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连-厚朴配伍比例对和厚朴酚、厚朴酚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黄连-厚朴酸碱药对不同配伍比例对和厚朴酚、厚朴酚溶出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厚朴药对煎煮液中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含量。结果:和厚朴酚在黄连∶厚朴=1∶3时溶出最多,厚朴酚在黄连∶厚朴=1∶1时溶出最多,两者总量在黄连∶厚朴1∶1时最高,2∶1时最低。结论:黄连-厚朴不同配伍比例对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溶出有影响,可能与黄连中的生物碱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远志配厚朴对大鼠在胃液-肠液-血浆中不同时间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的影响。 方法: 利用甲醇沉淀蛋白处理胃、肠液及血浆样品,采用HPLC测定,色谱条件为Synergi Hydro-R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水(51:49)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94 nm,柱温30 ℃。 结果: 厚朴组及远志配厚朴组大鼠胃肠液中均测得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且配伍组各时间点胃液中的酚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单味厚朴组;给药150~480 min时段肠液中的含量高于厚朴组;血浆中仅测得和厚朴酚,配伍组于给药60~480 min时段血浆中和厚朴酚含量高于厚朴组,并有推迟吸收趋势。 结论: 远志配伍厚朴后,可能因远志的助溶效应使胃肠液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增加,从而发挥缓解远志胃肠动力障碍作用。首次采用此法,对厚朴缓解远志胃肠动力障碍的胃肠吸收机制开展了探索性研究,具有一定新意。  相似文献   

3.
孔小英  高超 《四川中医》2020,38(7):77-8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厚朴-杏仁药对水煎液中厚朴酚、和厚朴酚、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采用依利特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2%冰醋酸溶液(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全波长扫描,记录以下波长信号:294nm(厚朴酚、和厚朴酚)、210nm(苦杏仁苷)。结果:厚朴酚、和厚朴酚、苦杏仁苷分离度良好,达到基线分离;厚朴酚、和厚朴酚、苦杏仁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5~404.80μg/ml(r=0.9993)、4.06~406.24μg/ml(r=0.9995)、4.01~400.96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6%、99.45%、99.18%,RSD分别为0.94%、0.72%、0.79%;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单煎、药对水煎液中厚朴酚、和厚朴酚、苦杏仁苷的含量无明显差异,提示配伍对有效成分无明显影响。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准确,重复性良好,可同时测定厚朴-杏仁药对水煎液中厚朴酚、和厚朴酚、苦杏仁苷的含量,配伍与单煎相比,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变化。为建立厚朴-杏仁药对水煎液特征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炮制方法对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测定不同炮制品及地区厚朴中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进行考察,为制定厚朴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HPLC法对不同炮制品及地区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Phenomsil C18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8 ∶22),流速1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94 nm.进样量10 μL。 结果: 不同炮制品及地区的厚朴在有效成分含量上有一定差异。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以用来测定厚朴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HPLC测定半夏厚朴汤不同煎液中厚朴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半夏厚朴汤汤剂中厚朴酚含量的变化。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94 nm。分析半夏厚朴汤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厚朴酚的含量变化。结果:半夏厚朴汤分煎液中厚朴酚的平均含量等于合煎液中厚朴酚的平均含量。结论:分煎液与合煎液比较,2种煎液中厚朴酚的含量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厚朴三物汤厚朴酚含量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寇俊萍  宣圆圆  严永清 《中成药》2001,23(6):401-403
目的:研究影响厚朴三物汤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厚朴酚煎出率的诸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厚朴三物汤不同配伍及合煎、分煎组浸膏及药材残渣中厚朴酚含量,并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大黄、枳实用量及煎煮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厚朴酚含量的影响。结果:厚朴三物汤合煎组厚朴酚溶出率高于分煎组1倍以上,随着枳实用量及提取次数的增加,厚朴三物汤中厚朴酚的溶出率升高。结论:枳实及提取次数为影响厚朴三物汤中厚朴酚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藿香正气水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娃尼亚  王小焕 《中成药》1989,11(2):16-17
本文讨论了中成药藿香正气水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含量的测定方法。作者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使用OV-101弹性玻璃毛细管柱,以正二十二烷为内标物,FID检测器同时测定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含量。柱温220℃,汽化温度240℃。和厚朴酚与厚朴酚分离完全,内标物无干扰。本法测定灵敏度高,较外标法准确,分析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禹亚杰  尚宁宁  彭腾  黄秀深 《中草药》2015,46(18):2733-2736
目的研究经典复方平胃散拆方后臣药厚朴主要化学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煎出量的变化。方法将经典复方平胃散以臣药厚朴为基础进行拆方分析,主要分为11个组别(单味药组别1个、复方组别4个、以厚朴为主的组别6个)进行分析。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GRACE Alltima 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等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94 nm,体积流量1 m L/min。结果和厚朴酚在20.12~120.72μg/m L(r=0.999 0),厚朴酚在20.16~120.96μg/m L(r=0.999 1)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考察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RSD值均小于2%,表明仪器的精密度及方法的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试验表明各测定成分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试验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9%、101.28%,RSD值分别为1.47%、1.24%,表明方法的准确性良好。君药苍术、生姜、大枣可以使复方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平胃散复方中煎出量降低;佐药陈皮、使药甘草可以使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平胃散复方中煎出量增加。结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平胃散复方中的量受方中其他药物的影响,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平胃散复方配伍与减毒增效的相关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半夏厚朴汤君药配伍抗抑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半夏厚朴汤君药半夏与臣药厚朴、佐药紫苏叶和使药生姜等配伍抗抑郁协同作用。方法:通过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混合物(HMM)、厚朴多糖(PMB)、生姜油(OGR)、生姜多糖(PGR)、紫苏油(OFP)、紫苏多糖(PFP)对半夏总碱(ARP)、半夏多糖(PRP)改善游泳行为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异常的作用。结果:在所有配伍组中, 未改变游泳不动时间的无效剂量 PRP 与有效剂量 HMM 配伍后最有效, 并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另外, PRP 和 OFP 配伍也显示出一定的协同效应。这二种配伍均能提高强迫游泳小鼠额叶皮层 5-羟色胺(5-HT)及多巴胺(DA)水平。结论:半夏厚朴汤中臣药、佐药可通过逆转 FST 小鼠 5-HT 能及 DA 能系统异常增强君药抗抑郁作用, 并在减少 FST 小鼠游泳不动时间方面显示出协同效应。而使药对君药无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厚朴不同炮制品中厚朴酚与厚朴酚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权  甄汉深 《中药材》1994,17(3):32-33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厚朴生品及11种不同制品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进行含量测定,实验表明不同炮制品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各异,以生品含量最高,炮制后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姜厚朴饮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方法,研究不同基原和药用部位特征图谱的差异性,建立厚朴生品与炮制品的区分方法。方法:采用UPLC建立姜厚朴标准汤剂和饮片UPLC特征图谱,对姜厚朴不同基原和药用部位特征图谱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分析姜厚朴中生姜类成分。结果:20批姜厚朴标准汤剂、饮片有6个共有特征峰,通过对照品指认了2个特征峰,分别为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色谱峰的峰高比可能是厚朴与凹叶厚朴2种基原的区别点;姜厚朴根皮、干皮和枝皮特征图谱特征性成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皮中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量最高,干皮中特征峰1~4含量最高。采用LC-MS检测出姜厚朴中6-姜辣素和6-姜烯酚,并利用m/z为295和277的离子峰,成功区分厚朴与姜厚朴。结论:所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方法能很好地用于姜厚朴不同基原和药用部位的差异性研究;所采用的LC-MS能有效地鉴别厚朴与姜厚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药对苍术-厚朴的配伍对苍术素、厚朴酚、和厚朴酚溶出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煎煮法、乙醇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药对苍术-厚朴及其单味药中的有效成分,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苍术素、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苍术-厚朴药对水提液,苍术-厚朴药对醇提液中苍术素、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明显高于单味药材,其中苍术-...  相似文献   

13.
厚朴及其炮制品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诠  宋学华  张泉  屠万蒨  张琳 《中草药》1996,27(1):11-13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生品、炒黄、炒焦、姜炙厚朴及市售商品厚朴、姜炙厚朴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厚朴炮制后,该2成分含量均有下降,炒焦降低3O%以上,炒黄、姜炙降低约20%。市售商品厚朴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中药配伍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配伍指中药的配合使用,中药配伍理论体系包括:七情和合、配伍宜忌、君臣佐使以及中药配伍的现代药理学、药效学、毒理学等的现代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厚朴煮散的粉碎粒度,考察加水量对其煎出物的影响,为该煮散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5种规格的厚朴煮散,采用HPLC检测水煎液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检测波长294 nm,流动相甲醇-水(82∶18),柱温30℃。以厚朴酚、和厚朴酚转移率和干膏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粉碎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煎出物的影响,并与饮片传统煎煮进行比较。结果: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水煎液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和干膏率均有显著影响。厚朴煮散最佳制备工艺为粉碎过10目筛,含有能通过80目筛的细粉不超过20%;厚朴煮散煎煮1次,煎煮时间10 min时,24目煮散加20倍量水的煎液中有效成分转移率和得膏率分别为饮片传统煎煮(加10倍量水煎煮50 min)的5.1,2.5倍;10目煮散加10倍量水的煎液中二者分别达饮片传统煎煮的2倍以上。结论:厚朴饮片制成煮散后可节省药材和煎煮时间,可推广于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同时测定厚朴药材(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厚朴酚(magnolol)、和厚朴酚(honokiol)含量的方法。方法用20 mmol·L-1硼砂缓冲液(pH=10)为运行液,以磺胺甲唑(sulfamethoxazole)为内标,294 nm为测定波长。结果厚朴药材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完全分离且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0和98.44,RSD(%)分别为 1.6和1.4(n=3)。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厚朴药材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物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云厚朴醇提物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在贮放、浓缩、干燥工序中的降解规律。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厚朴醇提物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不同贮放、浓缩、干燥条件下的含量变化,得出降解规律。结果云厚朴醇提液在室内常温下贮放20天,和厚朴酚、厚朴酚含量基本不变;云厚朴醇提液在60℃浓缩和干燥,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降解动力学符合零级反应,在100℃降解较快。结论云厚朴醇提液在室温下贮放20天基本稳定,但是不能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浓缩、干燥,以免有效成分损失,在100℃干燥时降解较快,制剂生产中应避免醇提液长时间高温干燥、浓缩。  相似文献   

18.
林双峰  柯雪红  魏刚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3):1950-1952
目的:考察舒金克喘胶囊制备过程中麻黄、厚朴主要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和保留率。方法:用HPLC法追踪药材、醇提液、25%浓缩液、50%浓缩液、100%浓缩液、成品中盐酸麻黄碱、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去向。结果:成品中盐酸麻黄碱、和厚朴酚、厚朴酚的转移率分别为56.32%、14.43%、14.56%。结论:浓缩、干燥工艺应该在减压、低温下进行。  相似文献   

19.
In our previous study using an improved elevated plus-maze in mice, the oriental herbal medicine Saiboku-to prolonged the time spent in open arms, showing an anxiolytic effect, and the effect was mainly caused by honokiol derived from magnolia.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anxiolytic potentials of honokiol and water extracts of three magnolia samples; two being Kara-koboku (Magnolia officinalis) (KA: from Zhejiang-sheng, China; honokiol 0.25% and magnolol 1.16%, and KB: from Sichuan-sheng, China; honokiol 1.72% and magnolol 1.71%), and one being Wa-koboku (Magnolia obovata) (WA: from Iwate-ken, Japan; honokiol 0.32% and magnolol 0.81%). Seven daily treatments with 0.1-1 mg/kg honokiol, but not 0.2 and 1 mg/kg magnolol, revealed an anxiolytic effect with the peak potential at 0. 2 mg/kg. The anxiolytic potentials of 40 and 80 mg/kg KA, which contained the highest amount of magnolol, were almost equivalent to those of 0.1 and 0.2 mg/kg honokiol, respectively. KB, at 11.6 mg/kg, and 62.5 mg/kg WA resulted in almost the same anxiolytic potential as that of 0.2 mg/kg honokiol.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ambulatory activity was produced by any drug treatme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honokiol is the chemical responsible for the anxiolytic effect of the water extract of magnolia and that the other chemicals including magnolol in magnolia scarcely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honokiol. It is also considered that the elevated plus-maze test is applicable for evaluation of the content of honokiol in magnol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