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配合毫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配合毫火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治疗,6周为1疗程,均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面部红肿1例,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配合毫火针治疗痤疮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较单纯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白酒汤结合刺络放血治疗痰瘀互结证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3月~2018年7月的86例痰瘀互结证CSA门诊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刺络放血治疗,观察组采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眩晕和疼痛缓解程度、椎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评分和血清E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评分、左右两侧椎动脉收缩流速(Vs)、舒张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和血清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瘀互结证CSA患者采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结合刺络放血治疗,相比单用刺络放血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减轻患者眩晕和疼痛,改善椎动脉血流,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揿针结合刺络放血治疗痰瘀凝结型难治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瘀凝结型难治性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进行揿针体穴埋置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总体疗效及检测激素水平T、DH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激素的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对激素水平T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对激素水平DHT的改善则是揿针体穴埋置结合刺络放血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体穴埋置结合刺络放血对痰瘀凝结型难治性痤疮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替代或配合针刺对难治性痤疮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可有效减少皮损,改善疼痛和瘙痒症状,疗效优于口服丹参酮胶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息刮痧疗法联合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疗眩晕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大连市中医医院内一病房收治的60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研究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全息刮痧疗法配合耳尖穴点刺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对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全息刮痧疗法联合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疗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梁雪松 《四川中医》2015,(2):163-165
观察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配合神阙穴施雷火灸疗法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背部双侧肺俞穴和膈俞穴刺络放血拔罐并配合雷火灸神阙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2周后根据临床症状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的组间比较,观察治疗组指标改善情况及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配合雷火灸法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改善症状及整体疗效方面均优于咪唑斯汀治疗,是一种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文献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以探讨与总结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针对CNKI、万方、SinoMed、、PubMed等9个数据库中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的文献资料进行下载、筛选及所需信息的录入,利用刺络放血数据库平台,运用OLAP技术(联机分析技术)对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期刊论文230篇,纳入痤疮病例以肺经风热型频次最高,为56次,占24.78%;放血针具以三棱针应用频次最高,为168次,占71.79%;放血部位采用腧穴的研究中涉及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穴位最多,以大椎及背俞穴应用频次最高,采用耳穴的研究则以耳尖及耳背静脉应用频次最高。放血量多描述为少许;治疗组采用配合疗法的研究166项,占72.17%,其中以中药内服、毫针刺法及耳穴贴压应用频次较多;治疗频次以3日1次(每周2次)和2日1次(每周3次)居多,且两者疗程多为10次/疗程,总治疗次数也多为20次。结论:刺络放血治疗痤疮以三棱针点刺大椎及背俞穴最为常用,且均取得较好疗效,但多数研究为配合其它疗法使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旴江谢氏喉科针刀刺营微创疗法与常规西医都可喜治疗痰瘀互结型肥厚性咽炎伴鼾症的疗效差异。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临床一般资料分布均衡,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采用谢氏刺营微创疗法,每3天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予都可喜口服,每次1片,早晚各1次,治疗时间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P<0.05。结论:旴江谢氏喉科针刀刺营微创疗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肥厚性咽炎伴鼾症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寻求对于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方便、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背俞穴刺络拔罐法和口服丹参酮胶囊对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情程度分级、皮损积分、血清睾酮水平,从而判断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程度分级、皮损积分、血清睾酮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8.5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背俞穴刺络拔罐能明显消除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的临床症状,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3.33%,二者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对黄褐斑(肝郁气滞型)的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痰浊致瘀,本虚标实,是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痰浊血瘀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病理基础,痰瘀互为因果,可相互转化,在病理演变过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临床治疗中,祛痰化瘀法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反正了痰瘀与高脂血症的密切联系。治疗上应注重祛痰降浊、活血化瘀,并兼顾其本,根据不同的病机特点,标本兼治,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法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条件的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痰瘀同治中药参红化浊通络方,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在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瘀同治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中药、针刺治疗,对照组用达英-35、克罗米芬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血清睾酮(T)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痰瘀互结型优于克罗米芬治疗。  相似文献   

14.
罗霞  ;张剑荣 《中医药研究》2009,(12):1414-1415
目的探讨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辨证为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豁痰祛瘀通络方法治疗,连续观察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痰瘀互结证)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敷贴组,每组各36例,均予常规治疗,敷贴组加用穴位敷贴.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结果 敷贴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SAQ积分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相当(P>0.05).结论 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王天宝 《四川中医》2014,(3):154-156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刺血拔罐疗法对肺经风热型粉刺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8例肺经风热型粉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背部刮痧,联合反应点(出痧点)及大椎、曲池穴刺血拔罐治疗,对照组采取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治疗组刮痧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总效率为97.44%。结论:对于轻中度粉刺,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与刮痧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总有效率相近;对于重度粉刺,刮痧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痰瘀互阻型头痛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瘀互阻型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清HCY的影响。方法检测176例痰瘀互阻型头痛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并进行头痛积分及头痛中医证候评分。将HCY〉15μmol/L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叶酸片、维生素B6口服治疗。观察治疗2周、4周患者HCY水平、头痛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76例痰瘀互阻型头痛患者中115例(65.34%)HCY值高于正常值,痰瘀互阻型头痛与HCY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观察组患者头痛积分及中医证候综合积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4周后HCY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2周后观察组HCY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两组HCY降低幅度无显著差异。结论痰瘀互阻型头痛与血清HCY值具有显著相关性;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可改善痰瘀互阻型头痛患者头痛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不同证候类型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其降脂作用.方法:随机选择4种冠心病常见证候类型各50例冠心病患者为治疗组,另随机选择了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脂康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和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痰阻心脉证治疗组用药后各项血脂指标与用药前和对照组用药后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痰阻心脉证治疗组用药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用药前、对照组用药后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P<0.01);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痰阻心脉证治疗组的心绞痛改善疗效和心电图改善疗效优于心阴亏虚证和心气亏虚证组(P<0.05).结论:血脂康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痰阻心脉证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和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心阴亏虚证和心气亏虚证冠心病患者,提示血脂康对冠心病标实证的患者要优于本虚证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飞腾八法配合刺血拔罐治疗黄褐斑3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30例黄褐斑的患者采用飞腾八法针法配合刺血拔罐治疗,总有效率为96.6%。选用飞腾八法治疗黄褐斑,是根据不同时辰人体经脉气血击流的变化,按时选取一组八脉交会穴治疗,从而协调全身阴阳、益气养血、调节冲任、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使气血得以上荣于面,达到治疗目的,配合刺血拔罐疗法,使经络畅通,气血上承于面,色斑消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涤痰化瘀法治疗高血脂症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8例。对照组口服血脂康,治疗组用益气涤痰化瘀法治疗,2个月1疗程,1个疗程后观测指标。[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治疗方法对高血脂症患者的病情有明显改善。[结论]益气涤痰化瘀法对于高血脂症患者病情改善有极大的帮助,使患者的β-脂蛋白、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数值逐渐趋于正常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