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从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Isodon lophanthoides var.gerardianus抗乙型肝炎病毒有效部位及其他相关部位中鉴定有效成分和其他化学成分。方法溶剂萃取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单一成分;利用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用2.2.15细胞与鸭乙肝模型测试提取物和化合物的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鉴定了7个成分,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线型呋喃香豆素、β-谷甾醇、胡萝卜苷、熊果酸、2α-羟基熊果酸、2α,19-二羟基熊果酸和迷迭香酸。结论所有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线型呋喃香豆素系首次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发现。首次发现醋酸乙酯部位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其中的2α-羟基熊果酸和2α,19-二羟基熊果酸具有体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研究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叶的活性成分,为开发番石榴叶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运用多种柱色谱等现代分离手段对番石榴叶60%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鸢尾酚酮-2-O-β-D-吡喃葡萄糖苷(2)、山柰酚(3)、槲皮素(4)、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5)、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7)、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槲皮素-3-O-(6″-芥子酸)-β-D-吡喃半乳糖苷(番石柳叶苷A,9)、槲皮素-3-O-(6″-阿魏酸)-β-D-吡喃半乳糖苷(10)、顺式对香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去甲氧基荚果蕨素(12)。结论 对分离得到的11个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其中化合物4、5、6显示较强活性,1、3、7、8显示中等强度活性。化合物2、10、11、12为首次从番石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果实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O-乙酰熊果酸(1)、19α-羟基熊果酸(2)、2α,3α-二羟基熊果酸(3)、2α,3α,19α-三羟基熊果酸(4)、2α-羟基齐墩果酸(5)、2,4,6-三羟基苯甲醛(6)、β-谷甾醇(7〖)、β-胡萝卜苷(8)。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大叶香茶菜中的三萜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叶香茶菜中的三萜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叶香茶菜叶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出4个三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化合物1)、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化合物2)、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化合物3)、2α,3β,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化合物4)。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三萜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叶香茶菜中获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鉴定。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质谱、磁共振等光谱方法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并鉴定10个化合物,其中包括4个三萜: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熊果酸(ursolic acid,2)、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3)、2α,23-二羟基熊果酸(2α,23-dihydroxyursolic acid,4);6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5)、芹菜素(apiginin,6)、木犀草素(luteolin,7)、芦丁(rutin,8)、异鼠李素(isorhamnetin,9)、小麦黄素 (tricin,10)。 结论 化合物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藏药髯花杜鹃 Rhododendron anthopogon 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95%乙醇提取制备总浸膏,硅胶柱色谱分离其成分,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的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鲨烯(1)、熊果酸(2)、β-谷甾醇(3)、伞形花内酯(4)、3-羟基-3-苯基丙酰胺(5)、苔黑酚(6)、槲皮素(7)、杨梅素(8)、杨梅素-3′-O-β-D-吡喃木糖苷(9)和金丝桃苷(10)。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番石榴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番石榴叶对小鼠轮状病毒 (HRV)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发育正常的BLAB/C健康小鼠 12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藿香正气口服液组、番石榴叶大(3.6 g/kg)、中 (1.8g/kg)、小 (0 .9g/kg)剂量组。按Schonb方法复制模型 ,于感染后 2 4h给药 ,正常和感染对照组灌服等容量 9.0 g/L氯化钠注射液 ,藿香正气口服液组 (1.6 2 g/kg)、番石榴叶小、中、大剂量组 ,每日灌胃 3次 ,每次容量为 2 0ml/kg ;疗程为 72h。比较藿香正气口服液、番石榴叶不同剂量对小鼠病死率 ,小肠黏膜病理变化 ,血、粪生化指标 ,SIgA含量 ,HRV抗原阴转率的影响。结果 :番石榴叶大、中剂量组能改善小鼠小肠黏膜组织的病理损伤及粪便中的SIgA含量、HRV抗原阴转率、血Na+ 、红细胞比容 (Ht微量法 )、粪Na+ 、粪糖含量、病死率 ,与番石榴叶小剂量组、藿香正气口服液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番石榴叶大、中剂量组是通过提高小鼠粪中SIgA含量和HRV抗原阴转率 ,促进小肠黏膜的修复 ,增加粪Na+ 、粪糖吸收 ,减轻脱水而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鬼针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筛选出具有抗肝纤维化活性的单体化合物. 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MCI小孔树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等柱层析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鉴定.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体外检测单体化合物对肝星状细胞T6 ( HSC-T6 )的抑制作用. 结果从鬼针草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为3-羟基乙酰基吲哚(1)、山奈酚(2)、6,7,3′,4′-四羟基橙酮(3)、槲皮素(4)、奥卡宁(5)、松脂素(6)、1,2,13-三羟基-3,11(E)-十三二烯-5,7,9-三炔(7)、异奥卡宁(8)、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庚基) 酯(9)、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10)、(2S/2R)-异奥卡宁-7-O-β-D-(2″,4″,6″-三乙酰基)吡喃葡糖苷(11/12)、2-O-β-D-吡喃葡萄糖苷-1,13-二羟基-3,11 ( E)十三二烯-5,7,9-三炔(13). 结论 化合物6, 9 为首次从鬼针草种属中分离得到.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2, 4 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研究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运用1H-NMR和13C-NMR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1)、2α,3β,19α-三羟基乌索-12-烯-23,28-二羧酸(2)、3β,19α-二羟基乌索-12-烯-23,28-二羧酸(3)、3β,19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23,28-二羧酸(4)、邻羟基苯甲酸(5)、间二羟基苯甲酸(6)、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7)、正三十一烷(8)、正三十烷醇(9)、正十八烷酸(10)、α-十四烷酸甘油酯(11)和α-二十二烷酸甘油酯(12)。结论 化合物1~4为从本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区别于常规远志皂苷元的三萜类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水煎液及其总黄酮抗轮状病毒作用,为寻求新的抗轮状病毒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番石榴叶水煎液及其有效成分黄酮,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番石榴叶提取物作用于MA104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求出其半数细胞毒性浓度(median toxic concentration,TC50)后,给予低于TC50不同浓度的药物对轮状病毒感染细胞进行干预,检测其对病毒感染细胞存活的影响,以确定番石榴叶水煎液及其总黄酮体外抗轮状病毒的作用。结果:番石榴叶水煎液及黄酮均有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作用,其用于预防时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分别4.65和1.83。同时亦对病毒感染的MA104细胞具有治疗作用,两者用于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时T1分别为2.98和3.07。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治疗和预防时病毒抑制率显著升高,呈量效关系。结论:番石榴叶水煎液及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轮状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楂叶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合理的山楂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山楂叶中熊果酸进行定性鉴别,HPLE法测定其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以熊果酸对照品为对照,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0.0:4.0:0.5)为展开剂展开,建立了山楂叶定性分析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建立了HPLE含量测定方法,槲皮素在0.855~2.565μg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9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7%。结论:建立起能有效控制山楂叶药材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秀丽莓(Rubus amabilis Focke)干燥茎中的化学成分,阐明秀丽莓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水提取、柱色谱法以及结晶法对秀丽莓干燥茎进行分离纯化,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光谱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LC/MS-IT-TOF)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SunFire~(TM)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甲醇(A)-0.5%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为质谱离子源,同时采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获得不同化合物的多级质谱数据。结果从秀丽莓干燥茎中分离出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8-三甲氧基-6-羟基酮、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齐墩果酸、(+)-儿茶素及(-)-表儿茶素。根据高分辨质谱结果和MS/MS碎片信息,结合对照品质谱信息及相关文献,共鉴定推断出27个化合物,其中1个酮:1-羟基-3,7,8-三甲氧基酮;1个单萜:7-epiphlomiol;5个二萜类:对映-贝壳杉-16-烯-9-醇、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对映-贝壳杉-3α(β),16β,17-三醇、甜茶苷、甜茶单糖苷;9个三萜类:2α,3β,23α-三羟基-乌苏-12,18-二烯-28-酸、2α,3β,23α-三羟基-乌苏-12,19-二烯-28-酸、19α-羟基熊果酸、2α,19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2α-羟基乌苏酸、2α,3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3β,16α,22α,28-四羟基齐墩果-12-烯、3β,16α,22α,23,28-五羟基齐墩果-12-烯及萎陵菜酸;11个黄酮类:原花青素B1~B8、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及8,3'-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结论化合物1,2,8-三甲氧基-6-羟基酮为蔷薇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儿茶素与(-)-表儿茶素为首次从悬钩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秀丽莓中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中药猫人参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猫人参(镊合猕猴桃Actinidia valvataDunn.根)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法测试了部分单体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10个为三萜类化合物:2α,3α,24-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1),积雪草酸(2),科罗索酸(3),2α,3α,23,24-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4),2α,3α,24-三羟基乌苏酸-11-烯-13β,28-内酯(5),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6),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7),2α,3α,24-三羟基乌苏烷-12,20(30)-二烯-28-酸(8),2α,3β,24-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9),齐墩果酸(10);1个植物甾醇:β-谷甾醇(11)。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1、2、3、4、7对A549(人肺癌细胞)、LOVO(人结肠癌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等3种人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3~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2、3对LOVO和HepG2细胞株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且随着单体化合物极性的增大,细胞毒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猫人参Actinidia valvat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猫人参根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Ⅰ)、2β,3β,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毛花猕猴桃酸B)(Ⅱ)、2α,3β,19,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Ⅲ)、2α,3β,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Ⅳ)、积雪草酸(Ⅴ),3β-(反式-P-香豆素酰基)-2α,24-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Ⅵ)、3β-(反式-P-香豆素酰基)-2α,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Ⅶ)、熊果酸(Ⅷ)、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新疆雪莲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对新疆雪莲全草乙醇提取物的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反复柱色谱,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新疆雪莲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1)、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2)、泽兰黄素(3)、槲皮素(4)、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芦丁(7).结论其中3和6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满山红-Rhododendron dauricum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以及Sephadex LH20等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满山红叶的氯仿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鉴定结构。结果 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1薄荷醇(1)、β谷甾醇(2)、正二十三酸二十三酯(3)、正二十二醇(4)、正十七醇(4′)、3β,24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5)、正十八碳酸(6)、熊果酸(7)、齐墩果酸(8)、金丝桃苷(9)、槲皮素3-O-β-D-呋喃木糖苷(10)、槲皮素(11)。结论 化合物2~6、4′以及10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提取物槲皮素止泻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槲皮素对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活动的影响和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记录其收缩力和推进距离;观察槲皮素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槲皮素抑制离体回肠的收缩,抑制小肠的推进功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结论槲皮素能通过抑制肠道的蠕动、抑制肠道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来发挥其止泻作用,这也是番石榴叶止泻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肿节风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各类柱色谱法分离纯化,经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二烷酸(1)、二 十四烷酸(2)、β谷甾醇(3)、异秦皮啶(4)、羽扇豆醇(5)、槲皮素(6)、琥珀酸(7)、咖啡酸(8)、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对羟基苯甲酸(10)、芦丁(11)、异秦皮啶-7-O-α-D-吡喃葡萄糖苷(12)、邻苯二甲酸(13)、3,4-二羟基苯甲酸(14)。结论 化合物1、2、9、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 蒸馏水浸提、浓缩、干燥制备番石榴叶水提取物.昆明小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以小鼠小肠粘膜生理盐水匀浆液作为α-葡萄糖苷酶,与双糖底物孵育,比色法测定葡萄糖产量代表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比较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小肠粘膜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对小肠粘膜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Lineweaver-Burk作图判断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类型.结果 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对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对蔗糖酶和麦芽糖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 g/L和3.0 g/L,抑制作用类型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混合型.结论 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具有抑制糖尿病小鼠小肠粘膜α-葡萄糖苷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金樱子三萜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药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中分离到两种三萜类化合物(Ⅰ、Ⅱ),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确定Ⅰ为2α,19α,23—三羟基熊果酸,即19α—羟基亚细亚酸(19α—Hydroxyasiaticacid),Ⅱ系Ⅰ的28—O—β—D—吡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