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言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2(4):I0001-I0001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全国中医药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反映55个少数民族医药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民族医药杂志》自1995年创办以来,先后在福建福州、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乌鲁木齐、吉林延吉召开了4次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对促进我国民族医药学术研究和全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历届与会代表及广大民族医药工作者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的新疆民族医药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新疆的民族医药有维吾尔医药、蒙医药、哈医药等,具有多民族医药学共同发展的特殊性。尤其是维吾尔医药学,自成体系,疗效肯定,独具特色,是新疆医药卫生事业的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拥有 5 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在长期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创造、积累了各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我国各民族的医药都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的民族医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92年 ,国务院批准下达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指出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民族的兴旺发达 ,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我国宝贵的传统医药和丰富的药物资源 ,加强对民族医药学的研究。”截止1997年底 ,全国民族…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3):172-172
为适应当前我国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为促进全国民族医药学术繁荣,为满足全国各地民族医药工作者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迫切愿望,《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社拟定于2010年七八月份召开第九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议(地点见会议通知)。本届会议的宗旨是:挖掘民族医药瑰宝,传承民族医药文化,推广民族医学疗法,交流民族医药经验,振奋民族医药工作者的自信心、责任心,推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繁荣。同时也将是民族医药工作者、关心者、爱好者共商民族医药发展大计,共叙友情的一次感会。  相似文献   

5.
民族医药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医药工作,《宪法》中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一次明确指出:“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要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族人民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为适应当前我国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为促进全国民族医药学术繁荣,为满足全国各地民族医药工作者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迫切愿望,《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社拟定于2010年七八月份召开第九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议(地点见会议通知)。本届会议的宗旨是:挖掘民族医药瑰宝,传承民族医药文化,推广民族医学疗法,交流民族医药经验,振奋民族医药工作者的自  相似文献   

7.
<正> 为适应当前我国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为促进全国民族医药学术繁荣,为满足全国各地民族医药工作者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迫切愿望,《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社拟定于2010年七八月份召开第九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议(地点见会议通知)。本届会议的宗旨是:挖掘民族医药瑰宝,传承民族医药文化,推广民族医学疗法,交流民族医药经验,振奋民族医药工作者的自  相似文献   

8.
三、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 当前,民族医药事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又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了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在现有的基础上,因势利导,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传统的医药卫生资源,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族医学,开发和利用民族药物,巩固、充实现有的民族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培养人才,注重科学研究,实施分类指导,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对民族医药医疗保健的需求,加强与本地区中西医之间的团结合作,共同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和本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民族医药工  相似文献   

9.
贵州苗药研究评价与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近些年,在政策的大力指引下,我国的民族医药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其中以苗药为代表的多种民族医药,经过研究开发,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特色产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民族药就是中国医药事业一朵璀璨的奇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繁荣兴旺的体现,也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发展创新的源泉之一。通过探讨各国开发和利用民族医药以及我国民族医药在治疗现代疑难病上的优势,分析了在实现现代化时代背景下弘扬和发展民族医药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9.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