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工作起步较晚,育种水平相对较弱。中药资源是开展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新品种保护权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大部分中药材尚未研制出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测试指南。农业农村部颁布的191个种(属)植物保护名录直接涉及中药材的仅有30个种(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草部分)》颁布的293个种(属)植物中仅有29个种(属)属于中药材。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申请及授权数量少,且品种构成不合理。截至目前,我国已完成29个种(属)中药材DUS测试指南研制,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工作也存在新品种数量少和资源利用不充分等主要问题。该文概述了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现状和DUS测试指南研制进展,并探讨了生物技术在中药材育种领域的应用及现有DUS测试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利用DUS测试保护和利用中药种质资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人工驯化的品种不多,中草药育种水平相对比较弱.中草药资源是开展品种选育的基础,药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大量的野生中草药资源还未研发出测试指南.从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发展、申请现状以及中草药开展DUS测试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利用DUS测试保护和利用中草药...  相似文献   

3.
刘晓柳  钟灿  谢景  侯凤飞  戴甲木  张水寒  金剑 《中草药》2022,53(4):1173-1180
药食用菌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生物类群.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药食用菌的研究和利用,药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新品种保护以及品种权等问题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介绍了我国农业农村部颁布的13个药食用菌类DUS[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指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知识经济时代中药材的知识产权与道地性保护,探寻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知识化的路径和后良好农业规范(GAP)时代把控中药材质量的方法。方法:以杜仲为例,作实证研究,阐述涉及杜仲的地理标志、商标、传统知识、农业生物遗传资源、植物新品种、专利等农业知识产权资源,分析其农业知识产权与道地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杜仲的知识产权与道地性保护策略。结果:杜仲有7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杜仲传统知识与文化遗产以及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杜仲只有5个品种被授予林业植物新品种权;涉及杜仲的国家发明专利,直接涉及到农业的不多,地理标志杜仲原产县域农业科技创新弱。结论:针对杜仲农业知识产权与道地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杜仲地理标志保护、传承杜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业文化遗产、培育杜仲优良新品种、保护专利与植物新品种、建设区域公用品牌、推进杜仲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创建国家级与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行规范化与标准化生产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16  
作者分析了农作物种子种苗的现状、产业体系、标准体系及新品种选育,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管理现状,从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情况、产业发展现状、标准及标准管理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发展的策略,通过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新品种选育、建立区域试验基地、加快良种推广、新品种保护、规范市场和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工程,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贝母系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植物的干燥鳞茎,为临床化痰止咳的常用中药材。目前我国贝母属植物有61种,50个变种,5变型。中医通常将其分为浙贝母和川贝母。川贝母作为四川省的十大名贵中药材之一,因其质优效佳而名扬海内外。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进展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近十年来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新品种认证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在此基础上提出亟待加强的几方面工作:加快完成人工栽培200种中药材品种选育的全覆盖;尽快完成中药材新品种全国认证体系建立;建立全国或省级中药材新品种区试体系,探索生物技术在中药材育种领域的应用;开展品质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等。本文是近年第一次对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现状的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中药材基原物种较多,中药材品种选育和制种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中药材种子种苗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主体小、散、弱,缺少品牌中药材种子种苗产品。尽管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及配套政策法规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药材新品种推广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业将逐渐向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中药材种子企业必将在我国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结合我国种业发展及政策法规现状,提出中药材种子企业通过建立健全支撑品牌的产品、标准、技术、模式、团队、体系等核心要素实现企业品牌化战略的发展路径,以期对中药材种子企业的品牌创新经营和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优良品种是现代种业竞争的核心。我国中药材种类繁多,与农作物品种选育工作相比,中药材品种选育起步较晚,多数品种尚处于驯化抚育阶段;中药材种业发展配套政策法规不健全,迫切需要制定中药材品种管理政策以保障中药材种业良性发展。概述了农作物、林草、中药材品种相关制度与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提出加快制定中药材品种认定制度的建议,以期为中药材种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2年,科技部将《宁夏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列入西部专项支持重点。宁夏“8613农业科技工程”将道地中药材开发与技术研究列入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年多来,科研人员对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遴选繁育、质量可控、野生与人工栽培及预测模型研究体系进行了攻关;从国内外引进的81个优良道地中药材新品种中,筛选出蒙黄芪、黄芩等12个适宜宁夏中药材人工种植的新品种。宁夏中药材新添12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H Chen  T Ai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1):649-52, 702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axonomic research on the medicinal plants of Dipsacaceae in China, eighteen species and four varieties of five genera in this family are reported. Among them, some new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are supplemented, the Latin name of one species is revised, the distribution, habitats and medicinal uses of the species are spelled out and a key for the genus of Dipsacus is given.  相似文献   

12.
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利用及资源现状,为保护与合理利用兰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考察、线路调查、民间访问等调查方法,分别在不同季节对江西境内不同地区的兰科药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对野外调查采集到的兰科药用植物及存放于江西各科研院校标本馆的兰科植物标本进行研究鉴定;对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地点、资源数量、药用价值与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查阅研究本草文献中有关兰科药用植物种类、药用情况等信息,参考有关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现代研究文献。江西共计分布有兰科药用植物37属93种,新增兰科药用植物19种,其中仅石斛属就增加6个药用新种。药用属占江西全省兰科属数的71. 2%,占全国兰科属数的20. 1%,药用种占江西兰科种类的76. 9%,占全国兰科药用种类的31. 2%。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随着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有些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正面临枯竭,亟待加强科学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藏族医药文献与相关标准,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对藏族医学(以下简称藏医学)药用的罂粟科植物的药材品种、基原及质量标准状况进行系统整理,为藏医学药用罂粟科植物的资源合理利用、品种整理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藏医学药用的罂粟科植物有6属约144种(含种下等级),主要为高原分布的种类,其中有17种为我国特有种,以紫堇属(97种7变种1亚种)和绿绒蒿属(27种1变种)的种类最多;约涉及20个药材品种,其中有关标准中收载有12个,涉及基原植物30种(含变种),部分药材的基原存在与其他科属植物交叉的情况。藏医学药用罂粟科植物药材多数为藏药特色品种,具有重要的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多数药材品种存在“名称-基原”不规范、不同地区习用的基原种类差异较大、质量标准缺失或不完善的问题,有待结合现代药学研究开展其品种整理、质量标准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14.
畲族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应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清我国畲族常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民间应用情况及畲族特有药用植物品种。对全国25个畲民主要居住的县(市)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民间畲医药人员提供的处方、治疗案例、用法用量、常用畲药和药物标本,同时调查其分布情况、生长环境,记录植物特征,拍摄图片、GPS数据及航迹,采集新鲜腊叶或植物标本。结果收集到畲族民间用药1 600个品种、病名450个和处方1 016个;其中畲族常用药用植物520种,主要生长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海拔200~1 500 m;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药用)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药用)15种,畲族特有药用植物11种;分属于144科、312属、494种、2亚种、17变种、3变型和1栽培变种;畲族民间药物使用方法不同于中医和其他民族医药。通过调查,查清了我国畲族常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民间应用情况和常用药物,查明了珍稀濒危畲族药用植物和畲族特有药用植物,为今后畲药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丰富的药用植物多样性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摸清地区资源现状,可以为其药用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该文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和《县域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指导手册》对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简称"澜沧县")开展了全县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分析了其中受威胁药用植物维管束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全县境内共有受威胁药用维管束植物33种,隶属于17科23属,分别包括极危、濒危、易危等级的物种1种、10种、22种。这些受威胁药用维管束植物分布在澜沧县境内的不同区域,以县东南部的糯扎渡镇和发展河乡、西南部的糯福乡以及西部的竹塘乡包含的受威胁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且其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呈单峰格局。研究仅发现6种受威胁药用维管束植物在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澜沧片区内受到保护,而多数该类群物种丰富的区域尚未得到有效保护。因此,该文建议进一步完善现有保护体系,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澜沧县地区的药用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哈思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及利用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采集区域药用植物标本及走访调查,整理该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哈思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247种7变种,隶属61科161属,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以多年生草本居多;按药用部位统计全草类种类最多,共124种,占48. 82%,根及根茎类和果实及种子类次之;按中药功效统计清热类药用植物最多,占32. 68%;此外有草麻黄、达乌里秦艽及火烧兰等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8种。结论:哈思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靖远县及黄土高原区域药用植物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区域。但药用植物受采挖及虫害等威胁比较严重,资源利用存在盲目性,应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第四次与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物种变化情况发现,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甘肃省新增了22科309属2072种,其中包括新分布种37种;消失或未调查到的药用植物资源有187种,隶属于87科158属。探究了时隔40年甘肃省药用植物资源物种变化的成因,表明此次普查从技术方法、仪器设备、人员组织、调查范围、顶层设计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和提升,使本次普查药用植物资源物种数大幅增长;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部分物种分布区狭小,或处于濒危状态,或生在悬崖峭壁。这是导致部分物种漏采漏查或未调查到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物种变化情况,为该省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安徽万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万佛山区药用植物种类及资源分布特点,为本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6次深入山区实地调查,标本采集、整理和系统鉴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调查研究,万佛山药用植物共有966种,隶属154科,519属。发现了安徽1个新分布属-牧根草属Asyneuma;9个新分布种:柳叶马尾杉、红毛虎耳草、大酢酱草、野黄瓜、西南牧根草、丝裂沙参、斑唇卷瓣兰等。结论万佛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如果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将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