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丽 《广西医学》2001,23(4):935-936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恶性程度极高 ,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肝癌目前已处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每年至少有 1 0万名新发现病人 ,和 1 1万名肝癌病人死亡 ( 1)。尽管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有许多种 ,但治疗效果都十分有限。肝叶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法 ( 2 ) 。我科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2 0 2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2例 ,男 1 69例 ,女 33例 ,年龄 2 8~ 69岁 ,平均 48. 5岁。所有病例经 B超、CT、腹腔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2.
刘瑞蓉  钟灵  黄春秀 《中外医疗》2008,27(29):100-100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我科自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为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做了肝部分切除术,现就其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广西每年约有4000 人死于肝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40.04%)。迄今肝癌治疗仍以手术切  相似文献   

4.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永祺 《广西医学》2004,26(1):77-78
现已公认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这是国内外肿瘤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和追寻的目标。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umorsuppliedgroupoffac tors,TSGF)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 ,对恶性肿瘤的检测具有早期性和广谱性 ,甲胎蛋白 (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有特异性。为探讨TSGF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 ,我们进行了研究 ,现将我们的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检测对象 病历选自我院 2 0 0 2年 1 1月至 2 0 0 3年 7月间住院患者 1 0 9例 ,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 38例 ,男 2 2例 ,女1 6例 ,中位年龄…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部分抗凝物质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彬  姜傥  陈茶  钟武平 《广东医学》2003,24(12):1340-1341
目的 研究血浆蛋白C (PC)、蛋白S (PS)活性水平和狼疮样抗凝物 (LA)与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用凝固法在SysmexCA15 0 0 ,CA60 0 0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 4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40例原发性肝癌和 40例正常对照的血浆PC ,PS活性和LA阳性率。结果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PC ,PS活性分别为 ( 98 2± 11 5 ) % ,( 96 8±14 6) %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PC ,PS活性分别为 ( 66 7± 2 1 4) % ,( 72 6± 18 7) %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LA阳性率为 15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原发性肝癌患者无一例LA阳性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LA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易于形成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PC ,PS活性降低与患者易并发门静脉血栓有关。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的规范化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乐群 《广西医学》2004,26(9):1241-1243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中的4 2 5 %出现在我国大陆,近2 0年来我国肝癌的死亡率增加了4 0 %以上,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占第二位的肿瘤病因。尽管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治疗均有明显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已经确立,早期肝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肝瘤之一,根据我们统计资料,原发性肝癌(89/2515)占各种恶性肿瘤第5位(不包括宫颈癌),临床上绝大多数的病例为中晚期,病情进展迅速。国内外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很差,予后不佳。因此,国内各地正在广泛研究中草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以达到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我们自1971年起至1975年3月止,以斑毛素为主试验治疗原发性肝癌41例(其中单用  相似文献   

8.
对不能手术的肝癌、胃癌、胰腺癌等腹部恶性肿瘤 ,可进行全身化疗、动脉插管化疗、放射治疗 ,但疗效均不满意 ,有些治疗患者不能耐受。近年来 ,经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药盒系统 (简称PCS)植入术为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一种程序性动脉化疗的新方法 ,作者自 1996年 9月以来采用该方法治疗5 0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9月至 2 0 0 1年 9月 ,对 5 0例恶性肿瘤患者施行了经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药盒系统 (简称PCS)植入术。 5 0例患者中男 36例、女14例 ,年龄 37~ 74岁 ;5 0例中原发性肝癌 2 8例 ,肝转移性肿瘤 14例…  相似文献   

9.
AFP mRNA检测外周血游离癌细胞预测肝癌微转移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FPmRNA表达与其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RT -PCR)技术检测 10 2例原发性肝癌、2 2例非原发性肝癌及其他恶性肿瘤 ,6 4例慢性乙型肝炎、35例肝硬化和 4 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FPmRNA表达水平。结果 AFPmRNA在健康献血员、非原发性肝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均为阴性 ;在原发性肝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FPmRNA的检出率 (5 6 86 % ,5 8/ 10 2 )明显高于肝硬化组 (8 5 7% ,3/ 35 ,P <0 0 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FP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远处转移明显相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直径、数目及血清AFP浓度无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巢式RT -PCR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FPmRNA是一种早期发现肝细胞癌血道播散的可靠而又敏感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1]。据估计我国的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约占全世界肝癌总数的55%[2]。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临床就诊的原发性肝癌大多为中晚期患者,临床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常用治疗肝癌中药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大肝癌,治疗棘手,生存期短,生存质量差,素有“癌中之王”之称。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约2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0%,其中42.5%分布在中国[1]。20世纪以来,我国肝癌已上升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城市仅次于肺癌,在农村仅次于胃癌[2]。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生存质量差,生存期短。就肝癌的治疗而言,手术是早期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则是中晚期肝癌及转移性肝癌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大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年复发率高达80%以上,小肝癌切除后5年复发率也高达40%~60%;…  相似文献   

12.
叶胜龙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6):259-260,262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获得显著的进展 ,其中外科治疗起了决定性作用。肝癌切除术是目前根治性治疗的最有效手段 ,也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然而手术切除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也有一定的限度 ,主要表现在 :①肝癌恶性程度高 ,极易发生早期播散和转移 ;②我国原发性肝癌多伴有肝硬化 ,往往存在肝功能失代偿 ;③相当部分的原发性肝癌为多中心发生。因此 ,切除率低和复发率高是制约肝癌手术治疗的关键。据文献统计 ,能够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仅占 2 0 %左右。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 ,对原发性肝癌应根据具体病情采取多种方法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原发性肝癌的诊疗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健康成年人和3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年人和其他恶性肿瘤患者(P<0.01);且原发性肝癌VEGF与AFP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VEGF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的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肝癌是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 ,尤其是晚期伴有肝硬化的患者 ,已丧失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 ,全身化疗对此类病人疗效也较差 ,因此 ,介入放射学治疗目前是较好的手段 ,我院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术 ,治疗 30例原发性肝癌 ,现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998年 2月至 2 0 0 1年 6月 ,实施肝癌栓塞化疗术 30例 ,其中 2 6例系肝右叶原发性肝癌 ,4例系肝左右叶原发性肝癌 ;女性 2例 ,年龄为 33岁 ,4 8岁 ;男性 2 8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6 6岁 ,平均年龄 50岁 ,其中 2例男性 2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 ;30例病人中 8例系肝右叶…  相似文献   

15.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赫军 《广西医学》2001,23(2):284-286
原发性肝癌 (简称肝癌 )又称肝细胞癌(HCC) ,是危害人体最严重的肿瘤之一。在中国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每年约 30万患者死于肝癌 ,年死亡率仅次于胃癌( 1) 。近 30年来 ,随着外周血甲胎蛋白检测的应用、小肝癌的发现、不规则性肝切除技术的进步 ,大肝癌综合治疗的发展 ,肝癌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手术切除率由 2 0 %左右提高到 40 %左右 ,切除后 5年生存率由 0 %提高到 2 0 %左右 ,而小肝癌术后 5年生存率可达 60 %~70 % ,不能切除的肝癌二期切除后 5年生存率可达30 %~ 50 % ( 2 ) 。 90年代以来 ,肝癌的治疗没有突破性的…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有大量证据表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感染有密切关系;WHO肝癌预防会议也指出,HBV与肝癌有密切的、特定的因果关系,两者相关率高达80%[1].本文分析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旨在供临床医生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原发性肝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引起的社会的问题值得关注,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高,其年病死率占城市恶性肿瘤率第2位,占农村恶性肿瘤率第1位~([1])。随着微创技术时代的到来,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引入微创治疗,其显现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微创治疗原发性肝癌包括2种介入治疗,即血管性介入治疗与非血管性介入治疗。血管性介入治疗比较成熟的有经导管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2])。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1月至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 4 0 - 5 0岁最多见[1] ,多数患者明确诊断时已属于中晚期 ,治疗效果差。我科从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1月 ,对 2 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皮下埋植式给药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  相似文献   

19.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 cancer,PLC)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预后极差,被称为"癌中之王"。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居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二位[1]。笔者采用导师李之清的经验方——健脾活血抑癌方,配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三位的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根据2010年我国肿瘤注册数据,肝癌的发病率达27.29/100 000,病死率达23.76/100 000,跃居全球第一[3]。近年来肝癌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微创治疗、TACE和靶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