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椎旁阻滞镇痛在肺叶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患者40例,分为静脉镇痛组(A组)和椎旁阻滞镇痛组(B组)。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于手术结束前分别行静脉和胸椎旁间隙穿刺置管用于术后自控镇痛。记录术后不同设计时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并观察镇痛泵按压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12、24、48 h B组患者的VAS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A组( 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A组( 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胸腔镜引导下椎旁阻滞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且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腔镜直视下椎旁阻滞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80例,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椎旁阻滞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毕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 PCIA);椎旁阻滞组手术结束前行胸腔镜直视下多点椎旁神经阻滞(T4-5和T8-9间隙),术毕联合PCIA。记录术后动态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满意例数、镇痛补救例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和术后谵妄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椎旁阻滞组患者动态VAS评分明显降低;PCIA按压次数明显减少;需要镇痛补救的例数降低;患者术后满意例数增多。而且,椎旁阻滞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头晕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胸腔镜直视下椎旁阻滞联合术后PCIA可有效缓解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应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患者50例分为2组,QLB组和TAP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在麻醉诱导前,QLB组行双侧QLB,TAP组行双侧TAP,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术后2,6,12,24,48 h患者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补救性镇痛例数;比较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各时点静息疼痛VAS评分呈先逐渐上升随后再下降趋势,术后24 h疼痛最严重,且QLB组低于TAP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AP组比较,QLB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P<0.05),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例数明显降低(P<0.05),QLB组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与TAP比较,QLB镇痛效果更加完善,作用时间更长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应用,更适合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深层与浅层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plane block,SPB)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深层SPB组(DS组)和前锯肌浅层平面阻滞组(SS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SPB,两组患者均使用0.3%罗哌卡因30~40 mL (罗哌卡因总剂量2 mg/kg),阻滞完成后30 min使用针刺法测定并记录感觉阻滞平面;记录两组患者SPB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记录术后2 h、4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和咳嗽NRS疼痛评分;记录第一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48 h有效按压镇痛泵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曲马多补救性镇痛例数,记录阻滞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SS组比较,DS组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缩短,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DS组术后12 h静息时和咳嗽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DS组术后24 h静息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DS组术后镇痛(PCIA)第一次按压时间明...  相似文献   

5.
观察镇痛灵辅助硬外阻滞对呼吸,循环及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4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盆腔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哌替啶组和能灵组。麻醉平面固定后,P组静注哌替啶 50mg、氟哌啶 、2.5mg;E组静注镇痛灵15mg、氟哌啶2.5mg。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均无明显牵拉痛及恶心、呕吐等反应。P组给药后SpO2,mapFQU JEJOWQA GF ET AX UEJP(P〈0.05,P〈0.01),HR则明显增  相似文献   

6.
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阻滞在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受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手术患者60例。根据接受区域阻滞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阻滞+前锯肌阻滞)33例和对照组(前锯肌阻滞)27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ASA分级、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12、24和48?h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术后追加用药次数、术后PCIA相关副作用、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拔除胸管时间、术后SpO2、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两组的VAS评分,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CIA相关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减少术后PCIA泵按压次数,减少术后追加用药次数,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拔除胸管时间,提高术后动脉SpO2,提前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P?<0.05)。结论 与前锯肌阻滞比较,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阻滞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神经阻滞组( n=40)和全身麻醉组(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9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ET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每组31例。全身麻醉诱导前ET组在超声引导下接受单侧T4、T6椎旁神经阻滞及单侧T4竖脊肌平面阻滞,T组在超声引导下接受单侧T4、T6椎旁神经阻滞。术毕两组患者均接受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术后第1、2天的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比较术后0、2、6、12、24 h两组静息和咳嗽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比较两组术中药物用量及相关手术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用药量及术后0、2、6 h的静息及咳嗽NRS评分、术后镇痛补救例数及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ET组术后第1、2天的QoR-15评分升高,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长,有效按压镇痛泵的次数少,术后12、24 h...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 方法 选取择期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患者7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R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35例。R组在麻醉诱导前实施患侧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rhomboid intercostal and subserratus plane block,RISS),G组不进行干预。2组均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术后2,6,12,24,48 h静止和咳嗽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总量;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氟比洛芬酯补救性镇痛例数、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眩晕等。 结果 2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咳嗽疼痛VAS评分均呈逐渐升高再降低趋势,且R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G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总量明显低于G组(P<0.05),R组术后48 h镇痛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氟比洛芬酯镇痛例数明显低于G组(P<0.05),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G组(P<0.05)。 结论 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可为患者提供良好术后镇痛,减少围术期镇静镇痛药物应用,提高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IC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单孔胸腔镜手术后早期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至6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择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ICB组(I组)、TPVB组(P组),每组各30例。关胸腔前,I组行胸腔镜直视下ICB,P组行胸腔镜直视下TPVB,每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l,C组不做任何阻滞。术毕3组患者均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I组与P组神经阻滞操作时所需肺萎陷评分,阻滞部位渗血发生情况,拔管后30min阻滞平面个数。记录3组患者术后6、8、12、24h静息和咳嗽时数字疼痛评分(NRS),记录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舒芬太尼消耗量、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24h安静和咳嗽时N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I组和P组术后6、8、12h安静和咳嗽时NRS评分降低,PCIA首次按压时间晚、补救镇痛例数减少(均P<0.05),P组舒芬太尼消耗量降低(P<0.05);与I组比较,P组所需肺萎陷评分高,阻滞部位渗血发生率高,拔管后30min阻滞平面范围广,术后6、8h咳嗽时NRS评分降低,PCIA首次按压时间晚,补救镇痛例数少(均P<0.05)。术后6、8h安静时、12h安静和咳嗽时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毕前行胸腔镜直视下ICB和TPVB,均可用于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早期镇痛,TPVB在咳嗽状态下镇痛效果优于ICB,但操作难度稍大,易发生渗血。  相似文献   

11.
将择期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人32例随机等分成星状神经节阻滞(SGB,S)和非SGB(N)2组。术前均肌注鲁米那、阿托品;S组以0.88%利多卡因于手术侧行SGB。2组均用局麻+杜冷丁+氟哌啶麻醉,术中刺激大时酌情加用氯胺酮。监测病人入室(T0)到手术开始(T4)、皮下造瘘(T5)等各期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入室心率(HR)等,并记录静脉用药量和次数。结果:S组T4和T5时的SP、HR均低于N组(P<0.05和P<0.01);杜冷丁、氟哌啶和氯胺酮的用量和次数S组均少于N组(P<0.05和P<0.01)。提示:SGB在手术中有加强镇痛、稳定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40例常规心电生理检查不能诱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给予阿托品或神经阻滞(ANB)后重复检查,结果ANB组诱发成功率为65%(13例),与阿托品组的55%(11例)无显著性差异(P-0.372)。用药前后两组心电生理参数变化相似,提示两组PSVT诱发成功率增高的机理相同。  相似文献   

13.
电视胸腔镜解剖学肺叶切除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稳圃  高文 《上海医学》2000,23(10):610-61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小切口解剖学肺叶切除术的手术式和手术指征,尤其对肺癌的手术。方法 应用VATXS辅助小切口中小学肺叶切除手术20例,手术通过胸前外侧7cm左右辅助小切口,VATS专用器械和常规开胸器械联合使用。20例肺叶切除共用缝合切割器(ENDOPATH)钉仑44只,肺癌病人通过小切口均作了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摘除。3例术中因胸膜腔粘连肺裂不完整和门血管粘连出血处理困难,将辅助小  相似文献   

14.
牛洁  李军  冉茂荣  巩固 《四川医学》2011,32(11):1705-1707
目的观察单次静脉注射不同诱导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及对术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的阻滞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Ⅱ~Ⅲ级择期腹部手术男性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分别单次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mg/kg(A组,2×ED95)、0.15mg/kg(B组,3×ED95)、0.2mg/kg(C组,4×ED95)进行诱导,使用多功能肌松监测仪观察并记录阻滞开始起效时间、阻滞完全起效时间及T1恢复后再单次追加0.05 mg/kg顺式阿曲库铵的阻滞时间。结果 B组和C组的阻滞开始起效时间和完全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1),而首剂阻滞时间和第1次追加1×ED95顺式阿曲库铵的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1),且C组较B组差异更显著(P〈0.01),B组和C组第2次和第3次追加1×ED95顺式阿曲库铵的阻滞持续时间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式阿曲库铵用于成年男性麻醉诱导插管时起效时间随剂量增加而缩短,对于长时间手术通过加大诱导剂量来缩短诱导时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对早期肺癌患者、安全性及肺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至两组,分别实施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叶组,n=80)、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段组,n=80)。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安全性、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肺叶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肺叶组(P<0.05)。两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肺段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均高于肺叶组(P<0.05)。结论:对于早期肺癌患者而言,对其实施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的安全性均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与肺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有助于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胸椎硬膜外阻滞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胸椎硬膜外阻滞(TE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TEA组及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TEA组应用英国佳士比900PCA(患者自控镇痛泵)于胸椎硬膜外注入0.0625%丁派卡因(布吡卡因)与10ug/kg吗啡混合液,以4ml/h速度注入,连续7~10d。结果 TEA组治疗心绞痛起效快,总有效率100%(P〈0.01),且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发  相似文献   

17.
冯超群 《广东医学》2016,(Z2):214-21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 TPVB)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C组吸入全麻( n=30)、L组单次罗哌卡因TPVB联合吸入全麻(n=30)、F组超声引导下单次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TPVB联合吸入全麻(n=30),观察患者PACU停留时间,术中以及在PACU观察期间舒芬太尼的使用量,记录术后48 h内静息状态下和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8 h内单次PCIA使用次数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F组、L组分别与C组相比,均能缩短PACU 停留时间(P<0.05),减少术中及PACU观察期间舒芬太尼使用量(P<0.05),在静息状态下和咳嗽状态下术后1、6 h时,L组和F组患者VAS评分均小于C组(P<0.05),且F组在静息和咳嗽状态下12和24 h患者VAS评分小于C组和L组(P<0.05),48 h内总使用单次PCIA的次数F组少于L组和C组(P<0.05),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联合吸入全麻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缩短PACU停留时间,减轻患者术后静息和咳嗽疼痛,并比单纯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表现出更长的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54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ESP阻滞联合全...  相似文献   

19.
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防  周赞宫  王明山  宋力 《广东医学》2006,27(8):1212-1213
目的.比较椎旁神经阻滞(PVB)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肺叶切除的患者,术后镇痛随机分为椎旁神经阻滞组(A组,n=25)、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n=2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记录手术后4,6,8,12,24和48h的伤口疼痛程度。术后24h随访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静止状态VAS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咳嗽时VAS评分在术后4,6.8和12hA组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较静脉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满意,且恶心呕吐的程度较静脉自控镇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0.
42例肺癌VATS肺叶切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德森  祝家兴 《医学文选》2000,19(5):622-624
目的 进一步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ATS)肺叶切除治疗Ⅰ期 ̄Ⅲa期肺癌的适应证和出现的并发症等。方法 收集从1996年4月 ̄1999年12月以来的42例经VATS肺叶切除治疗的肺癌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在选择好适应证的条件下,Ⅱ期 ̄Ⅲa期肺癌可以完成VATS根治性肺叶切除。VATS手术和常规开胸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Ⅱ期 ̄Ⅲa期肺癌亦为VATS的手术适应证,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