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喙肩韧带内侧半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喙肩韧带内侧半转位重建喙锁韧带,同时辅以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5~51岁,平均36.7岁;手术时间为伤后3~12 d,平均5 d。按照Rockwood分型:Ⅲ型4例,Ⅴ型22例。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压痛伴弹跳感,肩关节活动受限,术前拍摄双侧肩关节标准应力位X线片,测量患侧喙锁间隙为(16.2±5.0)mm,较健侧(7.6±1.0)mm明显增宽。术后通过X线片检查和Constant-Murley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内固定断裂、再脱位的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于术后1个月拔除克氏针、8~10个月取出内固定钢板。到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均基本恢复正常,而且获得了一个无痛的关节。按Constant-Murley评分,优24例,良2例。喙锁间隙距离患侧为(7.7±1.2)mm,健侧为(7.6±1.0)mm,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喙肩韧带内侧半转位重建喙锁韧带,加喙锁韧带缝合、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闵小军  潘昭勋  孙超  杨晓明  杜德凯 《骨科》2017,8(5):360-364,37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喙锁韧带并修复肩锁韧带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2011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4例,女26例;左肩36例,右肩24例.年龄为23~48岁,平均年龄为(29.3±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2 d,平均为(6.1±2.5)d.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修复组30例,使用关节镜下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采用5#爱惜帮聚酯纤维缝线修复肩锁韧带;对照组30例,使用关节镜下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不修复肩锁韧带.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年的肩锁关节前后位X线片的喙锁间隙数值以及术后1年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为14~24个月,平均为(16±2.7)个月.所有病人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4~18 d,平均为(13±3.8)d,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1年,修复组的喙锁间隙数值为(12.9±0.6)mm,优于对照组的(13.6±1.1)mm;修复组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总分为(91.1±2.4)分,优于对照组的(86.3±3.5)分;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同时修复肩锁韧带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有利于肩锁关节稳定性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用三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5例均获随访,时间14~29个月。X线检查证实肩锁关节脱位均完全复位。肩关节外展活动范围术前为40°~80°,术后为140°~150°。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标准,评分术前为(66.5±3.2)分,术后3个月为(90.5±2.3)分,术后6个月为(93.5±3.1)分。结论三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确实,不损伤关节面,术后患者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无需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0):1831-1835
[目的]比较全关节镜下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及Steven切开术式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3月2013年1月,对61例确诊为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全关节镜下使用Endobutton行喙锁韧带重建术,对照组则采用Steven开放性术式置入Endobutton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术中对损伤的肩锁韧带一并修复。对术后1年肩锁关节前后位X线喙锁、肩锁间隙数值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进行评估。[结果]61例患者术后获142013年1月,对61例确诊为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全关节镜下使用Endobutton行喙锁韧带重建术,对照组则采用Steven开放性术式置入Endobutton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术中对损伤的肩锁韧带一并修复。对术后1年肩锁关节前后位X线喙锁、肩锁间隙数值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进行评估。[结果]61例患者术后获1449个月(平均31.5个月)随访,术后1年,试验组测量喙锁间隙数值为(11.6±0.5)mm,对照组为(12.7±0.7)mm,两组间该数值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测量肩锁间隙数值为(2.4±1.0)mm,对照组为(2.3±1.2)mm,两组间该数值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7.9±1.8)分和(80.2±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改善肩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范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应用Endobutton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明显优于Steven切开术式,关节镜术式在改善肩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范围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 Ⅲ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15例、女7例,新鲜脱位16例,陈旧性脱位6例,Rockwood Ⅲ型7例、Ⅳ型1例、V型14例。手术方式选择为双束Endobutton解剖重建技术。分别于术后3、6和12个月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摄双侧肩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患侧及健侧喙锁间距。 结果此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17.7±4.0)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从术前的平均5.0分下降到术后12个月的0.2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的平均44.3分提高到术后12个月的93.7分。患侧喙锁间距从术前的平均21.0 mm下降到术后12个月的8.5 mm。所有病例随访过程中均无肩锁关节再脱位、锁骨喙突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双束Endobutton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是安全可靠的新术式,其应用于Rockwood Ⅲ-V型新鲜或者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关节镜下Endobutton喙锁韧带联合肩锁韧带重建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12诊治的82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42例行关节镜下Endobutton喙锁韧带联合肩锁韧带重建术(观察组),40例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后3个月肩锁关节间隙、喙锁关节间隙、疼痛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82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2.5(26~61)个月,观察组出现1例软组织激惹,对照组出现3例切口感染,2例软组织激惹,1例内固定松动,观察组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肩锁关节间隙、喙锁关节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Endobutton喙锁韧带联合肩锁韧带重建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ightRope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锚钉修复肩锁关节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采用TightRope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锚钉修复肩锁关节手术治疗的13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及采用肩锁钩钢板治疗的21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及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TightRope联合锚钉组和肩锁钩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1.0±9.5 min、48.0±8.3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4.5±11.1 ml、80.4±9.8 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TightRope联合锚钉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4.5±8.1、 91.8±9.4、96.1±11.1,肩锁钩钢板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为72.4±7.5、 86.9±9.6、89.2±9.8,TightRope联合锚钉组明显优于肩锁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提示TightRope联合锚钉组患者无复位的丢失、创伤性关节炎等出现;肩锁钩钢板固定组4例患者出现肩峰下撞击征,2例患者取出钢板后出现复位的丢失,1 例患者发生肩峰骨溶解,所有患者均在8~10个月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结论 采用TightRope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锚钉修复肩锁关节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获得更符合生物力学的复位,肩锁关节稳定,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喙突免打孔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6—2022-06采用关节镜下喙突免打孔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的36例肩锁关节脱位,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通过复查肩关节正位X线片分别测量术后3 d、12个月的喙锁间距离,并比较两个观察时段的喙锁间距离情况来评估有无复位丢失。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6(12~18)个月。手术时间60~93 min,平均77.0 min;切口长度4~6 cm,平均4.8 cm;住院时间4~7 d,平均4.9 d。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肩锁关节再脱位、喙突及锁骨骨折,1例发生疼痛综合征,经理疗及功能锻炼后症状缓解;末次随访时1例出现Endobutton带袢钢板轻度内陷,对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故未做特殊处理。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喙锁间隙距离与术后3 d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喙锁韧带重建联合肩锁关节修复治疗急性Rockwood 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6-10采用Endobutton钛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关节修复治疗的17例急性Rockwood 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15~28)个月。随访期间无感染、肩锁关节再脱位发生。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前屈上举、外展上举、90°外展外旋、90°外展内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钛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关节修复治疗急性Rockwood 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可靠,符合肩锁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采用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8例,术后1个月、3个月和1年分别进行门诊随访,并拍摄x线片,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评分平均为93.5分,X线片显示无再发脱位和半脱位。结论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双切口双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老年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12—2016-12采用微创双切口双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21例老年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0(12~79)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肩关节上举及负重运动时无明显疼痛,其中19例肩关节外展活动度良好,可上举过头顶且与健侧无明显差异。末次随访时UCLA评分平均26.4(17~30)分,疼痛VAS评分平均1.6(0~4)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平均92.5(64~100)分;术后1年按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3例。结论采用微创双切口双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老年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手术操作简单、软组织损伤小、术后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ndbutton带袢双纽扣钢板行喙锁韧带重建结合闭合穿针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15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进行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喙锁韧带同时肩锁关节闭合穿针术治疗。男11例,女4例;年龄26~52岁,平均38.5岁;交通事故伤7例,摔伤6例,砸伤2例;左侧9例,右侧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5 d;肩锁关节有不同程度压痛,关节主被动活动明显受限,Ⅹ线片示肩锁关节完全脱位,按Allman分型标准均为Ⅲ度及以上脱位。[结果]14例均6周去除钢针,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0个月,平均18.3个月,术后患者无再脱位或其他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标准,获(90.8±4.1)分,与术前的(65.3±4.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7,P=0.00);Constant-Murley评分为(91.7±3.9)分,与术前的(71.5±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P=0.00)。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问卷(SST)的肯定答案7~12个,平均9.7个。[结论]Endobutton喙锁韧带重建结合闭合穿针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有效提高了肩锁关节早期机械稳定性和晚期的生物性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应用缝合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结果。 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40.0±15.6)岁。应用缝合锚钉重建喙锁韧带,复位固定肩锁关节。术后应用三维CT评估喙突上缝合锚钉的位置情况;通过肩关节正位片评估肩锁关节复位保持情况,并测量喙锁间距;记录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Constant-Merly评分。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术后肩关节前屈上举平均为171.5°,体侧外旋为70.8°,体侧内旋为T8。VAS评分为(0.3±0.6)分,Constant-Merly评分为92.4分。术后术侧的喙锁间距平均为(8.9±3.0)mm,健侧的喙锁间距平均为(7.7±1.7)mm,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26枚锚钉中有23枚位置良好,1枚锚钉刺穿了喙突的下表面,2枚锚钉位置偏向内侧。1例患者肩锁关节复位完全丢失,1例患者肩锁关节复位部分丢失,其Constant-Merly评分分别为74分和84分。 结论通过在喙突基底部准确地置入缝合锚钉,可以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恢复肩锁关节的垂直和水平稳定性。该技术创伤小,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肩锁关节融合术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肩锁关节融合术治疗17例(Tossy Ⅲ型15例,Ⅳ型2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患者.手术操作包括:关节盘切除、肩锁韧带以及喙锁韧带重建、自体骨植骨融合,锁骨钩板内固定.结果 17例均获随访,时间18~26(22±2.2)个月.X线检查示肩锁关节获得融合,融合时间10~18(13±3.3)个月.关节无疼痛15例,轻度疼痛2例.肩部活动无明显受限.肩关节疼痛以及功能恢复按照美国肩肘外科医师标准评分为87.2~99(90.2±7.5)分.患者均在术后15~18月内拆除内固定.结论 肩锁关节完全脱位属于上肩部悬吊复合体两处损伤,有手术指征.肩锁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胡文跃  俞冲  黄忠名  韩雷 《中国骨伤》2015,28(6):500-503
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联合Ⅰ期肩锁韧带修复治疗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 手术治疗56例Rockwood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 其中男20例, 女36例;年龄32~52岁, 平均38.5岁;左侧25例, 右侧3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4 d,平均7 d.术前均诊断为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度以上),手术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进行喙锁韧带重建, 同时行带线金属骨锚钉修复肩锁韧带。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并采用Karlsson评定标准及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 时间8~24个月, 平均11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A级42例, B级13例, C级1例。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总分由术前的(42.80±5.43)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91.75±4.27)分。术后6个月各项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其中优48例, 良7例, 差1例。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肩关节粘连, 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Ⅰ期肩锁韧带修复治疗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钛缆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关节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5—2014-05应用钛缆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关节囊修复术治疗的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13例。结果本组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4.3个月。13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提示肩锁关节复位良好,未见内固定物松动、脱落。所有患者术后2个月肩关节恢复到上限水平,术侧肩关节上举平均123°,前后旋转平均100°,外展平均95°。术后6、12个月复查功能无丢失。疗效根据Lazzcano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2例。结论采用钛缆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关节修复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一种良好方法,符合肩锁关节微动的生理力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9--2012—02对28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结合双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术治疗。结果本组获12~29个月。平均17.2个月的随访,肩外形正常,X线复查肩锁关节解剖关系正常。参照Karlsson标准行肩关节功能评定:优25例。良3例。结论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结合双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长期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关系、维持喙锁间隙、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配合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自体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并同时修复肩锁韧带与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自体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同时修复肩锁韧带(A组,20例)以及钩钢板固定(B组,20例)进行治疗。术后随访时间至少5个月(B组随访至拆除钢板后5个月)。记录并进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B组统计两次住院数据相加);采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chining communication sytems,PACS)测量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侧喙锁间隙及肩峰与锁骨远端下缘的水平与健侧的差值;测量肩关节活动度并采用Karlsson标准评定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评估患肩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相差不大,均获得满意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手术时间更长,术后疼痛较轻,关节活动功能较好,并发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取得良好疗效,钩钢板内固定手术简单便捷,并发症较多;重建韧带手术时间较长,关节活动功能更好,并发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更少。  相似文献   

19.
喙锁韧带重建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42例患中应用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加张力带钢丝固定34例,应用阔筋膜条重建喙锁韧带加张力带钢丝固定8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无克氏针滑出;用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组优良率100%,用阔筋膜条重建喙锁韧带组优良率87.5%。结论:用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加张力带钢丝固定优于用阔筋膜条重建喙锁韧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Endobutton系统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笔者采用Endobutton系统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28~63岁,平均49岁。手术时间在伤后1~7天,平均4天。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1个月,平均8.5个月。术后21~42天,肩关节基本恢复至正常活动度;无内固定断裂,锁骨、喙突骨折及再脱位的发生;参照Karlsson评价标准,优25例,良2例。结论 Endobutton系统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且手术简便迅速、创伤小、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