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肝脏是结直肠癌最易发生转移的靶器官之一,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愈手段。结直肠癌肝转移(CLM)的治疗正在由"手术切除-术后化疗"向"新辅助治疗-手术切除-靶器官局部治疗-术后化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MST)模式转变。该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创造条件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及预防术后复发。切缘阴性的病理性根治(R0)切除联合提高肿瘤局控率的肝脏靶器官局部治疗,是控制肿瘤复发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进展期结直肠癌区域化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蔡成机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3):175-177,183
至今,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如何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以及对不能切除的结直肠癌处理仍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长期临床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对结直肠癌宜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化疗是重要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由于经静脉全身化疗的疗效并不理想。而且毒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包括自盲肠至直肠的整个肠段的癌肿,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率较低,到临床症状明显时,已多属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法.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率和治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相当常见,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现肿瘤诊断时即有肝转移(同时性肝转移),.在结直肠癌切除后患者随诊中20%~50%将发生肝转移(异时性转移).手术时结直肠癌同期肝转移率为15%~25%[1],20%~35%的肝唯一转移部位[2].因此,迫切需要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延长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防治结直肠的肝转移.近十余年来,结直肠癌诊断治疗水平快速提高,在早期结直肠癌的手术根治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结直肠癌患者虽经更为合理的根治性手术,但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0%左右,其根本原因在于结直肠癌的转移和复发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障碍,控制转移是决定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中医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防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复发再手术6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诊断和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2年内复发40例(66.7%)。60例中吻合口处复发15例,腹腔、盆腔内复发20例,会阴部复发10例,肝脏转移8例,腹壁切口复发7例。全组患者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38例,姑息性切除22例。再手术后的1,3,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分别为93.6%,48.8%,36.3%;姑息性切除为54.5%,0,0。结论重视术中无瘤技术、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其所在的肠系膜、消灭微小转移灶是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对复发患者应根据复发部位、病期早晚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结直肠癌单纯转移至肝脏者占结直肠癌患者的 2 5 %,局限于肝一叶者又占肝转移的 2 5 %,因此结直肠癌出现肝转移且为单个结节或局限于一个肝叶的不超过 5 %,这部分患者行根治性肝切除率极高 ,可达 95 %左右[1] 。目前手术指征包括 :(1)肝转移病灶为孤立结节或病变范围较局限 ;(2 )无肝外转移或邻近脏器 (膈肌、门静脉 )转移 ;(3)结直肠癌切除后肝转移 ,原发癌灶局部复发可切除者 ;(4 )肝转移癌灶手术切除后复发者 ,病灶较局限 ,且无肝外转移也可考虑再次手术切除 ;(5 )出现肺部转移可行手术治疗者。Vogt等…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外科手术依然是可治愈结直肠癌的惟一手段。虽然外科治疗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仍无显著提高。手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年来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提高了直肠癌根治率,但术后复发在临床上仍很常见。就结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来看,结肠癌的局部复发率为3.1%~25.6%;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为4%~40%。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常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目前报道的复发率仍为10%~30%.14.5%的患者在诊断结直肠癌时就同时存在肝转移,12.8%的患者在诊断结直肠癌后的5年内发现肝转移[1],如何早期确定复发或转移灶是成功实施根治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重视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的60%,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达50%~60%.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可能是在直肠癌手术后近期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约80%的患者死于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文献报道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在12.7%~31%[1-2],可见预防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局部复发,对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手术是唯一根治的方法。但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进展期不能切除及复发转移的患者,化疗却是主要的治疗手段。FOLFOX4是目前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1]。美国的国立综合癌症网指南(中国版)已经将FOLFOX4方案确定为结直肠癌手术后化疗标准治疗方案中的首选方案,同时推荐12周期的化疗最好在6个月内完成[2]。FOLFOX4方案是以奥沙利铂(L-OHP)、氟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复发及转移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直肠癌在西方国家恶性肿瘤发病中排名第二,在欧美国家中每年新增病例达30万。而在恶性肿瘤致死病例中结直肠癌也位居第二。造成结直肠癌死亡的原因包括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后者主要为肝转移和肺转移。要想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延长生存期,一方面要特别重视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另一方面也要对结直肠癌复发及转移的病例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随道国内外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尽管在治疗上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术后平均5年生存率仍低于40%~50%,治愈性癌肿切除术后的平均复发率约为30%。局部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因此结、直肠肿瘤复发再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1990年2月至1995年11月间20例复发性结、直肠癌再手术者,分析其复发的原因,认为复发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生长部位、首次手术情况等有密切关系,阐述了复发性结、直肠癌的外科处理方法,以期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最佳选择,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介入、靶向治疗等可使相当多的患者受益,但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以及初诊即无法手术的患者依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困扰。新辅助治疗的实施可使进展期结直肠癌的预后有进一步的提高。新辅助治疗指手术治疗前通过全身或介入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使肿瘤减负的一种治疗手段。新辅助治疗目的:(1)降低肿瘤局部负荷,使不可切除的肿瘤获得切除机会或更大的切除成功率;(2)使肿瘤缩小从而减少切除范围,保留更多正常组织;(3)通过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指导手术以后的治疗;(4)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预防术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结直肠癌肝转移实施肝叶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均已有明显提高。对于肝切除术后复发是否再次切除 ,以及肝外转移灶及肝门淋巴结的处理尚有争论。作者复习文献并对此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肝叶切除术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同期行结肠切除和肝转移灶的切除可望获得较高的肝切除后 5年存活率。原发灶切除后发现的肝转移 ,肝叶切除后同样能长期存活。切除后的 5年存活率达 16%~ 45 % ,手术死亡率在 5 %以下〔1~ 3〕。直肠癌肝转移是可治愈的 ,肝切除是安全的、也是最有效的治疗〔4~ 6〕,并…  相似文献   

14.
正肝脏是结直肠癌转移最常见的靶器官,50%的结直肠癌病人会在其病程中出现肝脏转移,2/3的结直肠癌病人因为肝脏转移而死亡。手术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RLM)病人获得治愈的惟一方法~[1],5年存活率50%,且有20%的病人存活10年。但是80%的CRLM病人初诊时为不可切除,且肝切除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30%~47%~[2-3]。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  相似文献   

15.
不断提高结直肠癌复发与转移的外科治疗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计每年全球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数为100万人,死亡人数高达50万人,这些患者基本上都是死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肿瘤局部复发和肝、肺转移是结直肠癌复发与转移的主要形式,对于这些肿瘤患者,若不采取外科干预治疗,5年生存率〈5%,及时切除复发与转移的肿瘤病灶仍然能使部分患者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手术效果。因此,外科手术治疗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手段。本文针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阐述提高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水平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通过转化治疗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率的外科治疗新进展,评估预后评估模型在肝内转移灶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指导患者术后的综合治疗,从而控制疾病快速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新进展的文献,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切除指征、预后评估模型以及如何通过转化治疗提高其手术切除率的新进展进行综述。结果通过积极的转化治疗,能够使部分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接受手术切除肝内转移灶。对于自始至终均无法接受手术切除肝内转移灶的患者,术前化疗、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多种介入治疗等转化治疗方案均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存时间的延长有一定的效果。结论我们应该加强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的重视,积极推动预后评估模型在肝内转移灶切除术后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外科手术是大多数结直肠癌得到根治的前提。结直肠癌手术不仅包括规范的根治性切除和吻合技术,还包括术前术中适应证的正确选择、正规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各种结直肠癌术中合并症的正确判断和处理、当今各种现代化手段的术中应用等。这些均是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要重视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泽 《腹部外科》2001,14(1):5-6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最有效方法 ,但术后局部复发、远位转移仍是当前面临的难题。它不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而且有些症状会使患者痛苦不堪 ,如 :盆腔持续性疼痛、直肠里急后重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 ,必须重视根治术后防止复发及转移的研究。以下从临床方面就其发生的原因和对策谈几点认识。一、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何时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转移结直肠癌根治术后 5年内复发和转移为 37% ,肝转移占 13%~ 32 % ;局部复发大多发生于术后 2年内。Hindo[1] 报告的 115例患者 ,6 5%在术后 2年内复发。至于根治术后何时…  相似文献   

19.
ֱ��������ֲ�������ʽ��������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目的 探讨直肠癌局部复发形式、原因,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5-2001年间收治的术后局部复发形式、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局部复发207例,占同期全部直肠癌(2538例)的8.1%,局部复发形式中,首次Miles手术者(102例)多为会阴部及骶前腔的复发,为52例(51%)。另外22例为阴道壁复发。首次Dixon手术后主要为吻合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复发,分别为71例及65例,占87.7%(71/81)及80.2%(65/81)。淋巴结转移癌的复发为55例,占26.6%(55/207),复发是由于肠管切除不足,原发灶周围组织清除不足,会阴部组织切除不足及淋巴结切除范围不足所致。复发病例再次手术切除率为66.1%(137/207),其中的63例(46%)达到了临床根治程度,病变切除及根治切除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3.3%及34.9%。结论 欲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必须按根治原则彻底切除原发灶及其周围组织,并彻底清除淋巴结。对于复发病例,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伴有肠梗阻的结直肠癌腹腔镜辅助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伴有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同时一期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伴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手术。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5例伴不全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切除一期吻合术:1例伴完全肠梗阻患者行手辅助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切除一期吻合术。无中转开腹和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200(150-240)min,出血量平均60(2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8-11 d。术后随访8-28个月,未见癌肿复发转移。结论对于伴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肿瘤根治术一期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