性对照,通过观察创面愈合时间,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百分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不同时间点创面组织羟脯氨酸水平,研究十一方药酒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外用十一方药酒可以缩短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百分率,增加创面羟脯氨酸水平,作用与湿润烧伤膏相当。结论十一方药酒可增强胶原合成,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加速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康淑真 《光明中医》2014,(10):2098-2099
目的:观察不同厚度的湿润烧伤膏外用于浅Ⅱ度烫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90例浅Ⅱ度烧烫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三组,每组均按常规烧烫伤创面清创后,涂抹湿润烧伤膏,采用MEBT (湿润暴露疗法),A组涂抹厚度<2mm,B组涂抹厚度在2~5mm之间,C组涂抹厚度约5mm~1cm,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的消失时间。结果各组间相互比较发现,总有效率:B组、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伤口愈合时间及分泌物渗出消失时间:A组>C组>B组。结论外用湿润烧伤膏最佳厚度在2~5mm之间,当外用湿润烧伤膏厚度<5mm时,疗效与厚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当外用湿润烧伤膏厚度>5.0mm后,其疗效不再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及脱细胞羊膜在促进大鼠皮肤损伤修复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60只,于每只背部两侧各做一个1.5 cm×1.5 cm大小全层皮肤缺损,至深筋膜。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创面采用小肠黏膜下层细胞覆盖,B组创面以双层脱细胞羊膜覆盖,C组创面以等渗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在1~4周时将动物处死并取材,HE染色下观察并计数炎症细胞数,免疫组化SP法染色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数目。结果 1周时,与C组相比,A、B组敷料与缺损创面贴合紧密,与纱布无粘连,更换敷料时创面无渗血。各时间点,A、B组创面组织内炎症因子数均明显低于C组(P均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周时,A、B组血管内皮细胞数明显高于C组(P均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及脱细胞羊膜来覆盖皮肤缺损创面,均可减少创面的出血及渗出,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具有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四黄液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持续灌注冲洗对骨科感染缺损性创面修复及WBC、CRP及ES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1日—2014年9月30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显微创伤科治疗的感染缺损性创面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持续灌注冲洗治疗,B组给予复方四黄液外敷治疗,C组给予VSD持续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三组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检测C反应蛋白(CRP)含量,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A组治疗后第5天、第10天创面肉芽生长情况评分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第5天、第10天WBC、CRP、ESR水平均优于B组、C组(P0.05)。结论:复方四黄液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持续灌注冲洗能有效促进骨科感染缺损性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组织修复,并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南瓜肉外用对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8只昆明小鼠背部脱毛,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京万红对照组、南瓜肉组,每组各16只。复制深Ⅱ度烫伤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京万红对照组及南瓜肉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京万红(厚度2 mm,0.35 mg·cm~(-2))、南瓜肉(厚度2 mm,0.25 mg·cm~(-2))均匀涂抹于各组小鼠创面,观察创面形态变化及小鼠情志饮食变化,比较各组小鼠愈合时间、各时相点的愈合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京万红对照组及南瓜肉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京万红对照组及南瓜肉组创面愈合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瓜肉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生理盐水组无明显改善。结论:南瓜肉外用对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米银应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Ⅱ度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皮维碘纱布换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皮维碘纳米银敷料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Ⅱ度烧伤及深Ⅱ度烧伤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纳米银治疗Ⅱ度烧伤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雄竭烫烧伤膏对烧、烫伤促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雄竭烫烧伤膏对大鼠Ⅲ度烫伤、家兔深Ⅱ度烧伤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Ⅲ度烫伤、家兔深Ⅱ度烧伤模型,观察雄竭烫烧伤膏对动物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结果:雄竭烫烧伤膏小、中、大剂量组15天、20天、25天时均能显著促进大鼠Ⅲ度烫伤创面的愈合,与赋型剂对照比较,P<0.01;雄竭烫烧伤膏小、中、大剂量组第10天、15天、20天时均能显著促进兔深Ⅱ度烧伤的愈合,与赋型剂对照比较,P<0.01.结果:雄竭烫烧伤膏具有治疗动物烫、烧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烫伤Ⅰ号方内服联合长春烫伤膏外用治疗Ⅱ度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Ⅱ度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烫伤Ⅰ号方内服联合长春烫伤膏外用治疗,观察2组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无渗出时间、创面愈合时间,2组治疗前后证候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细菌培养计数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无渗出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证候体征评分、VAS评分及创面细菌培养计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VEGF水平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烫伤Ⅰ号方内服联合长春烫伤膏外用治疗Ⅱ度烧烫伤可有效加快创面愈合进程,减轻皮损症状体征及疼痛程度,抑制局部细菌繁殖。  相似文献   

15.
五黄油在深二度烧伤削痂创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五黄油在深二度烧伤削痂创面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将深二度烧伤 12 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4 0例 ,治疗组 (A组 )削痂后 ,以五黄油纱布覆盖术区创面 ,对照组削痂后 ,分别以辐照氟银猪皮 (B组 )和凡士林纱布 (C组 )覆盖术区创面 ,观察术后创面愈合的时间和创面感染发生的例数 ,三组间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平均 12 5天 ,创面感染 1例 ,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感染分别是B组平均 12 1天、感染 1例 ,C组平均 17 6天、感染 6例 ,A组与B组比较术后创面愈合的时间和创面感染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五黄油用于深二度烧伤削痂创面创面愈合时间短、疗效好、感染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一种治疗烧烫伤的新型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剂,并探讨该凝胶剂加入蚯蚓蛋白后对大鼠深Ⅱ度烫伤的促进愈合作用。方法: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剂并检测该空白凝胶剂的基本性质,该空白凝胶剂加入提取的蚯蚓蛋白后为蚯蚓蛋白凝胶剂;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将蚯蚓蛋白凝胶剂应用于创面,观察其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病理变化和创面愈合的影响。测定了烫伤愈合率、愈合时间、创面含水量、胶原降解产物羟脯氨酸(OHP)含量,并对创面病理切片进行Masson三色染色。结果:制成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剂外观均匀、呈乳白色,兼具水化吸收双重功效,高温低温下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蚯蚓蛋白与空白凝胶剂可均匀混合成为蚯蚓蛋白凝胶剂,创面外用蚯蚓蛋白凝胶剂可以减少早期胶原变性,降低烫伤创面水肿程度,缩短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时间。结论:海藻酸钠/壳聚糖蚯蚓蛋白凝胶剂具有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外用创伤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纳米银敷料与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烧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纳米银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细菌感染率、毒副作用及第7天时高热症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细菌感染发生率、第7日高热症状发生例数及毒副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纳米银敷料可迅速促进创面愈合,抗感染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在烧伤治疗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不同剂量外用对深Ⅱ° 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确诊的深Ⅱ° 烧伤火毒伤津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体表面积创面外用碘伏溶液35 mL),低剂量治疗组(1%体表面积创面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17.5 mL)和高剂量治疗组(1%体表面积创面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35 mL),每组各40例,每日换药1次。观察各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创面炎症反应;各组治疗后4 d,观察创面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创面组织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亲和肽(NF-κB p65)的表达情况;治疗后第4,10,21天各组细菌培养并计数,分别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创面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2,IL-8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入院时各组创面炎症反应程度重且无明显差别,治疗后减轻程度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同时相点创面炎症反应对照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对照组于第4天出现细菌生长,低剂量及高剂量治疗组于第10天出现细菌生长,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及高剂量治疗组在治疗后4 d创面组织NF-κB p65吸光度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后10,21 d细菌计数明显减少(P<0.05),在治疗后4,10,21 d创面组织中IL-2,IL-8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低剂量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低剂量及高剂量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组织水肿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且高剂量组表现更显著。结论 复方黄柏液涂剂外用能减少深Ⅱ° 烧伤创面细菌生长,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及释放减轻创面炎症反应,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烧烫安乳膏对大鼠皮肤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梅连  吴爱萍  张胜南 《中草药》2005,36(10):1527-1529
目的探讨烧烫安乳膏对大鼠深二度烫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创面分别外用高、中、低剂量的烧烫安乳膏,通过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取材,检测烫伤创面羟脯氨酸水平、创面愈合面积百分比、愈合时间及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基质乳膏作阴性对照,湿润烧伤膏作阳性对照,观察烧烫安乳膏对大鼠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创面外用中、高剂量的烧烫安乳膏可以增加创面羟脯氨酸水平,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局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β(FGF-1β)的表达,缩短愈合时间;作用与湿润烧伤膏相当。结论烧烫安乳膏可增强胶原合成,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加速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0.
地龙提取物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梅  李旭  叶蜂  刘佚  邱根全 《中药材》2004,27(10):744-747
目的:探讨地龙提取物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中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应用地龙提取物软膏、类肝素软膏,观察其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早期创面病理变化和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测定了烧伤创面含水量、血浆和烧伤创面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含量,烧伤创面羟脯氨酸含量、Ⅰ/Ⅲ型胶原比例,真皮细胞增殖周期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创面外用地龙提取物可以降低烧伤创面水肿程度,增加血浆AT-Ⅲ活性,增加烧伤创面FDP含量,增加真皮细胞中DNA合成,减轻烧伤创面早期加深,缩短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结论:地龙提取物具有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