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 mRNA(IL-6 mRNA)和白细胞介素-10 mRNA(IL-10 mRNA)在早产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L-6及IL-10在妊娠中的作用,以及其在早产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取足月分娩及早产孕妇部分胎盘胎膜组织做病理检查,根据病检结果分为3组:早产感染组20例、早产非感染组20例和足月组20例。采用二步法RT-PCR法测定3组胎盘组织中IL-6 mRNA和IL-10 mRNA的表达。结果:早产感染组胎盘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产非感染组和足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感染可引起细胞因子IL-6 mRNA、IL-10 mRNA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发生改变,推测IL-6可促进分娩发动,使妊娠提前终止,而IL-10在维持正常妊娠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盘和大网膜脂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20例GDM孕妇(GDM组)和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胎盘和大网膜脂肪组织中TNF-α、IL-1β mRNA的相对表达量,测定两组孕妇空腹血浆葡萄糖(FPG)、胰岛素(FIN)水平,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GDM组孕妇胎盘和脂肪组织中TNF-α mRNA的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②两组孕妇胎盘和脂肪组织中IL-1β mRNA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GDM组孕妇胎盘和大网膜脂肪组织TNF-α mRNA表达水平与HOMA-IR呈明显正相关(r=0.54,P=0.01;r=0.61,P=0.01);对照组大网膜脂肪组织TNF-α mRNA表达水平与HOMA-IR呈明显正相关(r =0.52,P=0.02).④两组孕妇胎盘和大网膜脂肪组织IL-1β mRNA表达水平与HO-MA-IR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胎盘和脂肪组织TNF-α的过度表达可能是GDM孕妇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IL-1β在胰岛素抵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血、羊水、脐血中三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in-6、8)、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对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预后判断的I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胎膜早破及38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尤其破膜时间超过24h增高更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胎膜早破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其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pgar≥8分的新生儿(P〈0.05,P〈0.01)。结论IL-6、IL-8、VCAM—1三种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可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的早期诊断,对新生儿预后判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1actobacillusrhamnosusGG,LGG)对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诱导肠道上皮Caco-2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培养2周的第15~16代Caco-2细胞分别用LGG和TNF-α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8含量。结果 TNF-α刺激Caco-2细胞合成IL-8的表达在12h开始增加,24h及48h明显增加(分别为5.33ng/mg与7.36ng/mg,15.69ng/mg与32.29ng/mg,P〈0.01),合成IL-8的量与TNF-α的量呈正相关(P<0.01)。与对照组比较,LGG组合成IL-8量无差别;与TNF-α组比较,预先给予LGG处理36h,再给予TNF-α组IL-8量明显减少(26ng/mg与37ng/mg,P〈0.05)。同时在培养液中加入LGG和TNF-α 24h,LGG未减少TNF-α诱导合成IL-8的量(P〉0.05)。结论 在肠道上皮Caco-2细胞中预先给予LGG能减少TNF-α诱导合成促炎症细胞因子IL-8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儿童大叶性肺炎期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肺炎患儿中,大叶性肺炎61例,非大叶性肺炎59例。测定患儿血清中的TNF-α、IL-10及IL-6含量。结果大叶性肺炎组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热症状的人数明显多于非大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组的TNF-α、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大叶性肺炎组,IL-6水平低于非大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患大叶性肺炎期间,TNF-α及IL-10过度分泌,IL-6分泌不足。TNF-α、IL-10及IL-6均可作为大叶性肺炎病况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瘫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康复治疗,脑瘫观察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另选40例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分别测定脑瘫患儿及正常儿童的血清IL-6、TNF-α含量,治疗3个月后测定脑瘫对照组和脑瘫观察组患儿血清中IL-6、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脑瘫组患儿血清IL-6、TNF-α含量较正常儿童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脑瘫观察组和脑瘫对照组患儿血清中IL-6、TNF-α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脑瘫观察组较脑瘫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通过降低脑瘫患儿血清中IL-6、TNF-α的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技术(SABC法)对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和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NPY进行测定。结果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NPY表达率分别为43.33%(13/30)和50.00%(1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PY表达率分别为56.67%(17/30)和90.00%(2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PY的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加重,胎盘组织中NPY的表达逐渐升高,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lL-10)在孕产妇血清中的表达与早产、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周、胎膜是否破裂和产妇是否临产分为早产临产组(sPTD)、早产胎膜早破组(PPROM)、先兆早产组(TPL)和妊娠28~36+6周无产兆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用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中MMP-3及TNF-α、lL-10的水平。结果①早产临产组、早产胎膜早破组、先兆早产组和对照组血清中MMP-3的浓度分别为(242.25±72.40)ng/ml、(225.95±85.43)ng/ml、(197.85±57.08)ng/ml、(186.80±54.33)ng/ml;TNF-α的浓度分别为(1332.35±346.65)pg/ml、(1365.00±211.80)pg/ml、(1188.15±269.43)pg/ml、(1061.85±210.02)pg/ml;IL-10的浓度分别为(563.65±116.50)pg/ml、(566.80±123.03)pg/ml、(521.00±105.14)pg/ml、(483.50±119.17)pg/ml;②早产组血清中MMP-3,TNF-α浓度高于对照组,以TNF-α升高更明显(P〈0.01);而IL-10在前两组中有增高趋势,但与后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中MMP-3、TNF-α、IL-10浓度呈两两正相关。结论①孕产妇血清中MMP-3及TNF-α浓度与早产、胎膜早破密切相关;②孕产妇血清中MMP-3、TNF-α及IL-10在临产、胎膜早破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镇江地区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5、IL-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镇江地区100例哮喘患儿发作期、缓解期和10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IL-5、IL-8、sIL-2R表达的水平。结果血清中IL-5、IL-8、sIL-2R水平在哮喘发作期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和正常对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IL-5、IL-8、sIL-2R的表达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提高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和病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母血细胞因子与绒毛膜羊膜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C-反应蛋白(CRP)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患绒毛膜羊膜炎的监测价值.方法对43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29例有绒毛膜羊膜炎)血中IL-6,IL-8,TNF-α和CRP进行检测,并以正常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29例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IL-6,IL-8和CRP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也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IL-8,CRP,TNF-α水平与IL-6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孕妇血中IL-6,IL-8和CRP的联合测定,可作为监测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指标,血TNF-α的测定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miR-155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该miR对子痫前期炎症应答的调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和同期住院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各20例,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胎盘组织中miR-155和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分离培养胎盘滋养层细胞,采用miR-155抑制剂(anti-miR-155)敲低miR-155表达,通过real-time PCR检测IL-1β、IL-6、TNF-α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内miR-155和IL-1β、IL-6、TNF-α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敲低miR-155后显著抑制IL-1β、IL-6、TNF-α的表达。结论 miR-155参与调控子痫前期滋养层细胞IL-1β、IL-6、TNF-α的表达,从而加剧子痫前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胎盘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的关系,探讨PE胎盘中Toll样受体变化的意义。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PE患者和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胎盘组织中TLR2和TLR4的定位及表达,同时用脂多糖(LPS)体外刺激胎盘组织中的TLR4,检测其上清液中TNF-α、IL-6的变化。其中PE患者44例(PE组),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妇女22例(对照组)。结果PE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中均有TLR2和TLR4的表达,其中PE组TLR4表达明显比对照组增强,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PS体外刺激PE组胎盘组织,导致TNF-α、IL-6分泌量增加,刺激后2hPE组TNF-α、IL-6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刺激后6hPE组TNF-α、IL-6的分泌量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E患者胎盘中TLR4表达增加与TNF-α、IL-6改变密切相关,是造成局部细胞因子微环境异常的主要因素,其增加可能是PE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IL-4和IL-12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6000通用二步法,检测IL-4和IL-12在2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和72例宫颈癌组织蜡块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IL-4在正常对照组和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0%和6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2在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和48.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在宫颈癌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L-12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IL-4高表达和IL-12低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其程度高低提示肿瘤生长速度及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免疫学角度了解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和胎儿生长受限 (fetalgrowth retardation,FGR)时胎盘和羊膜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水平。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重度妊高征患者胎盘与羊膜 IL- 6 m RNA的表达。 结果 重度妊高征患者胎盘 IL- 6 m RNA相对含量为 0 .71± 0 .0 7,羊膜 IL- 6 m RNA相对含量为 0 .81± 0 .12 ,均较正常妊娠时为低 (P<0 .0 1,P<0 .0 5 )。合并 FGR组胎盘 IL- 6 m RNA相对含量为 0 .6 8± 0 .0 4,羊膜 IL- 6m RNA相对含量为 0 .76± 0 .0 7,均较不合并 FGR组为低 ,但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结论 作为免疫因子的 IL- 6可能参与了重度妊高征的免疫损伤过程 ,胎盘或羊膜中 IL- 6含量降低可能是导致FGR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 1)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水平的变化 ,二者的关系和VCAM 1在子宫胎盘床的表达 ,及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1)于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3年 2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了 6 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 (其中妊娠期高血压 2 0例、子疒间 前期轻度及重度各 2 0例 ) ,35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VCAM 1和IL 6水平。 (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 6 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30例正常妊娠妇女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VCAM 1的表达。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VCAM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5 )。 (2 )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滋养细胞VCAM 1表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妊娠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IL 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5 ) ,VCAM 1与IL 6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r =0 6 3,P <0 0 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VCAM 1和IL 6水平明显升高 ,而子宫胎盘床VCAM 1表达减少。VCAM 1和IL 6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二者在子疒间 前期患者血清中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趋化因子白细胞诱素-1(leukotactin-1,LKN-1)及其受体CCR1和CCR3的表达,以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研究组)和32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正常对照组)的胎盘组织;采用Western蛋白印记法进行检测LKN-1及其受体CCR1和CCR3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免疫组化法对LKN-1、CCR1和CCR3在胎盘中的表达进行定位.结果:①Western蛋白印记法:在研究组和正常对照组胎盘组织中LKN-1表达均为阴性;研究组胎盘组织中无论是CCR1还是CCR3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CR1:0.66±0.06 vs 0.88±0.03,P<0.01:CCR3:0.17±0.01 vs 0.27 ±0.01,P<0.01);②免疫组化法: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KN-1表达均为阴性;两组孕妇胎盘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内均有CCR1阳性表达,绒毛滋养细胞中CCR1弱阳性表达;两组孕妇胎盘血管内皮细胞和绒毛滋养细胞内均有CCR3阳性表达.结论:LKN-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正常足月妊娠的胎盘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但其受体CCR1与CCR3蛋白在研究组胎盘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与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在分娩发动、产程中的变化及与前列腺素E_2(PGE_2)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正常妊娠晚期(孕28~32周)、妊娠足月未临产、足月自然临产及产程中孕妇静脉血中PGE_2、TN-α、IL-2水平的变化。结果 足月妊娠未临产与正常妊娠晚期相比,孕妇血中PGE_2、IL-2水平无明显变化,临产后PGE_2、IL-2水平明显升高,随产程进展呈进行性升高,IL-2升高与PGE_2呈正相关。TNF-α在妊娠晚期、临产前后及各产程中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细胞因子IL-2参与分娩的发动及促进产程的进展,TNF-α在正常分娩的发动及产程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在早产宫内感染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与感染有关的细胞因子(interleukin-1β,IL-1β)、(interleukin-6,IL-6)、(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在早产中的应用.方法 取30例早产孕妇和31例足月临产孕妇,46例足月未临产孕妇的血和羊水标本,分别行血IL-6、羊水中IL-1β、IL-6及TNF-α和胎盘行病理检查.结果 (1)早产组的羊水中IL-1β、IL-6、TNF-α及血浆中IL-6水平显著高于妊娠足月组(包括临产组和未临产组).早产组中有宫内感染孕妇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无宫内感染者.(2)羊水和血浆中IL-6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早产有宫内感染者血浆及羊水中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无宫内感染者,血浆IL-6水平与羊水IL-6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阴道注入重组白细胞介素17(r IL-17)对正常妊娠CBA/J孕鼠(CBA/J雌鼠×BALB/c雄鼠)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其在诱导母胎免疫排斥中的作用。方法:将6-8周龄清洁级CBA/J(雌)和BALB/c(雄)近交系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妊娠模型CBA/J孕鼠未作任何干扰。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正常妊娠模型CBA/J孕鼠,于受孕第1天麻醉状态下经阴道注射50μL PBS。r IL-17组:正常妊娠模型CBA/J孕鼠,于受孕第1天麻醉状态下经阴道注射50μL r IL-17。受孕后第14天观察胚胎丢失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方法、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鼠蜕膜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L-10的表达。结果:给予正常妊娠模型孕鼠外源性r IL-17,能引起其胚胎丢失率明显增加,且蜕膜TGF-β和IL-10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与PBS组相比,胚胎丢失率及TGF-β和IL-10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注入r IL-17能够引起正常妊娠模型CBA/J孕鼠胚胎丢失率增加,并引起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细胞因子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20.
VCAM-1和IL-6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49例妊高征患者(其中轻度15例、中度16例及重度18例),35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的血清VCAM-1和IL-6含量。结果:(1)妊高征组血清VCAM-1和IL-6浓度都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P<0.01);(2)VCAM-1与IL-6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中VCAM-1和IL-6含量的升高可能参与了妊高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IL-6可以诱导VCAM-1的表达,2者共同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