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116例分为三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31例,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1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0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3例;病毒性肝炎组60例;不明原因肝损伤组25例。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ANA);LKM-1:抗肝肾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IID6抗体;SLA/LP: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抗体;SMA:抗平滑肌抗体;AMA-M2:抗线粒体抗体。结果抗SLA/LP抗体在AIH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44.4%,明显高于LKM(16.7%)、AMA-M2(22.2%)抗体,并且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呈阴性反应。抗AMA-M2抗体在PBC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90.0%,抗gp-210抗体在PBC患者血清中阳性率为40.0%。结论抗SLA/LP抗体对AIH具有特异性,AMA-M2抗体对PBC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所以自身抗体的检测将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疑似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相关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检出率.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14例疑似AILD患者血清标本中的抗线粒体抗体(AMA)、抗核抗体(ANA)及抗平滑肌抗体(SMA),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亚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AMA-M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LC-1)、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并查阅临床资料进行确诊.结果:ANA、AMA、SMA、AMA-M2、LC-1、SLA/LP、LKM-1阳性率分别为37.67%、11.34%、1.97%、16.94%、1.68%、1.40%、0.56%,确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68例(9.52%),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疑似患者4例(0.56%),未检出原发性胆管炎(PSC)患者.结论:AILD中,以PBC最常见,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联合应用检测自身抗体可减少AILD的漏诊.  相似文献   

3.
不同慢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表达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表达差异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条带法对4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5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 ANA、SMA、AMA、pANCA、AMA-M2、SLA/LP、LKM-1和LC-1 等自身抗体.结果 AIH组以高滴度的ANA、SMA、pANCA为主,检出率为71%、65%、66%,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以ANA、 AMA 、AMA-M2为主,检出率为45%、96.7%、93.5%,显著高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P<0.01).结论 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9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和30名健康人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抗肝肾微粒体Ⅰ型(LKM-1)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SLA/LP)抗体、抗核点(Sp100)抗体、抗核膜(gp210)抗体、抗肝细胞胞质抗原1型抗体(抗LC-1抗体)。92例患者分为4组:自身免疫性肝炎2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30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NA、SMA、抗LKM-1抗体、抗SLA/LP抗体、抗LC-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1.5%、51.9%、11.1%、18.5%、14.8%。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NA、AMA、AMA-M2、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阳性率为89.7%、93.1%、89.7%、58.6%、31.0%。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检测ANA 1例(16.7%),不明原因肝损伤ANA 9例(30%),AMA 3例(10%)。结论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出现;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肝病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斑点法检测9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ANA、SMA、AMA、AMA-M2,抗LKM-1、抗SLA/LP。92例患者分为四组:自身免疫性肝炎2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30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NA、SMA、抗LKM-1、抗SLA/LP的阳性率分别为81.5%、51.9%、11.1%、18.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NA、AMA、AMA-M2阳性率为89.7%、93.1%、89.7%,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检测ANA1例(16.7%),不明原因肝损伤ANA9例(30%),AMA3例(10%)。结论: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出现;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肝病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M2)、抗肝/肾微粒抗体I型(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可溶性酸性核蛋白抗体(Sp100)、抗核膜糖蛋白抗体(gP210)和抗肝细胞浆I型抗原抗体(LC-1)。结果:AN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HBV、HCV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68.8%、88.2%、40.0%、5.0%、10.0%、3.3%。AIH组的LKM-1、SLA和LC-1抗体阳性检出率17.6%、5.9%和11.8%,PBC组AMA-M2和gP210及SP100抗体的阳性检出率91.3%、26.3%及18.7%。HCV组检出1例LKM-1抗体阳性,阳性率5.0%。PSC组、HBV组及正常对照组未检出阳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AIH和PB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自身抗体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21-23+27
目的 探讨ANA、LKM-1、AMA M2、LC-1及SLA/LP联合检测在乙肝病毒感染分型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我院传染科35例乙肝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5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抗核抗体(ANA)、抗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LKM-1)、抗线粒体抗体(AMA M2)、抗肝胞浆Ⅰ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阳性率,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ANA的阳性率(35.00%)高于对照组(21.86%),观察组中LKM-1、AMA M2、LC-1及SLA/LP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NA阳性主要为核颗粒型,主要在1:100的血清稀释度中检出,观察组ANA阳性主要为核均质性,主要在1:1000的血清稀释度中检出,两种核型稀释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乙肝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抗体检测全面,ANA检测是初筛试验,LKM-1、AMA M2、LC-1及SLA/LP等是确证试验,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谱的情况及其相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PBC患者61例(PBC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0例患者(AIH组)和其他肝病52例患者(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血清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谱(采用ELISA法),包括AMA-M2、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抗SLA抗体、抗LC1抗体、抗LKM-1抗体。结果:在PBC组中AMA、AMA-M2、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抗LC1抗体、抗SLA抗体及抗LKM-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8%(56/61)、86.9%(53/61)、36.1%(22/61)、24.6%(15/61)、1.6%(1/61)、0(0/61)、1.6%(1/61);在AIH组中分别为18.0%(9/50)、6.0%(3/50)、8.0%(4/50)、14.0%(7/50)、0(0/50)、6.0%(3/50)、4.0%(2/50);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5.8%(3/52)、1.9%(1/52)、5.8%(3/52)、11.5%(6/52)、0(0/52)、0(0/52)、0(0/52)。AMA、AMA-M2和抗GP210抗体在PBC组中阳性率较AIH组明显增高(P0.01)。而抗SLA抗体在AIH组阳性率较PBC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抗LC1抗体、抗SLA抗体和抗LKM-1抗体在PBC和AIH患者中的阳性率低,检测该3种抗体的意义不大;因此筛查抗GP210抗体和AMA对PBC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斑点法检测9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ANA、SMA、AMA、AMA-M2,抗LKM-1、抗SLA/LP。92例患者分为四组:自身免疫性肝炎2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30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NA、SMA、抗LKM-1、抗SLA/LP的阳性率分别为81.5%、51.9%、11.1%、18.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NA、AMA、AMA.M2阳性率为89.7%、93.1%、89.7%,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检测ANA1例(16.7%),不明原因肝损伤ANA9例(30%),AMA3例(10%)。结论: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出现;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肝病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蓉  耿秀蓉  覃沙  洪华  谭太昌 《四川医学》2011,32(2):253-256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在丙型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特点。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或欧蒙印迹法检测97例丙型肝炎患者、31例临床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ANA、SLA/LP、SAMA、AMA、AMA-M2、LC-l、APCA、LKM-1等自身抗体。结果 HCV组中,抗ANA、LKM-1、LC-1、SAMA、AMA-M2、APCA体阳性率分别是38.14%、2.06%、1.03%、2.06%、1.03%和3.09%,而且阳性滴度都比较低,大部分处于1:100。AIH组中,抗ANA、SLA/LP、抗LKM-l、LC-1、SAMA、AMA-M2、APCA抗体阳性率分别是80.65%、16.13%、12.90%、22.58%、58.06%、12.90%、3.22%,AIH组阳性率还是明显高于HCV组(P〈O.05),以高滴度为主,大多数大于等于1:320。丙型肝炎RNA阳性组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RNA阴性组。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但滴度较低;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高滴度的自身抗体水平;HCV引起的自身免疫紊乱尤其是病毒处于复制状态是造成机体免疫损伤,加重丙肝病毒血症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作为第二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IIP)检测79例阿米巴病患者的血清阿米巴抗体。58例肠外阿米巴病病人均呈阳性反应,滴度分布为1:128~1:4096;21例阿米巴痢疾患者亦全部阳性,滴度分布为1:64~1:4096,对照组中有一例肝癌患者呈阳性反应(1:64)。本法不如ELISA敏感,但由于无需阿米巴纯培养,更适于在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抗EOLA1多克隆抗体并检测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核表达获得EOLA1蛋白,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大白兔,获得兔抗人EOLA1(hEOLA1)多抗血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人多肿瘤芯片上EOLA1的表达.结果 制备了高滴度的hEOLA1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显示EOLA1蛋白在肺癌、结肠癌、胃癌和肝癌仅表达于肿瘤问质.肿瘤细胞本身未见表达,而在胶质瘤和乳腺癌则早广泛表达.结论 EOLA1可能在胶质瘤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猴B病毒(monkey B virus,BV),也称猴疱疹病毒I型(Cercopithecine herpesvirus 1),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根据国家标准,猴B病毒作为抗原检测抗体,但由于生物安全问题,抗原制备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使用替代抗原进行抗体血清学检测并进行比对验证。方法应用2种ELISA方法(抗原分别为BV和HVP2)和1种免疫酶法EIA方法(抗原为HSV-1)对本实验室135份送检恒河猴血液样品进行筛查,对阳性及可疑样品再以免疫荧光法IFA和Western blot方法(抗原为HSV-1)以及以HSV-1 g C1纯化糖蛋白为抗原的免疫印迹方法验证。结果HVP2-ELISA、BV-ELISA和HSV-1-EI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6%、37.8%和34.8%;3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的样品占91.1%(123/135),阳性结果可被IFA和WB确证;可疑样品12份,33.3%(4/12)的样品经验证检验为阳性。结论与BV抗原相比,替代抗原HSV-1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HVP2更为接近;阳性样品及可疑样品的确证检验应使用多种方法,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一种动物原代敏感细胞用于彗星试验,使该试验能更广泛地对环境样品的遗传毒性进行监测。方法:用重铬酸钾(K2CrO7)和过氧化氢(H2O2)作为受试物对小鼠的肝、脾、肾细胞进行彗星试验,观察K2CrO7和H2O2对这3种细胞造成的DNA损伤来判断细胞的敏感性。结果:以K2CrO7染毒的彗星试验中肝细胞的检测阈值(10nmol/L)低于为脾和肾(100nmol/L),以H2O2染毒的彗星试验中,在相同浓度下肝细胞迁移长度最长。结论:肝细胞具有敏感性高、自身活化能力强、取材方便、耗时短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检测细胞应用于彗星试验对环境样品进行遗传毒性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快速检测荚膜组织胞浆菌抗体的方法.方法 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为包被抗原,以葡萄球菌A蛋白(SPA)标记的免疫胶体金为检测标记物,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荚膜组织胞浆菌(HC)免疫小鼠血清中抗HC抗体以及其他真菌免疫血清中抗体.结果 DIGFA检测20份HC小鼠免疫血清,结果全为阳性,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敏感性为100%.检测8份正常小鼠血清出现1份假阳性,特异性为87.5%.检测其他真菌免疫血清结果为:念珠菌属和马尔尼菲青霉菌免疫血清结果全为阴性;8份皮炎芽生菌血清出现1份阳性,9份副球孢子菌血清出现2份阳性.结论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抗HC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快速简便.经临床标本扩大验证后将对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快速诊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的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新方法。方法 :以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为上样抗原 ,胶体金标记羊抗人IgG为显色剂 ,建立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法 (DIGFA) ;并以ELISA作平行对照。结果 :DIGFA和ELISA分别检测 83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 ,其阳性率分别为 95 .2 % (79/ 83)和 91 .6 % (76 / 83) ,两法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DIGFA分别检测正常人血清32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 2 3例和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 36例 ,前者均为阴性 ,后两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 4 .3% (1 / 2 3)和 8.3% (3/ 36 ) ;DIGFA和ELISA两法的总符合率达 92 .3% (36 / 39)。结论 :DIGF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ELISA相近 ,但方法快速、试剂稳定 ,且不需特殊设备 ,适用于各级医疗单位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猴疱疹病毒(B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HSV-1作抗原的玻片酶免疫法(EIA)用于B病毒抗体检测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方法 用HSV-1为抗原的玻片酶免疫法(E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B病毒为抗原的斑点酶免疫法(DIA)、免疫荧光法(IFA)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猕猴血清进行B病毒抗体检测的比较分析。结果 HSV-1为抗原的EIA与B病毒为抗原的DIA、IFA和ELIS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5.6%和97.4%;HSV-1为抗原的EIA检测确定的阴性血清样本,经B病毒抗原的IFA检测均为阴性;在HSV-1为抗原的EIA确定的779份阴性血清中,经B病毒抗原的ELISA检测,有2.6%(20份)为阳性;HSV-1抗原的EIA和HSV-1为抗原的ELISA检测均为阴性的20份血清样本,经B病毒抗原的ELISA检测,18份仍为检出阴性,2份为阳性。结论 HSV-1为抗原的EIA的检测结果与B病毒抗原的DIA、IFA和ELISA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同时,用HSV-1抗原进行B病毒抗体检测,存在极少数阳性动物漏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 3株特异性强、滴度高的抗斯氏狸殖吸虫单克隆抗体(McAb A_6、D_(10)、E_9),应用McAb-免疫印迹试验,检测了16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的循环抗原,结果15例呈现阳性反应(93.75%);而同时检测的126例对照血清中,50例正常人,22例血吸虫病人及19例肝吸虫病人均呈阴性反应,35例间日疟病人中有2例为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肺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循环抗原;McAb-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结果准确,简便易行,是诊断肺吸虫病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hEOLA1抗体的制备及肿瘤组织中EOLA1的表达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抗EOLA1多克隆抗体并检测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核表达获得EOLA1蛋白,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大白兔,获得兔抗人EOLA1(hEOLA1)多抗血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人多肿瘤芯片上EOLA1的表达.结果 制备了高滴度的hEOLA1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显示EOLA1蛋白在肺癌、结肠癌、胃癌和肝癌仅表达于肿瘤问质.肿瘤细胞本身未见表达,而在胶质瘤和乳腺癌则早广泛表达.结论 EOLA1可能在胶质瘤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